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缘起品

《宝性论讲记 一(未定稿)》 ︱ 弥勒菩萨 / 造颂 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 ︱ 益西彭措堪布 / 译科并编释

接下来再讲颂词的后两句:“不退”就是于正觉大菩提不退。“无上”就是超过声缘二乘。正是因为具足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缘故,于无上菩提不退的具慧大乘僧众,必定具有超过声缘二乘的无上智慧功德。在无著菩萨的注释中讲到,菩萨以十种殊胜超过声缘。所谓的十种殊胜即是:

1、观胜:菩萨能观真如境界,声缘力不能及;

2、功德胜:菩萨修行没有厌足,不同于二乘的少欲等;

3、证智胜:菩萨证悟两种无我,声缘只证人无我;

4、涅槃胜:菩萨教化众生而回入娑婆,声缘为享寂乐而自取涅槃。

5、地道胜:菩萨具有十地等,声缘没有;

6、清净胜:菩萨远离所知障,声缘有所知障;

7、平等心胜:菩萨的大悲心周遍一切众生界。

8、生胜:菩萨直接生于如来家族之中。

9、神力胜:菩萨具有三摩地自在神通等力,远胜二乘。

10、果胜:菩萨的果是无上菩提,故名为果胜。如是讲述了彼等功德摄于二谛中。

下文将前面赞叹的内容和后面归摄的意义再进行对应:

己三、广说彼等对应分四:

广说证悟如所有法之功德、

广说证悟尽所有法之功德、

宣说彼等清净、

宣说彼是一切众生殊胜之皈依处。

今初(广说证悟如所有法之功德)者:

众生寂灭之法性,证悟故为如所性,

彼亦本来清净故,烦恼本来消尽故。

偈颂的前两句分析了能证和所证。能证就是各别自证智,此外,凡夫的分别心,二乘的智慧,都不堪为能证;所证即是如所有法。

偈颂中说到“众生寂灭之法性”就是如所有法。众生从无始以来,本来寂静无我、无法,并不是前面不寂灭,后来灭烦恼时才寂灭,实际上众生的心本来寂灭离一切戏论,是有法众生本来的法性,就象甜味是糖的法性一样。

颂词第二句中为什么说为如所有性呢?这是因为以各别自证智现量证悟了一切有情的心是本来寂灭、离一切戏论的法性,因而称为如所有智性。六祖慧能大师开悟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就是说:“哪里想得到,心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哪里想得到,心的自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哪里想得到,心的自性本来没有丝毫动摇。这就是现前如所有智性。

接下来再讲颂词的后两句:这也是对前两句作补充的。为什么说如所有智性呢?因为有两种义说是如所有智性。哪两种义呢?即1见心本来清净故;2烦恼本来灭尽故。也就是真实见到了心性本体本来清净,现见客尘烦恼本来寂灭的缘故,如是证悟了如所有法,也就是如所有智性。《圆觉经》说:“淫怒痴,戒定慧,俱是梵行”。

庚二、广说证悟尽所有法的功德:

所知究竟证悟心,现见一切有情众,

具有遍知法性者,是故具有尽所性。

为了分清能证和所证的差别,故先讲颂词的前三句:能证即是圣者相续中的各别自证智。

“所知究竟证悟心”,能证就是证悟一切所知有事以及有事究竟真如的出世间智慧;所证就是尽所有法。颂词上说:一切有情众具有遍知法性,也就是一切有情周遍具有一切智智的法性如来藏,正因为以各别自证智现量照见一切有情,本来具有一切智智的法性如来藏,所以具有尽所有智性。

庚三、宣说彼等清净:

如是证悟之彼者,依于各别自证见,

无垢法界无贪著,无碍故彼为清净。

“清净”是指如所有与尽所有这两种智慧跟一般有著有碍的声缘智慧相比是极为清净的智慧。

颂词的前两句是分别讲能证和所证。 “如是证悟之彼者”,即如是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所证悟的出世间道。“依于各别自证见”,此出世间道是依于各别自证智照见的。

颂词后两句是正式成立两种智慧是“出世间清净、证悟的智慧”。以什么根据能以成立呢?就是以无著、无碍故成立大乘圣者的智慧清净。什么是无著呢?就是见一切众生自性清净的法界,所以没有烦恼的染著。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慧品注释中说:“贪欲的根本是虚妄分别心,虚妄分别又是从戏论产生,而且彼等虚妄分别的戏论,以空性当能断除。”依据这段开示我们就知道,现见了远离戏论的无垢法界,自然会悟入无著的境界。那什么是无碍呢?就是证悟无垢法界周遍一切所知,见一切众生乃至畜生都有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如实了知无边境界,没有障碍,就是没有所知的阻碍,由于智慧无著无碍的缘故。此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若观待声缘来说仅仅是见少分智慧而已,故菩萨的智慧可以说是极圆满清净的。在《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讲述自己开悟境界时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庚四、宣说彼是一切众生殊胜的皈依处:

智慧见者清净故,佛陀智慧无上故,

不退转众之圣者,是诸有情皈依处。

为什么说大乘圣僧是有情的皈依处呢?由两种根据来成立,即“智慧见者清净故、佛陀智慧无上故”。“智慧见者清净故”是说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智照见一切所知,并且彻底清净了执著、阻碍的缘故。“佛陀智慧无上故”是说邻近佛陀无上智慧的缘故,因为在般若经中说:“见道菩萨若欲成佛,七天就可以”。所以现量见法性而于无上菩提不退转的圣者,是从痛苦中能以彻底救度一切有情的皈依处。相反表明了小乘行者离佛果就遥遥无期了。

丁二、安立三皈依之理分三:

观待必要安立三皈依、

后二者非究竟皈依、

抉择了义皈依处。

今初(观待必要安立三皈依)者:

由说佛法僧功德,依照三乘三供养,

不同信解六种人,是故安立三皈依。

这一偈颂当中主要是说:依何等义对何等人,诸佛如来安立三皈依呢?答案是依三种义对六种人,分别安立为三种皈依处。其中三种义即是佛、法、僧。按魏译《宝性论》而言,就是调御师佛陀(能调),调御师法(调法)以及调御师弟子(所调)。这样佛是能调,法是所证,僧是弟子。

六种人:①人;②缘觉人;③声闻人;④信佛人;⑤信法人;⑥信僧人。前三种人就是三乘行人,后三种人就是分别侧重于佛法僧供养的不同信解者。接下来对应颂词具体分解:

①由宣说佛的功德,对于大乘人和信佛人而安立佛为第一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调御师佛陀的功德,大乘人生起信解后,就希求获得如是佛果;信佛人生起信解后,就想着重对于两足尊佛陀这样的无上福田作殊胜的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佛安立为第一皈依处。

②由宣说法的功德,对于缘觉人和信法人,安立法为第二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圣法的功德,缘觉人生起信解后,就想我一定要寻求证悟甚深的缘起法;信法人生起信解后,就想对离欲尊法宝这样的无上福田,我要着重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法宝安立为第二皈依处。

③由宣说僧众的功德,对声闻人和信僧人,安立僧宝为第三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佛的教法中弟子僧众的功德,声闻人生起信解后,就想我也要追随这些佛弟子,随学佛子目的,是想要得到他们那样的果位;信僧人生起信解后,就想对于这样众中尊的僧宝福田,我应当着重作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僧宝安立为第三皈依处。因为众生有种种的信解、种种的意乐故。总的来说,就是随顺这六种人,佛就分别安立了三种皈依处。

戊二、后二者非究竟皈依处:

可舍弃故虚妄故,无故具有怖畏故,

二种法及圣者众,非为究竟皈依处。

这一偈颂当中主要讲了暂时的法和僧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颂词中讲到:“二种法及圣者众,非为究竟皈依处”,二种法是指教法和暂时的证法,圣者众是指僧宝。何故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呢?颂词的前两句就讲理由:因为教法是可舍弃的缘故,暂时证法中的道谛义又是虚妄的缘故,证法中小乘的灭谛是无故,阿罗汉和有学道菩萨又具有怖畏故,所以这些暂时的法和僧都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只能是暂时的皈依处。对此下面逐一分析:

“法”分为两种:教法和证法。教法是所说的法;证法有两种,从因和果的差别分为道谛和灭谛。道谛是能证,灭谛是所证。

①“教法可舍弃故,非究竟皈依处”:教法是经文的名、字、声、句积聚自性的能诠,它是了知总相的唯一所依,如是以文字、名词、章句等组成的法,暂时可以由它来了知意义,达究竟现证悟时,就应当舍弃教法。好比过江虽然不能没有船,但是借船的方便已经到达对岸时,船的作业已经完成,这时的船就应当舍留江中。《金刚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又如禅宗所谓的不立文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