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缘起品

《宝性论讲记 一(未定稿)》 ︱ 弥勒菩萨 / 造颂 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 ︱ 益西彭措堪布 / 译科并编释

⑥不变义:颂词也讲到“不变”,是指世间的金玉等具有不变的品质,于烈火中百炼也不会变轻,在泥土中久埋也不会变质,同样三宝也不会因为世间法而有所改变,无论是众生信解也好、诽谤也好,甚至砸佛像、烧经书、毁寺院等,三宝都不会因为这些烂缘而有毫许改变,因为三宝是大无为法自性的缘故。就像用火烧虚空,对虚空毫许不损,用土填虚空,虚空也毫许不坏。由有上述六义功德,故把三宝称为胜宝。所以颂词的最后一句讲到“以此六因称胜宝”。在《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中还讲到一种“宝”的含义。经中云:善男子,何故名宝,譬如世间七宝,可以济命,是故三宝在世,导养法身,能续行者智慧身命,谓之宝也”。佛告善男子,为什么叫宝呢?比如世间的七宝,可以用它来养活身命,而三宝在世间,就可以养育法身,能使行者智慧身命相续,所以叫作“宝”。

由于本论的论体是“七金刚处”,其中前三金刚处是所得,后四金刚处是能得。从所得而言:如是具足二利究竟功德之佛;具有离欲二谛相自性之法;具有二智不退转之僧。是我们每人都必须要进取获得之果。后四种金刚处是能得三宝的因缘,其中能得的近取因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住种性如来藏,能得的助缘因就是属于他相续所摄的无上菩提、功德(无上菩提的功德)、事业(无上菩提任运自成的事业)。

以上我们讲了三宝的支分这一大科判中的内容,接下来再归纳宣说这一部分内容的要义,此分为四个方面来讲。

一是皈依的自性;

二是皈依境;

三是因皈依和果皈依,他皈依和自皈依的差别;

四是前三金刚处和后四金刚处的连结。

一、皈依的自性又分三:

①什么是皈依的自性?一般来说,皈依就是想让自己或他人脱离怖畏之善心,以这种希求出离畏惧痛苦的善心,诚心承诺以佛法僧三宝作为自他的投靠处、并能获得救护的皈依处。

②小乘皈依的自性:就是由自己想脱离轮回怖畏的发心、发誓承诺以三宝作为自己因与果的皈依处。

③大乘皈依的自性:就是想让自己和他人从轮回以及小乘的怖畏中获得解脱的发心,以这种发心力推动,发誓承诺以殊胜的三宝作为自己因与果的皈依处。本论所讲的,唯一着重是大乘皈依的自性,从所得佛法僧三宝的体相来讲,不单是想从轮回的怖畏中解脱,而且还要让一切众生都能获得解脱。对于这一问题直接而言:就是了知一切众生都平等具有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因而欲令自他一切众生同入一乘道修行,从一切客尘中平等获得解脱,同成一切种智,以如是发心于殊胜的三宝前作皈依。

二、皈依境:是指本论中所讲的皈依境,是殊胜无上的大乘三宝。对此下面分别解释:

①佛宝:

佛有法报化三身,观待他相续安立为报身与化身。

观待凡夫和声缘等远的不清净眷属,安立为化身佛。因为是在分别心前所现的影像,由分别心有生灭相,故见佛也有生灭相。比如天上的月亮虽无生灭,但水中的月影却有生灭、动摇,随波浪摇动不息。如果水不清净时,水月就隐没了,水清澈时,水月也就显现了。这个比喻显然表明天月没有变异、没有生灭,但随着水与风的因缘,它的影像就有动摇、生灭等相。同样的道理,化身佛在众生分别心前示现有入胎、降生、成道等十二相。

观待于大乘地上的菩萨等近的清净眷属,就安立为报身,报身有种种相,报身佛在清净刹土中摄受种种不同相的大菩萨众,报身佛的刹土也各不相同,有水晶、黄金、琉璃等各种形色、质地的,名号也有多种不同。如大日如来、无量光佛等等。身相也各不相同,有白色身、金色身等。所传的法也有不同,对有些菩萨讲般若波罗密多,对有些菩萨传讲《十地经》等等。事业也随着所化的意乐,有各种不相同的显现,以上是讲了报身的种种相。

那么法身是观待什么而安立的呢?法身是观待佛自己而安立的。自性法身是一味大平等性、没有差别,在具有二种清净(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的法界自性中没有不同的显现。

在共同小乘中承许什么是佛宝呢?他们承许化身是佛宝。而本论中所讲的佛宝是具有两种清净、究竟自他二利、三身一味的自性。从自利究竟上讲,佛宝是没有生住灭的大无为法,是远离一切戏论和虚妄分别的任运自成体,是不依他缘而自证觉知的,这是从法身功德的角度而言。又从他利究竟上讲,由智慧圆满现见法界周遍一切众生,等无差别;由大悲圆满相应众生的根基而宣说出世间正道,引导众生趋入究竟佛地;由智悲力圆满的功德能彻底断除众生的苦因与苦果,这就是所讲的色身功德。从佛自己的角度而言 ,实际上三身也并不是他体性的,是无二一味的,都是如来藏大光明的本性。根据上述分析的道,应该了知本论中所讲的佛宝是殊胜的佛宝,是究竟自他二利的三身自性。

②法宝:

法宝摄有教法和证法,教法是所说的法,指文字自性体;证法是所证之法,指修行成就之功德法。

“教法”从显宗来说,就是三藏十二部经教。三藏即经律论三藏,分别有小乘的三藏和大乘的三藏。十二部就是契经、应颂乃至论义等十二类经教。

“证法”以离欲作为自性,能离欲的因是道谛,已离欲之果是灭谛。在道谛中,小乘的道谛就是小乘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以及修道的证悟分。大乘的道谛就是大乘四道的证悟分。其中资浪道和加行道是相似道,也是次要之道,见道和修道才是真实主要之道。然后在灭谛当中,小乘的灭谛是一种寂灭三有所摄业和烦恼的灭谛,大乘的灭谛是灭除一切客尘的离戏境界。本论中所讲的法宝就是殊胜的“证法”。在证法当中又唯一讲的是大乘的道谛与灭谛,在道谛中主要讲的是见道和修道。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本论在讲到灭谛的时候,讲到了两种灭,即抉择灭和非抉择灭。“不二和无分别” 就是讲到抉择灭,因为以对治法寂灭了业和烦恼二者,又寂灭了业和烦恼之因——非理作意。“不可思议”讲的是非抉择灭,就是远离四边不可以分别心思量,不是语言所能表诠,唯一是各别自证智慧所证的法性真如——究竟胜义谛。又“抉择灭”讲的是寂灭客尘的离垢清净。“非抉择灭”讲的是客尘本自寂灭、本自安住的本体,如虚空般远离一切戏论,是从自性清净而言,即灭谛三种功德。

前面在讲道谛的时候说了“清净、显现、对治”三种功德都是真实道的功德,故于圣地前的相似道中不可能真实有清净、显现、对治的功德。因为地前的相似道不可能说没有根本烦恼、随烦恼等习气垢障,也不能说已经具有远离所知障的智慧光明,也谈不上是真实的对治法,所以本论讲的唯一是真实道。

③僧宝:

按照小乘来说,有凡夫僧和圣僧,凡夫僧又分有小僧和大僧。小僧指的是沙弥、沙弥尼以及居士,大僧就是具足近圆戒的比丘。四位大僧比丘以上就是僧团,圣僧就是四果罗汉。按照大乘来讲,僧宝就是现见心的自性如来藏大光明的一至十地菩萨。如文殊、普贤、龙树、无著等这样的大菩萨,凡是位登一地以上的大菩萨,仅仅一位就可以称名为僧团,因此本论所讲的僧宝唯一是讲大乘的殊胜僧宝。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从本论颂词上可以明显看出“此心自性光明故,照见烦恼本无实,不退转众之圣者,是诸有情皈依处”。这就是指的殊胜僧宝。

本论所讲僧宝的功德也可以归纳为八种:①如所有智;2尽所有智;3各别自证智;4解脱烦恼障(无著);5解脱所知障(无碍),6解脱低劣障(即是串习自私自利的念头,观待大乘道来说,成了低劣的障碍)。这六种是差别,其差别基分别为智慧与解脱,即前三差别基为智慧,后三差别基为解脱,如是共为八种。通过上述道理分析,就知道本论讲的三宝唯一是大乘殊胜的三宝,没有提及小乘,而且都是登地以上圣者菩萨的境界,这就是所得果。

是故当知,了义的皈依境唯一是佛宝,在一切小乘、大乘皈依境当中,最了义的皈依境唯一是佛身,更直接点说,唯一是法身。因为本论中讲到“以教法可舍弃故,道谛虚妄故,小乘灭谛无故,大小乘圣僧具有怖畏故”,故显然唯有佛陀才是最了义究竟的皈依处。

这里再补充解释一下暂时的证法和圣僧不是究竟皈依处的道理。因为证法当中的道谛是属于学道位的法,此道谛证悟的境界有辗转次第上进的变迁,所以是有为法的自性。当然不是从所境上讲,而是从能境上有迁变、有升进的,故说是有迁变的有为相。《中论》云:诸行妄取故,是名为虚诳”。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具有欺惑性的缘故,所以叫作虚妄假相。比如天上的浮云,虽然越来越绚丽,但毕竟是刹那生灭的有为法, 后刹那时,前刹那的景色已经消失,如是消失的东西,不能说是谛实,只能说是虚妄,所以它不是究竟常住的法。与此相同,有学道的境界因为是虚妄的缘故,不是究竟的皈依处。但最为特殊,就是无上大圆满之道,完全属于无为法,不是有为法,不是欺诳虚妄性,成了无为之道。因为无上大圆满不是从因的学道位而修,而是将无学道的果转为道用来修行。无学道毕竟是无为法的自性,无上大圆满的特色本来就是这样,其修行始终不离开无为法智慧之功德。所以彻底超越了一切分别心的境界,当下趋入佛果的境界安住住而修,也就是直接把果转为道而修。根本不像一般渐门修法,无上大圆满的正行绝对是顿门修法,都是直断、顿超的无上修要。此外,一般显宗大乘或密宗初学者的修法,主要是从有为法改造的道来入手起修,而大圆满却是大无为之道。

小乘的灭谛不是究竟的灭谛,因其灭的只是三界所摄的业惑与痛苦,还有很多未灭的障碍存在,诸如所知障、微细的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不可思议变易死等都还存在,所以不是究竟的寂灭。其安住的也只不过是无遮单空,并没有安住远离一切戏论的明空大双融境界,因而没有显露究竟法身之功德。这样的无者,怎么能够作为救护三界九流一切众生的大皈依处呢?因为不具足圆满智悲力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