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其义广说

《宝性论讲记 一(未定稿)》 ︱ 弥勒菩萨 / 造颂 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 ︱ 益西彭措堪布 / 译科并编释

癸二、名义对应而说:

佛陀诸法不相离,及彼佛性如是得,

不妄不欺之法性,本来自性寂灭性。

这一偈颂中每一句说明一种差别义,又每一种义说明一种名称。

次第说明:“佛陀诸法不相离”称为“法身”,“及彼佛性如是得”称为“如来”,“不妄不欺立法性”称为“胜义谛”,“本来自性寂灭性”称为“涅槃”。

首先“佛法不相离”,即如来藏具足佛的十力等胜义功德法,无量功德法与如来藏是不相分离的,是以不二的方式本来具有的,从这一角度就叫“法身”。如《胜鬘经》中说:“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故。”

再来,“佛法如是得”,即无始以来安住的佛性如是获得。“获得”是现前的意思,就是从佛性真如中来的、现前的,从如实现前的角度就叫作“如来”(如,即是真如实相的本体,来,就是现前义,故名为如来)。如《六根聚经》云:“世尊,六根如是从无始来,毕竟究竟诸法体故”。

再来,“不妄不欺之法性”,“不妄”即真,“不欺”即实,合起来就是真实义。不妄不欺的法性就是恒时真实的法性,也就是万法的实相,这是圣者各别自证智慧的境界才能证悟的。不妄不欺的法性完全属于圣者入根本慧定、不可思议各别自证智慧的所境,故为“圣谛”,也叫“第一谛”。经云:“世尊,又第一谛者,谓不虚妄涅槃是也,何以故?彼性本际来常,以法性不变故。”意即:(世尊,第一谛是不虚妄的涅槃,因为它的自性是无始以来常住的,以法性不变的缘故。)

再来,“本来自性寂灭性”,这是从本来自性清净,寂灭一切客尘障垢的角度来说的“涅槃”,也就是从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这两种清净的角度称为“涅槃”的。经云:“文殊师利,如来应正遍知,本际以来入涅槃故。”

壬二、广说意义分二:

一、广说无二义;

二、广说解脱义。

癸一、广说无二义:

遍知一切现菩提,已断障垢及习气,

如来以及涅槃者,于胜义中无二性。

“无二”即如来和涅槃两种不同的名称所指的意义并没有别别的两种法,是无二一体的本性。

首先讲前三句(分别是从证德与断德来进行介绍):“遍知一切现菩提”,是指从这一角度称之为“如来”;“已断障垢及习气”是从这一角度称为“涅槃”。也就是一切智智照见如所有、尽所有的一切相,而现前菩提,称为“如来”,已经断除了客尘的两种障垢以及习气,称为“涅槃”,所以是从断德究竟的角度安立为“涅槃”的名称,从证德究竟的角度安立为“如来”的名称。

颂词第四句:“于胜义中无二性”,是指这两种不同的名称所表明的意义,实际上唯是同一如来藏,没有两种别别的自体存在。

譬如一面镜子,清净了镜面上的灰尘,镜子的光亮就完全显露出来,这时既可说是“离尘”,也可以说是“光亮”,虽有两种不同的名称,但此二所表明的意义并没有两种别别义的存在,说的就是同一镜体。一个是从离垢的角度讲,另一个是从显露的角度讲,此二无可分割、没有差别,因为离垢的同时就是显露,不可能在离垢之外另外有一种显露法的存在。同理,佛在究竟圆满断证时,断德圆满和证德圆满完全是同时、无二的,故本颂所讲的就是断证无二的含义。无著菩萨在《宝性论》的注释中也说道:“所证一切法,觉一切智,及离一切智障、烦恼障习气,此二种法,于无漏法界中,不异、不差别,不断、不相离。”意即:(证语一切法,觉悟一切智,以及远离二障习气,此证德究竟和断德究竟两种法,在无漏法界中不是别别的方式存在,不可能离开一者而有另一者的存在。

癸二、广说解脱义:

一切行相无数量,无思无垢之功德,

无别体相即解脱,解脱彼者为如来。

颂词的前两句讲了四种功德,即“一切行相”功德、“无数量”功德、“无思维”功德、“无垢”功德,这是从不同侧面来描述法身如来的功德。

1 “一切行相”功德,是指一切功德都在法身中本来圆满具足,毫无缺少,也不需要重新造作一分功德,是无始本自具足的。

2 “无数量”功德,是指法身本来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差别,是无法衡量、计数的,故为无数量功德。经教中也如是说:“过于恒沙数功德”。

3 “无思”功德,是指法身功德甚深难以侧度,故为不可思议功德。

4 “无垢”功德,是指彻底清净了二障习气等垢染,故为无垢功德。

颂词后两句是讲解脱的含义:“无别体相即解脱”,其中“无别”是指上述功德与法界是无二无别的,就象日光和日轮无二无别一样。为什么说是“解脱”呢?因为在所现前的无漏法界中具足不可思议、无量、无垢一切性相之功德,这样无差别的体相就是解脱,没有分别执著等束缚。从解脱彼者、圆满现证真如的角度称为如来。故颂词中说“解脱彼者为如来”。

什么是解脱呢?就是现前了无漏法界,而且无漏法界中本来具足的无量功德,完全无别现前了,这就是“解脱”。所谓的究竟一乘、一果、一真法界都完全显露了,当然究竟解脱的功德需要达到无学道佛地时,才能圆满成就。所以《究竟一乘宝性论》所讲的完全是万相一味地归融于心性本体,当心的自性全体显露时,就是佛的境界。譬如日轮本来具足无量清净不可思议的大光明,当日轮从云层中脱现出来的时候,自然一切本具的光明都会全部展现出来,这就如同“解脱”,当本自具足的大光明如实地现前,即称为如来。佛在《大般涅槃经》上说:“无量种功德,一切不思议,不差别解脱,解脱即如来。”与本论所讲完全一至。

壬三、彼等以比喻了知分二:

一、绘画喻;

二、日轮喻。

癸一、绘画喻:

譬如种种绘画师,各自善巧各不同,

某师了知能绘分,比分余人不知晓,

此后于此由诸师,我之形貌当共绘,

具权国王于彼等,下谕布绢赐与彼,

从彼听闻此事已,着手绘画国王像,

绘画王像画师中,若有一人去他方,

由于彼人远行去,缺少彼者一人故,

圆满王像遂不成,此喻此处如是知,

所言彼等画师者,布施持戒忍辱等,

具有殊胜诸方便,空性即说圆身像。

譬如一个国家当中有很多不同的画师,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专长,有的擅长画头,有的擅长画手。后来具有权势的国王对他们下达命令,说诸位画师你们应当合作共同来描述我的身像。之后把布绢赐给画师们,画师们开始着手画国王的身像,其中有一位画头的画师若离开、到他方去了,剩下的人就没有办法绘画完整的国王像,一幅圆满的王像终究无法完成,这就是比喻的内容。

与比喻对应的意义,应当从四个方面来了知:

1、诸画师比喻布施、持戒、安忍等一切方便分,颂词当中的“等”字,包括了精进、静虑、智慧,能够分别绘制各支分的诸画师分别对应各种不同的方便分,有些能画头、有些能画手脚等,各有善巧不同,同样诸方便分也不是一种,有些属于布施方面的,有些属于安忍方面的,或有些属于持戒的方便分等。

2、所谓国王圆满的身像,比喻圆满具足一切方便分,没有丝毫缺少的空性究竟法身。

3、画师当中假如缺少一人就不能圆满国王的身像,比喻诸方便中若缺少一分,法身也就无法圆满成就。

4、如果画师全部具足,一个也不缺少,就能圆满画成国王的身像。比喻一切方便圆满具足,法身就能圆满成就。

此比喻所表明的关要,就是断证本来双融不可分离,也就是究竟的功德和究竟的涅槃是双融不可分离的,或是显空双融不可分离。因此要获得真正法身如来的境界,最初需要发起无上菩提心,中间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福慧二种清净的资粮,二资所摄的六度或十度能够圆满修行,才能圆满成就法身如来的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