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依启下义以喻宣说

《宝性论讲记 一(未定稿)》 ︱ 弥勒菩萨 / 造颂 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 ︱ 益西彭措堪布 / 译科并编释

2、两者之间又是因与果的关系。由于证得证法身而流现种种教法身,这是以证法身为因,以教法身为果来诠示的。观待众生而言,是依靠教法身作方便,因为要依教理起修行,最后才能悟入证法身,这是以教法身为因,以证法身为果。颂词中讲到“依彼之等流,宣说深及种种法”,其中“彼”字就是指证法身,那么依证法身的等流而所说的深广法,就是教法身,前者是因、后者就成为果。

四、假教法身的两类差别具体是怎样理解的呢?

一种是依胜义谛而言,另一种是依世俗谛而言,也就是说一种是相应胜义真如而宣说的甚深法藏,另一种是相应有情的种种意乐而宣说的广大法藏(即讲种种不了义的世俗法藏)。

为什么把甚深的教法叫做细法身?把种种广大的教法叫做粗法身?

从两个角度需要了知,因为种种广大教法的所诠义是属于二取粗大心识的境界,故为“粗”。再来,细教法身,因为甚深教法的所诠义是无二取的殊胜境界,彻底超越了平凡的语言和思维,故为“细”。

子二、彼等与比喻对应:

当知由超世间故,世间此喻不可见,

不可见故佛自身,宣说与彼界相同。

所说微细甚深法,犹如蜂蜜一味性,

所说种种广大法,犹如种种壳中实。

是指上述所障的九种比喻当中,前三者跟上述的三种法身有相似处。比如“证法身”对应“佛自身”,“细教法身”对应“蜂蜜”,“粗教法身”对应“果实”。

颂中前四句讲:为什么把证法身比喻佛自身?中间两句讲:为什么把细教法身比喻为蜂蜜?后两句讲:为什么把粗教法身比喻果实?

由于是超出世间的缘故,说证法身如同佛自身;由于万法平等一味的缘故,说细教法身如同蜂蜜;由于有种种方便相的缘故,说粗教法身如同果实一般。接下来作具体的的解释,分三段来讲:

一、证法身完全跟佛自身有相似处,其它的比喻没有办法如实描述,因为自性清净的证法身远离了一切戏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殊胜境界,超越了一切世间根识的行境,根本也不是分别心的境界,所以颂词中说“超世间”。

既然是超越世间的境界,故于世间的万事万物中根本就找不到一个能诠表法身的比喻。因为在我们分别心前显现的万法都是迷乱的境界,以此不可能诠表远离一切迷乱的法身本体,凡是分别心前显现的都是此种、彼种的分别假相,以此怎么可能诠表远离一切相、寂灭一切戏论的法身呢。佛在《金刚经》中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真正的法身是超越一切形形色色、一切分别戏论,完全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因此弥勒菩萨于颂词中说到:“当知由超世间故,世间此喻不可见”。

既然不可能由其它世间法来作比喻,那就直接以萎败莲花当中安住的自身佛来宣说法界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所以颂词上说“不可见故佛自身,宣说与彼界相同。”因此法身确实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超越了世间一切身口意等寻思分别的境界。充分表明弥勒菩萨所讲“所障”的这一比喻一定要用“佛自身”的必要,此外没有办法用其它来描述。

二、教法当中细教法身,因为不是分别心的境界,而是胜义真如的本性,从甚深的侧面来讲,跟蜂蜜的味道有相似之处。因为万法的胜义真如法不是世间粗大心识的所缘境,故颂词中说“微细甚深”,此胜义真如没有种种形形色色的分类,一切诸法是大平等法性的本体,一切万法在真如的本性中本来无二一体,故颂词中说“一味性”。一切蜂蜜都是同一种甘甜的味道,所以弥勒菩萨在颂词中就说到:“所说微细甚深法,犹如蜂蜜一味性。”以所有的蜂蜜都是同一味道的自性,同样万法都是一真法界的本体,从甚深了义的侧面来讲,跟蜂蜜确实有相似处。《入中论》颂词上说:“诸法真实义,无变异差别。”

三、为什么把“种种广大法”比喻成“种种皮壳中的果实”呢?因为粗教法身之种种广大法跟种种皮壳中的果实有相似之处。

这里可用三个种种来解释,由于比喻有三个种种,意义也有三个种种,所以种种广大法比喻成种种皮壳中的果实。

首先比喻有三个种种:

①种种皮壳;②种种果实;③种种的受用。

在世间中有无数种果实住存在不同的皮壳当中,相应种种不同的果实,也能带给人们不同的受用,譬如稻谷的皮壳和小麦的皮壳不同,里面的果实也有相应的不同,带给人们的受用也就不尽相同,这个比喻就是显示了广大的种种差别相。

意义也有三个种种:

①种种的意乐;②种种的法门;③种种的受用。

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根器意乐,所以诸佛就相应众生意乐宣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三藏十二部等种种广大法藏,因为这些法非常契合所化众生不同的根器,所以对不同意乐的众生带来了不尽相同的受用和利益。

譬如,对於小乘根器的众生就宣说了人无我的法门,对大乘根器的众生就宣说了圆满的法无我和圆满如来藏等法门,对唯识根器的众生宣讲了全无外境、唯一是心识的法门,对於贪心很重的众生宣说了不净观,对於嗔心很重的众生宣讲了慈悲观,对於痴心很重的众生宣讲了缘起观等等。总之需要以不同法门来权巧引导一切所化众生,就相应其意乐的差别就宣说此种彼种的法门,那结果就会得到种种不同的受用。

上面通过比喻作了如理的抉择,众生的意乐有千差万别,如同种种的皮壳一样。契合种种意乐而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如同相应的皮壳而安住的种种果实一样。再来,种种法的不同受用,如同种种果实的不同受用一样,所以弥勒菩萨在颂词中说到“所说种种广大法,犹如种种壳中实”

癸二、真如之喻义:

由于自性无变异,以及胜善及清净,

是故宣说此真如,与彼真金性相同。

这一偈颂中所讲的比喻即九种所障比喻中的“真金”跟真如有相似处。

这里分析法界如来藏真如自性。为什么以粪秽中的黄金来作比喻的道理。真如有三种义跟粪秽中的黄金有相似处,故以粪秽中的黄金来作比喻。三种义即:

①性无变异;②功德无穷;③清净无二。

颂词中讲到真如所具有的“自性无变异”、“胜善”、“清净”三种义,正好跟粪秽中的黄金有相似处。

一、性无变异:真如自性在一切分位中恒时不迁变,无论是凡夫位还是有学道的圣者位,或是无学道的圣位,在一切分位中恒时不变。就算是在不清净的凡夫位虽有很深重的烦恼,但真如自性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就象黄金落在很不清净的粪秽中,无论时过多久,黄金的性质也不会有少许的改变,如是表明真如在一切分位中恒时不变。佛在《般若经》中云:“诸善逝,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本来安住。”

二、功德无穷:包括两方面:

①本具功德无穷;②能生功德无穷。

①“本具功德无穷”怎么理解呢?

自性本具是殊胜的胜义善根,所以颂中说是“胜善”,就象黄金自性本来就是庄严的,也是很珍贵的。同样真如的自性,功德无有穷尽。因为不是世俗的有漏功德,而是无漏殊胜的胜义善根,所以永无穷尽。

②“能生功德无穷”怎么理解呢?

因为缘真如可以生起无量无边的善法,就象依黄金可以打造成各种各样装严的饰品一般。

三、清净不二:法界如来藏真如从自性清净的角度来讲,众生的真如和佛的真如没有两样,就象黄金在不净粪中和黄金清净了垢染后,虽然在有垢位和离垢位有差别,但是有垢位黄金的自性清净与无垢位黄金的自性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佛在经中对文殊菩萨说:“文殊师利,如来如实知见自身根本清净智,以依自身根本智故,知诸众生有清净身。文殊师利,所谓如来自性清净身,乃至一切众生自性清净身,此二法者,无二无差别。”

由于以上所说真如性不变异、功德无穷、清净不二这三种义,故宣说了此真如和真金的自性有相似处。

癸三、种性之喻义分三:

一、以喻明示二种性;

二、由此获得三身之理;

三、彼等与比喻对应。

子一、以喻明示二种性:

犹如地藏及果树,当知佛性有二种,

无始自性住种性,真实纳受胜种性。

这一偈颂中以地藏喻和果树喻来显示了两种种性。在九种所障的比喻当中第五和第六的比喻就是地下宝藏和果树。

首先以地层下宝藏的比喻显示“无始自性住种性”。即从无始以来安住自性住的如来藏种性;再来,以果树的比喻显示“真实纳受胜种性”,也叫增上种性、习种性。(过去翻译家译为“习种性”现在多大数翻译为“增上种性”或者“真实纳受胜种性”这是藏文直译的)

为什么地下宝藏比喻自性住种性呢?因为地下宝藏有两种特点:1不需要勤作,自性住在地层下;2具有无尽的受用。同样,自性住种性是心的法性明空双融的实相,也是无始以来自性安住的,而且以任运自成的方式具有无量无边的胜义功德,所以自性住种性犹如地下宝藏。龙树菩萨在《大乘二十颂》中说:“诸法皆心性,如幻而安住,心性亦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