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第十付嘱品问题讲解

  • 作者: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3644
  • 分享到:
第十付嘱品问题讲解
一.何谓三十六对法?
二.如何成就中道义?
三.“真假动静偈”的真义如何?
四.六祖为甚么不传衣钵给弟子?
五.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六.禅宗的祖师传承如何?
七.如何认识“自心的众生”?
八.“自性真佛偈”的内容与意义如何?
九.禅者如何面对生死?
十.六祖和《坛经》在中国的地位如何?
一.何谓三十六对法?
六祖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落发受戒,说法利生共有三十七年,得法嗣法的弟子共有四十三人,其它开悟觉道者,无法详知其数。
在六祖大师即将圆寂时,他把座下弟子,如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同时叫到座前,对大家说:“你们几位和别人不一样,我圆寂以后,你们一定都能弘化一方,都可以做人天师范。现在我要教你们如何说法,才能不致离却顿门禅宗的宗旨。最主要的,你们要明白三十六对法……。
六祖大师所提的“三十六对法”,分别是:
◆关于外境无情的,有五对:天与地,日与月,明与暗,阴与阳,水与火。
◆关于法相语言的,有十二对:语与法,有与无,有色与无色,有相与无相,有漏与无漏,色与空,动与静,清与浊,凡与圣,僧与俗,老与少,大与小。
◆关于自性起用的,有十九对:长与短,邪与正,痴与慧,愚与智,乱与定,慈与毒,戒与非,直与曲,实与虚,险与平,烦恼与菩提,常与无常,悲与害,喜与瞋,舍与悭,进与退,生与灭,法身与色身,化身与报身。
佛法以中道为根本,凡是离于中道的对待法,不管你说空说有,讲色讲心,都不是究竟的。因为在真理实相中,本来一切皆空,没有相对的是非好坏、生灭有无。
唐朝杜鸿渐宰相,有一次与无住禅师在寺院后论道,刚好庭前树上有只乌鸦拉高了嗓子在啼叫,无住禅师问杜相国,是否听到乌鸦的啼声,杜相国回答道:“听到了。”
后来乌鸦飞走了,无住禅师又问杜相国,是否还听到乌鸦的啼声,杜相国照实回答道:“听不到了。”
无住禅师却非常认真的说道:“我现在还听到乌鸦的啼声。”
杜相国听后,惊奇不已,问道:“乌鸦已经飞走,早就没有声音了,为甚么你说还听乌鸦的啼声呢?”
无住禅师解释道:“有闻无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转,当知声是无常,声无生灭,故乌鸦有去来,而吾人闻性则无去来。”
世间诸法,皆为对待之法,如上下、去来、有无、生灭、大小、内外、你我、是非、善恶、好坏等,都不是究竟的,六祖大师要弟子们明白对待法,就是要弟子们能从对待法里取一个中道义。因为唯有中道才能超越。
世间上的人往往不能过中道的生活,终日在对待法上起种种分别,时而这般,时而那般,因此烦恼、纷争不已。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能够离开偏执的两边,甚至善恶一起蠲除,一起放下。对于世间上的对待法,如果你能通达,能够超越它,就能够超越自己,超越对待,如此自能任性逍遥,随缘自在的过生活了。
二.如何成就中道义?
中道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中道,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
在《六祖坛经.付嘱品》中,六祖大师举出三十六对法,就是告诉弟子们,要从对待法里超越出来,才能契合中道实相。
六祖大师说,于三十六对法,如果能够解用,就能贯通一切经义。举例说,如果有人问法于你,问在“有”,则以“无”来破其常见;问在“无”,则以“有”来破其断见;问在“凡”,则以“圣”来破其凡见;问在“圣”,则以“凡”来破其圣见。主要的,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就是以空遣空,以法对法。如此两边相因而随即离却两边,就能开显无所着的中道义,而不会失却中道的理体。
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时即为五比丘揭示说:离于偏执,履中正而行,这才是解脱之道。也就是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此乃佛陀历经六年的苦行生活,深体“行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行于中道,心则寂定”。
其实,在这个世间上,宇宙万法,森罗万象,无一不是对待法。三十六对法也只是约略举例,例如,有人问:“何名为暗?”六祖大师说:“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就成中道义。”余皆如是。
所以,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义,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义,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义,华严宗以法界为中道义。我们要远离苦乐二边,才能入中道义。
在生活里面,甚么是佛教的生活?平常心是佛教的生活。平常心就是中道,也就是不偏于有无、苦乐的二边。有时候太苦了,苦得人消极烦恼;如果太快乐了,也会乐极生悲,不偏于苦乐二边,自有一个超越苦乐的境界。我们在思想上,也不可过于偏激,常常有很多人思想偏激,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生活中了无生趣。如果我们能以六祖大师的三十六对法来过中道的生活,来做一番身心的修养,则生活中必然会有另一番的光风霁月。
三.“真假动静偈”的真义如何?
六祖大师在七十六岁时,预知时至,圆寂前,特别再次集众开示。当时很多弟子难免忧伤悲泣,六祖大师说:“法性本来无生无灭,无去无来,你们何必为生死动念?修行的人应该要毁誉不动、生死不动,因为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无来无去、无生无死,何必有甚么忧喜分别呢?”
于是,六祖大师为大家说了一首真假动静偈,偈云: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为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这一首偈语,主要就是说明动与静:动即生死,静即涅槃;动即去来,不动就是如来。
在这个世间上,有的人能动不能静,每天熙熙攘攘,忙来忙去,在动荡的生活里,倒能生活得自在惬意;如果要他闲下来,静下来,不要忙,不要动,他的日子就很难过了。有的人能静不能动,他欢喜安闲,逍遥自在,如果要他稍微劳苦一点,稍微活动一点,他就觉得日子很难过。
动静如此,贫富也是一样。世间上有很多的人,能富不能贫,在富贵的时候,他很会生活,一旦穷了下来,日子就很难过了。有的人能贫不能富,他安于贫穷,一旦有了钱,反而引生烦恼,不能自在过日子。
所以,有无、动静都不是真法,真法是不动不静。
宋朝的大学士苏东坡,他颇有禅的修养。有一次,他将自己修行的心得写成偈语,叫书僮摇船送过江,请江南金山寺的佛印禅师为自己评监一下。偈语说: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八风,就是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这八种境界就像风一样,可以动摇我们的心境,所以称为八风。
苏东坡的意思是说,自己已经修行到八风都吹不动的境界了,他心里想,佛印禅师看了偈语以后,一定会给自己很多的赞美。谁知佛印禅师看完以后,不发一语,只批上“放屁”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江北给苏东坡。
接到回信的苏东坡,看着“放屁”两个字,火冒三丈,心想:“你这个老和尚!我看得起你,写一首诗偈请你印证印证,你不称赞我倒也罢了,怎么可以出言来损我呢?”随即叫书僮备船过江找佛印禅师理论。
佛印禅师好像早就算准了苏东坡要来,站在门口等候,见到苏东坡,哈哈大笑,说:“学士!你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一屁就把你打过江呢?”
所以,凡夫不识本心,内中不定,则会心随物转,但能了知自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都可随心而转,所谓“一切唯心造”。六祖大师也曾对法达开示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意即诵经贵在明了经旨,心行体会,悟入自性,便能因转经功德而受用不尽;若口诵心不悟,纵使诵念千百遍,反被经法机境所转,愈自迷乱本心。因此,《楞严经》也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这也是六祖大师“真假动静偈”的真义所在。
四.六祖为甚么不传衣钵给弟子?
禅宗自从灵山会上,佛陀将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在过去的西天二十八祖,一直到中国六祖,都是衣钵相传;然而到了六祖惠能大师临入涅槃时,弟子法海问:“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六祖大师说:“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
六祖大师为甚么不传衣钵给弟子了呢?原因有三:
1“衣钵”是纷争之端,因为传“衣”、传“钵”就会造成门徒弟子之间的纷争;每一个人都自不量力,总觉得自己的修行很高、很好,自己应该要得到“法”、得到“衣钵”。六祖大师想到“衣钵是争端”,因此不传。
2六祖大师根据达摩祖师的本意:“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六祖大师实践达摩祖师的偈语,因此决定以“法”印证,而不传“衣钵”。
3所谓衣钵相传,传衣钵,只传一个人;如果不传衣钵而传法,则一个人可以得法,二个人也可以得法,乃至一百个人都可以得法。也就是说,假如不传衣钵,会有更多的人得到传法印心,所以,六祖大师说:“我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称为《法宝坛经》。如果你们能珍重守护,递相传授的话,这就叫做『传法』。”
后来,六祖大师准备回新州入灭之际,又有门徒们向六祖大师请问:“大师既曰不传衣,只传法,法当传付何人呢?”
六祖大师说:“法已付给大家,不须再问。我灭后二十余年,邪法惑乱,扰乱我的宗旨,届时会有人不惜生命,出来替佛教厘清是非,树立宗旨,那就是我现在只传正法,衣不复传的原因。”
果然,后来六祖大师的弟子神会禅师,在滑台无遮大会中,高树法幢,大作狮子吼,为六祖定位,使得六祖大师功垂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照耀古今。
五.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所谓三昧,又称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等。也就是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
过去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其实,行住坐卧都可以参禅。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心为万事之主,任何修行,重在明心耳!
讲到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首先必须具备:
◆要深信因果。
◆要严持戒律。
◆要坚固信心。
◆要决定行门。
这四点,在参禅用功办道之前,一定要把它熟练,少一分都不够。所谓“因地不直,果招纡曲”、“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从深信因果、严持戒律,到坚固信心、决定行门,都是一种心理建设的功夫;心里有了建设,才有力量,才能承担大法。
修行“一相三昧”或“一行三昧”,能够了达迷悟不二、凡圣一如的境界。因此,六祖大师说,若要成就一切种智,必须了达“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所谓“一相三昧”,就是二六时中,不管身在任何地方,都能不住于一切相,在一切相上不生憎爱,也没有取舍;不念利益,也不念成败,每天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恬静、安闲、融和、淡泊里,这就叫一相三昧。
所谓“一行三昧”,在一切处所,无论是行住坐卧,都能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即已真实成就净土,这就叫一行三昧。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于一切处、一切相,能本着清净心来看待,一切就是净土。《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心清净,随处都是净土,这正是六祖大师开示“一相三昧”与“一行三昧”修行法门的立意所在。
六.禅宗的祖师传承如何?
禅宗法统的世代次第,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首传摩诃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之后,历经各时代的传承,直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渡来华,是为东土第一祖。其后有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等大师,依次相传。弘忍大师门下又出神秀与惠能大师,于是有“南能北秀”之分。而后南宗禅又经数代贤哲的努力,开展出“五家七宗”的局面。然而自六祖惠能大师之后,得法者多,遂以世传次第而不称祖。因此,今人所认知的禅宗祖师传承,共为三十三祖,分别为:
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第二祖阿难尊者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第四祖优婆毱多尊者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第六祖弥遮迦尊者
第七祖婆须蜜多尊者第八祖佛驮难提尊者
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第十祖胁尊者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祖马鸣大士
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第十四祖龙树大士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第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第二十祖阇耶多尊者
第廿一祖婆修盘头尊者第廿二祖摩拏罗尊者
第廿三祖鹤勒那尊者第廿四祖师子尊者
第廿五祖婆舍斯多尊者第廿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第廿七祖般若多罗尊者第廿八祖菩提达摩尊者
第廿九祖慧可大师第卅祖僧璨大师
第卅一祖道信大师第卅二祖弘忍大师
第卅三祖惠能大师
其实,禅的诞生,理应溯源自应化世间的古佛,只是数量难以计数。现在只以过去七佛来说,有过去庄严劫的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现在贤劫的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这就是过去七佛。
无论是过去古佛,或是娑婆世界的三十三祖,乃至历代禅门的高僧大德们,因为有他们的师资相契,才得以使佛法传灯无尽;他们的一生,代表的是佛法,是法脉相续的无尽灯。
七.如何认识“自心的众生”?
众生,又名有情、含识、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杂阿含经》说:“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长阿含经》载,无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于世,故称众生。《俱舍论光记》解释为受众多的生死,故称众生。《大智度论》、《大乘同性经》说,众生是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因此,众生狭义的说,就是人;广义的说,一切众缘和合而生的,都称为众生,不但是一切动物,甚至一切植物,一切山河大地,都可称为众生。
所以,佛、菩萨也是众生之一,所谓“迷即众生,悟即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只在一念的迷与悟。因此,众生不是我们心外的众生,正如佛性人人本具,不假外求。
我们如何把这世间上一切的众生都能认为是自己心内的众生呢?六祖大师即将圆寂前,弟子法海请示:“后代迷人,如何得见佛性?”六祖大师说:“若识众生,即是佛性。”意思是说,如果能认识自性里的众生,那就是佛性现前了。
“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所以,《维摩经》说:“众生是我们的净土,众生是我们的佛道,我与众生平等,无二无别。”
六祖大师进一步阐示如何“识自性众生,见自心佛性”,大师说:“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学佛应该反求诸己,切莫心外求法。佛教常讲“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道;心外求道,则离道日远。人为甚么会被迷,总是因为虚妄覆盖了真心,也就是不能认识自性众生。洞山良价禅师在他老师云岩禅师圆寂后,见到自己水中的影子而开悟,他的悟道偈云:“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心在万法上有现象,有差别,但是在本体上是无差别,无现象。宇宙山河、万亿众生,都是我自己的佛性而已。所以,我与众生无二无别,就是认识自心的众生;如果能认识自心的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我心中的心上人,是多亲多好,我何必去排斥一切众生呢?
八.“自性真佛偈”的内容与意义如何?
在佛教里,心性的别名很多,如自性、真如、法身、实相、般若、真心、如来藏、本来面目等,名相虽有不同,事实上,都是吾人的本体。而佛经中所以有种种的立名,无非是要吾人认识自己,见到自性。
六祖大师讲到我们的真心、自性,特别说了一首“自性真佛”的偈: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见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人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这一首偈语就是说,佛不在他方国土,就在自己的“心”中,所谓“即心即佛,见性成佛”。有一首诗偈说:“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的自性佛,自不必熙熙攘攘的心外求法,自能做一个“自在”的清闲人,正如白云一任清风飘送,到处随缘安住。
说到“见性”,二乘的声闻人见到自己的本性,如同晚上看月亮;如果是大乘的菩萨见到自己的本性,则如白天见太阳。有一首诗说:“方稽沩山水牯牛,吾人尽是一绳头。洛阳芳草春风岸,高卧和鸣得自由。”
如果你知道自己“自心是佛”、“自性是佛”,即使如沩山禅师发愿做一头“老牯牛”,那也是与佛无二;即使与树木花草为伍,那也是逍遥自在。所以,大地山河,只要你的心里能够“悟”,到处都是自己的世界。
六祖大师的“顿教”禅法,从这一首“自性真佛偈”可以看出,主要就是教我们不要忘失自己,教我们要自己肯定自己,谁是佛?原来不是别人,只要你能“直下承担”,我们自己就是佛!
九.禅者如何面对生死?
学佛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要解决生死问题,所以净土宗主张念佛往生净土,就是要了脱生死;禅者的参禅以期明心见性,也是要了生脱死。说到生死,在一般世人看来,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如宗衍禅师说:“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
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总之,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皆为解脱也。
后唐保福禅师将辞世时,向大众说:“我近来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要师父指导”、“请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呢?”
保福禅师安详亲切地反问道:“你说是怎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的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甚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言讫跏趺示寂。
生死由它,生死自如!禅师们说生就生,说死就死,所谓生死一如,即是超越生死,像普化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普化禅师在临济禅师座下,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信者用上好的袈裟给他,但他又不接受信者供养的法衣。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临济禅师,临济禅师就买了一口棺材送他,普化非常欢喜的说道:“我的衣服买回来了!”
普化禅师立刻扛起了棺材,跑到街上大声叫着:“临济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它走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东门。”
第二天,普化禅师准时扛着棺材到了东门,一看,人山人海,都想来看此一奇事,普化禅师对大家说:“今天看热闹的人太多,不好死,明天去南门死。”
如此经过三天之后,由南门而西门,由西门而北门,再也无人相信普化禅师的话,大家说:“我们都给普化骗了,一个好端端的人,那有说死就死?明天再也不上他的当了!”
到了第四天,普化禅师扛了棺材至北门,一看,没有几个看热闹的人,非常欢喜的说道:“你们非常有耐心,东南西北,都不怕辛苦,我现在可以死给你们看了。”
说罢,普化禅师进入棺材,自己盖好,就无声息了。
禅者对于“生死”的看法,所谓“但识自心,见自本性”,禅者知道自己的“本心”、“本性”,是乃“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往无住”,因此无惧于“生死”,甚至视“生死”如“游戏”。所以,从禅师们看淡生死,不为生死挂碍,这就是解脱。禅者的肉身虽然死了,不过,他的法身慧命,他的真心自性,则永远留存宇宙之间,亘古常新。
十.六祖和《坛经》在中国的地位如何?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中,若非佛陀亲口宣说,即为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说。唯一一部由中国僧人所讲,而能列入经典之流者,就是《六祖法宝坛经》。
《六祖法宝坛经》是惠能大师的开示录,由弟子法海等人辑录。内容叙说自性上的大道理,言简意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菩萨法门,是六祖把佛法消化后从自性上流露出来者;他要人放下经书,倡导见性成佛。佛陀在灵山会上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正法眼藏,惠能大师毫不犹豫的把这付担子承挑起来。由于惠能大师的化世,一花五叶的弘传,使佛法多采多姿地在中国社会普遍流传而发扬光大起来。
因此,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门的特色要阅读《法宝坛经》。”由于《六祖法宝坛经》的启发,中国历史上增加了一千三百多位名人,从六祖大师以下,悟道者岂止千人以上;由于《六祖法宝坛经》的流传,中国哲学界因它而孕育了宋、元、明六百八十年的“新儒学”思想。可以说,禅宗自《法宝坛经》以后,便和现代人的生活,和“新儒学”融为一体,宋以后的孔、孟、老、庄各家学者,无不学禅、研禅。“禅解儒道”、“禅儒相融”的结果,佛教不但影响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也融和了中国文化,并且孕育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学精髓──禅学。
《六祖法宝坛经》,因流传年代久远,版本容有不一,文字或有出入,但这并不能否定《坛经》的价值,古代的学者柳宗元、王维、刘禹锡等人都推崇六祖,为撰碑记;近代的钱穆博士认为《坛经》是探索中国文化的必读典籍之一,说《坛经》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自唐以来,《六祖坛经》受人重视、受人推崇,可以说在中国思想上确有承先启后的力量。六祖大师其人其书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所占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