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不共内加行与往生法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682
  • 分享到:
不共内加行
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讲,不管你们以前学什么宗派,完整修一遍五加行,可以让一名佛教徒在心态和行为上出现巨大转变。过去的大德们一生要修好多次,如今大家忙,但修一次是有必要的。至少要修一次。
我们通常说的五加行,就是指不共内加行:皈依、发殊胜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积累资粮(供曼茶罗)、上师瑜伽。
1.皈依
划分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界限,不是依赖于见修行果,而是看你是否已经皈依。什么时候你皈依了,就是佛教徒,没有皈依就不是,即使见解上你已了解一分空性意义,也不是。就像没有入党就不算党员一样。
皈依分五部分:皈依之基础、皈依之分类、皈依之方法、皈依之学处、皈依之功德。
(1)皈依之基础
皈依可以开启一切正法之门,而要开启皈依之门,必须依赖于信心,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每次讲皈依时都会提到信心,有些人生来有信心,有些人则要依靠后天的教育,在某个道场、某位上师的启发下,开始有了信仰。总之,信心是皈依的前提。
信心分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当进入设有佛像、佛塔的道场,见到某位上师或某一个法本时,就像儿童进入花园一样,心里非常欢喜,不明所以自然生起的信心,就叫清净信。
欲乐信:当听到轮回的痛苦时,就想摆脱;当听到解脱的安乐时,就想获得;当听到某位上师的功德或佛法的威力时,就想皈依和修习,这样的信心叫欲乐信。
胜解信:胜解信是不退转的信心。当你经由智慧观察,了知佛陀是量士夫,他的学说是所有学说中的第一,从而相信三宝是一切时分无欺的皈依处。无论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任何情境中,你愿意唯一依赖并皈投三宝,这就是胜解信,是最稳固的信心。
皈依一定要以三种信心里的一种作为前提,最好是胜解信,永不退转。其他的还有可能退转。
(2)皈依之分类
小士道皈依:因为畏惧恶趣的痛苦,希求平安、健康等人天安乐而皈依,是小士道皈依。如今大多数到寺院皈依的人,是这样一种皈依,没有求解脱之心。
中士道皈依:因为认识到无论善恶趣都不离痛苦,想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皈依,是中士道皈依。
大士道皈依:为了利益天边无际一切众生,拔苦予乐,将其安置于遍知佛陀果位而皈依,是大士道皈依。
我们的皈依最好有大乘发心,这是最殊胜的皈依。
(3)皈依之方法
修持皈依时,要把莲花生大士、宗喀巴大师或者某位上师观想为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然后在他面前皈依。
我们皈依的是三宝,皈依佛陀、皈依佛陀所宣讲的佛法、皈依佛陀的追随者——大乘如文殊、弥勒、观音,小乘如舍利子、目犍连等圣者或四个出家人以上的僧众,这叫三皈依。上师其实代表三宝,加上上师,就是四皈依。
在这样的皈依境面前,你要想:从现在起,我无论是上升还是下堕、是苦是乐、是好是坏、是病是痛,除了上师三宝您以外,我没有其他的依靠、救护、怙主、友军、希求处与皈依处。我从今天进入佛教的团体开始,就成了一名佛教徒,我有继承如来家业的责任,我要利益无边的众生。
从内心里真实皈依,而且发下大的誓愿,这是我们大乘皈依的要点。
如果对三宝没有坚定的皈依心,办多少皈依证也没有什么作用。办皈依证是可以,但用不了那么多。如果你是从心里真实皈依三宝,也就皈依了所有上师,因为真正的上师跟三宝是无二无别的。
不了解这点的人,学起佛法来很忐忑,“我皈依这个上师,那个上师会不会不高兴;我念文殊心咒,观音菩萨会不会生气;我念观音心咒,释迦牟尼佛会不会不高兴……”,其实这是我们的分别念。
在法界当中,上师和诸佛菩萨一味一体,你修上师瑜伽,也就修了所有本尊。皈依也是一样。
如果是世间人,尤其是敏感的人,他笑你没跟着笑,就不高兴了;今天这个不高兴,明天那个不高兴。但真正的上师不会。我们说“视师如佛”,如佛一样的上师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嫉妒心?诸佛菩萨要关照多少众生,天天起那么多分别念,不是痛苦死了?好累。
总之,皈依是一种形式,有象征意义,你在哪一位上师或佛菩萨面前皈依都可以,但最主要的,你要从内心里皈依,这才会让你真正成为佛教徒。
为了坚定信心和誓愿,你在多少上师或佛菩萨面前发愿都可以,日日不断发愿更好,但从皈依的角度,最根本的地方你们要抓住:全心全意皈投、依赖上师三宝;利益众生。我们要在这种心念里念皈依偈。
修这一加行时,可以一边念皈依偈一边磕头,一共修十万;也可以单独修皈依,到上师瑜伽的七支供里再磕头。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上师们也都认可。
不过我的建议是:修皈依时就专门修皈依,把磕头作为上师瑜伽七支供里的一支来修。这也是有传统的。
(4)皈依之学处
皈依后,要学习皈依的学处,也就是皈依戒。皈依戒分三个部分:三种所断、三种所修、三种同分。
三种所断
皈依佛后,不能皈依世间天神等各种外道天尊,因为他们自己还在轮回中,不能作为我们的皈依处;皈依法后,不能恼害任何众生;皈依僧后,不能与外道或者对佛教有邪知、邪见的人交往。
守护第三条最重要的是见解。现实生活中,我们和外道徒、和不信佛教的人在一起是难免的,但行为上在一起不要紧,见解上绝对不能一致。
他们的见解是“没有前世后世”、“没有佛菩萨”,这个一致了,我们也就不是佛教徒了,不合理。
行为上可以在一起,在一个办公室里上班,在一个宿舍里起居,这个没什么。有些大学生睡上下铺,上面是外道,下面是佛教徒,这时候佛教徒就担心了,“怎么办,上面睡着个外道?”
也不用这么排斥。主要是你的见解不能变成外道那样,行为上遇到或接触,是正常的。
国内外很多大德提倡各宗教之间要和谐,这是很有道理的。佛教徒不能排斥别人,“你是外道,我不跟你一起吃饭,不跟你说话,不跟你坐一辆车”,这样就把我们和世界隔开了,不对的。
所以,有些戒的界限要弄明白。
三种所修
皈依佛后,对佛菩萨以及传法上师的像,乃至零碎片段以上都要恭敬供养,以头顶戴,放在清净的地方,观想这是真实佛宝,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皈依法后,对写有法义的文字,乃至一字一句的佛经也要生起恭敬心,顶戴供养,生起真实法宝想。
有人说对报纸等各类文字都不能踩踏,说法很多。但一般来讲,对那些印有讲说解脱道的法本和文字,我们一定要恭敬,不能放在低处和不清净的地方,要放到高处,放到清净的地方。
皈依僧后,要恭敬出家人,要对僧衣上的红黄补丁以上都要生起真实僧宝想,恭敬顶戴。
有的人心眼不太清净,一听到出家人有什么毛病,“啊,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一点点不好的地方就开始指指点点,好的地方谁都看不到、谁都不说,这是不太合理的。
懂得“皈依僧”的人,即使见到出家人外相有些不如法的地方,也会观清净心,“毕竟这是出家人,是僧众,很可能是菩萨的化现”。宽泛一点看,我们对每一个众生都应观清净心,这也体现皈依僧的理念。
三种同分
三种同分,也就是三种特殊戒律。上师的身是僧众,语是妙法,意是佛陀,所以上师就代表三宝。依止上师后,要把上师的所作所为都看作是正确的、善妙的,要精进依止。
(5)皈依之功德
皈依三宝是一切正法的基础,任何人仅仅皈依就能播下解脱种子、远离不善业、增上善业,它是一切戒律的根本、一切功德的源泉。
《日藏经》里说,凡是皈依了佛陀的人,千万个邪魔也不能危害他,即使他犯了戒律或者心思散乱,也一定会趋入涅槃。所以,如果皈依的功德有一种形象可以被我们看到,那么整个大地都无法承载,整个虚空无法容纳,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这种功德,不信佛的人或许信不过,但我们不必怀疑。而且,有信心而皈依的人功德更大,即使是刚皈依,也有可能超过那些学佛久但没有信心的人。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老比丘听法时坐不住,也不专注,另有一个刚刚出家的八岁沙弥,因为对佛陀有难遇之心,对佛法有难得之心,听闻时专注、欢喜。
于是佛陀对大众说:你们看,这个老比丘虽然出家很久,但他的习气始终改不了,而新出家的沙弥如此恭敬,日后必有成就……果然,小沙弥很快获得成就,而老比丘却依然如故。
所以,老修行人不一定是好修行人。
皈依后永远不能舍弃三宝,如果你纵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三宝,就是最真实的皈依了。
《六度集经》里讲了这么一则公案:过去有一国王为了提倡佛法,规定凡是皈依的人都免税。于是人们都皈依了,装作佛教徒。国王为分辨真假,故意说:“皈依而不舍弃三宝的人杀头,舍弃者不杀。”
这时所有人都舍弃了,除了一个人。他说:“杀了我,我也不舍弃三宝。”
“你是真正的佛教徒,”国王很感动,“因为你皈依三宝不顾惜生命。其他人都是假的,税要照交。”
国王的观察很善巧。我们也要反省:如果换作是我,遇到类似生命危险,会不会舍弃三宝?
佛教徒里“鱼龙混杂”是正常的。但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我们不是因为别人皈依我也皈依,我们皈依是为了求解脱,是发自内心的。这才是真皈依。
2.发殊胜菩提心
阿底峡尊者说:“大乘和小乘之间的差别,用有无菩提心区分。”
发殊胜菩提心分三部分:修四无量心、发殊胜菩提心、愿行菩提心学处。
(1)修四无量心
修菩提心之前,一定要修四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这些修法,《前行备忘录》里讲得非常广,你们可以参考着学习。
此处先讲舍无量心,是从实修角度出发的,以避免行人堕于慈心或悲心一方。
修舍无量心:舍无量心,就是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无有爱憎的平等心。这种平等心,不是单单不起贪心嗔心、平平淡淡的愚舍,而是要把所有众生——不管是亲人、敌人还是中等人,平等看作和今世的父母一样。
修慈无量心:修到有了平等心以后,接着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将一切众生作为慈心的对境,不顾他们的颠倒行为,一味地希望所有有情获得快乐,并将自己身口意的一切所作,都用在他们今生来世的安乐上,这就是慈无量心。
修悲无量心:愿一切众生离开痛苦,为其拔苦的心,叫悲无量心。慈是让众生得乐,悲是愿众生离苦。
没有大悲心的修行是成就不了的。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了十二年,最后是因为对一条狗生起大悲心,才现见了弥勒菩萨。此前弥勒菩萨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他,但是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见得到。
如今很多人修行没什么感应,主要就是因为缺少一些悲心。家人或亲朋好友病了,马上送医院,但对其他正在受苦的人或旁生却没什么怜悯,就算亲眼见到了,依旧谈笑风生。悲心比较弱。
修喜无量心:对凡是拥有安乐的众生,修喜不自禁的欢悦之心,愿他们不要离开安乐,这就是喜无量心。
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前行,前辈大德们在这个修法上一般要下很大的功夫。我们也要反反复复地修。
(2)发殊胜菩提心
发殊胜菩提心分二:发心之分类、正式发心。
发心之分类
发菩提心时,从心力的角度来分,有如国王式的发心、如船夫式的发心、如牧童式的发心三种。
如果依地道的界限来分,则有四种,资粮道、加行道称为胜解行发心;一地至七地叫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八地至十地)叫异熟发心;佛地为断障发心。
如果从发心本体的侧面来分,有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种。其中,世俗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最初心里怀着一种愿望,要令天下无边一切众生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果位,这叫愿菩提心;发愿后,实地修持六度万行,叫行菩提心。比如有人想去拉萨,想去的心就是愿心;想好后,一步步走向拉萨,是行心。
正式发心
平时念诵、受菩萨戒或专门修持这一加行时,我们要在佛像或上师三宝皈依境前,默默观想并发愿:
自无始以来,一切众生无一例外都做过我的父母,这些老母有情因为愚昧无知一直流转在轮回中,我独自一人获得解脱有什么用呢?从今天开始,我为了一切众生一定要发殊胜菩提心,要令他们全部获得解脱。
这样一边观想一边念发心偈,你就成了大乘佛子。
(3)愿行菩提心学处
成了大乘佛子,就要遵循愿行菩提心的学处。愿行菩提心学处分二:愿菩提心学处、行菩提心学处。
愿菩提心学处
愿菩提心学处有三个: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
修自他平等菩提心:修自他平等时,首先要了解,三界中所有的众生都和我一样,我不愿感受痛苦,他们也不愿感受痛苦;我希望获得安乐,他们也希望获得安乐,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
了解这个道理后,就要一视同仁地看待一切众生,像对待自己一样,为一切众生的离苦得乐而努力。
修自他相换菩提心:修自他相换时,可以伴随呼吸来修。吸气时,观想把正在受苦众生的痛苦吸入体内,由自己代受;呼气时,观想把自己的快乐、善根等全部都施给他,由此他已经离苦得乐。
所谓:“胜利利益奉献他,失败亏损自取受。”
修自轻他重菩提心:把自己看得轻,把他人看得重,而且要把快乐全部奉献,自己甘受痛苦,这确实是一种很高的菩萨修行。《前行》里有很多公案,比如,阿底峡尊者的上师在一条狗被人击打时,就真实代受了它的痛苦,狗却安然无恙。
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也讲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故事:这位幼儿教师是一个单身母亲,带着女儿与外公外婆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女儿5岁那年得了白血病,她想把自己的骨髓给女儿,结果不匹配。但捐献中心发现,它与另外一个也患有白血病的七岁男孩相配。
当他们动员她为男孩捐献时,遭到她家人回绝,理由很简单:万一她出了意外,5岁女儿怎么办?但当男孩的母亲带着孩子来求她时,她立刻答应了。
骨髓移植很顺利。为了感谢这位救命恩人,男孩的父母送来5万元。但她说什么也不肯要,并说孩子术后的治疗期还长,钱要花在他的治疗上。男孩父母感激不尽,到新闻单位反映了她的事迹。
新闻一报道,小城里的好心人就开始为这位善良母亲捐款了。有一个打工的农民青年也捐了三百块。不过几天之后,他又找上门来,不仅想把那三百块要回去,同时还要跟她借两千块,民工说他的父亲突然查出得了胃癌,在医院躺着,还差两千块钱的手术费。
家人都说这是骗子。但她觉得不像。通过暗访,她发现那人说的情况属实,于是赶紧又加上两千块给小伙子,让他为父亲及时做了手术。
别人的事情都圆满了,男孩得到了骨髓,小伙子也给父亲治了病,但与女儿相匹配的骨髓却一直没有找到。钱也用完了,年轻的母亲只好把女儿接回家,抱在怀里天天以泪洗面。
然而奇迹发生了,小女孩一天天好转起来,最后居然完全康复了。
这让医学专家们惊讶不已,“根本不可能的,这种白血病即使做了骨髓移植,生存率也只有50%。”
他们认为是奇迹。但我相信,这是自轻他重修法的力量,也许她不信佛,但她的善心善举就是佛法。
佛法就是利益众生的。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不关注社会,不理会身边的可怜人,那我们在其他宗教人士所行持的善法面前,会非常惭愧的。
其实利益众生的功德最大。《大威德之光》里讲到,热罗扎瓦闭关修行时,本尊就告诉他说:“你在寂静处千百万劫中精进闭关修本尊,不如去世间一刹那利益众生的功德大。”
利益众生不是非要帮助很多人,哪怕你只帮了几个人,也可以写进“自传”里。每个人都有“自传”。
行菩提心学处
行菩提心学处分六: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
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财布施,是将自己所拥有的小到茶叶、大到骏马大象乃至自己的身体等施给众生;
法布施,是指为他众灌顶、传法、念传承等劝导他人行善的行为;
无畏布施,是指救护有情生命等的行为。
持戒: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严禁恶行戒,是指身语意三门要断除所有对他众不利的十不善业,就像对待毒物一样;
摄集善法戒,是指随时随地竭尽全力奉行一切善事,包括微乎其微的善根在内;
饶益有情戒,要求从根本上断除自私自利心,依靠四摄直接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
安忍:忍辱他人邪行、忍耐求法苦行、不畏甚深法义。
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就是当有人对自己拳打脚踢、强抢硬夺、恶语中伤,或者暗中说些难听刺耳的话时,不但不满怀嗔怒,反而生起慈悲心饶益他们;
忍耐求法苦行之安忍,就是为了成就正法,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来修行;
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就是当听闻到甚深的空性实相等法义时,毫不颠倒地受持其密意。
精进:擐甲精进、加行精进、不满精进。
擐甲精进,是指要发愿行持善法,以古大德的事迹策励自己发下誓愿;
加行精进,有了行善修法的心念后,不是明日复明日地拖延,而是刻不容缓地实地修行;
不满精进,在求学佛法稍有获得时毫不满足,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对有价值的知识,再累再辛苦也努力不辍。佛陀因地时为求一偈,也是舍生忘死;如今我们条件这么优越,为什么不精进?
静虑: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
凡夫行静虑,是指耽著明乐无念觉受禅味的静虑;
义分别静虑,禅定过程中还有一个空的执著;
缘真如静虑,远离空有一切戏论,安住在法性无分别、不可思议光明境界的等持中,是缘真如静虑。
一般人安住时都会有耽著,耽著明乐无念,耽著空,但这些都是不究竟的,只有第三种是最究竟的。
智慧:闻慧、思慧、修慧。
闻慧,是指对于上师所传讲的一切正法的词义,自己听闻后原原本本地理解;
思慧,不仅词句上了解,通过观察抉择后对意义也生起了定解;
修慧,是指真正了知法义后,通过实地修行在自相续中对实相之义生起真实无倒的证悟,彻底生起定解,解脱是非之网后,现见实相的本来面目。
以上是发殊胜菩提心。
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哪怕你一刹那间这么发心,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里说,即使你没有亲自去度化众生,但这一刹那愿心的功德也不可思议。而《入菩萨行论》也说,有了行菩提心,善根会日益增长。这就像你把钱存入高息银行,利息会节节增长一样。
为了确保我们的每一个善根不被嗔心或邪见等摧毁,传承上师们一再强调,让我们在行善的时候,一定要用菩提心来摄持,这也就是三殊胜:最初加行发心、中间正行无缘、最后结行回向。
回向时可以念《普贤行愿品》,这是最好的回向方法,也是殊胜的菩提心修法。
在这一加行修法里,发心偈要念十万遍。念完十万遍后,如果心还是发不起来,应该继续念,一直到生起为止;即使生起了菩提心,为了坚固它,也还是要不断修持。发心的观修对境与皈依一样。
我常常说,《前行》的每个修法都很重要,你不想修行另当别论,想修的话,每个环节、每个段落乃至一字一句都不能忽略,都要认真行持。
3.念修金刚萨埵
(1)忏悔之理
无始以来,在我们的相续中积累了无量罪业,这些罪业不仅障碍我们证悟,就是带业往生,想带着这么多的业去,也是很困难的。所以,趁我们现在还活着、还有自由修行时,一定要好好忏悔,尽量清净罪业。
忏悔的法门有很多,比如《三十五佛忏悔文》等,但前辈大德们一致认为,最殊胜的忏悔法门,就是念修金刚萨埵。
(2)四种对治力
忏悔时,依止四种对治力相当关键。四种对治力是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返回对治力、现行对治力。
所依对治力:将金刚萨埵或某位上师作为忏悔的对境,在他们面前忏悔往昔所造的一切罪业。
厌患对治力:对于过去的这些罪业,要像吃了毒药一样生起强烈的后悔心。
返回对治力:发下坚定的誓言,今后再也不造那些罪业了。
现行对治力:通过修持空性或者念修金刚萨埵等善法,对治所有罪业。
(3)真实念修金刚萨埵
金刚萨埵的观修方法,《前行》里讲得很细致,为清净罪业,我们要常常修持。
不说别的,学佛前,我们在吃顿饭的时间里就会杀生,海鲜之类肯定吃了不少,这些要忏悔。不忏悔罪业,来世就要用生命偿还,那样太恐怖了。业力是转让不了的,有钱有势也阻挡不了它成熟。一定要忏悔。
我们学院每年开金刚萨埵法会时,都要求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为的就是遣除自他众生的罪业。
现在大家普遍修净土,往生净土的最大障碍是谤法罪和五无间罪。这么重的罪,今生我们不一定造过,但是想想其他罪业,想想那些我们不知道的过去世的罪业,肯定不会轻,也不会少。如果能够尽量忏悔,尽量清净这些罪业,那么对往生无疑是个很大助力。
我们修行不好,主要的原因还是业力,前世的业力、今生的业力,阿赖耶识上堆积了太多的业力,就是这些障碍了我们在修法上进步,因此我建议大家多修忏悔。
以前我在上师面前发愿念一亿金刚萨埵心咒。跟你们比,我从小没杀过生,也没造过特别严重的业,但是总觉得前世肯定造了很多,所以我对忏悔很有意乐。
(4)念修百字明
续部中讲了许多百字明的殊胜功德。在修持这一加行时,每个人要念十万遍百字明。一定要修圆满。
(5)忏悔的功德
一说到忏悔的功德,我就想起了那个警察。
以前法王在成都住院时,有一个帮我们维护秩序的警察,他天天看《大圆满前行》。当看到百字明的功德时,忍不住要修。他对我说:“这个功德太大了,我一定要念。”于是每天戴着警帽修百字明,“嗡班扎萨埵萨玛雅,嘛努巴拉雅,班扎萨埵……”,比旁边几个小出家人都精进。他们在散乱。
我对他们开玩笑说:“干脆我们戴上警帽到那边坐着,让警察穿上僧衣修行吧。”
警察没时间理会别的,他看一会儿百字明的功德,“哇,功德太大了”,整整帽子,“嗡班扎萨埵萨玛雅……”,看一会儿,念一会儿。
在座的有各种身份,但不管你是警察、企业家还是老师同学,谁都会死,死时你能带走什么?今生的成功一丝一毫也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有业力。我希望到时候大家都带着善业走,不要带着罪业前往后世。
4.积累资粮
(1)供曼茶罗
念修金刚萨埵是为了忏悔罪业,供曼茶罗是为了积累资粮。在积累资粮的众多方法中,供曼茶罗最殊胜。
这一修法的要点是观想。要观想把四大部洲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珍宝、善妙资具、世间的庄严等一切福报,全部供养诸佛菩萨,以此可以迅速积累起无边资粮,功德非常大。
要我们把真实财产、房屋等拿来供养,对很多人来讲有一定的困难,但依靠供曼茶,三十七堆、三堆、七堆,修起来不仅方便,功德也更大。
一般来说,这个加行要求修十万遍七堆曼茶。具体修法,你们可以参考《前行》和《前行广释》。
资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说修行,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也依赖于它。你们对自己的现状也许并不满足,但从我的角度看,你们都很成功。放眼这个世界,路上的乞丐有多少?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人有多少?与他们相比,你们幸运多了。幸运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在前世曾经积累过广大的资粮。
前世的积累,才让我们有了今生的幸运,那为了下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能够延续这种幸运,我们在这一世里,更要特别精勤地积累资粮。否则,到了后世还会不会遇上今生这样的佛缘,就难说了。
格鲁派拉布楞寺的蒋阳夏巴上师(贡唐仓仁波切上一世),每天上午都供曼茶、修七支供积累资粮,下午看一些因明辩论方面的书。
有天来了一位格西问:“像您这样的修行人,干嘛还要整天供曼茶?”
他回答:“我特别笨,即使今生中不能开智慧,也要为来世多做准备。”
这位格西听后如梦初醒,喃喃地说:“上师不笨,我很笨。看来只看书是不够的,我也应该积累资粮。”
后来他在传记中说,当时这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他,改变了他的一生。以前他总是耽著词句方面的辩论,除了辩论和看书以外,平时什么都不做,但看到蒋阳夏巴上师的行为,才意识到积累资粮的重要性。
我认识几位老上师,他们一辈子供过几十万曼茶罗。但有些道友稍微修一点就嫌累,“啊,太累了,手腕痛,不供行不行?”积累资粮是为自己,也不是在为别人打工,修起来这么简便,有什么累的?就算累一点,当作锻炼也可以。
佛教徒也要锻炼。就像当兵一样,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2)古萨里
古萨里就是断法,是在通达般若见解的基础上舍施身体的一种修法。这一修法传承自玛吉拉准空行母,是特别深的一种修法,可能一般人修不了。想修的人可以根据《前行》的讲授和仪轨,自己修修看。
5.上师瑜伽
上师瑜伽是让我们生起证悟的究竟方便。
上师瑜伽前面有个七支供: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祈请不入涅槃、回向。修完七支供后,就可以修上师瑜伽,也就是上师相应法了。
在这一修法中,要求观想的主体,一般是以自己的根本上师为本体,形象是莲花生大士。如果不会特别广的观想,在这样的对境前猛厉祈祷就可以。
祈祷时念诵《金刚七句祈祷文》:
吽!鸥坚耶戒讷向参  吽!邬金刹土西北隅
班玛给萨东波拉      莲茎花蕊之座上
雅参秋革怄哲尼      稀有殊胜成就者
班玛炯内意色扎      世称名号莲花生
扣德卡昼忙布够      空行眷属众围绕
切戒吉色达折吉      我随汝尊而修持
新吉漏些谢色索      为赐加持祈降临
格日班玛思德吽      格日巴玛思德吽
之后念诵一千万遍莲师心咒:
嗡啊吽 班则格热班玛斯德吽
在我们的传承里,从如来芽尊者、华智仁波切到后来的所有上师们,都念过一千万遍以上的莲师心咒。
我们学院的道友也在念,很多已经念完了。当你这样修持上师瑜伽,专心祈祷和念诵时,上师相续中三大传承的加持和智慧,一定会融入到自己心里,让你的心跟上师无二无别,获得圆满成就。
以上是不共内五加行的内容。
往生法
《大圆满前行》最后一个引导是往生法。往生法分五类:上等法身往生法、中等报身往生法、下等化身往生法、凡夫具三想往生法、以大悲勾召往生法。
在这些往生法中,对我们最管用的是第四个“凡夫具三想往生法”,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颇瓦法。
这个修法简单讲,就是把自己观想为金刚瑜伽母,在头顶上方观想阿弥陀佛,然后把自己的心识变成红色的舍(ZA:)字,通过念诵“贺嘎”融入阿弥陀佛的心间。
你们可以根据颇瓦的仪轨来修。我以前编写过一个临终《助念往生仪轨》,颇瓦修不了的,依着这个仪轨念诵或像净宗行人那样念阿弥陀佛也可以。
一个人如果是正常死亡,临终用上这些修法,完全应付得了,但如果是突然死亡呢?比如发生车祸,或者遇上什么灾难?这时候就要用“刹那往生法”了,这是莲花生大士在中阴法门里讲到的窍诀。
在突然死亡的情况下,你不能挂念家人或亲朋好友,要放下这些。也不能执著自己的钱或银行卡,一执著就会变成饿鬼缠缚在上面。
这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头顶上观想自己的根本上师或阿弥陀佛,不要再有别的念头了,要专注祈祷上师,称念“喇嘛钦”(上师知、上师保佑)。
当你这么一祈祷,自己的心就会融入上师,与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往生清净刹土。或者你观想祈祷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加持力,也会立即往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修法。
生命的确是脆弱的,犹如水泡,说没就没了。虽然“世界末日”已过去一两天,一切也没什么变化,但对每一个体来讲,我们自己的“世界末日”何时到来,谁会知道?而一旦到来,我们的世界必将大为改观。
你的生命将会怎样结束?如果是在经历长久病痛、饱受折磨之后,你会有时间作准备,但如果不是呢?前一分钟还活着,后一分钟就变成中阴身,怎么办?
那天我从成都飞西宁。快落地时,不知什么原因,飞机突然急速降落,机舱里惊叫哭声一片。我旁边坐着位女士,前面一直在照镜子,但那会儿哭起来声音特别大。飞机着陆后,我转头看了看她,她不住地敲着胸口,好像一直恢复不过来。
下了飞机,我也回想,好像自己那时候也没想到佛陀,只是想着“这下完了”。很惭愧。
看来道理上谁都明白,口头上也谁都会说,但是到了关键时候用不用得上,谁都不好说。
不管怎么样,平时修好往生法很重要,最后走上这条路的时候,因为有了准备,面对起来和一般人还是会有所不同的。
好,大圆满前行修法略讲传讲圆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