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十一)劝受持

《普贤行愿品讲记(下)》 ︱ 智圆法师 讲授 ︱

由上面的辨析就知道怎样真实地作十法行,怎样一步步地深入而到达究竟。

下面以公案证明对本经作十法行具有殊胜利益。

一、书写

古代僧人德园曾经修建了一所园林。他在园林中栽种了楮树,在楮树周围种上鲜花、香草。每一次,他都先行沐浴再进园林,用香水浇灌楮树。楮树长了三年,香气四处散发。后来他取楮树造纸,用纸写经,才写几行,字字都放光明。

经典是殊胜的境,为了尊重法而精诚书写经典,功德极大。尤其这部《普贤行愿品》,字字承载着普贤愿王的妙义。经文加持写经人,写经人又以诚心加持所写经文,因缘聚合,令经文字字放光。写经不同于一般的书写,由发心和所缘境的不同,导致功德相差悬殊。

二、供养

僧人法诚在太原篮谷修建了一间华严堂,里面画了佛讲《华严经》的七个处所和九次法会的图像,并兼带书写《华严经》,专精地供养。常常有一些瑞鸟,形状和颜色十分奇特,口衔鲜花飞进佛堂,旋绕供养。

三、施他

僧弥伽多罗法师是狮子国证得三果的圣人。有一年,他来到西太原寺,听到僧众正在读诵《华严经》,忽然改变神色说:“我不知道此处也有大经!”然后合掌欢喜赞叹:“《华严经》功德难思难议,西域相传有人称赞此经,洗手的水沾到的虫蚁,死后都升天界,何况受持、读诵、思维、观察?”

赞叹《华严经》的人,洗手水沾到蚂蚁身上,都能让蚂蚁升天。可见法力不可思议。

四、听闻

金刚菩萨说:“听此法门,如一切智行所集福德。”(由如法地听闻此法门,即获得如同一切种智所集的福德。)

我们知道,缘一偈圣法作十法行,功德超过一切世间善根,而且,在十法行中以所缘圣法的高下、深浅不同,所获得的功德也不同。这里,普贤愿王是含摄无量菩萨愿的愿海,愿愿称法界心、极法界量,因此一经心目就获得不可思议利益。

五、披读

隋朝禅定寺的慧悟法师,平时受持《华严经》。他和一位受持《涅槃经》的僧人在终南山结伴隐居,住在山岩上以树果为食,各修法业。

后来有人请应供,两人互相谦让。斋主说:“恭请修持华严的慧悟和尚。”这样慧悟就跟着斋主前去应供。实际上,来邀请的人是个山神。这次斋会有一千位阿罗汉应供,他们都推举慧悟坐在首位。供斋结束,山神叫一个童子服侍慧悟和尚,童子当时就跳起来飞入和尚口中,和尚因此获得了神通。

慧悟和尚回来取经本,告别同修后,在虚空中越走越高远,最后消失在天际。

六、受持

有位辩才法师曾经随裕法师学华严,很长时间没有开悟。于是,他安住在一间净室中专心用功。三年后的某天夜晚,他梦见普贤菩萨指点,醒来就通达经义,像看镜中自己的面部一样清楚。

七、开演

北魏译师勒那摩提三藏是中印度人。他到中国后精通了汉语。在他讲《华严经》期间,忽然来了一个人,手拿奏版,像是天官。这人对勒那三藏说:天帝派我来请法师讲《华严经》,都讲 [1] 、维那 [2] 、梵呗 [3] 需要一起去。

勒那三藏说:讲完经再去可以吗?使者同意。

讲经完毕,勒那三藏和都讲等人忽然在法座上圆寂,大众惊叹景仰不已。

华严宗三祖法藏和尚,十七岁辞别父母入太白山求法。后来因为母亲生病,回家探亲。当时,华严宗祖师智俨和尚在终南山边上的云华寺开讲《华严经》。时至深夜,法藏大师忽然见一道神光照亮了佛寺屋宇,他知道里面必有高人。天亮时遇上智俨和尚,就拜他为师跟随他学习,深入《华严》的甚深旨趣。

八、讽诵

古代甘肃平凉附近有位樊玄智,依止当时的杜顺和尚持诵《华严经》。因为诵经,口中多次得到舍利,前后共出现几百粒。

九、思维

有位解脱和尚在五台山的佛光寺修建了一座精舍。之后,安住在精舍中读诵《华严经》,并依经法作佛光观。他祈求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现身对他说:“你何必礼拜我?你应忏悔自责!”

后来他自行求法证悟无生,就想礼拜诸佛请诸佛印证。当时感得诸佛现身说偈:“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若能开晓此法眼,一切诸佛皆随喜。”(诸佛寂灭戏论的甚深妙法,经过长劫修行,今天终于得到了。若能开启这甚深实相的法眼,一切诸佛都为之欢喜。)他问:“诸佛寂灭之法,要怎样宣讲来教导众生呢?”诸佛顿时隐没不现,只听见空中说:“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实法,一切无所见。”

十、修习

僧人道英法师,安徽毫州人士。十二岁时,家人为他成亲。成家后,他和妻子同居了五年,不染世俗之事。后来因为听讲《华严经》,出家到太行山的柏梯寺修习止观。

有一年,久旱不雨,他专心讲解《华严经》。讲经期间,有两个人从听众中走出来说:我们是海神,特来恭听法师讲经。他就命海神降雨,立即大雨滂沱。

隋朝灵干法师开讲《华严经》,住在兴善寺,常作兜率观和华严观。到他临终时,天上派天童下来接他往生。他没有去,他说:“我的志愿在毗卢遮那华藏世界。”

接着他见空中大水弥漫,水中充满了莲花。他欣喜说道:“果然满我所愿。”说完辞别同寺的童真法师,之后就往生了。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诵”字代表十法行。普贤菩萨的行叫做普贤行,是具有种种广大功德的行。希求成就普贤行的发愿,叫做普贤行愿。

普贤菩萨说:如果有人对这部普贤行的愿文讽诵等,我说他以少分的善根能够在一刹那间令一切行愿都圆满,令一切众生所发的清净善愿都获成就。

长行文讲:“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

最后一句“成就众生清净愿”,“众生”包括自他,如果指自己,则是能成就自己的清净愿;如果指其他众生,可解释为:以普贤行愿的力量能在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把他们都接引到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就能成就众生所有的清净愿。清净愿就是与善法相应的愿,拣除不清净的恶愿。往生极乐之后,以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善愿、利益众生、成就菩提的善愿都能圆满实现,所以说“成就众生清净愿”。

有人问:怎么可能“一念一切悉皆圆”呢?这要懂得圆顿教的特点。什么是圆顿呢?就是在一念相应时一切都圆满成就,好比染东西,一时间染缸里所有的东西都染成了。由于我们的心性本具万德,这个本有的性体就是诸佛的法身,所以在一念相应时就圆满成就了。《净土生无生论》说:“一真法界,即众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无量德。”“故众生本有性体,即诸佛所证法身。”“而此心性,竖贯三际,横裹十虚,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圆成。”(“生法”指众生的心。“正法、依法”指正报的法、依报的法,即情器诸法。)由于我们本是自性普贤,具足恒沙性德,所以能受持普贤行愿,一念中就圆满所有行愿,丝毫没有欠缺。

民国江味农居士往生前对道友蔡济平最后留语说:“修持以普贤行愿为最要。”

清凉国师赞叹《普贤行愿品》:“而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可赞可传,可行可宝。”


[1] 都讲:为经论之讲会中所设之职称。讲经采取一问一答方式,都讲发问,后由讲师详加讲解阐发。

[2] 维那:为佛寺中统理僧众进退威仪之职僧。

[3] 梵呗:依梵土曲谱咏唱经文,此处作掌理经文唱诵之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