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慧灯之光(第八册)

  • 作者: 慈诚罗珠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在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等“龙钦心髓”当中,多次提到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心、不是精神。

智悲光尊者在大圆满修法里面提到:我现在才知道“龙钦心髓”为什么不承认外在是精神。这与中观应成派一样,既不强调外面是精神,也不强调外面是物质。它自己不成立任何观点,只是跟随眼耳鼻舌身的结论——一种当下感受到的、肤浅的表面现象。当确定世界是幻象以后,显宗很多的观察、辩论等等就不需要了。

修大圆满的时候,首先上师会告诉大家,世界是心创造的。然后让弟子自己去思考: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物质还是精神?然后回来汇报。

诀窍派实际修行的时候,不会把世界的本质分成十二处、十八界、物质、精神等这么复杂,而会将所有的所执都归纳为一种内心创造的幻象。这样证悟心是空性的时候,万事万物的本性也就证悟了,所以不需要观察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诀窍。

因为心的本性不可思、不可言,所以不需要逻辑推理,此时唯一需要的,就是上师瑜伽。当最后上师融入我们的心,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融入一体时,就在这个境界中安住。如果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并修好了加行,就有希望在安住的时候证悟。

此处说的上师,是指法王如意宝或你们自己有信心的其它上师,而不是我。

相对于大圆满直指心性的诀窍来说,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前行都不是究竟的见解。虽然在前行里会讲到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无常,但如果已经确立世界的幻象本质,就没有必要观察器情世界的无常了。根器特别好的人可以通过上师的诀窍去修,而不用走观修无常的弯路。但因为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能力直接进入大圆满的境界,所以有些弯路也不能不走。

如果已经确信上述观点,外面的一切就不需要再观察。但对实执浓厚的大多数人而言,却不能不观察。因为我们认为外面的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对其有真实、实有的执着。相对于这些执着,佛法也有对应的对治方式。其方法,就是一一分析所有的外在世界,最后确定一切都是空性。

修行的前提,是闻思。闻思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在闻思的同时,加强修行的力度,并逐步超越闻思,因为佛经内容太深广,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如果不修行,理论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就不管用了。仅仅理论上知道一切都是心的幻象,心的本性是空性,在断除烦恼方面还是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从善根的角度来说,哪怕在听闻之后,对空性稍微有一点合理的怀疑,将来也可以逐渐断除轮回,所以还是有很大功德。但从断除烦恼的角度来说,却收效极微。

修加行和其他修法,都是为了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是为了断除所有烦恼而成佛;成佛则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

四、修行的结果

证悟,就像金字塔的顶端;内外加行,则位于金字塔的底部;唯识宗、自空中观、他空中观,则处于金字塔的中下部;大幻化网等密宗修法,则位于金字塔的中上部;大圆满的修法,则在金字塔的上端。

在没有观察前,我们认为心是一个载体,通过观察,作为世界载体的心也不可得了。就像盛满食物的碗被打碎,里面的食物也不复存在了一样。当证悟大圆满的时候,就会真正感受到这一切,那时也许会笑起来: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也许会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叫做证悟。

证悟的境界,言语也无法切实地描述。但在还没有证悟的时候,我们只能这样讲。证悟以后就能对这里的每个字、每句话产生非常大的感触与交融,就会知道这当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但因为证悟本来就是语言无法描述的境界,所以对没有证悟的我们来说,就只有自己从字面上去体会了。

小乘佛经中常讲:假如给一位阿罗汉的右边用檀香水沐浴,左边用利刀去砍剁,对阿罗汉来说,左右二者都是一样的——对檀香水的沐浴没有贪心,对刀砍也没有嗔恨心,因为他内心中贪嗔烦恼已经从根本上断除了。既然连阿罗汉都是如此,那佛菩萨就更不用说了。

对菩萨来说,若有人对他拳脚相加、恶口相骂,他不会把对方看做异己;若有人对他推崇备至、恭敬有加,他不会把对方视为知己。虽然外境不同,但因为内心如如不动,所以不会有感觉的差异。

对证悟者而言,诸如地球有四十五亿年历史等所有的过去,就像梦中的历史,因为实际上地球根本没有来处与去处,万事万物皆随因缘而显现,因缘和合的时候,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都会在空中显现。但这些都是并不存在的幻觉,没有实有的过去,未来也不例外。

众生不明白世界的本质,更不知道心的本性是光明如来藏,所以对世界充满了执着。在无明的驱使下,如来藏也对我们不起任何作用,我们这些凡夫仍然会在轮回中流转,继续做着轮回的恶梦。

有些人常问:既然证悟了一切都是空性,众生、佛都不存在了,那对谁发菩提心,对谁修慈悲心呢?

其实,龙树菩萨讲过,证悟空性以后,菩提心和慈悲心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自然而然地生起、增长。因为万事万物的本性虽然是空性,但众生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以为世界是真实的。故而会在这个自认真实的世界中,为了追求“真实的幸福”和远离“真实的痛苦”,而造作了如山的业,从而使自己反复流转轮回,饱受痛苦的折磨。

佛菩萨证悟空性以后,发现其实并没有众生、痛苦与轮回,但对众生来说,轮回却是真实存在,看到这样的状况,佛菩萨会对如梦如幻的众生产生不可遏制的慈悲心,并反复思考:救度众生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

菩萨就是在如梦如幻的境界当中,示现如梦如幻的身体,来度化如梦如幻的众生。大乘佛法的涅槃,叫做不堕两边的涅槃。普通众生因为烦恼和无明,会不由自主地流转轮回,这叫堕入轮回的边;小乘阿罗汉超越了轮回,但他们却不愿意返回轮回度化众生,所以又堕入了涅槃的边。菩萨因为有了出离心与菩提心,就可以不堕轮回与涅槃二边。

大乘佛教告诉我们,通过慈善,可以暂时断除众生的某些痛苦,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幸福、快乐,所以慈善也应该做。但最关键的,是给众生宣讲无我、空性、四谛法门,让众生明白世界是假的,是自己创造的。这样才能让众生彻底断除痛苦,从轮回的漫长恶梦中醒来。

一旦证悟空性,就能推翻我执,随之而来的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佛菩萨度化众生的主要方法不是显神通,不是捐钱布施,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所以佛会在四十多年当中转了三次法(分割敏感词)轮。

五、修空性重于一切

无明的力量很强大,它不仅在这辈子欺骗了我们,而是生生世世都欺骗了我们。让我们流转轮回、不得安生。

从出生到现在的几十年中,我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都像昨晚的梦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依处、没有支柱。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自己承担,亲戚不能分享,朋友无法分担。将来走的时候,也是孤苦伶仃地一人前行。所以,我们要自强、自立,不要依靠他人,要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心力。

金钱只能解决一些生存问题,但绝对不能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只有内心,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者。只要内心坚强,就没有无法战胜的困境。证悟空性,就是彻底的坚强。当心坚强到巅峰的时候,就成佛了,不再受任何贪嗔痴的影响。

贪嗔痴的来源,不是外在,而是心的观念与执着。如果心不执着,则任何外面的东西都不会让我们产生贪嗔痴。如果内心执着了,贪嗔痴也会随之而来。

就像光线不好的时候,有人会把绳子当成蛇,本来绳子不是蛇,但我们的第六意识却把它当成蛇了,因为将绳子执着为蛇,对蛇的恐惧也接踵而至,恐惧的程度,也与见到真实的蛇完全一样。

流转轮回的时候,为了不受苦,或是为了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些幸福快乐,我们会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不要说世间法上的操持,单单在善法方面,我们也放弃了很多世间享乐,连更熬夜地念咒、打坐、供养、布施……修了无数苦行。但麦彭仁波切却在论典中给我们当头泼下一瓢凉水:在没有解决我执的根本性问题之前,做再多的事情,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应该放弃毫无内心觉知的表面善法,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为断除我执而闻思修行。

这就像在梦中梦见洪水来了,无论怎样在梦中修筑堤坝、抗洪救灾,累得气喘吁吁,都不如设法从梦中醒来一样。佛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才广转法(分割敏感词)轮,把世界的空性真相告诉大家,让大家从梦中苏醒。而积累世间福德,则犹如在梦里修堤坝,无论做再多的慈善,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麦彭仁波切告诉我们,没有比修空性更重要的事情了。无明和智慧,就如同黑暗和光明,是对立和矛盾的。以前我们心里只有无明,没有智慧,所以形成了这样的世界。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力争培养智慧,让智慧占上风,把无明彻底赶出历史舞台。这样一来,世界就转化为清净世界了。

学佛的方向不能错。所谓学佛,就是学习、追求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哪怕生起一瞬间的空性智慧,也是真正的学佛。如果只是为了人天福报而做一些世间善法,这都不是学佛,更不是佛教的核心。

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才是我们的核心。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是现证心的本性般若波罗密多。

我们不能认为,《心经》、《金刚经》、《般若十万颂》就是般若波罗密多,这些都叫文字般若波罗密多。真正的般若波罗密多本体,是心的本性。在显宗第二转法(分割敏感词)轮的经典中,心的本性叫做空性;在第三转法(分割敏感词)轮的经典中,心的本性叫光明、如来藏;到了密宗的时候,则将第二转法(分割敏感词)轮的空性和第三法(分割敏感词)轮的光明结合、双运,并称之为“基”。基、道、果当中的基,也叫做基续。“基”意即基本,是无始以来存在的,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现象的基础。因为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现象,都是从我们的内心当中显现出来的。空性和光明的结合体,是所有佛法中最殊胜的道。虽然用语言可以分为光明和空性两个反体,但实际上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二者是无法分开的。我们的世界,就安住在光明空性的虚幻当中。

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没有任何所知障与烦恼障。所有的障碍与念头,都是突然间产生的,而不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永远都是光明、清净、透明,不可思、不可言,就像虚空一样。我们的语言只能这样说,我们的意识也只能这样思考。凡夫的言思,永远摆脱不了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四边局限,所有的概念、烦恼以及稀奇古怪的见解,都是从这四个边上延伸出来的,所以龙树菩萨在所有的中观论著中,什么也不承认,因为在四边的范围内,不存在心的本性,其中的任何一个边,都是错误、戏论,都不符合事实。当真正证悟的时候,就会将四边彻底推翻。这种推翻,不是建立一个新的观点,而是打破所有观点。

宇宙世界、现实生活、恐怖的地狱以及大家都很羡慕的极乐世界,都是从不可言不可思的光明境界当中显现的,就像电影里面的图像、人物、风景,都是在银幕上出现的。除了银幕上面的图像以外,没有别的东西一样。

在根本没有证悟的人听来,这些话是有点不好理解,证悟以后,才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真正含义。证悟空性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证悟的功德,也即佛的功德。从他空中观的角度来说,佛的法身所有的功德,现在就已经存在于我们心的本性当中,不需要去寻找,是常住不灭的。只是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看不见。依靠证悟空性的智慧,就能显现法身功德,它的最终结果,就是成佛。

上师瑜伽的修法

一、修持上师瑜伽的意义

上师瑜伽虽然是五加行中最后的修法,但上师瑜伽却是证悟大圆满最殊胜的途径。平时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都离不开上师瑜伽的修法。

证悟大圆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广泛闻思,继而修出离心、菩提心、曼茶罗,行菩萨道积累大量资粮。当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证悟空性;另外一种,是依靠具德上师的加持。

得到具德上师加持的前提,是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越强烈,就越能得到加持。如果没有诚心与信心,哪怕佛菩萨、上师们再慈悲,对我们也无能为力。

我想,禅宗虽然没有强调上师的加持,但禅宗的证悟方式也应该需要上师的加持。

《普贤上师言教》中,引用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以及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等论典中的教证,宣讲了很多密宗金刚上师的功德、标准与条件。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也讲了上师的标准。但佛经中也讲过,若能找到一位具备所有功德的够格上师,那是再好不过。实在找不到,最起码也应具备其中的世俗菩提心,这是大乘上师的最低标准。因为戒定慧的所有功德,都必须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

虽然上师既有佛的化身,也有菩萨的化身,乃至普通凡夫,也可以担当上师的职责,所以不一定都是佛。但上师能给予我们佛一样的功德,所以在找到具德上师之后,就应像佛一样恭敬对待。

为什么呢?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真的有福报见到释迦牟尼佛,佛会不会示现神通让我们直接往生净土,或采用什么特殊方法让我们直接证悟呢?不会。

虽然佛陀住世期间,每传一次法,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或非人发菩提心、成就阿罗汉的果位或者成佛,但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佛的身边,却连基本的禅定都没有修出来。佛帮助我们的唯一方法,就是给我们指一条解脱之路,然后让我们自己去修。正如佛经云:“我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解不解脱,还是要靠自己。

同样,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见到佛,但我们的上师却正在做着佛的工作——无自私、无条件地给我们指一条修行解脱之路。虽然上师传法的时候,没有佛陀传法的时候成就的人数多,但这都是因为听闻佛陀讲法的众生在过去的多生累劫当中累积了资粮,根基成熟了,所以能在佛转法(分割敏感词)轮的时候当下证悟,那都是他们自己的功劳。我们因为福报浅薄、资粮鲜少、孽障深重,所以不能证悟,这能怪上师吗?当然不能!只能怪我们自己。既然上师做了佛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把上师视为佛。

佛经上也有记载:在末法时代,佛不会以佛的形象出现,而会以善知识或其他众生的身份来度化众生。在上师或其他人当中,很可能有佛菩萨的化身。

但如果上师既没有给我们传过法,也没有任何佛法方面的恩德,那就不好说了,除非是有其他的加持让我们开悟、解脱,否则就不能说上师是佛。这样的上师,也不一定有佛一般的恩德。能用神通或其他方法转化、挽救弟子心里的恶念,这种上师才是真正的上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