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受菩萨戒
-
作者: 济群法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625
-
八、受菩萨戒
菩萨行,也称行菩提心。对佛法修行来说,固然是以调心为重点,但也离不开相应的行为。一方面,发心是行为的指导;另一方面,行为也是对发心的落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众生直接能够从中得益的,主要还是菩萨的利他行为。所以说,在发起菩提心之后,需要进一步行菩萨行,使发心得到巩固,成为主导人生走向的力量。
菩萨戒,正是将这种利他行为规范化、法律化的条文,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部分。其中,摄律仪戒相当于声闻的别解脱戒,重点在于止恶。而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为菩萨戒独有,重点在于行善。当善行以戒律形式出现时,对菩萨行者来说,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而是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使菩萨行变得具体而有章可循。
关于菩萨戒的内容,在汉传佛教传统中主要有三大体系。一是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建立,为梵网菩萨戒,流传最广;一是依《优婆塞戒经》建立,为在家菩萨戒;一是依《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建立,为瑜伽菩萨戒,也是我们要介绍的重点。
《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宗的根本论典,由弥勒菩萨所造,共一百卷。论中广说三乘修行的境行果义,《菩萨地》正是其中之一。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他根据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机,从佛陀教法中,将适合我们修学的菩萨行内容整理出来。而梵网菩萨戒则是卢舍那佛在千花台上为释迦佛及诸大菩萨所说,是大菩萨的境界。相对而言,瑜伽菩萨戒可以说是为娑婆众生量身定做的。当年,太虚大师曾大力提倡。我因为长期从事唯识教学,也感觉瑜伽菩萨戒开遮善巧,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那么,求受菩萨戒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履行哪些仪式?
1.受者条件
求受菩萨戒的学人,应该具备三项条件。
首先,要学习瑜伽菩萨戒,了解其中的开遮持犯,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实践。如果觉得目前还做不到,也没有想要去做的愿望,就不必急于求戒。因为受持菩萨戒是为了完成菩萨道的修行,这是一种自觉行为,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更不是显示自己多有修行。如果觉得受了菩萨戒就胜人一筹,只是为了取得炫耀的资格,就是颠倒而非正确的发心了。
其次,具备别解脱戒的基础。受菩提心戒,只要皈依三宝即可。但要求受瑜伽菩萨戒,至少需要具备五戒的基础。对于菩萨来说,如果不杀、不盗、不淫、不妄都做不到,算是什么菩萨呢?怎么可能利益众生呢?
第三,已经发起菩提心,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授菩萨戒时,戒师会问戒子:“你是菩萨吗?是否已发起菩提心?”这是纳受菩萨戒戒体的关键。遗憾的是,现在的这番问答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当我们回答“是”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这个回答包含着多少责任和担当,也很少考虑,我们要为这个承诺做些什么。如果回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不知菩提心为何,也不知修习慈悲的“菩萨”。须知,菩萨最大的特征就是慈悲,而且是由修习菩提心所成就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菩提心才是进入大乘的门径,是大乘人的标帜,是区别二乘的不共所在。
具备这些条件,就有资格求受菩萨戒了。
2.戒师选择
戒和尚是我们受戒的证人,也是菩萨戒体的传承者。所以,戒和尚必须具备相应的德行和条件,才有资格为信众传授菩萨戒。关于戒和尚的选择,《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告诉我们:
又诸菩萨不从一切唯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无净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维。有悭贪者,悭贪弊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毁净戒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仪有慢缓者,不应从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违犯不堪耐者,不应从受。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不应从受。心散乱者,下至不能构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从受。有暗昧者,愚痴类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素怛缆藏及菩萨藏摩怛履迦者,不应从受。
这段经文主要为我们简别了哪些人没资格传授菩萨戒,比如无净信者、悭贪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毁净戒者、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心散乱者,等等。反过来,则是戒和尚应该具备的德行,如净信、不悭贪、无贪欲、持净戒、不忿恨等。
因为师长是学人走上修行之路的向导和保障,如果不是一个合格的向导,就可能会把弟子引入歧途,或在途中弃之不顾。所以,声闻戒非常重视对戒师的资格考查。如果戒师不具备相应条件,而戒子知道其中内情的话,就会影响得戒。菩萨戒也是同样,必须选择受过菩萨戒并能遵循相关规范的如法戒师。唯有合格的菩萨,才能使戒子得到十方三宝的加持,纳受菩萨戒戒体。
3.正授仪轨
菩萨戒的传授仪轨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是请师。作为戒子,应当迫切希望成为菩萨,同时对戒师具足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如愿获得菩萨戒体。如果我们对受戒缺乏意乐,对戒师缺乏恭敬,即使受了菩萨戒,也不过是种点善根,未必会有什么感觉,未必会在相续中形成力量。凡不是我们迫切想要得到的,就不会在内心扎根。声闻戒也特别强调,受戒时必须有殷重心,方能得到无作戒体。所谓殷重心,即真切、虔诚之心。
受戒是在完成生命最崇高的宣誓,由此可以获得有作和无作两种戒体。有作的戒体,是在受戒当下获得的,由身口意三业造作而成。而当这个行为过去之后,会在内心形成“此应作,此不应作”的力量,为无作戒体。无作戒体虽然没有形相,不可见闻,却有着强大且恒常相续的心理力量。就像曾经的海誓山盟,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记忆会深深镌刻在心中,继续产生影响。包括发毒誓,也是一种受戒,佛教中称为恶律仪。
别解脱戒和菩萨戒都属于善的律仪,能在内心形成防非止恶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形成,来自虔诚乞戒的心,来自如法的戒师和羯磨,所谓具缘成受。更重要的是,戒子应当发广大心,缘一切境界而受。因为受戒不是普通的誓言,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承诺,而是对法界一切众生的宣誓,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宣誓。当我们受不杀生戒时,就是对十方三宝和法界众生庄严承诺:从今以后,我将尊重一切生命,再也不伤害任何有情。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所缘来宣誓,不仅会在自身积累正面力量,还会和每个众生产生良性互动,从每个众生身上招感一份功德。也正因为如此,受戒才具有无量功德。因为它是在帮助我们确立止恶行善的人生道路,帮助我们改善与法界众生和整个世界的关系。这种意义不仅来自仪式本身,更来自内心对戒的希求。所以,受戒时必须以虔诚心请师。
第二是条件审查,就是前面所说的三个条件。
第三是宣誓正授戒法。此时,戒师会问:“你是菩萨吗?发菩提心了吗?”求戒者应该回答:“我是菩萨,已经发起菩提心。”当然,仅仅这么回答还不够,关键是内心确实生起成为菩萨的意愿,确实发心以自利利他为使命。如果只是停留于说法,并没有相应意乐,也是无法得戒的。然后就是正式宣誓,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通过宣誓向法界一切有情表明:从今以后,我将以这些戒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此不应作,当努力戒绝;此应作,当励力而为。
第四是戒师祈请十方三宝作证加持,证明我们已迈入菩萨行列。当我们真正发心成为菩萨时,心就会和十方诸佛相应。因为我们已是承担如来家业的真正佛子,已经担负和诸佛菩萨同样的责任,同样的使命。
这是受菩萨戒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内容。
4.三聚净戒
关于三聚净戒的内容,《瑜伽师地论•戒品》云: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悯殷重,瞻侍供给。于诸妙说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于身语意住不放逸。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觉悟。亲近善士,依止善友。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如是等类,所有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赡侍病等亦作助伴。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又诸菩萨于堕种种狮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诸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又诸菩萨随顺道理正与依止,如法御众。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以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又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言进学。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入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任何一种戒都有相应的戒相,如五戒为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五项。八戒则是在五戒基础上增加三条:一是不著香华鬘,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二是不坐高广大床;三是不非时食。此外,还有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萨戒的戒相,有梵网戒的十重四十八轻,瑜伽戒十重四十三轻,优婆塞戒的六重二十八轻。虽然具体戒相存在差别,但都是由三聚净戒组成。
第一是摄律仪戒,即七众别解脱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其特点是偏向止恶,帮助我们止息一切不善行为,又称止持,即以止为持。通过“此不应作”达到持戒目的,进而止息内心的不善相续。
第二是摄善法戒,包括发菩提心到圆成佛果过程中所应修习的一切善行,主要内容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布施,即以自己的财物或能力与大众分享,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或以财物救济贫苦,或以正法导人向善,或为众生驱除恐惧。持戒,即依佛陀制定的行为规范收摄身心,此为正顺解脱之本,亦为无上菩提之本,能够出生一切善法。忍辱,即忍受种种违缘而不起嗔恚,其特点为不忿怒、不报怨、不怀恶。精进,即勇猛修习善法,断除恶法,心心相续,不自放逸。禅定,包括思维修和安住修,思维所对之境,并定止一境而离散动。般若,是将众生由生死此岸度往涅槃彼岸的无上智慧。唯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引下,前五度才能成为佛果资粮,否则,所修布施与人天善法并无本质区别。
第三是饶益有情戒,即利益众生的行为,是菩萨摄受众生的方便法门,主要内容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四摄同样是以布施为首,因为这是与众生广结善缘的捷径。当他人愿意靠近你、接受你的时候,心才会向你打开,你才能进一步导之以正法。爱语,是随众生根性而善言以对,因为忠言往往是逆耳的,这就需要辅以善巧方便,使众生乐于接受你所说的真实语、利他语。利行,是通过身体、语言、思想三方面的善行利益众生,使人心生欢喜而亲近佛法。同事,则是根据众生的接受程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之示现,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佛法利益,这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化方式。
我们想要成为菩萨行者,就要真正发起利益大众的心,自觉遵循作为菩萨应有的行为规范。在止恶的基础上,广行六度,四摄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