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三、能治所治之相(分五)

《赞法界颂讲记(未定稿)》 ︱ 龙树菩萨造 ︱

圆成实胜义当中存在,从两个侧面可以抉择,一个从否定方面讲,一个从肯定方面讲。

从否定方面来讲,圆成实远离一切戏论,否定一切戏论的存在,从这个角度叫“自性空”。从肯定方面来讲,远离一切戏论的如来藏光明分是自然成立的一种谛实法,这就是成了圆成实自性的体。这样讲了对我们有什么一种理解呢?也就是说面对万法的时候,由不同的层次就抉择空性的分类。你对遍计所执法执著的话,需要抉择这是“无性空”;对依他起有执著的话,需要明白这是“异性空”的法;对圆成实执著开始就抉择“自性空”。所以万法归摄在三自性当中,三自性每个都知道有一种空性的含义。这样的话,一般的凡夫对万法可以远离执著,对万法都可以明白没有一种分别心前存在的堪忍的法,完全是无自性空、异性空、或自性空。所以,针对具有分别心的、具有执著的情况下,必须要通达般若空性法门才能断除一切烦恼。所以说“空”的含义可从三方面讲。

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当中说:“空亦有三种,谓无异自性。”佛在般若经当中,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的万法都抉择是空性,要么是无性空,要么是异性空,要么就是自性空,或者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有些众生执著所执、能执,所取、能取,或者执著一种轮回法和另外的涅槃法,还有执著外境的法和内的法等等,凡是有这样种种二取的分别,种种二取的执著,还执著人我存在、法我存在,无论是对色法还是对一切智智之间,你执著哪一种所取或者能取或者所知或者能知,或者执著人我或者执著法我,完全都是遍计所执,遍计所执的法完全就是没有一个有实自性的存在,所以都叫无性空。所以,按三转法轮了义观点来讲,二转法轮中讲的一切二取所摄的法,一切人我、法我增益的法完全介绍为没有自性的空——“无性空”。

这样的话,你说如来藏需要空,佛陀的智慧也需要空,不能存在。因为《般若经》当中宣说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皆是空性。那回答的时候说不一定。虽然《般若经》上直接宣说从色法乃至一切种智之间都是空性,但是是有密意的观点。它的密意就是为了断除众生执著人我法我的见烦恼,不是宣说如来藏的自性完全是无性空的观点。这样一解释的时候,二转法轮当中讲的空性是为了打破对能所二取戏论的执著,或者说为了远离虚妄分别心的境界,所以以依他起而假立的一切遍计所执都知道是无而现的,也是无自性的,知道这些完全是虚妄、欺诳的,这样就是真正善加辨别世俗迷乱法是自性空。在胜义实相当中本来就没有的,本来就不成立的,本来就是无自性的方式来空的,是这样可以认识到迷乱法都是客尘的,忽然现的,没有一个实义的,没有一个可靠的。

相反来讲,如来藏的自性光明,或者说本具的自然智慧,或者说众生心的法性的本体的确本来存在的,而且它是远离一切客尘的障垢,她的自性恒时清净,这叫自性这叫自性住种性,或者叫佛性,或者叫法界如来藏。他的本性只是众生没有了知反而执著无而现的遍计所执法,以这样在轮回当中感受痛苦。通过智慧明白客尘的障垢是忽然显现的,而且它是无而现的,又是迷乱法,他是法界本性中本来不存在的,如是了知而如是修行,这样修行无自性空的智慧现前时,当下就会消除客尘的垢障,本具的无垢心的自性光明就会显现,这时候就真实现见自性清净的面目。世俗迷乱的缘起诸法就是以各自空性,但是胜义谛以真实谛实的缘故承许是胜义谛,承许是如来藏的光明,永远不空的,为什么这样讲呢?佛在《慧海请问经》中说:“胜义中真实之故,是谛;无欺之故,是真实;真实之故,是真如。”是这样来抉择万法一真法界的本性。佛在经典中又说:“诸比丘,胜义谛唯一,谓涅槃不欺诳法。一切诸行皆是虚妄欺诳之法。”

具有欺诳性的世俗有为法都是空,在实相当中本来就不存在。但是不欺诳的涅槃法不空,在胜义中本来存在。这样的观点不但是他空宗承认,包括自空中观也需要承认,也就是实际意义上自空中观也承认了了这个观点。比如《入中论》中说:“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所以胜义谛就是见真实智慧的境界,它不会空。

以上是从无迷乱的智慧境界当中按显现那样成立的角度,称之为胜义当中有,或者胜义谛不空。但是,这也不是在大空性之外他体存在的一种谛实不空的法,这个胜义谛就是明空双融、远离一切戏论的本体。如果不是这样,那它就决定成为戏论法,也就会成为对治智慧的所断法,决定可以消灭的。

所以,如来藏大光明分,跟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本来就是双融无二的,认识这个属于大乘殊胜的正见,串习这个属于大乘初学者修大乘甚深的法门。如果没有这样的见解和修法,完全堕落在一种戏论的状态当中,就成为对治智慧的所断法,而且这个决定可以消灭的,是这样来需要了知。

这时候有人心里会生起一种疑问:就像《中论》当中所说:说有就是执著常,说无就是执著断,智者有和无都不安住,这不是真实的观点吗?

我们就回答:《中论》的密意是从有和无的边见方面来讲的,但是对有者观有并不是常见,对无者观无也不是断见。佛在经典上说:“出有坏如实了知有者有,无者无。”什么是常见?什么是断见呢?比如,对于无者观为有,对于无常观为常,这就是不好的常见;对于有者观为无,这就是不好的断见。《中论》的语句应当这样理解,不应当按照文字表面而取义。

佛也在《胜鬘经》上说:“世尊,此二者成为边见。何等二者?即断常二见。世尊,于诸有为法若观无常,彼非断见,是真实见。世尊,于涅槃若观为常,彼非常见,是真实见。”存在有的不一定就是成为不好的常见等。我们就知道有空和不空的差别,而且这里说空的就是迷乱的世俗法需要消尽,永远不空的就是如来藏,以及如来藏无有分离的一切胜义的功德法。

补处弥勒菩萨也在《宝性论》中说:“具有分离之体性,如来藏以客尘空,无有分离之体性,藏以无上法不空。”无著菩萨也在《宝性论注释》上讲到:“如来藏者,以有别有离的一切烦恼糠空,无别无离超过恒河沙数不可思议的如来功德则不空。”此处明显说到空与不空的差别,本论当中也说“空类诸契经,所有如来说,一切断烦恼。”这是空的意思,但是“不曾坏其性”就是不空的意思,跟《宝性论》完全成了一致。

《辨中边论》注释上说:“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所以如来藏以客尘的垢障空,以无为法的十力四无畏等何时也不空,所以就是他空。心的自性光明如来藏不是没有,也不会被对治智慧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