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五、思维种种喻义而修习无常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四·寿命无常2(未定稿)》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这就可以看到,如果没有严密地掌控这个分别,怎么可能念念在道?怎么可能一直往前修进,使得障垢越来越薄、善心越来越强,最终跟上师本性彻底相应而得以开发呢?这就像让黄河的浊流逆流而上,要全部退掉现世心,再退掉来世心,把轮回心退得干干净净,退得心如死灰。在解脱方面不断地增进信心、恭敬、精进、定慧等,方方面面都要推进,而且推到善而又善、纯而又纯,之后才可能有开发本性的事。否则就像乌云障蔽天空,心一直在恶分别的流当中,哪里能见到青天白日呢?

我们要明白,分别是靠不住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是由诸因缘来决定的。如果不注意在这上掌控自心,时时以法道上的缘起来调整,那很快就会现行各种非理分别,流落到非法上去了。不注意念念在道,时时绵密守持的话,就会越走越远,很快就把佛扔在天边了。

如是虽然暂时由上师及善友的助缘略得法之光明,然而一生之想无有常故,因此需要每日以法度过,做到寿量与修量相等。如此作念而思维。

要想到,自己当前只是由上师和善友的助缘力稍微得一点法的光明,但凡夫的心没有常性,善恶种子太多,一念不注意就落在非法上了,为此要发愿念念在道,二六时中都在道上修。没有这种大愿力,就无法保证达到不退转,一生修成大道。因此,基于对自身心念无常的认识,要这样起观念:“当我头上出太阳的时候,心里要发出法光,一寸时光一寸法光,寿量和修量相等。”即发愿念念在道上,寿命有多少即时光有多少,法的量就有多少,修的量就有多少,做到寿量和修量一致。这就是在“一心向法”上发一个彻底的愿。

我们心上无非是法和非法两种心,随着缘不断地现行。落在法上还是非法上要由誓愿力来把持,法就是道、灭,非法就是苦、集。如果没有以非常淳厚的道心来摄持,那是无法保证念念在道的。正如古人所说“一念不在,如同死人”,因此要立誓念念在道,有这种大道心才称为“道气”。

思考题

1、 米拉日巴尊者的歌诀开示了怎样的修持方法?

2、 为什么不按上述那样修持时时都有变坏的危险?塔巴比丘的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3、 如何作念思维能够掌控自心念念在道、不落入非法?

总的对无常法印修深信心

如是对于众多的譬喻和义理广做思维,但还要在此之上修深信心,上至三有之顶下至无间地狱,丝毫无有常恒坚固,唯是变异增减的自性。

对无常法印起深忍信,是这一科观察修的目标,这又有“由总开出别”、“由别归于总”两方面的操作。先要知道由总到别的必要,又要清楚由别归总的必要。如果没有由总开别,在种种喻义上思维,那就落在空虚、抽象上,因此要在各类喻义上做细致的观察,以此来得解、起信。“众多的譬喻和义理”,指前面说的劫之增减、四季迁变乃至九类无常。“喻”是举明显的喻例,“义”就是喻所表达的这一支分的无常法则。

譬如,劫必然按照增减的方式不断地变化,时间也必然如四季所显示那样不断地变易,这两条叫做“分法则”。九种分类观是把“诸行无常”的总法则放在任何一种分法则上。比如生者必死、聚者必散、高者必堕、亲怨无常、苦乐无常等,每一类都有一个专题。在每一类里也是先举明显的例子,发现的确无常,然后遍推开来,看到这一类有为法全是无常的,之后又要放到特别变易的相、增减的相上去看。譬如针对积聚说到消散的相,针对崇高说到堕落的相,针对乐说到苦的相,针对亲说到怨的相等等,这样就具体化了。

这样具体化以后,无常观念就能渗透到每一类里,看到这一类里的一切现相都是无常的。原先对这些抱有太多期望,认为它固定是那样。当看到它必定变灭时,就发现只是欺诳的假相,根本靠不住。把心放在上面,一味地认它是乐、是高等都是错的,要改变心态。当看到这一类现相的无常时,自心的常执就开始松动了,以至于最终彻底脱掉。感觉不能入到这个圈里,也就对世间退心了。这就是由总到别细致作无常观的必要。

如果不做这些功夫,光是说一句“诸行无常”,由于缺少素材,没有开发定解的因缘,就不会发生深刻的认识。如果在了解了总的原则后,一类类细分开来做观察,把观察点落实到具体内容上,这样看得细致、真切,那必然会产生认同。透过对这十几类现相做具体观察,看到无常法则,就会发现第六意识的想法很有问题,这时才会发生法上的观念。而且要知道,由于从前都是颠倒串习,在法上还很陌生,所以反过来串习需要一定的量,心才完全转得过来。这样一类类进行,就叫做“由总开出别”,在别门上一个个落实。之后见解、心态、做法等都要调整、重新建立,无常的修心法才真正落实,见解才开始形成。最终合成一个大见解,出现总聚心等等,这些都要由前面的修持来达成。

由别到总,是要取得对无常法印的深忍信。不经这一层提炼,就无法得到无常的大见解,就像宝塔一层层建立,最后缺少合顶就不完整一样。经过一类类别分的观察,最后关键是要归总,得到总聚心——对无常法印的定解。为什么要得到总聚心呢?无常法印遍印在一切有为法上,范围是“上至三有之顶下至无间地狱”,这一切有为法丝毫常坚也没有,唯是变异增减的自性。得到了定解就可以断绝他日的妄想,再也不会以为在三有的法里还有什么实义,这一点非常关键。一旦深深忍可于心,积极上会出现具相的出离心、求解脱心,一心在道上走;从消极上说,对于整个三界有为法的幻想、寄托、求取等全部会退掉。

如果没得到总聚心,那就不能绝掉妄想,还会以为这里面有意义。这样就不可能彻底死心,还存在幻想,牵扯不断,又会由一生二、二生三,乃至生到无数。还是看不破、放不下世间,无法一心归于道、一心求真实法。所以,得到对无常法印的总定解、出现总聚心非常重要,经过前面的思维抉择,最终要得到一个结晶。

“但还要在此之上修深信心”。前面是部分,还没有凝聚到总体上,这里说的是最后一步。在这上一旦得了深忍信,对于前面十几类项目之外的所有有为法现相,就能够一举认定它的无常。得了总的定解,出现了总聚心,那无论高低、大小任何有为法,从过去数亿年的人类历史,到未来无数年的历史演变,乃至整个三有范畴里从无始到无终各式各样的有为法,都能完全信受它是无常的,根本没有持续的常,也没有不坏的坚。总之,在细分上看,一切有为法都在刹那变灭,一下子就没有了,从粗分上看,总是一段因缘过后就消失无迹,一点也靠不住。这样对整个三有器情就都失掉依托心,退掉求意义的心了。看三有世间无非是幻化场,都是阳焰、泡沫、戏剧、影像,没有一点可靠的。从此就开始随学礼敬普贤上师的第一句了,“三有无常观为幻化相”。

接着,知道最切近的此世现相只是生而即灭的法,没有常坚,一点靠不住,就会舍弃如唾涎,感到毫无实义,所谓的“置现世务如弃舍唾涎”。

知道了有为法没有常坚,都是变异增减的自性,一下子就变了,或者一直处在增减中,就会发现它是客尘,不是真实法,一点也靠不住,不能把心寄托在这里,这时就会彻底放掉,去寻求真实法。也就是,一方面看到有为法都是苦性的、虚假的、根本没意义,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在这上面彻底退心。另一方面看到不生不灭的法性原本具足,是自心本来的灭谛,证到了它就再也没有生灭幻境,寂灭了一切苦忧,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就会一心求取。为此要修道谛,以此来证到“生灭灭已”的寂灭本性,实际也就是证到光明大圆满。这时为了证到它,就开始发最大的心,把全副心力投入其中。再难的难行都愿意接受,以坚毅去取受苦行,来得到无上大宝,开发自己的本性光明。然后看,谁在走这条路呢?发现诸佛、诸祖师、圣贤们在走这条路,因此就会发起第三句的誓愿,“修难苦行随行先德迹”。像这样,自心会发生全面的转变。

透过前面各类分段的观察,看到有为法的体性如何,检查自己对它们的态度、想法、行动等是否有错误,这样通盘检查后,见解、心态、行为等整个系统都要换掉,重新建立。之后为了证入不生不灭的本性,全副心力都投注在法道上。

由于得到了对无常法印的深忍信,遇到什么事就都很明白,懂得举一反三。在遇到世间现相时,譬如衣服,一看到它是缘生法,怎么靠得住?就不把心思放在衣服上,没意义。同样,饮食是缘生法、生灭性,哪里靠得住?对于小车、洋房、影视、网络、知识,以及世间的各种活动都一眼窥破,知道那全是梦中人说梦中话,追求梦中事,没必要扯到里面去。至于其他没说到的也不必多说,都可以一概断定。不光是十几类,一千类、一万类都是这一个理,它是不变的法印,没有一个例外。凡是缘生法决定没有常坚,既然没有常坚也就靠不住,不是真实法。这样一眼窥破后就不再起妄想,不想依赖它得到什么了,由此能彻底转心向法,有这样很深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