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甲初 总说世间中佛法如何而来的情况

《佛教史大宝藏论》 ︱ 布顿大师.著 ︱

我佛教法大宝炬,已成福善功德藏。

时间缘会咸遇合,犹如鲜花渐萎谢。

如今教法不常住,寿如风烛亦不固。

烦恼死神魔力增,以此于法应勤修。

思此我愿诸释子,正定力舍此世心。

如鹦布顿著此要,愿由此善谒弥勒。

《佛教史大宝藏论》第二卷总说佛法出现于世的情况叙述完结。

注释

[1]“劫”:言长期,长时。在佛典中有许多劫的名称。

[2]婆罗门:古印度的贵族僧侣阶级名。

[3]授记:即预言。旧译“授记”、“记别”、“悬记”。

[4]无上菩提心:即利一切有情,希望成佛的心。

[5]吠陀仙人:“吠陀”意为“明论”,印度古典宗教的仙人。

[6]娑婆世界:即此世界。“娑婆”,意为“堪忍”。是说此世界众生能忍受诸烦恼痛苦,故此世界又名忍土。

[7]十不善:即身的三种:杀、盗、淫;口的四种:诳语、恶口、两舌、绮语;意的三种:贪、嗔、痴。

[8]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僧和合及恶心出佛身血。

[9]四正勤:即:一、对已生恶为断除而精进;二、对未生恶为使不生而精进;三、对未生善为使生起而精进;四、对已生善为使增长而精进。

[10]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释迦”意为“能”;“牟尼”意为仁、忍、寂、满。

[11]梵行:清洁纯净的行为。

[12]拘留孙佛:过去七佛之第四佛;贤劫千佛之最首一佛,人寿六万岁时出世。

[13]拘那含牟尼佛:意译为“金寂”。过去七佛之第五佛,人寿四万岁时出世。

[14]迦叶佛:人寿二万岁时出世。释迦佛以前之佛。

[15]弥勒佛:贤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时出世,继承释迦佛。

[16]金刚手菩萨:手持金刚杵,亦名“金刚萨埵”。

[17]住劫:四“中劫”之一。谓自“成劫”至“坏劫”间,此世界有情“住”之一期。

[18]增劫:于“住劫”中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至人寿八万四千岁之间,谓之“增劫”。

[19]减劫:于“住劫”中人寿有二十次增减,由第一次至第十九次减寿之时期,谓之“减劫”。

[20]二胜弟子:指释迦牟尼二弟子,即舍利子和目犍连。佛各有二胜弟子。

[21]迦毗罗皤窣都:古印度城名。释迦牟尼诞生地。

[22]乔答摩:旧称“瞿昙”,释迦佛姓氏。

[23]净饭王:释迦牟尼之父。

[24]摩耶夫人:净饭王之夫人,释迦牟尼之生母。

[25]罗睺罗:释迦牟尼之子,后来随佛出家。

[26]阿难:释迦牟尼座前服侍之弟子。

[27]舍利子:释迦牟尼大弟子之一。

[28]阿泥律陀:释迦佛十大弟子之一。

[29]毗婆尸佛:过去七佛之第一佛。

[30]四大魔:蕴魔、烦恼魔、死魔和天子魔。

[31]四静虑: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

[32]加行道:加行道有四位,即暖、顶、忍、和世第一。

[32]无余涅槃:二种涅槃之一。为身智皆灭之涅槃。

[34]大菩提:或称无上菩提,即指证得佛果位。

[35]正等菩提:或称正等正觉,即指圆满佛果。

[36]增上果:指人、天两种善果。

[37]烦恼障:二障之一。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能恼乱有情之身心,能障涅槃。故名烦恼障。

[38]有漏:“漏”是烦恼的异名,含有烦恼的事物,谓之“有漏”。

[39]无漏:离烦恼的出世间事体,尽为无漏法。

[40]极喜地:是菩萨十地中的初地。

[41]十波罗密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力、愿、智十种波罗密多。

[42]资粮道:为五道位的第一种。

[43]集谛:“集”聚集之意,“谛”意为“真实”。言实能召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谛”。

[44]刹那:极短时、瞬间。佛典中谓一弹指时间有五百刹那。

[45]吠陀:意译为“明论”,有四种,即:祠祀、禳灾、赞颂、歌咏等四者。

[46]迦利沙钵那:钱量名,一颗可当四百钱。

[47]那由他数:数目名,谓之“千万”。百万那由他数佛,即有一百个千万数的佛。

[48]暖位:加行过四位之第一位。

[49]色究竟天:属于第四静虑的第八处,为密严刹土,金刚持住地,报身佛住地。

[50]乾闼婆:天界司伎乐之神。

[51]尼连河:亦称“尼连禅河”,佛将成道,先浴于此河,后坐菩提树下。

[52]王舍城:印度古城名。有五山,第一山即灵鹫山。

[53]婆罗尼斯城:印度一古城名。

[54]赡部洲:亦称“阎浮提”,佛典中说环绕须弥山的四洲中的南方大洲名,又称南赡部洲。即指此世界。

[55]长净法:一种斋田名。即八关斋已法。

[56]兰毗尼园:古印度净饭王国中一名胜花园。即诞生释迦太子之处。

[57]劫毗罗城:古印度城名,释迦太子“悉多”之生地。

[58]第四静虑:有八处: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此三处为凡夫住地)、无想天、无烦天、善观天、善见天、色究竟天(此五处为圣者住地)。

[59]俱卢舍:里程名。牛声或鼓声得闻之距离,约五百日或五里。

[60]阿閦鞞:阿毗达磨所出数目中,第20位大数。

[61]阿伽罗婆罗:阿毗达磨所出数目中,第21位大数。

[62]半由旬:为四俱卢舍,约十三市里。

[63]遍入天神子:不属于四禅天界之一天界神的儿子。

[64]四大天王:东持国天王、南增广天王、西丑目天王和北多闻天王。

[65]不净观:五停心观之一。为治贪欲心,观自身及他身之不净。

[66]帝释:亦译“桥尸迦”、“因陀罗”,为三十三天之主。相当于汉族所说“玉皇大帝”。

[67]胜星:为二十八宿中的鬼宿。

[68]毗舍离城:古中印度一国都名。第二次结集经典处。

[69]无所有处:无色四处之第三处。修禅定者观所缘皆无所有,依此行力所生之处,名“无所有处”。

[70]摩揭陀:古中印度国名。王舍城之所在国。

[71]影胜王:佛在世时摩揭陀国王名。

[72]鹿野苑:亦称仙人住处、仙人堕处、施鹿园、鹿林。佛成道后,最初来此说四谛之法。

[73]鸠槃荼:鬼名,啖人精气之鬼。

[74]摩睺罗伽:八部众之一,为大蟒神。

[75]罗刹:恶鬼之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