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备忘录·闻法行为讲记
《系列四.祖师心髓4-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备忘录.闻法轨理(三)闻法行为》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同样,闻法时首先态度需要恭敬、全神贯注,但仅仅如此还远不足够,我们还要做个有心人,听出来从前到后关键性的句子是哪些,这堂课有哪几个要点等等。也就是说,即使记不住全部细节,也应当记住要点。在要点当中,首先是话语,然后还有意义,这些都记住以后才能晓得如何去实行。否则,法师虽然为我们传授,我们也自认为很认真地听受了,但是到底在说什么?什么涵义?如何实践?一问三不知,就必定无法真实受益。不可能因为“态度很好、很认真地听”,就能得到利益,它充其量只是种下远因而已。
譬如有人提问器之三过、六垢、五不取到底讲什么?即使我们现代人记性差,没办法把原话复述出来,但起码也要知道,器的三过中覆器过是不专心听,漏器过是不能受持法的句和义,毒器过即等起求名利或心态有贪嗔等。这“三过”的文句我们首先要了知并记持。
其次又有懂和不懂的差别。譬如所讲三种过失当中,我们可能只懂两个,或者只懂一个,就是掌握了两个或一个方面的涵义。懂一个才有可能做得出来一个,懂两个才做得来两个,懂三个才做得来三个,难道不是吗?如果自己连一个都不记得,又如何能做出来呢?最初心里记不住,可以做一些笔记,精练地记几个要点,或关键的几句话,而不是所有语句都一股脑记下来。如果时间上仍然来不及,就把要点记在心里,回头再写到笔记本上,那么这三条应该就能记住了。
记住之后能否用得上,还要观待懂不懂。有的人只是记一条、懂一条、做到一条,那么也就只能在这一条上得利益。譬如第一覆器过很容易记住和懂得——不能心不在焉,必须一心闻法;接下来能意识到这种做法确实不合理,也就会有针对性地改正,从而一心倾听;之后便容易发生利益。同样,对于第二过、第三过,假如说根本不懂,怎能知道应当断除?又怎能知道如何断除?所以在第二条、第三条上能否得到相应的利益,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记住、能不能懂得、能不能实践。
总之有三:一是记,二是懂,三是做。如果没有记住语句能听懂吗?不可能。不懂内容会实践吗?不可能。做到这三点,便能得到相应的利益。以第二条为例,过去是听完法就拉倒,而且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懂了,可以了。有的人自以为懂得坏苦、行苦,结果用不到修行上,追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懂,以前只是在蒙骗自己而已。而且,如果自认为“懂”,其实没懂;自认为“得”,其实没得;再加上自己也从没有检查出来,就会使自己一路错到底。每一次传都没懂得,传一百次也没懂得,却还要自以为懂得,这就是自欺。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每次学法都要观察自己有没有“持”。所谓“持”,是指记住句子、懂得意义,进而真正去做。对此,我们需要时常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些漏器之过。再者,还应当放下其他琐事,因为仅此《大圆满前行》足以让我们修持三至六年,一旦修行成功,也绝对极有利益。当前关键不在于多,不在于东听西听,而在于能不能实行,如果不能实行,其实就与自己完全无关。
具体来看:第一点,每次所听闻法是否已经记住?即使不要求一字一句全部背下来,也要求记住要点。第二点,是否懂得其中涵义?也就是关键在于,能否握持法义?所讲的内容是否听懂?第三点要观察自己能否行持?如果这三点不具备,那么即使从暇满一直学到最后也不见得有什么作用。譬如很多人学过多遍《前行》,但起了什么作用呢?起没起作用只需观察其内心有没有改变。学后的身心相续跟以前相比,功德或善心增长,就表示学法有利益。如古人所说 [1] :未读《论语》时是这种人,读后还是这种人,就等于没读《论语》。同样,学法无益等于白学;既然学了,就应当有所不同。
当前我们如毒般的极大过失即是心不持法。无论讲什么都不肯记持在心、不肯思维、更不肯依之修行,对于这种人,法师也知道跟他讲法等于是对牛弹琴,没有作用。犹如父母对子女苦口婆心地教导,但子女并不接受,结果一句话也无法入心。优秀的孩子或学生对于老师的话很尊重,能记在心里并思维:今天老师讲了什么?这一句有很深的意义,这个内容很重要……他不但会忆念,而且明白意义之后还会去运用、去实践,由此也就不难进步。如此一来,使每次的所学都能起到作用,避免仅仅成为死学知识,或增长傲慢等毫无益处之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学法却不得益的情况呢?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出问题。也就是很多人自从在世间上学的第一堂课开始,一切都成了学知识,跟修心毫不相干。更麻烦的是在当代,上学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花钱去买、去学,哪里还会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并以诚敬心去实行呢?尊重不够,未持有正确的方法,也就意味着缘起从第一步就已经错了,一路下来又能有什么效果?这种状况使得老师、家长们都大伤脑筋:苦心教育不出效果,花费无数心血,却都毫无作用。更可悲的是,而今这种问题已经蔓延到佛教当中,往往出现的一些新环境、新理念,都换汤不换药,无非是外在的包装变相,内里还是老样子。也就是说,在世间熏染的邪观念、邪习性,动不动就冒出来。这种障碍如果还不整治,即使忙上一辈子也会一事无成,就是因为自己的相续有毒,无论听什么法都难得利益。
我们再来反省关键的三点:首先,自己是否有心记住法师所说;其次,有没有好好地去思维、领会其中的深义;第三,有没有遵照教导实行。具备这三点,绝对学一分有一分利益;否则,即使听讲再多,因为连最初学法的缘起——正确理念的建立都不具备,后面必定如常言所说“初一若错乃至十五”般,会一路错到底。
因此,自身如毒般的行为首先需要断除,以免将法师所传精深佛法变得脏污不堪。譬如厨师面对伸来的脏碗只能说:你的碗那么脏,叫我怎么把美味佳肴倒进去?倒进去岂不都成了脏兮兮的吗?我做的是国宴,你首先把盘子刷干净,然后才能把珍馐摆进去。脏盘子里面有各种毒素、各种污秽物,能放东西吗?放了能不变质吗?到底会有利益还是害处?
同样,我们首先要承认,在现相中我们已经颠倒惯了,内心已经积有很多毒素,否则也不至如此苦恼——动不动就出现过患,动不动就做错或想错。缘于无上佛法还要生起诸多过患,无非就是因为心内有毒。或许有人反驳:我怎么会是毒?你怎么能说我是有毒分子?然而我们不妨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我们毕竟是凡夫。佛陀也说,凡夫内心最重的是四大颠倒——常乐我净的执著,明明无常偏要以为常,明明没有主宰还时时以为有“我”等等,这就表示颠倒心非常深重。闻法之先,就要如理地把自己调整为法器,否则必定不得利益。
第三,如果夹杂烦恼的话,就会贩卖正法,以及在听法场所起贪嗔痴,将成积集恶业故,与烦恼相杂犹如毒品故。
第三是杂烦恼如毒器过。此中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生起烦恼的情况是,认为求某法、修某法,将来就会有名声、地位,别人会恭敬我、供养我,会给我几辆车、几套房子,配置电脑、手机等各种受用品,会给我买许多高档物件等等。想一想,这怎么能行呢?以贪烦恼贪取现世受用,学一点法只是为了有效地招取名利,只是为了给他人传讲后,金钱、恭敬等很快现前——信众马上送钱、给恭敬,他认为这样比较舒服。殊不知,其实已经中了世间名闻利养之毒。
有人问:真有这么容易中毒吗?
回答:唐朝悟达国师做过十世高僧,但当坐上懿宗皇帝赐予的沉香宝座时,生起一念慢心,结果累世冤家立即附缠于身。烦恼是如此无孔不入,所以我们千万要警惕不可开启邪窍,而要常开正气灵窍。邪窍一开邪魔入,正窍一开正法入。
受取正法的心应当保持纯净。反之,所谓毒器便是学习、念修、行持等时心里不干净。譬如那些假和尚、假道士、假居士无论敲打唱念,或者讲法、做法事,目的无非都是骗取财物。具有辨别能力的人不难认识到,这些为财不为法的做法是杂毒的不如法行为,他的心不清净,用法来牟利,简直是法贩子,我们不要请他来做。
毒器过的第二种,譬如,本来法场当中还很清净,而他忽而暴跳如雷,忽而变得非常狂妄,辱骂场内听众,甚至打斗等,生起各种烦恼心。或者处在颠倒愚痴的状态,法师传法时,他玩手机,东张西望,甚至毫无顾忌地跟别人说闲话;或者在听法场合,随便站起来走来走去,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等等,这些都是愚痴,都是心里的“毒”。即便听到了正法法句,也会由于与相续的颠倒烦恼结合而成为毒品,成为造大罪业之因。塔波仁波切也说:如果不如法而做,法就成为你将来堕恶趣的因。是如此可怕!
凡是缘法所出现的烦恼,要么是发心不对,要么是心不清净,最终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由此应当警觉:一定不能让心染上毒患。
这三者的对治,在经中说到:“善谛听闻,意思念之,当为汝说。”这就是佛在对阿难说:“你的等起不要杂烦恼,应当以耳根听文,意中持义,就为你宣说。”此外并没有说“等起和贪嗔烦恼相杂,耳根不专注,心中不持义,为你宣说”。因此须要在等起不杂贪嗔烦恼、意乐不离菩提心的状况中,以耳根听文、心中持义来谛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