现观庄严论疏
子二、彼是遍计之理由:
若所取真如,彼执为谁性,
如是彼执著,自性空为相。
这里成为见道部分的一切能取分别,是遍计的增益,其原因:假设是这样,则它们如实所取的真如义在实相中不成立,因此承许有境唯是增益,除此之外是什么对境的能取呢?如此这些有境被承许具足能取本体空性颠倒增益法相。
壬二(广说彼之分类)分四:一、广说趋入所取分别;二、广说舍弃所取分别;三、广说实有能取分别;四、广说假有能取分别。
癸一(广说趋入所取分别)分四:一、分别基方式;二、分别道方式;三、分别果方式;四、如是宣说之摄义。
趋入所取分别以对境而分有九种,是哪九种呢?
子一、分别基方式:
自性及种姓。
1、本体空的特点:对基道果的一切法胜义空难证悟的体性加以分别。
2、自性明的特点:对作为因的大乘种姓加以分别。
子二(分别道方式)分二:一、分别本体方式;二、分别差别方式。
丑一、分别本体方式:
道即真成就[诸道真成就:原译为“正修行诸道”]。
3、对道之本体——大乘见修之道即能真实成就大菩提加以分别。
丑二、分别差别方式:
智所缘无乱,所治品能治。
4、所缘的特点:由证悟道之所缘现空无别如影像般而对所缘无错乱加以分别。
5、所断的特点:了知何者为过患后对所断是所治违品加以分别。
6、对治的特点:了知何者为功德后对所取是能治品加以分别。
子三(分别果方式)分二:一、分别如何证菩提之理;二、分别如是证菩提之本体。
寅一、分别如何证菩提之理:
自内证…
7、对依靠断究竟的力量现前自证菩提之理加以分别。
寅二、分别如是证菩提之本体:
…作用,彼业所造果。
8、不住寂边的特点:对以他利色身而利益有情加以分别。
9、不住有边的特点:对证得彼之业所为自利法身的果位加以分别。
子四、如是宣说之摄义:
是为转趣品,所有九分别。
所趋入的对境即是大乘菩提分的所依,而它的有境趋入的分别承许决定有九种。也有人将根本分类当中的“所治品能治”作为一个,“彼业所造果”分成两个,数量也是九。
癸二(广说舍弃所取分别)分三:一、分别道之方式;二、分别果之方式;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舍弃所取分别以对境而分有九种。是哪九种呢?
子一(分别道之方式)分二:一、分别本体方式;二、分别差别方式。
丑一、分别本体方式:
堕三有寂灭,故智德下劣。
1、对由于堕入三有、寂灭其中之一的缘故以至单单人无我的证悟智慧下劣加以分别。
丑二、分别差别方式:
无有摄受者,道相不圆满,
由他缘而行。
2、对于道之因下劣而不具备内外缘摄受者加以分别。
3、对于道相下劣,只有烦恼障之对治——四谛无常而所知障的对治——远离三十二增益相不圆满加以分别。
4、对于道的作用下劣,在最后有时也观待善知识即由他缘而行加以分别。
子二(分别果之方式)分二:一、分别总方式;二、分别别方式。
丑一、分别总方式:
所为义颠倒。
5、总体来说,对于不具备三大所为之果致使所为颠倒加以分别。
丑二、分别别方式:
少分及种种,于住行愚蒙,
及于随行相。
6、对于断德下劣,只断烦恼障而是相似断德加以分别。
7、对于证德下劣,由于缘人无我四谛无常十六种不同戏论而妄念种种加以分别。
8、对于作用下劣,断所知障之断无有本性身致使住行愚昧加以分别。
9、对于没有获得法无我圆满之证悟智慧法身而在自果之后趋入大乘加以分别。
子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九分别体性,是所退还品,
声闻等心起。
这样的九种分别体性,对境是舍弃品——小乘法所依的所取分别,它们的对境——小乘道果是由声闻等心中生起。
癸三(广说实有能取分别)分四:一、对异生凡夫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二、对声闻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三、对大乘所依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四、彼之摄义。
子一、对异生凡夫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
所取及所舍,作意与系属,
所作意三界[所作意三界:“所作意”在藏文中是没有的,只是说系属于三界。]。
本体:犹如虚幻的事物一样,1、对所取投生及所舍投生的所依补特伽罗分别为实有。到底是怎样的呢?
2、对非理作意不是正因的所依补特伽罗分别为实有。
3、对与三界之果相系属的所依补特伽罗分别为实有。
子二、对声闻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
安住与…
4、对不住于空性之证悟而安住于有色等实有之相似证悟的所依补特伽罗分别为实有。
子三(对大乘所依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分二:一、对道差别之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二、对根性差别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
丑一、对道差别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
…执著,法义唯假立。
5、尽管不分别实有的有实法,但对一切法以相执耽著不清净时的所依补特伽罗分别为实有。
6、对法义实有与相法不执著而对执著唯虚幻为假立清净地的所依补特伽罗分别为实有。
丑二、对根性差别补特伽罗执为实有之分别方式:
贪欲及对治,失坏如欲行。
7、利根补特伽罗断除的特点:对由于了知真如而精通断除贪执所断的所依补特伽罗加以分别;8、对治的特点:对由于证悟等性而精通生起对治智慧的所依补特伽罗加以分别;9、对于利根者不善巧修般若的方便而随心所欲失坏趋入最终果位的所依补特伽罗加以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