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丙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

《无量寿经大疏(二)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第四十六、自然得闻妙法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也称为“闻法自在愿”。愿的大意是:法藏菩萨见到很多国土的菩萨虽然常常见到诸佛,而闻法却不自在;又有虽然自己见到世间有佛法,但求法有很多困难,不能称心如意。因此誓愿成就功德极其殊胜的净土,使往生净土的菩萨都能随心所欲地闻到所希求的法,而免去跋山涉水、寻师访道等的辛劳。更妙的是菩萨们一闻到法,就豁然开解,非常如意自在。

“国中菩萨”是这条愿加被的对象;“所欲闻法”是指佛国的菩萨各有志愿,有的想闻一乘法,有的想闻三乘法,总之法门无量,菩萨的志愿也无量;“自然得闻”是指菩萨们各随心中的愿望,无论想听什么法,都能自然听到。

净土的功德庄严都是自然显现,每一法都在说一切法,自自然然见佛、闻法、了知法,一切都随意自在。所以赞叹这是大悲愿海,这是彻底方便。弥陀无量劫的努力就是为成就万德庄严的净土,来给予众生真实利益。确实是方便波罗蜜多登峰造极的成就。

举个例子来说,在净土的七宝池里,不断地波扬自然妙音,菩萨们都各自听到适合自己的法,或者闻到佛、法、僧法音,或者闻到寂静法音、空无我法音、大慈悲法音等,圣众们随心所欲地听到自己想听的法,欢喜无量。

第四十七、即得不退转地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这条大愿是加被他方菩萨由闻信佛名,而能迅速达到不退转地。唐译里说:“若我证得无上菩提,余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退转者,不取正觉。”可见指的是于无上菩提不退转。

愿的大意是:法藏菩萨见到十方世界的菩萨都希求达到不退转位,然而能够持续精修、实际达成的人如同凤毛麟角,退转的人却多如牛毛。好比舍利弗往昔,有时是从一住的地位,上进到五住,然后又退回到初住;又从初住修起,等修到五住、六住等时,又退下来。这样进进退退,经过了六十劫,还修不到不退转位(《十住断结经》)。法藏菩萨观察到这种情况,发誓要成就万德洪名,来作为菩萨速疾达到不退转地的方便。

“闻名即得”的“即”字,是指不必很久,现生就得到利益。就像《阿弥陀经》所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有人过去已经发愿、现在正在发愿、未来将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土,这些人由于生起了求生净土的真切志愿,所以都在成佛之道上得到不退转。)”《十住毗婆沙论》说:“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这里讲到快速达到不退转的途径是以恭敬心持念佛的名号。

还有一种解释说:在闻到名号时,内心有很深的信解,有归投、依止的心,就得蒙佛光摄受,很快就会获得不退转。这里面讲到的“不退”有特别的内涵,是指信心不退。因为只要信心不退,就一定会出现“不退转菩提”的结果。也就是说,对佛的信心不退,就必然往生;而一往生,就必然不退。所以首要的关键是对佛的信心不退。

总之,不退转功德全摄在一句名号里,有信心的人称念这句名号,以名和义不分离,就能获得名号中所蕴含的不退转功德。这种加持会和自己的心融为不二,心自然就转成坚固而得到不退转。

第四十八、即得诸忍究竟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本愿和上一愿都说到了“闻名得不退转”,两者的差别是:前者是于无上佛道得不退转,而这里是于佛法得不退转。

愿文中的一、二、三忍,就是本经后面讲的见菩提树得音响忍、柔顺忍和无生法忍。这三种忍都是指对于无生空性获得法忍。

初步是得到音响忍,指在观察声音的时候,看起来有一个显现,实际上去寻找时什么也得不到。由此举一反三,就能领会到万法都是如此。对于诸法空性,首先要借助比喻来引生信解,无论是梦、幻、泡、影等比喻都是在传达这个意思,而这里是以音响作为表示。

比如对着山谷发出“喂、喂、喂”的声音,就会传来“喂、喂、喂”的回响。现在观察这个回声有没有来处,是不是一个实有的回声从某处来到了山谷中呢?观察后会发现:这既不是从人的口里跑出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又不是从空中飞下来的,也不是从山谷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一棵树、一棵草等中走出来的,所以没有它的来处。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如幻的因缘和合时,而忽然显现的声音罢了。再观察它有没有住处和去处呢?正显现的时候,在任何处都得不到它。消失了也没有去处,并不是它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所以这只是一种假相,而假相哪里有来处、住处和去处呢?如果是实有的法,会有它的来、住和去,但只是一个虚相,哪里有来、住和去呢?像这样,凡是因缘生的法,都只是在迷乱识前有这么一种假相,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产生,所以是“生即无生”。

像这样由音响等的比喻,对诸法无生得到甚深定解后,随顺定解而增长观行,就能得到柔顺忍。进一步会证到空性,而得到无生法忍。总之,对于无生空性能够信受、通达而达到不退转,就能快速成佛。

所以在净土的回向偈里说到“花开见佛悟无生”,就是指往生净土后,得到佛力加持,很快就能证悟无生。得到了无生法忍,就能遍入十方世界,实现普度众生的宏愿。

以上整个说下来有十多条愿,一直在讲闻信名号的利益。闻信名号能得到这么多殊胜的利益,充分证实弥陀名号圆具万德。由于万德均统摄在一个名号中,而持名时名和义并不分离,所以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佛告诉阿难:当时法藏比丘,发完四十八愿之后,以偈颂再次宣说:我已经建立了超越一切世间的大愿,之后必定要修至无上正觉之道,以上那些大愿若是没有圆满,我誓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以上那些经过五劫精勤观察而完成的大愿,内涵极其深广,超越了一切世间。这不是世间某个人寻求人天福报或个人解脱,或者是凡夫能够思维、衡量到的志愿。我们学到现在,都知道四十八愿中的每一愿就是要普度众生成佛,都是超越世间的大愿。建立这样的大愿是极其稀有的,也是前所未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