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2011百日共修上师瑜伽(二)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1069
  • 分享到: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佛已出世,也转法轮了,但是佛法广大奥妙,窍诀分散。依止上师、学修上师的意行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没有上师的窍诀,无法能够领悟佛法的真理。最终要明心见性,要成就,就要靠上师的加持。若没有上师的加持,无法能够明心见性、解脱成佛。

一、依止上师的三个阶段

依止上师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要观察上师,然后依止上师,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

(一)观察上师

佛在经中讲,依止上师首先要观察上师。观察明白了,心里确定了,才可以依止。

密勒日巴尊者说:“弟子不观察上师,就去依止、跟随,犹如服毒药;上师不观察弟子,就去摄受、传法,犹如跳悬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喝毒药会断送今生的性命,而盲目地依止上师会断送解脱之命。依止上师是非常谨慎的一个取舍处,不能随便。按世间的角度讲,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珍贵的,涉及到生命的事是最大、最重要的。为了保全生命可以舍弃财产,舍弃一切。喝毒药会危及生命,所以要非常地小心谨慎。同样,依止上师涉及到我们的解脱之命。对于一个渴望解脱的人来说,解脱的机缘是最珍贵、最重要的,涉及解脱的事情是最关键、最需要注意的。若是不观察,不小心依止了一位邪师、恶师,就会葬送自己的解脱之命,就会丧失解脱的机缘,错过解脱的机会。

末法时期,邪师遍布世界。为什么说法弱魔强?因为邪师多,邪思邪见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少,正知正见弱。众生业障深重,心里的妄想和分别等非理作意非常多、非常强。所以,外在显现上的魔也非常多。心魔不起,外魔不现。心魔越重,魔所化现的人也越多,显现上的魔力也越强,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业障,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烦恼。专门弘扬邪法、邪教的邪师现在已经遍布了全世界。尤其在汉地,冒充上师、活佛、法王欺骗众生的人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恶师在汉地也大有人在。若是不观察,就盲目地接触、依止,会存在很多过患。

接触和接触不一样,结缘和结缘不一样。你接触一般人和接触特殊人,虽然都是结缘,但是得到的利益不一样,受到的伤害也不一样。若是你所接触、结缘、依止的是一位佛菩萨或具德的上师,他能引领你到达解脱的彼岸,让你的功德、福德圆满,让你开悟成佛。若是你接触、依止的是一位普通人,他不可能让你解脱,让你成佛。若是你所接触、结缘的是一个魔师、邪师或恶师,将来就要跟他一起六道轮回,堕落恶趣,甚至下金刚地狱。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应该依据我们的传承祖师之一华智仁波切的教言,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叹也不诽谤,不帮助也不伤害,这是最好的选择。

有些人觉得没有事,不过是结个缘而已。但你结的是恶缘还是善缘不好判断。一旦结上了缘,就很难断掉。佛有佛力,魔有魔力,你想离开就可以离开吗?你想断掉就可以断掉吗?若是对你没有一定的诱惑力,没有一种让你迷惑,让你无法自拔的力量,还叫魔,还叫邪,还叫恶吗?现在很多人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了,就是因为有一种力量束缚着你,牵引着你,不让你自由,所以非常危险。

有些人有疑惑:“要观察、了解上师是佛,我能观察得了,衡量得了吗?”我们很难衡量一个人的相续,尤其无法衡量佛的境界。那该如何观察呢?佛讲,若根据一定的标准仔细去观察,也能有所觉察和判断。就像前面有一座山,山顶上冒着烟,依此可以推测、判断山后有火;我们不知道哪里有水,但是看到飞翔的水鸟,就可以推测、判断何处有水。同样,若是真正的大成就者、佛菩萨再来,无论他给你示现的是什么,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慢慢地观察,也能觉察出他的功德和境界肯定与凡夫不同。

依什么标准观察上师呢?小乘有小乘的轨范师、亲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大乘有大乘的上师善知识的标准和要求。大乘分显宗、密宗,显宗也有唯识宗、中观等,密宗有内密、外密。应该如何当上师、摄受弟子、灌顶等,都有所不同。

大概地讲,上师应该具有如下功德:第一、广大的智慧;第二、无伪的慈悲心;第三、摄受弟子的能力;第四、清净的戒律;第五、清净的传承;第六、殊胜的灌顶。

第一、广大的智慧。精通三藏,精通六续。三藏是显密共同的三藏,六续是密宗特有的六种续部。不仅要精通词句,还要精通含义,才可以说有广大的智慧。总的来说,就是有无我、空性的智慧。

第二、无伪的慈悲心。想拔除众生的痛苦叫悲心,想给予众生安乐叫慈心。无论是亲人还是敌人,无论是美还是丑,无论是穷还是富,无论是善还是恶,无论是老还是少,对一切众生平等地,真心实意地,发自内心地希望能够给予他们安乐,拔除他们的痛苦,这是慈悲心。

第三、清净的戒律。清净地受持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现在是末法时期,很难做到不犯支分戒,但是可以做到不犯根本戒。即使犯了支分戒,会立即忏悔,没有和堕罪一起过夜,最好没有一起过时,即堕罪和自己的相续没有同时共存,这是清净的戒律。

第四、摄受弟子的能力。若是有智慧、有慈悲,也有清净的戒律,但没有摄受弟子的能力也不行。摄受弟子的能力主要是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共事、同行。这四个都是比较圆融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相续不同,根基不同,习性也不一样,需要用软方法的时候就用软方法,需要用硬方法的时候就用硬方法。有调伏弟子的能力,有这样的善巧方便,这也是作为一个上师必不可少的方便。

第五、清净的传承。第一是不能间断法脉,如果不是口耳相传,中间有间断,就是断传承。第二是法脉没有被染污。若是上师与弟子之间有矛盾冲突,弟子对上师的信心不是万分具足,相续中对上师有邪见等,就是被染污。

密法特别强调法脉清净。这里强调,“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没有沾染破誓言的锈一样,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这个法脉就像纯金的丝线,不能有破坏誓言的染污。

现在很多人都把佛法当作一般的学问来学,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没有得到清净的法脉,把上师、师父当作一般的老师,把他讲的一些道理,随便地研究一下,掌握一些,这和学习一般的哲学没有什么区别。这样你只能得到知识,不能得到智慧;只能成就世间暂时的利益,不能成就出世间的利益。你真正要获得成就,要达到佛菩萨那种境界,要真正转识成智——把知识转为智慧,真正要让自己的境界超越人世间,就要靠信心,靠加持。

为什么说佛法从恭敬和信心中得?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求不到法;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得不到法的真实意义与利益。现在国内外的很多知识分子都在研究佛法,学习佛理,那是学知识,做学问,不能叫学佛,也不能叫修行。学佛修行要靠法脉,靠信心,靠加持,靠窍诀;按照清净的传承,完整的仪轨和方法,做功课,如理如法地闻法,打坐实修,最后才能到达彼岸,才能成就。

第六、殊胜的灌顶。尤其是进入密乘要有灌顶,灌顶有因灌顶、道灌顶、果灌顶,也有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这些灌顶都不一样。若不进入坛城,不接受灌顶,相续无法成熟,就无法获得最终的成就。

无论是修小乘还是修大乘,无论是修显宗还是修密宗,最后都要进入密乘,否则不会成佛。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是进入密乘的台阶。进入密乘灌顶时,对上师、对坛城、对弟子要求都非常高,若是不具备条件,弟子就得不到灌顶;得不到灌顶,便无法进入密乘。所以,上师要有灌顶的能力。

上述大概地讲了一位具德上师应具备的条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若是仔细讲,要求更高了,需要具备的条件更多了。

以这些标准来观察、衡量,如果觉得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依止;如果觉得都具备了,才能依止。这也是为了遣除自己内心的疑惑。有些人觉得自己现在没有什么疑惑了。但是如果深入地问:“你为什么要这么信任他?为什么要依止他?你有什么把握解脱成佛?”你可能就开始怀疑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不能迷信,应该先去了解、观察。了解好,观察好,确定了,内心深处才不会有疑惑,才能一心一意地依止,这才是真正地生起了胜解信心。胜解信心是没有疑惑,不动摇的。若是有动摇,有疑惑,就不是胜解信心。所以,以这些标准深入地观察,也是为了对上师生起胜解信心。

信佛不能迷,依止上师不能迷,一定要觉。凡夫是迷而不觉,佛是觉而不迷。佛是破除迷惑的,破除迷惑了,觉自然就显现了。凡夫的觉性是被遮盖的,自然就迷茫、疑惑了。

经过仔细观察以后,找到了具德的、具足法相的上师,是不是就可以依止了?那还要看你是不是能与他随时亲近,随时沟通。

能亲近、能沟通是指能跟他学到一种法门,能接到一个清净的法脉、传承,能学到一个完整方法,能够引导你学到底、修到底,最终能解脱、能成就,这叫亲近、沟通。无论是面对面,或者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还是通过光盘或者书籍,重要的是我们能完成这样的一件事,圆满这样的一个心愿。

就算你每天都能跟上师朝夕相处,随时都能跟上师见面聊天,但若是学修不到一个完整的解脱成佛的方法,那也不能叫亲近、沟通。在当今时代,亲近和沟通不是必须要面对面,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书籍、光盘等方式,都可以亲近、沟通。但也不是听一听他的讲座,看一看他的书籍就是亲近、沟通。今天头疼了,给上师打电话说了几句话;明天不舒服了,跑到上师面前问问原因;跟上师一起吃顿饭,聊聊天……这不叫亲近、沟通。

怎么判断上师和弟子是否真正有缘?他有让你解脱,让你成佛的能力,你也有随时跟他亲近、沟通这样的福报;他能教你解脱成佛的方法,你也能学能修,有这样的机缘与条件,这叫有缘分。这种情形下,这位上师可以认定这是与自己有缘的弟子,这位弟子也可以判定这是与自己有缘的上师。

有人说:“我早就梦到过他,我们很有缘分啊!”那不一定是有缘。现在很多上师都是假的,你根本没见过他,你怎么知道他是你的上师呢?见面就是缘分,但缘和缘不一样。在城市里逛街的时候,能见到成千上万的人,那都是有缘的,你也去追随他们?刚才所说的缘分,是指特殊的,有意义的缘分。能令你开悟证悟,令你解脱成佛,才是有缘的上师。

依止上师不能随便,要经过观察上师、依止上师和学修上师的意行三个阶段。但现在很多人都是先依止,后观察,这是错误的、颠倒的。依止以后就不能再观察了,再观察就是犯根本戒。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