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菩萨的心

  • 作者: 圣严法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 分享到:


菩萨的心

菩萨未曾染着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一》

此偈是说,菩萨在人间,也和我们一样,有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构成的肉体生命,但却不像凡夫那样地贪恋执著;菩萨虽已修成一切禅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会耽着那些禅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们所有的成就,都奉献给广大的众生。

菩萨有两类:一是初发心凡夫菩萨。不论是谁,任何人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的精神,并且发愿将来成佛,便是菩萨。二是已证无生法忍的圣者大菩萨。无生法忍是不再有烦恼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没有情绪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这两种菩萨,前者必需来世间受生为人,后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接受人身,以人间身来度化人间的有缘众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业力受生,菩萨则是以所发的慈悲愿力受生。同样都由五阴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菩萨则将生命当做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菩萨不恋生死、不畏生死,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没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风光或不风光,尽心尽力,一切随缘。

三昧是智慧与禅定的相加,即是安稳及解脱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后,通常是拥有它、享用它,而菩萨在获得解脱的成果之后,却不住于解脱,而用智慧将慈悲的爱心奉献给需要他们帮助的众生。

请不要把菩萨想象成那样的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精神,你就是菩萨的化现。

满月清凉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

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若菩萨的智慧,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大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大小来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浅广狭,非常的不同。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是说声闻和缘觉的小乘圣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已经把他们应该可以显现出来的大智慧盖住了。他们仅有点小智慧,然而得少为足,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自了汉。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断烦恼。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如洪水火灾那么恐怖,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从此出离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了。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心”的解脱。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知道有烦恼,其实烦恼并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故起种种烦恼。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能不受烦恼所困所转,当下即不是烦恼。他知道众生为什么烦恼,能够放下就没有烦恼。烦恼本空,生死如幻,这些都是临时的现象,不是真有那个东西。了解之后心中就没有恐惧、没有苦恼,现象归现象,但那并非烦恼。

二乘已经体验到,烦恼是由心造业而得苦难的果报,所以修行解脱之法,自己离开烦恼,这也算是一种智慧!不过大乘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使众生得离苦。拿个比喻来形容:菩萨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凉圆满,辉映苍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间水边的萤火虫,光度微弱,忽隐忽现,勉强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萨的智慧是自利利人,自己能离烦恼,也帮助他人离烦恼;自己得大智慧,也帮助他人得大智慧。这就是关怀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毕竟空”可解释为虚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没有烦恼,但不离开有烦恼的众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烦恼困扰。心如虚空包容一切众生,在有如虚空的无量空间中广度众生,永远无挂无碍,故名为毕竟空。

小道放荡

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放荡,令增欲意。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但是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多少帮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见”也叫不正见,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当的、正常的方式规划人生,却用投机取巧、走捷径、抄小路的方法占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却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与因果相违的都叫邪见。

“放荡”是语言的行为浪漫和身体的行为不受约束,没有规矩,在生活中不受团体的、风俗的,甚至道德的规范。独处时如此,在与人相处时也一样,可谓害群之马。凡以非正规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对他人有所损害者,皆属*。

“欲意”是指奢侈的、过分的追求,又叫贪欲。我常说:“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必需品的取得,虽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东西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是为每个人生存的依据,不致造成他人的伤害或社会混乱。“想要”则是贪得无厌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烦恼、非常痛苦,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即使得到一时的满足,事实上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不爱不忧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喜爱的东西不见了会忧愁,讨厌的东西出现了也会忧愁。这是讨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好恶之间挣扎,陷自己于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乐,对于所爱的东西尽量少一点,乃是没有偏爱;最好也没有不爱的东西。《六祖坛经》也劝人学习“嗔爱不关心”的心境,不要让自己有嗔有爱,否则就是烦恼。嗔爱是相互关连的,没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着会失去。心里永远有负担,永远没有安定感。凡有所喜爱、有所厌恶,就是有所困扰、有所束缚,不得解脱。换句话说,只要世上有一样东西是你所喜欢的,或是你所讨厌的,你就被它困惑了。欣厌交加,患得患失,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达的人,应该养成超越于欣厌及爱忧的观念,没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已讨厌到非得除去而后快的事物。看到喜欢的东西、遇到喜欢的事物,要问一问为什么喜欢,是跟自私的自我有关呢,还是与大众的幸福有关?事实上,有的所谓喜爱及忧虑,根本没有意义,也没有道理,只是一时的风气,或者是一时的兴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爱或不爱的东西,也不要有或喜或忧的事物,应当练习随遇而安、随缘而动的修养功夫,环境需要自己怎么样,就怎么样去面对它、因应它,就可到处安心和安身了。否则对所爱的东西拼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对不爱的东西拼命排斥又挥之不去,都是很烦恼的事。

身心言行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句经卷下忿怒品》

此偈是说,把身、口、意的三类行为都好好照顾,对外来的刺激或攻击都不起嗔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产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韧的表现,因为柔能克刚,所以是“最强”。

这四句话,把人的行为都点出来了,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心理的行为。其中心理的行为最难约束,但也最须加以注意。心理行为收敛之后,身体及语言的行为也会随之受到规范。

“节”是有分寸、有节制;“节身”是对人要有礼貌节度,不得有打杀、窃盗、邪淫等三种行为。

“慎言”是谨防口过,俗语说祸从口出,不可不小心。语言是用来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交换意见等的工具,不该有的语言行为,便是以谎言骗人,以毒口伤人,挑拨离间,闲言秽语。

“守摄其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让心念散乱,不仅不起邪念,同时要练习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语言上,即使在散步时,也不胡思乱想,或者专心走路,或者专心欣赏风光,那就不会有杂念、恶念生起了。心中经常保持清净宁静,遇到人时,你的身体及口头也会随之彬彬有礼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为。“恚”是嗔恚、难过、愤恨、讨厌、敌视。嗔恨心强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发怒时不清明、不客观,所认知的环境和所做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要靠容忍的修养来帮助。所以,调治嗔怒的最好方法是从忍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时,最好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体验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觉。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一时之气,可保百年之身,能占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压上升,不致当场中风,省得自己那么愤懑,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时也不会用恶劣的言行回应对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损失。忍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忍的人弹性最大,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韧的人比刚强的人有更多的回旋空间。表面看来忍辱是受委屈,其实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