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5-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 ︱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传授 阿琼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以性相不二的关要,不难了知一切都是上师。教典中说:“向器世间具德的上师前皈依,向情世间本尊与本尊母的众前皈依,向这一切现有的具德上师众前皈依。”
什么涵义呢?意为一切都是上师。一切器界都是上师本体所现,性相不二的缘故,就在如此的具德上师众前皈依。山是上师,水是上师,房子是上师,车是上师,一朵花、一棵树全是上师,乃至于屋里屋外所有的显现都观知为上师。它们是相,是从法身的本体中流现而无不清净,因此我们要皈依这器界上师。
再者,观一切情界中男性都是本尊,女性都是本尊母,一切都是上师本体中所现。也就是说,从法身佛应缘而现来看,一切性相不二,全是清净的显现,这叫做“密宗的清净观”,一切都是佛的缘故,向一切情界上师至心皈依。
再者,“一切现有”,有的将“现”解释为器界,“有”解释为有情界;又有解释为:凡是有可能显现出来的这一切都是具德上师,如是而至心皈依。了解到性相不二、法身和色身不二,就能以此方式行持皈依。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一切的一切本身即为清净,这就比上述化身佛的认识高出一层而到达了义的层面。过去总以为庸俗的相就是真实,因此常常执著凡庸相,认为有高有低,有不清净,还有凡夫惑、业、苦的显现等等,然而,一旦到达色身与法身不二的层面,就不再停留于执相的理解。
一切处无不是法身,任何相都不过是法身的力用或者游戏,上师应缘现为各种相,其实都是同一法身。或者说,色身和法身不二,没有两者,色身即法身,法身即色身,一切都是上师。以此正见,能够泯除一切不清净的分别,从而成为加持入心、相续中生起智慧的清净近取因。也就是说,这种清净观最能得受加持,因为跟上师的心再没有任何距离、障碍,之后以此清净心至诚祈祷,是非常关要的地方。
总之,我们需要了解,内所表义的智慧即上师的意是法身,能表者即所现之相——上师身语意的相,由此,以法性理成立上师是佛。所谓“百草头上祖师意”,一切上师身语意的相其实就是法身的表征。法性圆融,说到法身,一切都不是,没有什么可以表达他;说到相时,一切都是他,一切相都是法身的表征,所表征的正是法身,而不是其他,一切都是法身中流现,不表法身表什么?因此,面前的上师实际是法身佛。
第二、了知上师的作业是佛的作业。其中又分为共同和殊胜两种作业,在共同作业中又分息、增、怀、诛四种,而此四者又各有世间和佛法两种。
就世间来说,如果不晓得上师依照世间规则的作业是佛的作业,不免会妄自分别:我的上师是佛,但看起来上师的事业并不是佛的事业。如此一来,出现相违的缘故,我们不应生起这种想法。应当思维:上师是佛,上师的事业就是佛的事业,上师所作的各个方面,都是佛的息增怀诛事业。上师有时候充当尊主,去调解纠纷,让不和合的有情和合,我们要想到是上师在作息业。或者上师在积累财富,购置庞大的产业,建造大量的房子,或者发展商业盈利等,我们要想到是上师佛在作增业。有时候上师摄受大量有情等,要想到是上师在作怀业。或者上师一怒而安天下,出现各种忿怒相、打骂相、挑起争端相等等,要想到这是上师佛在作诛业。
再就佛法事业而言,观想上师放白光,能够消除疾病、战争、饥馑等的灾难,是在作息业;放射黄光,增上福德、寿命、财物、受用等,是在作增业;放射红光,摄受三界等各种器情,是在作怀业;或者放出墨绿色的光,诛杀、驱逐、灭除一切怨害、魔障,就是在作诛业。
所谓殊胜的事业,是指上师对于众生传讲能够获得解脱果三种菩提的道,把有情安置在解脱和一切种智的果位上。
·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的恩德比佛还大。对此需要从因缘分了解上师的恩德。我们生在五浊恶世,过去诸佛都无法调化,然而,金刚持佛以大悲观照,为了摄受我们,现为人相,来到我们身边。从本体而言是法身佛,断证功德与诸佛平等,然而从因缘来说,我们亲近不到其他佛,或者因缘不接近的缘故,佛也无法度化,我们唯一与上师佛最有缘份。因此,从对自身的恩德而言,当然比其他佛更大。也就是说,在一切佛尊当中,上师佛和我最有缘,他特意现在我面前,为我传法、给予教导,因此比佛恩更重。
譬如,我们无始以来有无数母亲,在母亲的体性上是平等的,然而从这一生来说,是今世的母亲生我、养育我,因此她的恩德比其他母亲大,这一点自然能够想通。当然并不是说有一高一低的执著相,而是就因缘一分如实来看,她是我的母亲,从今生而言,比其他同样曾为母亲的人对我恩德更大。这也并不是只承认一个母亲,不承认其他,或者鄙视其他。同理可知,从因缘一分而言,上师佛比其他佛恩德更大。
同时,我们还要具体地了解到,上师对我的饶益,父母没有做,朋友也没做,世间尊主等都没做,因此,上师是在此生人间的环境里,唯一对我最有大恩的人。还要具体忆念到,他是如何对我行饶益呢?从我是一个幼稚凡夫,不晓得如何断恶时,他就教导我断恶,关闭恶趣之门;不晓得如何修善,他就教我行持法道,建立起通向善趣和解脱的阶梯,让我一级一级地攀爬向上;他让我发起殊胜菩提心,种下一切种智的种子;还直接为我指示心的本性——法身佛,指示本来圆具一切功德的光明法身,让我见到自性佛,给予我究竟法身的无量珍宝。诸如此类,对自己而言,上师的恩德比其他佛更大,这是如实的一种说法。以此认知,产生很大的敬重、胜解后再作祈祷,自然就会非常具有力量,因为内心极其真挚的缘故。
·第四、了知上师是如海皈处总集之体。也就是说,上师的大智慧中摄尽了一切皈处海。对此,我们首先分说,再进行总说上师是如何成为如海皈处散摄的总体。分说分二:
(一)外三宝摄于上师;
(二)内三根本摄于上师。
(一)从外而言,上师的身是僧、语是法、意是佛。上师作为正等觉体性的缘故,是佛;由此发出各种指示趣向解脱和一切种智的语言,即是教法;上师的身随行于法,所以是僧。或者仅就上师的心而言,是远离增减的本性,这上面不必去净除一分,也不必去得成一分,原本就是如此,不必添减,所以是正等觉佛;上师的内心是不变的法则,没有任何垢染,本身即是道谛、灭谛的体性,故称为法;上师的功德任运圆满,所以是僧。由此可知,上师一法中摄集三宝。
(二)认识内三根本的总体也是上师,分三点来说明。
1、加持的根本是上师。上师无非有两种,所表的义上师,能表的相上师。上师本身具有一种真实义的大智慧,这就是所表义的上师,也就是上师的本来面目,是要为我们表征的甚深奥秘。能表的或者说他的表征,就是从法身秘密中现出的各种相,叫“相上师”,表现为各种身语意相,或者安住出家、在家、密咒师等的表相。加持的根本就在这其中,所以是涵摄了上师根本。
2、悉地的根本——本尊完全是上师。所谓的本尊,无非是法性义的本尊以及有法相的本尊。义和相是一对,义是所表,相是能表。义是秘密义,本身离言说,虽然无法说出,但它处处都在呈现,任何寂静、忿怒如海的圣尊相全是它的表征。
也就是说,内在义的圣尊,实际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或者明空无别的本性,它是上师意的大智慧。就义而言,上师明空无二的大本性不是分别心能缘,而是唯证方知的事,无法说出,却处处都在表现。譬如,示现红黄青春相的文殊叫做“相文殊”,实际表达的是义文殊。事实上,上师意的大智慧有各种游戏,他会扮演各种角色,会示现种种显现,但都在表达义的圣尊。
因此,悉地根本的本尊,无论是法性义一分,还是有法相这一分,全部涵摄于上师。可以说,上师是文殊、观音、金刚手等等。只不过就智慧一分说是文殊,从悲心一分说是观音,从威力来说是金刚手等等,一切本尊的体就是上师。
3、从事业的根本——空行而言,上师安住于意的大智慧法性虚空中,无灭地现出大悲力用现解脱。所谓的“空”,是指法性的空中了无相状可得,犹如虚空般。同时,在空中现起妙行,出现各种大悲力用现解脱,也就是正当显现的时候当即解脱,没有任何束缚性;他也不是生灭性法,而是无灭地流现。总之,在法性空中现起大悲力用,没有任何系缚,当现的时候即解脱,没有任何生灭,叫做“空行”。因此,一切空行都摄于上师的本体。
如同布瓦巴尊者所说:“这是空悲合一的身,是三有大乐的体,是远离一切戏论垢的上师金刚,我在您面前顶礼”,一切皈处海的总摄体即是上师,可以说,上师的意是法身、语是报身、身是化身、功德是财神、事业是护法,涵摄了三宝、三根本、三身、财神、护法等等。总之,上师是如海皈处散摄的总体。以下通过譬喻来说明这一点。
要想了知何谓“如海皈处”,就必须首先了解“散摄”的涵义,从中认识到上师才是总体。“如海皈处”,皈处有显有密,三宝、三根本等是我们应当皈依之处,他们如大海般无量无数。散和摄即散开来说和收摄而说,也就是广说和略说,或者舒和卷之意。散开来说,皈处有无量无边,收摄而说即是上师的智慧。所谓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万千差别相都是同一根本所现,都可归摄于同一根本当中。散开来说无量无数,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乃至穷年尽劫都说不完;而归摄起来便是不二的一位上师。
或者说,从略到广有无量无数如海的皈处;从广入略就可以摄于一位上师的体性中,因此,上师是一切如海皈处的散摄的总体。如同太阳和太阳光般,一切太阳光的根源或本体只是一轮太阳,没有两个。以散和摄两方面来说,“散”则能够出现遍虚空无量无数的光芒,“摄”则归于一轮太阳的本体。
又如,阿弥陀佛无边如海的功德相、事业相,都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智慧。分开来说,这些无量差别相,有法、报、化三身,有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有佛法僧三宝,有情器二相,又有二十九种依正庄严所摄的无数庄严等,阿弥陀佛的确是一切种性的遍主、一切坛城的遍主,或者是周遍一切有寂各种相。然而就皈处一分来说,所有佛法僧所摄的无量差别相,都是出于一法句。或者说,上师、本尊、空行所摄的无边差别相,全是从一者法身智慧流现而出。
同样,无边的皈处海都是由上师意的大智慧中现出或安立;归摄来说便是上师的智慧。这无非是广和略的关系,也就是一本万殊、万殊一本,并没有别别的二者。上师是一切皈处海的总摄者,也就是说,他全部摄尽而没有剩余,这就是上师的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