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三》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艰劳及短促,此复有诸苦,唯速疾坏灭,如以杖画水。”

人生充满了艰辛劳苦而且极其短促,又有着各种痛苦,生命唯一是速疾坏灭的本性,犹如以木杖画过水面荡起的波纹,转瞬即逝,不留丝毫痕迹。

人的一生匆匆即逝,此生的一切都将荡然无存,犹如水纹般,很快消逝无痕。

【“ 如牧执杖驱,诸畜还其处,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就像牧童拿着木杖驱赶牲畜返回住处一样,衰老和疾病也将人们催逼到死主面前。

如传说大觉沃行至水岸谓:“水淅淅流,此于修无常极为便利。”说已而修。

就像传记中所说,一次阿底峡尊者走到河岸边说:“水淅淅地流,这对修习无常非常便利。”说完就在岸边观修无常。

以外在流水作为助缘,很容易在心中现起无常的体验。这是以尊者的传记启发我们,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观修无常。

《大游戏经》亦以多喻宣说:“三有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如空电,犹崖瀑布速疾行。”

《大游戏经》中也以多种比喻宣说无常的涵义,经中说:三界无常犹如秋天的白云,瞬息万变;众生的生死如同观看戏剧,幻变不息;众生的寿命就像空中的闪电,一闪而过,刹那不住;又似悬崖飞泻的瀑流,迅猛流逝。

“三有无常如秋云”:此义即如《无常道歌》中所说:“秋日白云堆积如雪山,刹那无迹消失虚空中,现世如是无有可靠处,此喻堪为厌世良教言。”

“众生生死等观戏”:戏剧中的演员,显现各种形象,而且仪态万千不断变化,无有固定。同样,众生的生死流转也是如此,由善恶业牵引而转生善恶趣中,显现各种身相,而且瞬息万变,无有固定。

下文开始揭示无常修法的重点。

又如说云:“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一切外物无一不为显示无常。”故于众事皆应例思。若数数思,能引定解,若略思惟,便言不生,实无利益。如迦摩巴云:“说思已未生,汝何时思?昼日散逸,夜则昏睡,莫说妄语。”

又比如有说:“若能稍微向内思惟,就会发现一切外在事物无一不是在显示无常。”因此,对万事万物都应这样类推而思惟。如果反复地思惟,就能引生无常的定解;如果仅仅稍作思惟,就说生不起定解,这实在没有利益。就像迦摩巴呵斥他的弟子说:“你们说思惟之后不能生起定解,你们什么时候好好思惟过了?白天散乱放逸,到了夜晚就昏睡,你们不要说妄语!”

这里强调了两点:一、应借助外在的事相向内思惟无常;二、必须反复地思惟。下面就以问答的方式具体分析第一点。

一、什么是无常的比喻?

一切内外有为法皆为显示无常的比喻,即三有世间一切显现法都在演说无常,譬如,落日浮云、瀑布闪电、落花流水等,均为显示无常的生动教言。大恩上师在《无常道歌》中说:“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自然道歌虽然无边际,仅以此歌奉献忠心友。”若能以智慧眼观察内外诸法,便会发现,诸法都是指示寿命无常的书籍,大自然的无常道歌无边无际,无时不在演唱。所以对智者而言,万法无不显现为窍诀,皆在演说无常苦空之理。可见佛法并不遥远,无时不在我们心前。

二、什么是“借助事相而思惟”?

当我们见闻外在的事相时,将其作为助缘而向内思惟无常之理,关键是要“向内反观”,此与一般人向外攀缘相反。譬如:同样是观赏风景,佛子向内思惟而引生无常的体悟,世人则向外攀缘现法,而生起贪执。

三、为何必须如此思惟呢?

这就像阿底峡尊者所说:“此于修无常极为便利”,即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相去思惟,便能生起亲切生动的感触,容易对无常生起定解。

以上从“此复应从众多喻门而正思惟”到这里,是一段完整的内容,其中重点在于“如何思惟的方法”。

以下再从生存本来即是趣向死亡之理,劝诫学人万勿贪执现世。

辰三、劝诫勿贪现世

非但寿边为死所坏而趣他世,即于中间,行住卧三随作何事,全无不减寿量之时。首从入胎,即无刹那而能安住,唯是趣向他世而行,故于中间生存之际,悉被老病使者所牵,唯为死故导令前行。故不应计于存活际,不趣后世安住欢喜。譬如,从诸高峰堕时,未至地前空坠之际,不应欢乐。

人们不但是在寿命的尽头被死亡摧坏而前往后世,即便是在存活的期间,不论做行住卧等任何事情,完全没有不减少寿量的时候。从一开始入胎之后,便没有一刹那能够安住,唯一是朝着后世奔驰,因此在中间存活的时候,完全是被衰老和疾病的使者牵引,唯一是为了死亡而被引向前去。所以,我们不应认为在存活时不是趣往后世而安住在欢喜当中。譬如,从高崖上坠落时,在没有落到地面正当坠落期间,不应欢喜。

此亦如《四百颂释》引经说云:“人中勇识 [1] 如初夜,安住世间胎胞中,彼从此后 [2] 日日中,全无暂息趣死前。”

这也像《四百论注释》中引经所说:国王!如人初夜安住世间胞胎当中,从入胎之后,每天完全没有停息地奔向死亡。

《破四倒论》亦云:“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

阿阇黎玛德之札在《破四倒论》中也说:譬如从险峰坠地,终将粉身碎骨,而正在坠落的空中,难道是在享受安乐吗?同样,人们从出生开始,便一直都是为了最终的死亡而奔驰,有情在生存的期间,怎么可能获得真实的安乐?

汉地寺院晚课所念的《普贤警众偈》,偈义即与此处所说相同。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随着池水的流失,鱼儿也逐渐趣近死亡,短暂的存活,实际只是趣向最后的死亡,所以存活本无安乐的自性可言。同样,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的生命也日渐减少,越来越接近死亡。老年人尤须警醒,因为老人都像濒临干死的鱼儿,又如行将堕地而亡者,这时若还不肯精进念佛,求生极乐,一旦死亡现前,必将随着业风漂泊。明代一元大师有一首诗说:“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所以,应当快速修集西方净土的资粮,因为生死无常,老人万勿期待以后再修,时光飞逝,做人还能有多少时日呢?

此等是显决定速死。

这句话是结语。

上述内容都是显示“决定很快就会死亡”。

总结:

被业惑牵引的补特伽罗(有法),决定死亡(所立——第一种根本),因为有限的寿命无可增添、无间有减的缘故(能立——第二种因相)。

《楞严经》中有一段对话,有助于学人理解第二种因相。

佛问波斯匿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王答:“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坏。”

佛说:“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如火成灰”:犹如炭火燃烧时,层层剥落,终成灰烬。同样,人的寿命也不停地销殒,终必灭尽。波斯匿王正是以第二种因相,成立身命决定灭尽。

[1] 人中勇识:是对国王的称号。

[2] 此后:指入胎的第二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