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候,有一位解脱和尚,是代州邢姓人家的子弟,孩提时代就出了家,在五台山昭果寺披剃,受了具足戒,又在抱腹山志昭禅师那儿学禅。
志昭禅师非常的器重他,对他另眼看待。有一天志昭禅师向大众宣布说:「你们听着:解脱对禅学领悟不是你们能及得上的,所以往后劳动性的工作就由你们去做,不必劳动他了。」
意思是让解脱有更多的时间参禅打坐,以免寺里的琐务使他分心。
过了一段时间,解脱回到原先剃度的昭果寺,白天诵读大乘经典,到了晚上就禅定观想,他曾经在五台山的东台山脚下,见到一位草衣比丘在大石头上跏趺而坐,法相十分庄严。他就向前顶礼说:
「我想求见文殊菩萨,乞请您指示,文殊菩萨在那儿呢?」
这比丘就指着金色莲华,解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才一会儿,比丘却失去了踪影。解脱心里明白这位比丘必非常人,就在这大石头边哀慕恳切地顶礼,日夜不息,精勤自励。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位比丘再度在东台山脚下现了身,于圆光中现出了半边的身影,对他说道:
「要知道解脱之道,全在自己,求自己就好了,何必求他人呢?」
说完这些话就不见了。
于是解脱顿时平息了狂妄的杂念,深深契入了无生法忍的境界,得到甚深法喜,实时发愿说道:「我得此法,不应独善自身,愿与世上一切有情众生,共享此微妙大法。」
发愿毕身入三昧定中,诸佛为他现形说偈:「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汝能开晓此法眼,我等诸佛皆随喜。」
解脱就问:
「寂灭之法,本来是微妙不可说的,假如可说的话,我能不能将此法教给有缘之人?」
诸佛回答他:
「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法性,一切无所见。」
代州的州牧(官职)请解脱和尚前往代州传戒,传戒完毕在归途中已是傍晚时分,心中忖度着在这荒郊野外实在没有办法烧香供养诸佛菩萨,觉得很惭愧。
忽然听到空中传来了声音说:「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诸佛闻此香,时复来相度;汝今勤精进,终不相疑悟。」
从此德云弥布,法泽普沾,凡是参禅悟玄的人,没有不向解脱和尚请益就教的。
解脱和尚度化众生,达五十余年之久,盛名无远弗届。可是后来却失去了他的行踪。
但是用过食物,女人又说:
「还有我这只狗,它也得吃一些东西才行啊!」
住持法师无可奈何地,又从里面搬出一些食物,勉强地交给了女人。
女人又说:
「我肚子里还有小孩,也需要分一些食物来吃。」
住持法师忍不住了就怒斥着说:
「你来这里求出家人布施斋食,却贪得无厌,是何道理?你肚子里的小孩根本都还没有生出来,难道说他也能进食?可是你却求索再三,滥贪美味之心,不觉得太过份了吗?」
被斥责了的贫女,这个时候就说了一偈: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
说完了这首偈,立刻腾身踊上了虚空,示现出文殊菩萨的德相,这时狗化而为祂座下的狮子,两个孩子却是身旁的二位侍者。在云光缥渺,若隐若现当中,又复说偈:
「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弃,其如爱憎何?」
这首偈的意思是:你们众生但知学佛要有平等布施之心,虽无可厚非,却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识波动,随着境界而流转不停。虽然明知要舍下这个外在的身体,无奈你们心中仍然存着爱、憎之心,这又有什幺办法?又怎样能入道呢?
当时参加斋会的有一千多人亲眼见到了大士的圣迹,聆听大士警示的偈语,都感动而悲泣着,向空中顶礼说:
「大圣!但愿垂示真正的平等法门,也好让我们一心奉行!」
空中传来了偈语说:
「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
住持法师这时自己埋怨有眼不识真圣,取刀准备挖出自己的眼睛,以表对亵渎菩萨的忏悔赎罪之意。
「法师!你不能这样做!」
「是啊,这幺做于事无补,而且是件傻事啊!」
「赎罪的方法很多,又何苦出此下策呢?」
大众夺下了住持法师手中的刀,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住持法师于是打消了原意,以贫女(即大士化身)所布施的秀发,建了一座宝塔来供养。
万历初期,圆广法师接任住持,为了要重新装修宝塔,在塔下掘得大士的圣发好几束,颜色像是金色的,仔细再看,发色变化不定。
这所宝塔现在在大塔院寺的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