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三》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此段宣说修习念死具有遮止罪恶、摄取坚实的意义。下面对此再进一步具体分析。
为何由忆念死亡能够遮止罪恶呢?
我们只要观察罪恶的起因,就能明白原因。人人都想离苦得乐,但由于迷乱而误以为恭敬、利养等现法能带来真实的安乐,于是为了追求看似安乐的现法而造作各种罪业。所以,罪业源自于对现法的贪执,贪执来自于妄计现法具有实义的迷乱。而随念死亡无常,正是观察死时我们所追求的名利等,根本毫无用处,由此便能醒悟:自己一向渴望的名利等,唯是欺诳之处,为此所付出的辛劳,就像是被风吹扬的空谷壳一样,毫无实义。因此,由念死而观见现世八法欺诳的自性,便能放下对现法贪执而遮止罪恶。
为何通过念死无常能够让人修集善业呢?
因为:见到死时唯有皈依、持戒等善业,才能让人获得安乐,生前若能修集这些善业,则临终与后世皆得安乐。这样观见佛法具有大义之后,就会发起两种精进,日夜恭敬修集善业,以无坚之身等摄取坚实。
《普贤上师言教》说:“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了无常观,那么就一定能够彻底舍弃对今生世间一切事物的贪执,就像呕吐症患者不愿取油食一样。我的至尊上师(如来芽尊者)也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羡慕之心,而注重前辈高僧大德的事迹,这就是因为自己的相续中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
【 是故经以多喻赞美,《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耕种之中,秋实第一;一切迹中,象迹第一;一切想中,无常死想是为第一。由是诸想能除三界一切贪欲无明我慢。”如是又以是能顿摧一切烦恼恶行大椎,是能转趣顿办一切胜妙大门如是等喻,而为赞美。 】
因此,经中以多种比喻赞美无常死想的利益。譬如,《涅槃经》中说:“一切耕种之中,秋天的耕种实为第一;一切足迹之中,大象的足迹最为第一;在一切想当中,无常死想最为第一。依靠无常死想能够遣除三界所有的贪欲、无明和我慢。”如是经中还以“是在一时之间摧毁一切烦恼恶行的大椎,是能趣入顿时成办一切的胜妙大门”等的比喻,赞美无常死想。
以下分析这些比喻的涵义。
一、“一切耕种之中,秋实第一”
为何一切耕种之中,以秋耕为第一呢?因为秋天耕耘时要除去田中的杂草,并且将土地翻松,这样便能长出好庄稼,所以,秋耕是所有耕种中的第一。同样,依靠无常死想,能够遣除自相续中对现世乃至三界的一切贪执,又能使自相续调柔,产生功德苗芽。所以,无常死想如同秋耕一样,是一切想中的第一。
二、“一切迹中,象迹第一”
这个比喻有几种解释的方法,这里选择相合意义的解释:
大象走路非常有智慧,它能预知何处有危险而绕开这些地方,唯一选择安稳的道路,可谓“一路平安”。后来者只要沿着大象的足迹,就可以避免一切危害,所以说象迹是一切足迹当中最殊胜的足迹。同样,生起念死无常的心,就不会耽著今生而造种种罪业,能够遣除三界一切无明、烦恼等的损害,并且只会遵行对后世有利益的安乐之道。所以说,无常死想如同象迹。
三、“是能顿摧一切烦恼恶行大椎”
“顿摧”:顿时摧毁,这是比喻无常死想具有强大对治烦恼的力量。普穹瓦尊者说:“多修死无常和业果吧!哪怕犯了四他胜罪,也能净治,这是我的遗嘱。”
在《涅槃经》中,佛以各种比喻赞美“一切想中,无常死想第一”,这里所说的“一切想”,应该是指缘世俗有漏有为法的一切想,依靠无常死想能遣除三界一切贪执、无明、我慢等,所以是一切想中第一。
【 《集法句》中亦云:“应达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阳焰,魔花刃剑于此折,能趣死王无见位。” 】
《集法句经》中也说:应当了达这个身体就像瓦器一样危脆不坚固,如是了知诸法如同阳焰一般毫无自性,五毒的魔花刃剑将会从此折断,由此便能趣向死主也见不到的无死果位。
这是说,无常死想具有“魔花刃剑于此折,能趣死王无见位”的殊胜利益。
“魔花刃剑”,即色界天魔王射向人间的五毒魔箭。我们如果执著此身恒常实有,就会被贪婪、嗔恨、愚痴、傲慢、嫉妒的魔箭射中而丧心病狂,导致在六道中轮转不休。相反,如果了达此身是四大假合,犹如瓦器般无常危脆或空无实质,如阳焰般现而无自性,如水泡般须臾不住,就不会被身体的假相欺蒙,更不会因爱执自身而引发五毒烦恼,由此便能令心趣入正法,息灭五毒烦恼而了脱生死。这就是念死无常进而观修空性的殊胜利益。
【 又云:“如见衰老及病苦,并见心离而死亡,勇士能断如牢家,世庸岂能远离欲。” 】
《集法句经》又说:若以智慧观见衰老、疾病等痛苦,并且见到心识终将脱离身体而死亡,菩萨勇士由此便能断除犹如牢狱般的三界之家,然而没有观见轮回过患的世间凡夫,又怎么能远离贪欲呢?
颂中第三句“勇士能断如牢家”,是讲念死无常的利益。菩萨依靠何种因缘才能远离三界的系缚呢?即依靠观见身命无常的本质、了知轮回的过患而远离。颂中前二句就是说,菩萨以智慧观见无常的过患,即:人老时体力衰退,背驼牙缺,满脸皱纹,六根功能衰退,还有种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病苦,最终心识和身体分离而死亡,死后由于我执的牵引仍将继续转生轮回。由于见到了无常的过患,所以菩萨能够发心求道断除生死,但是凡夫则因愚痴而不见此等过患,故如飞蛾扑火般追求五欲,以苦为乐,至死也不肯放下,所以说“世庸岂能远离欲”。
《毗奈耶经》说:“我之眷属中,犹如妙瓶者,比丘舍利子,及目犍连等,于如是百人,供斋与供物,不如一刹那,忆念有为法,为无常殊胜。”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供养的对境既然是百位圣者,则应当是大福田,对他们作供养的功德一定很大,而佛陀却说这种供养还比不上一刹那间念修无常殊胜。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观修无常,即便是对殊胜的福田作供养,其内心仍然会耽著现世;然而,即便是在刹那间观修无常,内心也能放下现世,转入成办后世安乐的修行。由于刹那转变自心的缘故,从而超胜了没有改善相续的外相供养。
【 总之能修士夫义时,唯是得此殊胜暇身期中,我等多是久住恶趣,设有少时暂来善趣,亦多生于无暇之处,其中难获修法之时。纵得一次堪修之身,然未如理修正法者,是由遇此且不死心。故心执取不死方面,是为一切衰损之门;其能治此忆念死者,即是一切圆满之门。 】
此段以“执取不死”是一切衰损之门,反显“念死”是一切圆满之门。
总之,能够修持士夫义利的时机,唯一是在得到这个暇满人身的期间,我们多数时间都是久住在恶趣中,即使有少数时间暂时转生善趣,但多数也是生在无暇之处,在那种处境当中很难获得修法的机会。纵然获得一次堪能修法的所依身,却不能如理修持正法,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执著暂时不会死的心”。因此,内心执取不死的方面,是趣入一切衰损之门;相反,能够对治“不死执”的“念死心”,就是趣入一切圆满之门。
“然未如理修正法者,是由遇此且不死心”:按藏文,“遇”是触到的意思,即追究不能如理修行的原因时,就会触到这个“且不死心”。也就是由于这种执著“现在还不会死”的颠倒心,而使我们一再地拖延修行,不肯舍弃追求现世的心,如此终将空过一生,趣入一切衰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