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解脱正道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七》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烦恼为惑慧眼断,遣离我意能何往,岂能住余返报我,惟我志弱无精进。”

烦恼一经被慧眼断除,从我心中遣离,它能去何处呢?它岂能安住他方对我还击,只因我意志薄弱,缺乏精进,才未取得一劳永逸的胜利。

未五、须精勤于退除烦恼之方便

女绒巴云:“烦恼起时不应懈怠,当下应以对治遮除。若不能遮,应即起立设曼陀罗及诸供具,供养祈祷尊长本尊,次缘烦恼,忿怒念诵,即能折伏。”

女绒巴说:当烦恼生起时,不应懈怠,当下就要以对治遮除。如果不能遮除,就应当立即起立设曼陀罗和供养具,供养祈祷上师本尊。之后,缘烦恼诵忿怒本尊心咒,即能折伏。

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动住处,劲举项颈,亦能折伏,可见彼与烦恼斗争。”

朗日塘巴也说:女绒巴还说:移动一下位置,换一个姿势,用力伸展颈脖,也能折伏烦恼。可见他当时与烦恼斗争的情形。

未六、能摧坏一切烦恼之无上方便

此复应如阿兰若师云:“昼夜惟应观察自心,岂有余事?”

而且,应如有人问阿兰若师:“您修习何法?”时,阿兰若师所答:“昼夜唯应观察自心,此外岂有余事?”

《自我教言》 1 中说:“总之时时刻刻中,自观自己极为要,出世世法亦归此。”

依此而行,乃能生起。

依照这样行持,才能摧坏烦恼。

又传说大觉沃一日随见几次,尔时定问“生善心否”。

又传说,一天不论见阿底峡尊者几次,尊者一定问:“生善心了吗?”(善心与烦恼相违,善心未生起,就处在烦恼中。)

午二、别别教诫分六:一、教诫依止愚痴对治 二、教诫依止嗔恚对治 三、教诫依止贪爱对治 四、教诫依止执著世间八法之对治 五、教诫依止慢疑对治 六、教诫依止随烦恼对治

针对贪嗔痴慢疑五根本烦恼及诸随烦恼,教诫各各所应依止的对治。

此诸烦恼如何断者。

如何断除此等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的方法。

未一、教诫依止愚痴对治

谓痴罪重极难远离,为余一切烦恼所依。

首先,痴烦恼罪业重,极难远离,它是其余一切烦恼的所依。

意即,贪、嗔等所有烦恼,都是依于执我、执无因果、执轮回乐等的愚痴而引生的。

彼之对治,多修缘起,善巧生死流转还灭。若能修此,则五见 2 等一切恶见悉不得生。

痴的对治是多修缘起,善巧了达生死流转和还灭的道理。如果能修缘起,则五见等一切恶见都无从生起。

三种痴心的对治:

一、业果愚无明的对治是通达黑白二种业果缘起之理;

二、真实义愚无明的对治是通达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之理;

三、我执无明的对治是通达缘起性空之理(内外诸法唯由缘起生,全无实有自性之我,观修此义即能遣除我见)。

未二、教诫依止嗔恚对治

嗔与现后二世大苦,断诸善根,是大怨敌。

嗔恚将给自他的现生来世带来巨大苦患,摧毁多劫勤积的善根,因此是大怨敌。

这是说嗔恚过患,现前使人内心烦躁不静,坐卧不安,难生喜乐,损坏名声,亲友远离,貌不庄严,今生来世人不喜见。又使人失坏辨别是理非理的智慧,引发种种恶行,速堕恶趣。又嗔恚能坏多劫善根,如经中所说:“曼殊师利,以能坏百劫所修善根,故名嗔恚。”

如《入行论》云:“无罪能如嗔。”

如《入行论》所说:再没有像嗔恚这样严重的罪业。

《佛遗教经》云:“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嗔恚是破善法的暴敌,能顿时摧坏诸多善根,因此是极重的罪业。

故一切种莫令生起,励修忍辱。若不生嗔,则于现法亦极安乐。

因此,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嗔恚生起,励力修习忍辱。如果能不生嗔恚,在现法中也是极安乐的。

如《入行论》云:“若能励摧嗔,此现后安乐。”

如《入行论》所说:如果能励力摧灭嗔恚,现生、来世都将得安乐。

摧伏了嗔恚,心无忧虑,醒梦皆得安乐。《菩萨地》说:修忍之人能摧嗔恚,因此无有不乐;临终时天人也将降临,在鼓乐声中迎接他。《亲友书》云:“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能于一切时中遮止嗔恚生起的方便,即是修习慈心和依止安忍。此外可多思惟嗔恚的过患及慈心、安忍的利益。这些内容将在上士道中详细解释。

慈悲观:思惟一切众生都同等希求安乐、不愿遭受痛苦,念及他们因愚昧自毁安乐、自造苦恼,而极生悲愍。又观众生往昔都曾作为自己的父母、兄妹、子女、恩人等,由此发起慈心,普愿一切众生皆得安乐。在生起慈悲心时,就能对治嗔恚。

1 、 《自我教言》华智仁波切所著。

2、 五见: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