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显宗与其他教派的法师,对藏传佛教十分强调对上师的绝对信仰与恭敬十分不以为然,认为太过极端。其实,视师如佛的观点不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在显宗的《般若摄颂》里面,也有相似说法。如云:“贤善弟子敬上师,恒依诸位智者师。因智功德源于彼,随说般若波罗蜜,佛诸法依善知识,具胜功德如来语。”只是密宗比较强调而已。
就像学生不听老师的话,不恭敬老师,也不会学到老师身上的优点一样。对上师没有信心,就得不到证悟。
当然,不具备法相的所谓上师,则不是真正的上师,而是伪上师。我们不必把这种人当成佛来看待。即使自己号称是上师、成就者、高僧大德,我们也要再三观察。盲目依止、崇拜人格低劣的人,是非常危险的,这也叫做迷信。
说实话,按照藏传佛教的标准,像我这样的凡夫根本就不配称为上师,顶多可以算作佛学老师,离上师的距离还非常远。
以前有一个法王如意宝的弟子,也是我们的上师。我们平时相处较多、时常聊天,所以比较了解,的确是非常好的修行人,现在他已经圆寂了。
有一次我在成都放生的时候,想做一件与佛法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但不久在拿书时,看到床头柜上放的这位上师的照片,立即打消了想这个事情的念头。虽然照片不会说话,但因为这位上师经常给我们灌输出离心的理念,我们聊天的时候,也是聊出离心、菩提心、无常等等,所以他的照片也有这样的能量或气场。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一位普通的上师照片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法王如意宝对我们的摄受力就更不用说了。具有如此功德力的人,才能称之为上师。
我们平时看到上师的时候,嗔恨心、贪心等各种世间的念头都出来了,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信心不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上师本身的加持、功德不够强。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即使看到释迦牟尼佛也生不起信心,而且还会诽谤释迦牟尼佛,想让这种人生信心,也是很难的。
本来上师度化众生不需要靠神通,但有些时候还是有这样的显现。《米拉日巴传》里面就讲过一段公案:米拉日巴有个弟子想回老家,米拉日巴不同意,但他却违背教言,不顾师父的反对回家了。
回家后有一天,弟子想干一件不如法的事情。米拉日巴以神通让弟子的头遭到猛烈撞击,在疼痛难忍的当下,想干这件事的念头也消失了。
在我们的传承上师里面,有非常了不起的上师,把他们这样的人当作佛,当做我们的精神支柱,一切都依靠他们,就没有错,一定会得到加持的。
因为我们自己的福报不够,既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也没有看到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等了不起的上师,但有些人见过法王如意宝。法王如意宝是真正的佛,虽然每个弟子都会说他的上师是佛,但法王如意宝却是当之无愧的佛。这不是因为我是他的弟子才这样说,包括莲花生大士的授记、释迦牟尼佛的授记等很多经论中,都有关于法王如意宝是佛的化身的证据。
虽说要亲近、恭敬上师,但不一定要在外在身体上与上师保持亲近。只要心中有信心与恭敬心,与上师的距离不是问题。当年米拉日巴就是这样,他在上师那里得法以后,上师也没有让他待在自己身边,而是让他自己去修行,所以米拉日巴后来再也没有见到上师。但因为他的信心非常强烈,所以也能即生成佛。倘若没有虔诚的信心,即使一天到晚待在上师身边,也得不到加持或开悟。
二、具体修法
这个上师瑜伽修法很简单,却包含了上师瑜伽的所有内容:一,观想;二,供养、祈祷;三,接受灌顶。即使是很广的上师瑜伽仪轨,也是这些步骤。
(一)观想
阿
轮涅诸法本净觉性中,自性不灭智慧五光界。
本体具德文殊金刚尊,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宝。
“阿”,很多仪轨的前面,都有这个“阿”字,代表空性、法界。无论观想上师还是本尊,都离不开空性。《生起次第的修法》(见《慧灯之光》)里面讲的三种禅定中的第一种,也是这个意思。万法都离不开空性,都在空性当中诞生,在空性当中存在,并在空性当中消失。
“轮涅诸法本净觉性中”,“轮”也即轮回,我们看到的三界六道等一切不清净现象,就叫做轮回。轮回不仅指一个生命从死亡再到转世投生的一个生命个体的轮回,而是指包括外界的山河大地在内的所有世俗谛的不清净现象。“涅”也即涅槃,也就是指如来藏。
轮涅诸法本来清净,前面的“阿”字,也代表一切轮回和涅槃之法的本体为平等、清净。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就像六祖慧能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没有任何清净与不清净,在胜义谛当中,一切都是清净的。
前面刚讲了清净和不清净都不存在,后面又说一切都是清净的,这话不是矛盾吗?不矛盾。世俗人所想象的清净和不清净,是相对的,不成立的。而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述最终剩下的法界、如来藏,就只有用“清净”一词,因为我们的语言准确性不高、精确度不够,所以只好如此。本来如来藏没有任何污垢,没有任何不清净的现象,所以这样表述也没错。
当有一天我们感悟到真正的清净时,就能像禅宗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能切身体悟到其中的含义。
本来清净的佛智,也即“觉性”。从第三转法(分割敏感词)轮的术语来讲,是如来藏;从密宗的术语来讲,叫做自然本智;从窍诀派的语言来讲很简单,就是心的本性。远离所有烦恼以后,如果没有任何东西,则是龙树菩萨的《中论》里面讲的单空,而不是觉性。
就像衣服穿脏以后,可以洗得很干净,因为污垢不是衣服的本质,而是突然沾染到衣服上的。如果污垢是衣服的本质,则是没办法洗掉的。同样,我们的所有烦恼,都不是我们心的本性,所以可以清净、可以断除。如果烦恼是心的本性,那就无法改变了。
六祖慧能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还是有一点点偏于空性,真正在“本来无一物”之后,就是光明的觉性。
在显宗经典中,释迦牟尼佛给弟子宣讲如来藏的时候,因为如来藏不属于凡夫的境界,所以无法证明给弟子看,只有伸出舌头,露出广长舌、法(分割敏感词)轮标记(均为佛陀特有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之一)等不同于常人的相好,然后谆谆告诫弟子:因为我多世累劫当中没有撒过谎,才会有如此相好庄严,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之后,才开始宣讲如来藏。
在密宗的经典里,没有这么麻烦。当弟子把五加行修完以后,不但可以让弟子听闻佛的语言,而且还有很多直指心性的窍诀,让弟子自己去体会本净觉性——本来清净,远离一切戏论、执着,空性和光明双运的自然本智。
“自性不灭智慧五光界”,“自性”,即如来藏、自然本智。
“不灭”,《华严经》里讲得很清楚:纵使不可思议之宇宙被火烧毁,然虚空不可摧毁。自然本智,亦复如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在我们心里有痛苦、快乐等情绪,贪嗔痴等烦恼,以及信心、慈悲心等善念的任何时候,如来藏或自然本智却如如不动、坚不可摧。既然《华严经》都这样说,密宗就更不用说了,故而说“自性不灭”。
可惜的是,即使心的本性中有光明如来藏,但如果不修行,对上师、对法没有信心,那我们永远也体会不到自然本智。
“智慧五光”,五光象征佛的五种智慧。实际上,在我们心里,本身就具备佛的五种智慧。
之后观想法王如意宝的时候,首先应从自己的本性清净当中观想。
其实,不仅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时应该这样,无论观想任何本尊、任何佛菩萨都应该这样——把自己心的本性如来藏观想为佛,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佛本来就是光明如来藏的显像。光明如来藏好比大海,佛菩萨及坛城有如大海的波浪。
“本体具德文殊金刚尊,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宝”,观想本尊形象为我们唯一的怙主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其本体,为具德文殊金刚尊,也即文殊菩萨。法王如意宝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可以说也是一切佛菩萨的化身。
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有两种观想方法: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里的上师瑜伽,是本体观想为自己的根本上师,相貌观想为本尊莲花生大师。但在这个修法中,则是本体观想为文殊菩萨,形象为法王如意宝。上师长什么样子就观想什么样子。
对上师非常有信心的人,比较适合第二种观想;如果对自己上师的信心不太强烈,就适合第一种观想方式。当然,如果对自己的根本上师根本没有信心,那就没有必要修上师瑜伽了,修了也没有用。
修此上师瑜伽的时候,无需观想其他人,就观想法王如意宝。如果对其他上师有信心,无论十个、二十个一百个,都可以观想与法王如意宝为一体。这样观想的原理,佛经里面是有记载的。因为此处修的,是传承上师,所以即使没有见过法王如意宝,也一样能得到加持。
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
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
“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观想上师的面容为洁白、鲜明、美好的庄严之相,身着班智达的衣饰,手结善知识说法时结的说法手印,并执持宝剑与经函。
(现有的法王如意宝唐卡中法王穿的衣服,是藏传佛教的衣服,与班智达的衣服稍有不同,班智达的衣服应该是一件蓝色的短袖,其他的袈裟等等是一样的,但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依照唐卡的样子观想也可以。)
右边的宝剑,代表慈悲心,它不是针对任何众生,而是针对烦恼,针对无明。象征以慈悲的宝剑断除众生的无明;左边的莲花上面,是代表智慧的一本般若经函。宝剑与经函的结合,象征智慧和方便双运。
“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两腿双盘结金刚跏趺座,并发出无边无量的光芒。
“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自现”是指自己所感知的现相,包括看到的物体、听到的声音等等。本来自己所感知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自现也就是自己的现象。在修此法的时候,要将自己的现象观为清净、光明的法王如意宝。
(二)祈祷
前面是观想部分,之后就开始祈祷。祈祷的时候,要念诵法王如意宝的祈祷文:
自大胜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
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
“自大胜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者”法王如意宝当年朝拜五台山时,在五台山的善财洞中闭关二十一天,在禅定境界中见到文殊菩萨,并示现文殊菩萨的加持入于心间。
本来法王如意宝与文殊菩萨无二无别,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萨,并不需要文殊菩萨的加持。他这样示现,就是告诉我们:如果真心真意地修任何本尊法,是可以得到加持的。
“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祈祷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之莲足,让我们通过意传加持,得到法王如意宝的证悟境界。
意传加持是可以得到的,但得到加持的方式,不像电脑拷贝那样轻而易举,而要通过自己的修行,并结合对上师的信心,就可以证悟到与法王无二无别的境界,这叫做意传。
观想、祈祷的同时,要对上师发起强烈的信心,最好能激动到眼泪直流、汗毛竖立的程度。如果实在对上师生不起信心,就要去了解上师的功德,看上师的传记,并从中获知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事业等等,这样就能生起强烈的信心。
之后,就念诵上师祈祷文,念诵的数量没有规定,当然越多越好,但也要考虑自己的时间。念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进入第三个阶段。
(三)受灌顶
灌顶有三种: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
今生前所未有的第一次灌顶,叫做基灌顶。基灌顶一定要找一位具德上师赐予;
以后的灌顶,叫做道灌顶。道灌顶不一定需要上师赐授,自己也可以观想灌顶,如果能清楚地观想,效果完全一样。比如说,如果犯了密乘戒,就先需要忏悔,忏悔之后还需要重新受戒。在这个时候,通过观想的方法也一样能得到密乘戒,这叫做道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