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六》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言教:古时候,人们恭敬圣言,以圣贤的经论教言为准绳,代代相承,没有中断。人们因为依止了圣言量,而具有正知正见,知道如何取舍,但傲慢无知的现代人不再尊崇圣贤,完全推翻圣言量,认为是迂腐、封建、迷信思想。一正不立,百邪丛生,随顺烦恼以及宣扬贪嗔痴、断常见的邪说纷纷粉墨登场,人们接触的尽是如何享乐、欺诈、竞争的说教或自欺欺人的自我包装技术……。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方法都是诱发、增上烦恼的邪说。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已经够深重了,再受这些邪见的熏染,导致内心更加污浊。

非理作意:现代人因为不依止圣言量,而丧失了取舍的智慧以及辨别善恶染净的能力,遇到诱生烦恼的对境时,不知道防护对治,非理作意随即现行,一发而不可收拾。

串习力:如果烦恼不加以对治,就不会止息丝毫,心中的贪嗔痴只会不断串习加强,即使远离对境,在独处乃至睡梦时,烦恼依然会涌沸,一旦失控,就会现前各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于精神崩溃、人格分裂、丧心病狂。

对此再以具体例子分析。比如,一位受性开放思想(言教)影响的青年,被朋友(猥杂)引到网吧上网,他下载了黄色网站的信息(所缘),当眼耳接触到淫秽色声时,内心毫无对治力,无间就生起非理作意(非理作意),心中的贪欲种子(所依)如水决堤,汹涌澎湃,屏幕上有多少刹那的信息闪动,相应就会现起多少刹那的不净念头。如此持续数小时后,烦恼不断猛利增上,形成强大的串习力(串习力),即使离开了网吧,仍然沉溺在染污的心态中。

以此为例,展开分析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就会知道现代人的烦恼为什么如此深重,这个时代为什么被称为五浊恶世。

午四、烦恼的过患分四:一、具有极大过患之理 二、计烦恼是怨敌之理 三、对照祖师教言,宣说修习对治法 四、摄义

未一、具有极大过患之理

第四过患者。谓烦恼才生,先能令心杂染。

烦恼才生起就会蒙蔽自心,如同戴上墨镜后,就不能客观地看待所缘境。

倒取所缘。

心被烦恼蒙蔽之后,随即就会颠倒执取所缘境,对无常、苦、不净、无我生起常、乐、我、净的颠倒。

我们生起烦恼时,整个心都是颠倒执取所缘境,毫无理智可言。比如贪欲,常言说“恋爱中的人十个有五双智商是零”,就是因为以贪欲颠倒执取对境,不由自主地显现清净可爱之相,沉溺在其中,完全不管也不考虑其它的事。又比如嗔心,《入中论》曾说嗔心可以夺去辨别理非理的智慧,嗔心才一生起,就牢牢执取对方的损害相,并且一再强化,自心完全被嗔恚所控,无法回转。又比如慢心,如果有位农民一夜暴富,成为世界首富,我慢心必定也会随之骤起,执著自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不愿放下高大的我相。

知道上述内容之后,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经历思惟,观察“自己在生起各种烦恼时,是否处在颠倒执取所缘境的状态中?”这样才能对烦恼倒取所缘的过患,生起真正的定解。

坚固随眠。

生起烦恼时,会坚固烦恼种子,即令自相续中的烦恼种子进一步转成上品,难以破坏。

也就是烦恼生起一次,就加强习气势力一次,数数生起就数数加固,逐渐串习就变得像生牛皮一样,难以逆转。

同类烦恼令不间断。

生起烦恼时,会辗转引发同类的烦恼,令同类烦恼相续不断。这一同类烦恼相续的过患,极其可怕。每个人应反观自心,何种烦恼最重?如果没有努力对治,这类烦恼一定会一再遇缘,而反复现起。比如,为官多年者的言行举止之间,自然流露出一副官派,只要留心观察,处处可以看到他傲慢烦恼的现行。

于自于他于俱损害,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

“于自于他于俱”是从受害的对象而言,烦恼对自己或他人以及自他双方都会造成损害;“于现于后于俱”是从损害的时间而言,以烦恼生起今生的罪业,生起后世的罪业,以及今生和后世都会生起的罪业。由于罪业的力量让人领受身心忧苦,失去一切快乐。

感生等苦。

以烦恼能引起受生等种种大苦。

这是因为烦恼是苦因的缘故。“等”字包括老、病、死苦或者生死流转所摄的三苦、六苦、八苦等无量痛苦。

远离涅槃。

烦恼能令内心远离涅槃之乐。

以远离烦恼而得名涅槃之乐,心中有烦恼随逐,便不能获得涅槃之乐。

退失善法。

心中原有的种种殊胜善法会因为烦恼而退失。

比如,起一次嗔心,就会烧毁功德林,毁坏多劫布施修福所修积的善法资粮。如果烦恼频繁而起,就会降低智力、心力,丧失记忆力,退失已有的信心、精进或者修法的境界,原先心底清明,遇事反应灵敏,如今心智蒙蔽,反应迟钝,这些都是退失善法之相。

衰损受用。

能令受用衰损,资财散失。

起一次烦恼,就会消耗很多福报,若日日起烦恼,最终必定会穷困潦倒,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

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走到大众场合当中,内心会胆怯、恐惧、慌张,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内心痛苦,无有安乐,不能心无畏惧。

所以烦恼会令自心阴暗、萎缩,相反,心无烦恼,俯仰无愧,就能无所畏惧,正大光明。

一切方所恶名流布,大师、护法、圣者呵责。

恶名会传遍所有地方,常常被佛陀、护法和圣者呵责。

临终忧悔,死堕恶趣。

临命终时,回忆起一生所造的大恶业,内心就会生起大忧悔。不但如此,而且此身坏灭之后,还要堕入恶趣中。

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不能证得殊胜的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