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真人无垢

  • 作者: 圣严法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 分享到:


真人无垢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法句经卷上罗汉品》

这偈子中的“真人”,能够“不怒”、“不动”,也无生死之忧,乃跟中国道家所说的真人,不太一样。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谓真人,长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称为真人,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关尹、老子、陶弘景、吕纯阳等道家人物,均称为真人。此处佛经中所讲的真人是指没有烦恼,解脱自在,不受困扰,不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败、好坏等所影响而生喜怒哀乐等情绪者;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佛,禅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贪生不畏死、不恋生死、不厌生死者,名为真人。

世人最难处理和最难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对生死存亡,很难不贪生怕死。但对于到达解脱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样的,原因有二:

第一,从信仰而明了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从过去世的死亡,产生现在生的出生,有了现在的生命,必定会带来最终的死亡。一个阶段的生死现象,是无尽时间中的一个小点,死亡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了,死后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来生的景况必定胜于今生。

第二,从修行的功夫来看,若能修到威胁利诱不动于心的程度,便能解脱生死。心绪不动不摇,如山如地那般稳定,不受烦恼的感染,即是无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诉我们:肉体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体便会破坏、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云如烟,如幻如化,有什么好计较的?若能体会生命的真谛,也就能够不为生死问题而烦心了。

一般人当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学习如“地”的精神,念头一转,怒气即消;也不妨学习如“山”的精神,念头一转,躁心便歇。纵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绝”的自在解脱,总也能面对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实了。

转苦为乐

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这是说,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恼,他们所持的邪见,多得像是密林,有的执“有”,有的执“无”,这些邪见,都可能导致许多的烦恼和痛苦。

有福有德的人,可在任何情况下,能屈能伸,左右逢源,无比自在。知见不正确的人,有的认为世间是实在的、永恒的;有的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累赘,死前是暂时的有,死亡之后和未出生之前,什么也没有。执著有和执著无的两种观念都有问题。

执有的人不顾一切,拼命追求,以致妨碍别人,损害自己,而且他们只愿意拥有,而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利益分给他人。拥有财产、名位、权力,没有什么不好,正可以用来造福人群、庄严众生。如果环境不佳、条件太差,那也没关系,古之贤者,在物质那么欠缺的环境下,都能存活,尚能设法助人,我们岂会不如古人、不及古人?因此不要以物质享受的多少而感到或苦或乐,否则即使拥有全世界,仍是薄德少福的人。

执空的人玩世不恭,以致不尽义务,不负责任,只知消耗社会共同的资源。他们没有因果观念,生活方式看起来满有个性,但在其内心充满苦闷和挣扎,缺乏安定感和安全感。所以为众苦逼迫,而显出薄德少福的形象。在平常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的想法,便能转苦为乐,便会比较自在。

念念成功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这个偈子说,如果有人,心念散乱,到了寺院里,以恭敬心称念佛的圣号,便已成就佛道。果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这是因为只要有一个念头是跟成佛的条件相应,便是成就了佛道;从第一步踏出开始,一直到成佛为止,步步都是成佛。这个偈子很有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阿弥陀经》告诉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临终之时,佛来接引。这使很多人听了会气馁,因为那不是平常人容易做到的功夫,健康时都做不到的,何况临死的时候能做到呢?但这不是问题,净土法门是教我们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临事慌乱,平时认定方向,坚定信心,保持愿心,临终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往生西方佛国净土。此偈也是这么说的,虽以散乱心进入寺院塔庙,只要信心坚固,愿心不移,恭敬念佛,乃至仅仅一句称佛名号,皆已保证成佛。

我们平常的心,都在散乱之中,只有专心读书、专心享乐、专心回避危险时,心念才是集中的。何况,人的心念不可能一集中就永远集中,否则身心都会疲累,需要放松;一放松,心念就放松了。散乱有妄想心也有烦恼心,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到去寺院里礼佛,可见已有信心,也有愿心,只要信愿具足,无论要做什么事,都会有愿必成,有信则立,敬业则意诚,心诚则事举。“南无佛”即是恭敬礼佛的意思,既有恭敬礼佛的信心和愿心,便是种下了大菩提的种因,将来一定会得大菩提果,也就是成佛;这个大菩提因现在即使尚未发芽、尚未结果,但已有了发芽结果的成佛之因。

任何事的原动力,都是出于人心的取舍及向背,只要有心,虽仅一念,也必有其影响的功能。如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则念念趋向成功;若不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则念念都会为自己制造出困扰的环境和痛苦的命运。

缘起成佛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因为诸佛的福德与智慧已经具足,知道一切现象皆无不变的自性,故也明白众生心中的成佛种子,是从因缘而产生,只要因缘具备,每一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佛说唯一的佛乘。

这个偈子的重点在“缘起”二字。缘起的意思是没有一样东西的完成是凭空而起的,一定有其原因,而且必然是由许多因素的相加相聚而成,称为因缘和合;由于聚散无常,所以也称为缘起缘灭。

缘起观念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不论是人生及宇宙,都是从缘起,从缘灭,没有绝对的创造者,也没有权威的支配者;既非一元论,也非二元及多元论,乃是众缘聚散的因缘论,又称为缘起论。

此项缘起论认为,不论圣人或凡夫、有形或无形、精神或物质,皆由于众多因缘的相聚而起,离散而灭,故说“佛种从缘起”,没有定性不变的众生,只要促成其成佛的因缘够了,众生即能成佛。诸佛最初也是众生,因发现佛法,广度众生而成了佛。

在这迈向成佛之道的过程中,福德与智慧逐渐增长,最后能以平等的慈悲和无我的智慧照顾一切众生,此时智慧与福德皆已圆满,称为“两足尊”,亦即福足慧足的意思,一切的佛都是这样成就的。

佛之所以成佛,除了福德圆满,也是智慧圆满发。以佛的智慧,发现诸法的一切现象,自性即是无常,没有不变不坏的自性,即名为空;就用发现空性的智慧,离烦恼而度众生,因为法无自性,也无定法,佛说法都是随机随缘而说的方便法。而且,从佛的立场来说,众生是自度的,不是佛度的,否则应该能于一时之间一网捞尽所有的众生才对;事实上,由于因缘尚未具备,很多众生,并未得度,所以众生是因本身的福德因缘而自度。因缘好,则容易脱离罪恶而修行佛法;因缘差,就在烦恼、罪恶之中,接触不到佛法。但是,因缘不可思议,今天无缘接受佛法,并不表示明天也无缘接受佛法;只要因缘改变,他们就会改变,所以叫“诸法常无性”。若能接受缘起的观念,你就永远不会对任何事物失望。已有的因缘要增长它,未熟的因缘要成熟它,未有的因缘要开创它;好的因缘要使它更好,坏的因缘要使它变好。尽心尽力,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佛法虽有声闻、缘觉、佛的三乘,但最终目的是唯一的

大乘。只要努力,没有永远是小乘的人,也没有永远做凡夫的人。只要因缘成熟,就能接受大乘,最后得以成佛。俗语说“将相本无种”,出将入相,乃至历朝开国之君,往往都是出身寒门草莽,今日的各界精英,往往也非出于豪门大姓,而是来自升斗小民。请不要迷信“朝中无人莫做官”的论调,今日的权贵朝臣,往往也是昔年的吴下阿蒙。不论主动或被动,只要努力于缘起,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能。

差别平等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

——《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

佛陀说法,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布大地,但随着众生根性有别,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

佛陀说法,都是为要我们众生发起大菩提心和大悲愿心,所以佛陀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平等普结一切善缘,平等普示一切佛法。但是真的平等吗?站在佛的立场,是平等的;站在众生的立场而言,听法的大众是有等级差别的,各有各的福德因缘,所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法华经》中有个比喻:天降大雨平等普润大地之时,地面的植物则有大小不同,大的树木所接受的滋润面和吸收量都比较大,小的草木因本身器量小,承受面和吸收量都不及大树。这也可用太阳来比喻,阳光从不选择要照射何处,但有云有雾的地方,见到的阳光就不彻底。

因此,佛虽平等说法,众生所受利益却各不相同。佛愿度一切众生,而众生当中,有人早得度,有人晚得度;有人只学到小乘法,无法学到菩萨的大乘法;有人听了佛法学到做人的标准法,没有学到解脱烦恼的离苦法;有人听到的是生天法,没有得到入世而不恋世的成佛法。

世上也有雷同的事,例如同一个老师所教出来的学生,有的获大成就,有的就是不行,这应该不是老师偏心,多半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孩子们,也有智愚、贤不肖的差别。世上不平等的事实在很多,好像是在于环境,在于制度,在于他人的不公平,其实各人自身的条件不具全,例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衡,才是主要的原因。

超越两边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陀虽然讲说涅槃寂灭之法,但也不等于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一切现象本来就未离开涅槃的寂灭相。这个偈子,把不动的真实相与一切现象的虚幻相,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本质,一语道破了。

此偈纠正了一般人对大乘佛教所说“寂灭”的错误看法,也纠正了小乘佛教对“涅槃

”在认知上的偏差。

涅槃并不等于消失、毁灭或什么也没有。涅槃是不动、寂静的意思。什么不动?一切现象的共同性,即是暂时有而毕竟无的空性,即是一切现象的自性皆无,无即不会变动,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若能体验此自性,便是无我的智慧现前。从烦恼凡夫的角度谈论涅槃,理解涅槃,它是无垢净,无生灭的,若有垢净生灭之分,便不是涅槃,所以涅槃是“真灭”。若从悟后的智者来谈论涅槃,是离开垢净、生灭、增减等一切两边的执著,亦即超越于世人所认知的范围来看世间现象,所以涅槃不是真的消灭。

“诸法从本来”的“法”字,有二义: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二、一切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一切符号、一切表现,合起来叫做“诸法”。“从本”的“本”字,是指由无幻有、由幻归无的空性,即是一切法的自性,原来就是不动不变的,空的本身没有生灭、增减、垢净等一切两边的问题。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清净与不清净等,都是人为的分别认知。

例如人的善恶标准,是从动作行为对自我中心的立场所表现出来;善与不善是出于每一个自我对行为结果的判断,与客观的行为本身无关。例如老虎吃人,对人而言是可恶的行为,对虎而言只是求生的本能,无所谓善恶。又比如用刀,善抑不善?医生用手术刀是救人,土匪用凶刀是杀人。因此用刀的行为本身没有善恶,加上各人自我立场的价值判断才有善或不善的区别。

“寂灭相”即是一切现象的本来相,便是空相,不能说没有,但毋须执著其或有或无。如果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没有涅槃,圆寂后才进入涅槃,是错的。涅槃的寂灭相既不离现实的一切现象,当然是本来就有,一直都有;不过是在佛陀成道之后才发现世间现象,本来就是涅槃。也可以说,如果当你体悟到绝对的、超越的智慧之时,你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一切都与涅槃相契相应。不是死亡之后什么都没有才叫涅槃,也不是永远离开世间才叫寂灭。

第一义谛

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行处,名第一义。

——《大智度论卷一释初序品中缘起义》

这个偈子是说,心中有牵挂,便属凡夫世界;心中无牵挂,便见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称世间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们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时间过程,间是空间位置,故名世间。由此可知,人有生命过程,也有生活的范围,所以活在“世间”。如果我们的心理体验只限于现象界,行为价值亦局限于现象界,也是在世间,没有出世间。

“说诸行处”的“行”字,主要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使心理产生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困扰,称为六种根本烦恼。如果心不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致产生这六种心理活动,便得解脱,这时叫做“心行处灭”,这儿形容为“不行处”,也叫做第一义谛。此时的烦恼分别相,自我中心的执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义谛的不动相,相对于第二义谛的虚妄,一旦洞明第一义谛,一切现象都是那般地完美现成、无理可述、无心可动、无物可障碍自己的心了。第一义之中没有烦恼分别的执著,却有无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类似同情心,而不等于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对象的,也有特定的时段的,慈悲则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永远关怀一切众生,依众生的差别需求,以无私的智慧做反应,给予适时适切的帮助。第二义又名为世俗谛,是从自我中心出发,来看世间事,先有自我的价值判断,次有自我所执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观的,亦即《金刚

经》所说的“有所住”心,这时所见的世界,就是能够引起烦恼痛苦的世间法。

要达到第一义,很不容易,一般人能从理论知道有这种境界,也算不错了,虽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这个偈子。每当心里混乱困扰之时,告诉自己:不要接受环境的摆布,不要接受烦恼的作弄,对人要存慈悲心,对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来,也就不致于那般地痛苦和烦恼了。

种福有福

世间人心动,爱著福果报,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

——《大智度论卷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初品如是我闻一时》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种豆种瓜,只想要享福而不愿去种福。《大智度论》这个偈子把众生的愚昧颠倒,很明确地点了出来。

“世间人心动”,为什么动呢?因为有贪爱幸福的果报,却不喜好努力去培养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报、少灾难,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处心积虑动脑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机会之门,正在等待着他们进去尽情地享受;也像母鸡带小鸡,一天到晚在地上东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着它们去享用,它们终日忙着找可吃的东西,似乎永远没吃饱的时候。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的机会,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东西可吃?当然没有。明知机会不多,还是不能死心,这样子虽然给人希望,也使人心变得不能安定。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种五谷,可以偷吃五谷;例如野兔,不种菜可以偷菜吃,但它们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人类求生存,必须付出努力生产的代价,如果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便为社会所不容,亦被识者所不齿。要是大家只受福报而不种福因,福从何来?因此,

“人心动”只要动得正确,便是智慧的奉献,动得不正确,便是投机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这四句话的前三句,是告诉我们,人心轻躁浮动,因果颠倒,则是制造苦恼的根源;人心谋定而动,但顾努力耕耘不问收获多少,乃至只顾种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灭”,是说人人希望拥有福报,希望福报增长,谁都不希望福报减损、福报消失。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是烦恼痛苦的原因。事实上,世事皆无常,有了福报而担心没有保障,无异自寻烦恼。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可靠的,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都不是永远可靠的,岂能要求以身外之物来保障自己?

事实告诉我们:种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种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来的、偷来的,或者是抢来的,借的必须还本付息,偷抢的必须遭受犯罪的惩罚,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归之于没有,没有了还可以努力来促成其有,能知此理,必定有福。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大智度论卷六释初品中意无碍》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此偈却说它们是平等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又为什么说听了这句话而心生恐惧的人,距佛道很远呢?

在没有学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很清晰鲜明。但许多人也知道,大贪大嗔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养性。有修养的人能控制情绪,而且能调整情绪,否则不仅对身体不好,也是对自我的惩罚。

淫怒痴就是贪嗔痴,名为三毒,是烦恼之中力量最强,而且是最难断除的三种心魔。淫是过分的贪求,怒是嗔恨,痴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缘、没有正见。“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运用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来对治消融淫怒痴的三种心毒。在一般人看来,道与非道相对,就像智慧与烦恼是对立的一样,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萨等已解脱的人而言,淫怒痴与戒定慧是平等的,因为已经没有淫怒痴,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这个思想,在禅宗的《六祖坛经》有“烦恼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维摩经不二法门品》讲得很清楚。例如善与不善不二、罪与福不二、正与邪不二等,因为已得解脱的人,心中已没有对立的事物存在,没有道和非道等的两种极端。如果认为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认为有智慧,也就还有烦恼。世上若无邪恶,则一切的道德观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无烦恼,则用来除烦恼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脱的,没有对立的现象、感受、经验,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发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当成平常事来看是相当难的,不过我们必须练习着以平常心来待人处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仅烦恼与智慧平等,凡是偏执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对立的冲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