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地末尾最后得到佛果时,十方诸佛会赐予灌顶,就叫做果灌顶。
此处的灌顶,属于道灌顶。
后师已成五光之明点,由从自顶渗入于心间,
当思诸佛智慧总集师,获得与彼同份之加持。
观想上师化为五种颜色(代表佛的五种智慧)的光或明点,从自己头顶发旋处进入身体,经过中脉融入心间,之后观想自己的心,与诸佛智慧之总集——法王如意宝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获得与上师如意宝一样的加持与功德,并安住在此境界当中。
如果已经证悟大圆满或证悟了禅宗的开悟境界,就在此时进入大圆满或开悟的境界中安住;如果根本没有开悟,就观想自己的心融入上师的智慧之后,什么也不想,只是安住即可。不思维任何事情,既不迎接未来、追究过去,也不观察当下。静下来,在这个状态当中,一切都像虚空一样是平等、清净的。这样安住的结果,就有可能证悟——找到胜义谛的上师。
本来上师的心,就是光明如来藏,我们的心融入上师的心,也即我们的所有念头都消失于法界光明如来藏当中,最后只剩下光明如来藏,这实际上也是佛菩萨证悟的境界,第一次证悟大圆满的时候,也是类似的状态。
其实,如果把上师和自己看做两个人,则两个人的心永远不可能变成一体,但上师的心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的本心。我们的心的本性不仅是上师的智慧,而且也是诸佛菩萨的坛城,包括寂静本尊与忿怒本尊的坛城。
此处要注意的是,当心静下来以后,很多人比较容易找到一种很舒服、很透明、很清静、没有任何杂念的感觉。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这就是证悟空性,这是阿赖耶识,与解脱没有什么关系。但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到证悟的境界,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也叫做胜义谛的上师。
给我们传法灌顶的根本上师,是世俗谛的上师;胜义谛的上师,就在我们心中。胜义谛的上师,是我们最终的、真正的上师。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一直都跟我们在一起的,但我们却看不见。通过世俗谛上师教言的引导,就能看见胜义谛的上师。我们平时见到的所有上师,都是世俗谛的上师,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上师。同样,当年很多人看到的示现出家形象的释迦牟尼佛,也不是真正的佛,而是佛的一种形象。真正的佛,是光明如来藏,也即佛的法身与报身。
佛在《金刚经》里讲得很清楚:“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些人认为,看到释迦牟尼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色身,就是见到了佛;有些人认为,佛是具有声、香、味、触,或受、想、行、识等等的,但佛告诉我们,如果以为色相、声音是我,就是在行持邪道,永远见不到佛。
但世俗谛当中的佛菩萨、善知识还是需要的,因为只有这些世俗谛的显现,才能度化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譬如,要度化畜生,就要示现畜生的形象,才能与它们沟通、对话,并引导它们修行,走解脱道。如果示现为言语不通的人类,就只能给它们念佛号了。虽然佛菩萨已经超越了世俗谛,不再有血肉的身体,但为了度化我们,还是会示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身体。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没有办法度我们,清净现象当中的普贤王如来,佛的报身、法身虽然殊胜,但也没有办法度我们,因为我们之间无法沟通,所以世俗谛的上师是非常重要的。
世俗谛的上师,我们已经有了,但胜义谛的上师我们究竟找到没有,就只有问自己了。胜义谛的上师不需要到别的地方去找,就往自己的心里去找。如果没有找到胜义谛的上师,就没有达到世俗谛的上师的目标,所以我们还需努力。
如是离意法身中入定。
就这样在远离所有杂念的法身境界中入定。这样的修行,也可以叫修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或禅宗的禅定。
如果这样认认真真地修了,还是没有证悟,那就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对上师的信心不足;二是业障深重。排除这两个问题的方法,第一要增长对上师的信心,第二是修金刚萨埵修法。这样就没有理由不证悟。
当安住几秒钟或者一两分钟以后,又可能会生起杂念。这时候就设法重新安住。
彼中起座时,观诸现有即师本性,而行平常威仪也。之后是回向、出定。
从定中起座的时候,观修“现”器世界,“有”有情世界,也可以说万事万物皆为上师之本性。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坐车、上班、忙碌、清闲等任何时候,都应把所有现象观想为清净的上师本性之显现。
万物怎么可能是上师呢?
山河大地在显现上虽然不是上师,我们的上师不可能是一条河或一座山,但山河大地的本体是佛的清净坛城。心的本性是胜义谛的根本上师,所有一切现象均为上师的本性。
很多还没有正式听到大圆满的人,会对大圆满很向往、很羡慕、很期盼,但假如有一天我们真正有机会听到大圆满,大圆满的具体修法就是寥寥的一两句话,就像《六祖坛经》所讲的核心文字也只有几句话而已。
这么简单的语言怎么能让我们证悟呢?最重要的助缘,就是修加行,让我们的根基成熟,然后再加上上师的加持,就万事俱备,只欠证悟了。
上师瑜伽非常重要,以后修任何法,首先都应该修一遍上师瑜伽,然后在与上师无二无别之境界中安住,生起杂念以后,再去修日常的修法,之后回向。这样一定能找到胜义谛的上师。
[NextPage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藏音)(汉意)
皈依、发心
桑吉丘当措杰巧南拉诸佛正法贤胜三宝尊
向却瓦德达呢嘉森且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达给因所吉波所南吉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卓拉潘协桑吉哲巴效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三遍)
啊啊
克迪秋更嘎达如波昂轮涅诸法本净觉性中
让当玛格义西喔尼龙自性不灭智慧五光界
喔吾华单加毕多吉拉本体具德文殊金刚尊
南巴加吉义新洛布尼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宝
嘎萨则争班智达义其白明美颜班智达之饰
秋恰夏吉日阿支拿瓦南木说法手印持执宝剑函
夏尼吉中喔热莫美卓二足跏趺照射无边光
让朗达毕坚得拉美萨一切自现观为净明然
祈祷者:
涅庆日喔赛内香更思自大胜境五台山
嘉华头吉新拉义拉门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代布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随力念诵后:
塔尼喇嘛喔内头耐吉后师已成五光之明点
让格协喔涅修酿为腾由从自顶渗入于心间
嘉更义西玖地喇嘛当当思诸佛智慧总集师
嘎瓦娘波新拉托巴萨获得与彼同份之加持
如是离意法身中入定,彼中起座时观诸现有即师本性,而行平常威仪也。
两种佛性
《大乘庄严经论》(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本)中说:
性种及习种 所依及能依
如来藏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如来藏光明的现象部分,即佛的报身和化身,因为是有颜色的,所以此二者也叫做色身;另一部分就是如来藏光明的空性部分。
从如来藏的角度来讲,所有生命都有如来藏佛性。因为如来藏是我们心的本性,它是自然的,本身就存在,不需要通过修行来增长,它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的心,所以也叫做自然住佛性或“性种”。但世俗佛性,也即随着闻思修而增长的随增佛性或“习种”,却是修行人需要观察自己是否具备的素质。这也叫圣种、圣性,圣者的种子、种姓。当自然住佛性与随增佛性走到一起,变成无二无别的时候,就叫做成佛。
唯识宗和一些小乘佛教认为,人有五种种姓:一,大乘佛教成佛的种姓;二,小乘佛教的声闻种姓;三,缘觉种姓;四,不定种姓,随时有可能变化,比如开始是小乘佛教的阿罗汉种姓,但后来因为其他原因,变成了大乘种性等等;五,还有一些众生是断根、断性,根本没有佛性的种姓,这种人永远都成不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