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丙二、广说

《随念三宝经释讲记.无尽吉祥妙音讲记》 ︱ 智圆法师.译讲 ︱

下面是回答。就是以说法无量,不但不表示佛的圣法有相违等的过失,而且正好显示出佛善显法律,是方便达到究竟的成就相。

并非如此!以量士夫佛薄伽梵极善了知所化界、根、意乐后,如擦拭如意宝一般,从二谛展开之法粗、细、极细、究竟诸义,随其堪受而宣说的此等一切,唯一成为所化相续烦恼的调伏,并是趣向究竟菩提,无一句别义,无一句违逆,无一句不说真实义,一切皆不相违而同归究竟菩提,故称法律善显。

我们要明白,之所以有无量的说法,它的原因何在?原因有两个,第一:所化的界根意乐不同,有无量的差别;第二:佛陀是世间解,善知一切所化界根意乐的差别,能各各契机说法。以界根意乐差别无量故,佛相应无量的界根意乐就宣说无量的法,这正是善应群机的方便究竟的相。打个比方,就像是擦拭如意宝一般,众生都具有如来藏,佛就像摩尼宝师一样,开发众生的如意宝,众生的垢各不相同,有粗垢,有中垢,有细垢,针对这种种的情况,佛就说种种妙法来净除众生的心垢。最开始佛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的四谛,因为只有这样宣说才能激发众生的厌离心,对治众生乐著生死的心,所以就针对名言分别心的现象,宣说诸法是无常,是苦、空、无我,把众生的分别心从乐著生死转变为厌离生死,从而趋向于解脱。在根机相对成熟之后,为了进一步遣除众生对于法的实执,佛又转了第二转无相法轮,宣说一切法无我,目的就是破除对法的执著。然后再宣说第三转了义不了义善辨法轮,其中宣说如来藏常、乐、我、净,是直接指示心的实相的功德,这样众生才了知自己本来是佛。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了知,佛陀说法,是从二谛展开的法,粗、细、极细、究竟诸义,随顺众生所能接受的程度,而作相应的宣说,因此佛法就有所谓的顿法和渐法,就有所谓的大法和小法,就有所谓的权法和实法、显法和密法,有大小、偏圆、顿渐、显密等等的无量法门。实际上都是以一实相为体,只不过针对众生的根机不同,或者以粗分的义告诉他,或者以细分的义告诉他,或者以极细分的义告诉他,或者以究竟的义告诉他,实际上佛法并没有相违之处。因为众生的根机有胜劣,所以所传的法自然就会有粗细的差别,佛有很不可思议的权巧方便,他与众生界没有任何的障碍,能够契机任运地说法。也就是针对不同根机,或者是说粗的法,比如对小乘人说小乘法,是很粗分的法,只说到粗大的色心二法不存在,而微尘和刹那是有,依这样的法修习,可以解脱人我执和一分法执,可以解脱分段生死。但实际上这是粗分的层次,粗大的色法和心法没有,这是真实,而所谓微尘和刹那有,是有意趣的,佛并不是说胜义中微尘和刹那是有,但小乘人的根浅,不能接受一切空,只能说到这里为止。对于能够接受法无我空性的大乘所化,就说一切法空,连微尘和刹那都是空的,这就是细的法,但这个只是打破实执,还没有直接指点如来藏的面目。第三转法轮就再宣说极细的,也就是直接以言语开示心的本性,这就是极细。然后所谓的究竟就是密法,远离言说的秘密。从以上所说可以看出佛是如何说法的,就是由于众生的根机有很大的差别,佛就随众生能接受的程度,而宣说相应的法。

这样说法,效果如何呢?就是唯一成为所化相续烦恼的调伏。“唯一”这两个字,就是百发百中,不会有不成为烦恼调伏的失误的机会,所以说唯一。为什么是唯一成为所化相续烦恼的调伏呢?因为契机的缘故。如果不契机,比如说,机浅法深,机深法浅,机渐法顿,机顿法渐,机小法大,机大法小,都有不到位的地方,或者不成为所化相续烦恼的调伏,或者不是最恰当的方便。这就像对病人施药,能相应病人的病情,就成为良药。佛说的法从利他没有失误的角度,就叫做唯一成为所化烦恼的调伏。再从究竟的归趣来讲,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趋向究竟菩提。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有三个:第一、众生平等具有如来藏;第二、两种障碍是客尘忽尔的障碍;第三、佛的悲心是彻底的,因此佛的一切法最终都是趋向究竟菩提。

“唯一成为所化相续烦恼的调伏”,是指佛以方便宣说三乘法,乃至无量乘,是为善应群机的缘故。趋向最终菩提,是指宣说究竟一乘法,因为究竟皆成佛的缘故,《法华经》当中,佛开权显实说“我说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没有二乘和三乘,佛法究竟唯一是引导众生成佛的法。

下面再把“善显”的相,明显指示出来,“法律善显”的善体现在哪里呢?“无一句别义,无一句违逆,无一句不说真实义,一切皆不相违而同归究竟”,这一句话就是法律善显的相。无一句别义,是指没有一句不是成佛顺缘的法,不可能偏离这个主题说一句其它的意义;无一句违逆,是指不可能有一句与成佛相违、是成佛障碍的法;无一句不说真实义,是指没有一句不是在说对所化真实对治的法。

以大医王来作比方,大医王对于八万四千种病人,开八万四千种药方,从哪方面可以说明药方的善妙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说:第一、没有一句不是引导他病愈的法,在这么多方子当中不会出现第二种意义,不会出现教人如何杀盗淫、如何打电子游戏、如何增上我执等等的意义;第二,不会有一句是不对治疾病、反而加重病情的药方,虽然对热病者开的是治热病的药方,对凉病者开的是治凉病的药方,表面看起来似有相违,但是对每个病人各自来说,都能让他趣向于健康;第三,这些药方没有一句不说真实义,没有一点虚诳性。

为什么药方会有这样善妙显现的相呢?这就要归结于医王具有平等的大悲和无碍的智慧,因为他有平等的大悲心,所以从他的意乐来说,就不会有对一者想救度、对一者不想救度、对一者想彻底救度、对一者不想彻底救度的偏袒之心。体现在他的药方上,只有一种意义,就是把病人从病苦之中彻底救度的意义,除此之外,不会有其它不作救度、只救度一分的意义。其次,因为他智慧无碍的缘故,所以他对病人所开的药方决定是最恰当的,如果智慧还有障碍,就不能开出完美的药方,就会以不对症而存在和趣向健康相违逆的地方。比如本来病因在胃,却开了治肝的药,或者本应去寒却开了泄火的药,或者应当一步一步来调治,却下药过猛,这些都有违逆,都是智慧有障碍、不灵妙的反映。第三,医王无碍照见药因药情,有不可思议的对治方便,所以他开的方子没有一点虚诳的地方。

以医王智慧和大悲究竟的缘故,他的所有药方都不相违,都是共同趋向一个目标,就是让所有患者的疾病都得到痊愈,这样的相就是药方善显的相。假如说这些药方当中,有一种不是治病的方子,就不叫至善,或者有一种是不好的、不能达到对治效果的药方,也不叫至善,或者有一种当中掺杂虚诳、不是以智慧现见的药方,那也不叫至善。这些不善的相一个都不存在,那就成立医王的所有药方实际是善妙的药方宝库,我们会说这样的药方宝库善妙至极。下面请问:能不能以医王的药方无量,各不相同,就成立他的药方不可靠呢?这是不合道理的,以药方无量所反映的不是自相矛盾,而是说明药方善显,是应病而显,是无碍而显,无错无乱,没有任何拘泥呆板之相。这一切药方,正是心空无碍、灵明任运的流现,不是不可信任,而是最应当信任。

有些版本翻译此句为“法律善说”,意义相同。有些注释解释此句为为了爱惜佛制戒律学处,其实若从对字与意义两方面观察,便可了知是否为经典之密意。

法律善说和法律善显是同一个意义。对法律善显,有些注解解释为为了爱惜佛制定的戒律学处,所以善加显示佛制的戒律。但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这不是经典的密意,经典在这里是要显示圣法的功德,也就是以“法律善显”显示一大藏教就是一大方便藏,非常善巧,非常圆融,力用不可思议,显示的是圣法契合群机的方便到达究竟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