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丙一、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

《随念三宝经释讲记.无尽吉祥妙音讲记》 ︱ 智圆法师.译讲 ︱

此处“明”与“见”同义,即是如人行路时,目视之处以足履行,故一般对明行圆满,学道位对应为胜观与寂止,无学道位则对应为宿住智证明等三明与四神足、四圆满,如是有诸多对应的解释,然其实际则是同一关要,因为见义与入义二者何时也须要双运的缘故。

四神足是指欲、勤、心、观神足。四圆满是指法、义、欲、解脱圆满。其中法圆满,是指成就了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法;义圆满,是指成就伴侣、财产等义;它们的果,从暂时来讲,享受妙欲,是欲圆满;从究竟来讲,获得解脱,是解脱圆满。

这一段是讲“明”和“行”需要并运,也就是从最初入道一直到究竟,这两者都要平衡发展。“明”、“行”在学道位对应“胜观”与“寂止”,在无学道位,对应“三明”与“四神足、四圆满”,其实都是同一关要,因为无论在哪个修行阶段,见义和入义都需要双运,不能够脱节。不然,“行”而不“明”,是盲目地行,像瞎子走路一样,不可能趣入;“明”而不“行”,就像没有脚的人寸步难移。所以我们学道,从资粮道开始,一直到成佛之间,明和行都需要并运,有一分明,才有一分行;有一分行,才有一分明;有一分见义,才有一分入义;有一分入义,又会有一分见义。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作用。或者从闻思修的次第来讲,首先要通过闻思遣除疑惑,在心里获得定解,这就是“明”或者说“见义”,然后以心数数安住串习,这就是“行”或者说“入义”,这样明行并运的方式需要一直持续。比如学修暇满、无常、业果、四谛等,都要按明行并运的方式来修行,先用智慧抉择见到法义,然后再串习。假如没有明,就去行,或者仅有“明”没有“行”,都很难证得法义。如果一开始就注意“明”和“行”并运,“见义”和“入义”相应,这样不断修上去,最后明行圆满,就是佛果,也就是在因上圆满了。

因此,分析别别位而领取其义,在解释一切教典尤其经典时,不可或缺。

这一句是教导我们,在解释一切教典尤其是在解释经典时,对于能诠的文句,应当按照当时所针对的情况,相应的来领取它的意义。比方说“明行”这个词,实际上可以用在资粮道乃至无学道的一切阶位,而我们在解释时,就要看经中是针对哪个阶段来讲的。比如在讲暇满时,就应当这样领取它的意义:所谓“明”,是运用自己的思惟,见到暇满的体性,以及暇满难得和义大的含义;所谓“行”,是要按这些意义,在相续当中数数忆念串习,最后趣入暇满的法义。再比如讲皈依时,所谓“明”,是要明确皈依的因、境、作法以及皈依后的学处等等;所谓“行”,是要按自己所见,让自己的心趣入到皈依的意义当中去。这就是相应领取名词的含义,我们也要这样做。

是故,正见智慧犹如眼目,即是“明”或“见”,属于慧学范畴,其余正业等七支归摄在前二学中。

成佛的因是修道,修道的内容是八圣道支,而对于八圣道支来讲,正见智慧是“明”,属于慧学;正业等其余七支是“行”,属于戒学和定学,其中正思惟、正语、正命、正业,属于戒学;正念、正精进、正定,属于定学。这样配合圣者修道来讲,“明”、“行”就是以八圣道所摄的无量道相,这些统统圆满,就叫明行圆满。所以佛陀就是因地修道分分见义、入义,最后到达圆满的人。《法门名义集》中说:“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大智度论》中说:“戒定慧智成就故,名明行。”

以遣除对过去、未来、中间分的无明的方式,由必要而安立的无学道三明,亦不出于智慧。

什么是无学道三明呢?《俱舍论》说:“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证明,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三明是以什么方式安立呢?《俱舍论》说:“名明者,如次对三际愚故,谓宿住智通治前际愚,死生智通治后际愚,漏尽智通治中际愚。”依次从遣除三际愚的角度而安立“三明”。三际愚分别是对过去分的无明,对未来分的无明,对现在分的无明。也就是由遣除对过去分的无明,安立宿住智证明;由遣除对未来分的无明,安立死生智证明;由遣除对中间分的无明,安立漏尽智证明。实际上,三明就是对于过去、现在、未来诸法无余照见的智慧。

下面是从果的角度对导师安立善逝的名号。

依于如是安乐之道后,获得无上安乐之果,称之为善逝。

明和行并运的道,就是安乐之道。善逝是获得无上安乐的果位。安乐之道是因,善逝是果。如果在因地明行并运,最终就会获得安乐之果,所以因地如何行持非常重要。《菩萨地持经》说:“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名善逝。”

其道如何安立,如经云:“乘如虚空无量殿,能得喜乐之胜乘,乘彼有情皆灭度。”

成就无上果位的道如何安立呢?如《般若摄颂》当中所说:

“乘如虚空无量殿”:大乘的体性具有如虚空般法界空性的甚深的方面,以及三摩地、陀罗尼、十波罗蜜多等如无量殿般无量广大的方面。

“能得喜乐之胜乘”:能得喜乐,是指殊胜大乘的作用,也就是能让无量众生,以无漏的安乐暂时获得身心的欢喜,究竟获得不住轮涅的安乐。

“乘彼有情皆灭度”:某者乘彼大乘,让很多有情到达寂灭涅槃的彼岸。

如是依靠由空性慧与方便 —— 悲、愿、定、通等无量游戏成办二利的不夺之力后,于殊胜之果妙逝、不退逝、无余逝三者。

首先标出善逝的三种相——妙逝、不退逝、无余逝,然后逐一作解释。

要获获得妙逝、不退逝、无余逝,就要依靠以空性慧和方便成办二利的不夺之力。此处的空性智慧,是指了达一切法无自性的智慧,方便是指大悲、大愿、三摩地、神通等无量的游戏,这两者双运就能成办自利和他利。当这种成办二利的力不再被违品所夺时,也就是在不再堕入有寂二边时,便是于无住大涅槃妙逝、不退逝、无余逝了。《大智度论》说:“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

下面依次解释三种逝的含义。安立三逝的必要性,就是要以三种逝简别于凡夫、外道、小乘,分别来讲,以妙逝简别于凡夫,以不退逝简别于外道,以无余逝简别于声缘。凡夫有苦集,不是妙逝;外道会退堕,不是不退逝;声缘不圆满,不是无余逝。通过这样简别,就能显示出佛果是无上安乐之果,名为善逝。

其中前者 —— 杂染轮回方面的苦集过失障垢,纵然微细分亦永尽而逝者 —— 善逝或妙逝,犹如冠如美玉之士夫。

这一句讲了妙逝的意义和比喻:

妙逝的意义:杂染轮回方面的苦和集的障垢无余断尽而去叫妙逝。成为杂染轮回方面的法,只有苦和集两种,其中集是烦恼,苦是苦苦、坏苦、行苦。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摄的一切苦集,无有丝毫剩余,全部彻底断尽,叫做永尽而逝。这是妙逝的含义。

善逝的比喻:如同冠如美玉的士夫,脸上没有一点污垢。

下面是简别:

以此简别于轮回,以三有众生皆未超出苦因与苦果的缘故。

轮回当中无论是地狱,还是天界的众生,以及在人类当中,无论是地位崇高,还是地位卑下的人,相续当中都存在苦和集,所以都不是妙逝。在当今浊恶的时代,人们为了掩饰轮回的苦和集,用尽心思美化自己,化妆品、美容等行业也因此赚尽了女人的钱,但是再怎么化妆、再怎么美容,也不可能抹去心中苦集的杂染,不可能抹去内心的烦恼和生存的痛苦。所以,凡夫没有妙逝,只是在苦和集当中轮转。

下面讲不退逝:

不退逝者,以永断我见种子之故,似薪成灰不可复原,不复退堕轮回之处,犹如传染病痊愈,此处主要指解脱麻疹之人,终生不会复发,以此而作比喻。

不退逝的意义和比喻:

意义:所谓不退,是指不再退堕轮回之处。为什么能不退呢?原因就是永断我见种子。轮回的因是我见,以我见引起我执和我所执,由此起惑造业,不自在地轮转,就像《入中论》所说:“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现在以无我智慧永断我见种子,没有了轮回的因也就不可能再显现轮回,所以就像木柴烧成灰,不可能再重新变成柴一样。此处“火”比喻无我智慧,“柴”比喻苦集,“灰”比喻永尽,“不可复原”比喻不会再退堕轮回。圣天菩萨也在《四百论》当中说:“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

比喻:就像麻疹病痊愈之后,终生都不会复发一样。

下面是简别:

以此逝相,简别于未断我见种子的外道之道,彼等纵然修至非想非非想天也不能超出三有藩篱。

以不退逝的相简别于外道。外道不可能不退堕,因为他们的道不是无我的道,都是建立在我见上面的道,所以不可能和轮回之因的我见种子相违,缘着这样的道修到底,最多也只能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在天报受尽时,仍然要堕落。佛于《涅槃经》中说:“虽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之时,还堕三恶趣中。”永嘉大师也说:“犹如仰天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这个世界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升天、成仙的道,但都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虽然以不动业可以转生天界,暂时远离欲界的苦苦,暂时压住烦恼,但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断除我见的缘故,所以在天福享尽时,烦恼种子仍然会现行,由此而堕落下界,并不是不退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