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缘起品

《宝性论讲记 一(未定稿)》 ︱ 弥勒菩萨 / 造颂 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 ︱ 益西彭措堪布 / 译科并编释

再讲圣僧:小乘有学道圣僧三果四向,都还有三界的业惑,以及轮回痛苦的怖畏。比如一果罗汉还有七番生死,二果罗汉还一番生死,要往来人天一次,三果罗汉还有上界烦恼未断。有余罗汉就像大目犍连还要感受宿业果报而被外道打死,四果罗汉和大乘一到十地的菩萨还有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和不可思议变易死。他们虽然远离了轮回中的分段生死,但还没有解脱变易生死。从大乘来说,不清净七地的相续中还有烦恼障的种子,清净三地的相续中还有所知障。从小乘总的来说,都有对于轮回和涅槃的别别执著,尚未证悟大平等性,由于均未达到究竟,还要以具怖畏的方式来皈依佛陀,所以这些暂时的法和僧都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三、因皈依和果皈依,他皈依和自皈依,此也分四个方面来解释:

①什么是因皈依和果皈依呢?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为因发誓是因皈依,为果发誓是果皈依。果是所求的方面,因是助缘的方面。比如一个小乘人,他发决心一定要成就阿罗汉果,这样发誓求得僧宝的成就,就是果皈依。为了成就这样的果,他发决心,我为了获得成就,发誓以佛为导师,听受本师的教言,以他所传的四谛法为道,一定依教如理起修、如法行持,誓以僧众作为我的伴侣,从今以后,我决心以佛为导师,不以其它天魔外道为师,决心以佛法为道,不以外道法为道,决心以僧为伴,不以其它外道徒为友,这样下决心发誓愿,就是因皈依。所以果皈依是指希望自己的相续中真实成就果三宝,因皈依是指得果的助缘,属于他法。

②什么是他皈依和自皈依呢?其实因皈依即是他皈依,是指皈依他相续所摄的佛、法、僧。果皈依是自皈依,也就是皈依自相续所摄的果法三宝。(他相续所摄三宝是缘外在的三宝法,自相续三宝是指缘内在心之三宝)。

③果皈依有哪些分类呢?一是从三乘来讲,二是单从大乘来说。

首先讲第一者从三乘来说:有声闻人的果皈依、有缘觉人的果皈依、有大菩萨的果皈依。因为此三者各有自己所求的菩提果,分别缘不同的果而希求的缘故,就有了三种果皈依。

复次单从大乘来说:从所求三宝的成就上讲,有希求自相续真实成就佛宝的果皈依,有希求自相续成就法宝的果皈依,有希求自相续成就僧宝的果皈依。《圣雄长者请问经》中说:“皈依佛即欲得佛果,皈依法即欲得正法,皈依僧即欲得僧位”。这就是从果皈依上讲的。

此中又可以分暂时和究竟两种,比如我希求开悟见性,这就是希求暂时大乘僧宝的成就,我希求现前真实道谛,就是希求暂时的法宝成就,我希求现前正等觉,就是希求究竟的佛宝成就。但是最究竟的成就,即是三宝无二一体的本性。只不过从不同的反体安立佛法僧,实际上是三宝总集的自性。对于以上的内容,大恩上师在《直指心性注疏》中以窍诀的方式开示:思维将吾等一切众生皆安置于三宝总集之性,圆满正等觉之位,此乃果皈依;思维为得彼果,以佛为导师,以法为圣道,以僧为道友而修持甚深正法,此乃因皈依。此处果主要为佛,因佛果是究竟所得之故,因皈依主是法,因其乃为道之本体故。

④因皈依和果皈依的必要性:

首先因皈依的必要:这里以比喻说明,比如欲从贫穷中得到解脱的商人,如果没有能引导的商主,也没有坚固的航船,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就不可能到达宝州宝洲取宝,也就没有办法脱贫至富。商主、航船、同伴是令他顺利到达宝洲的助缘,此三缺一不可。假设没有商主,就不知道前往的路线和航行的方法,若没有航船的运载也不可能到达彼岸,若于途中遭受风浪等违缘以及各种需要处理的事务,都须要同伴道友的帮助,需要共同的力量来完成这一脱贫至富的大业。同样,要遣除生死的贫穷,趋向解脱的宝洲,也要有上师与道友等根本助缘,否则不可能从生死苦海中获得解脱,所以在入道的开始,就需要发誓作三种承诺:1承诺佛是我的导师;2承诺佛法是我所修之道;3承诺佛弟子是我在菩提道中生死相伴的道友,这就是因的三种皈依。只要这样依止三宝,才可以从怖畏中获得解脱。

复次果皈依的必要:比如商人虽然正在渡越大海,但在没有到达宝洲之前,仍然不会遣除贫穷,所以对商人来说必须不能放弃取宝的心愿,哪怕遇到再大的风浪,再遥远的海路,旅途中无论有多么的艰辛困苦,也不能放弃这一心愿,如果中间遇到一些违缘时,心生怯弱就想如此这般辛苦,还是放弃为好,这样心生怯弱者,终究没有办法取得如意宝。与此相同,若没有果的皈依,也不可能从怖畏中获得解脱。所谓的果皈依,如前所说,是为果而立下的誓愿,也就是说我发誓一定要成就无上菩提,我不求什么人天果位,也不求小乘的阿罗汉果,也不以暂时的学道果为满足,我唯一志求无上菩提,我的心就是皈依无上佛道,就算别人要杀我,我也不会舍弃如此誓愿,就算今生不成就,下一世我仍然要求证无上菩提,这就是果皈依的修法,是一种无悔的决心,是一种坚定的誓愿。

那么本论在讲前三金刚处时,讲的是哪一种皈依呢?着重是讲果皈依和自皈依,附带也讲到了因皈依和他皈依。为什么着重是讲果皈依和自皈依?这就要依据本论的颂词来表明:“真如有垢及无垢,无垢佛德佛事业,从此生起三宝善”。是从有垢真如——如来藏、无垢菩提、功德、事业来生起佛法僧三宝之果功德这一角度来讲的,所以这里所说的皈依,是果皈依。遍知多罗瓦也把前面的内容判为“广说所得三宝的支分”。

接下来再看该颂的意义:是以如来藏作为近取因,他相续所摄的菩提功德、事业作助缘。如是所生起的三宝善,是他相续所摄还是自相续所摄呢?当然是自相续所摄。比如种子是近取因,经过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自然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此开花结果就是种子自相续所摄,所以是自皈依。

再回头看一下上述大乘殊胜三宝的体相。此《宝性论》各以八种功德,来赞叹佛法僧三宝,当知这并非与你无有关系的远事,而是在你的心相续中将来会显露出来的功德。无论是讲僧宝的无为法、任运自成、各别自证,还是讲智悲力圆满等,都是一味地表明当来要成就自性佛宝,绝对不是要在外面去找一个有相佛。喜金刚说:“一切世间界,不得余处佛,心性圆正觉”。《时轮金刚略续》中也说:“若人心清净,彼者成佛王,何须余正觉”。同样法宝所讲的不可思议、不二、无分别、清净、显现、对治,没有一个不是从自心上讲的,没有一样不是自心成就的功德。再来,僧宝的如所有智之无著,尽所有智之无碍均亦复如是。这些功德合起来说“就是心之自性如来藏远离客尘时开始分分显露的清净光明。在抉择三宝体相时,唯一是在抉择此如来藏显露的功德,所以就不讲小乘所许的三宝,也就是说不是讲教法,也不是讲地前的相似道,唯一是讲最殊胜的了义道。

为什么说在前三金刚处中,也附带讲了因皈依和他皈依?本论颂词说:“由说佛法僧功德,于彼三乘三供养,依照不同信解者,是故安立三皈依”。在这一偈颂当中讲到了六种人,对于希求佛果的大乘人安立佛宝是皈依处,对于寻求证悟十二缘起法的缘觉人安立法宝是皈依处,对于寻求获得阿罗汉果的声闻人安立僧宝是皈依处,这是从果皈依的角度来说的,就是以各自的所求果安立为皈依处的。另外是分别侧重于对三宝的信解而着重想作供养的三种人,即信佛人、信法人、信僧人。对于这三种人分别安立佛法僧是皈依处,这是从因皈依的角度而言,是对于他相续已经成立的三宝作皈依。如一个对阿弥陀佛有信解的人,他坚信阿弥陀佛是无上功德田,所以着重对阿弥陀佛作供养而皈依阿弥陀佛,这就是因皈依,也是他皈依。

对于这里所讲的前三种和后三种人,不能理解成别别相续的六个他体法,只不过是从不同反体来安立的。前三者可以说是寻求决定胜的三个方面,后三者可以说是寻求增上生的三个方面。举例来说,比如同样一个人,从他寻求佛果的侧面,这是说寻求决定胜,为了获得佛果,对于佛着重供养而积累资粮,从这一信解的角度,宣说的是寻求增上生,其它可以以此类推而了知。

了义的果皈依:上来已述本论着重讲的是果皈依,所谓的三宝就是自相续中现前的圣道功德,在大乘殊胜的三宝中,又是以无学道的佛宝为最了义的皈依处,这也是法宝的究竟——离欲究竟的法身,也是僧宝的究竟——断证圆满的无为僧,所以三宝是无二一体的境界。《广大游舞经》云:“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我今证得甘露之妙法”。就是现前了义皈依的境界。《大般涅槃经》说:“应当修习佛法及僧而常想,是三法者,无有异想”。

为什么宝性论在抉择皈依处时,最后落到了义的皈依处是佛宝呢?这是有引导众生趋入究竟胜义的必要。在第三转法轮中,是由实相现相相同和不相同的方面来安立二谛的,对于实相和现相达到相同的境与有境称为胜义;对于实相和现相不同的境与有境二者为世俗。因为若以名言量观察,必然有欺惑和无欺惑,迷乱和不迷乱等差别,所以无欺惑、而且没有迷乱性的法就是胜义,相反就是世俗。依此衡量,暂时法和僧,因为有欺惑,有迷乱的缘故,不是了义的皈依处,那就表了义的皈依处唯一是如来法身。因为如来法身是无为法的缘故,在众生心的本性上本来具足光明法界,这种讲法就是进入密宗的皈依。依据《心性休息大车疏》讲:“承认本来具有三宝的自心自然智慧,是果皈依境,于无取无舍、无改无染境界中一缘安住,是果皈依”。故表明《宝性论》的所诠义特别接近金刚乘的密意。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上有一段话:“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属于修,于三世中,所有至亲,莫过自守于心,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四、前三金刚处和后四金刚处的连结:以上对于前三金刚处——所得佛法僧三宝作了分析,《宝性论》中下面的内容就要开始广讲,能得三宝的因缘,也就是后面四个金刚处。能成就三宝的近取因是如来藏,如果众生没有本具的如来藏,再怎么勤作也不可能成就自性三宝的功德。《赞法界颂》中说:“有藏勤作故,能见黄金等,无藏虽勤作,唯一生烦恼”。这就是三宝的种性,但是同时所需要的助缘,就是菩提、功德、事业,也就是最后三金刚处的所诠议。上述金刚处与后说的四金刚处有密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