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六》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此中若无真实止观及随顺二,则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观之果。

如果此处不是指真实的止观以及止观的两种随顺,那么三乘一切功德就不一定都是止观之果。

换言之,如果只限定在真实止观的范围之内,而没有包括止观的两种随顺,如此则因有些三乘功德不是真实止观之果,就不能一概决定三乘功德全是止观之果。因此,上文所说能成就三乘一切功德的止观,必须包括真实的止观以及止观的两种随顺。

未五、八苦修行之理分八:一、思惟生苦 二、思惟老苦 三、思惟病苦 四、思惟死苦 五、思惟怨憎会苦 六、思惟爱别离苦 七、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八、思惟五取蕴苦

申一、思惟生苦分三:一、思惟生苦五相 二、特别思惟住胎之苦 三、摄义

酉一、思惟生苦五相

如是八苦之中,初思惟生苦分五。

八苦当中,首先思惟生苦,分五相思惟:一、众苦所随故;二、粗重所随故;三、众苦所依故;四、烦恼所依故;五、不随所欲离别法性故。

众苦所随故,生为苦者。谓诸有情那洛迦中,及诸一向惟苦饿鬼 1 ,并诸胎生、卵生,如是四类,于初生时,便有无量猛利苦受随逐而生。

一、众苦所随故,生为苦:有情地狱、一向惟苦饿鬼以及胎生、卵生这四类有情,在最初受生时,就有无量猛利的苦受伴随着产生。(以上四类有情以外的湿生与化生,不会出现受生时的猛利苦受。)

粗重所随故,生为苦者。谓三界一切诸行,为烦恼品粗重所随,无堪能性,不自在转。三界有情诸行生起,皆为烦恼品类粗重随逐。总之,由有生住增长烦恼种子随逐流转,故无堪能安住善事,亦不如欲自在而转。

二、粗重所随故,生为苦:依靠业和烦恼所引生的三界一切诸行(有为法),都是被烦恼品粗重(烦恼种子)所随逐,没有堪能性,不能自在而转。三界有情各种行的生起,都为烦恼品粗重(烦恼种子)随逐不离。总之,因为有新生的、安住的、增长的烦恼种子随逐流转,所以心不堪能安住于善法,也不能如心所欲,自在而转。

这一苦相就是没有能力自主。苦因即粗重随逐。比如:黄金当中搀杂铁等成分,就会导致散裂,不能随意打造成饰品。同样,心中有烦恼种子,以此习气势力的作用,会导致心不堪能安住在善法上,不能如心所欲自在而转。比如:不能自在地令心不散乱,不能自在地使心思择诸法,不能自在地实修加行等。

“粗重”,是法尊法师参照玄奘大师的翻译,从藏文直译为取恶处,即会以此获取恶趣果之义,指留存在心相续中,能使颠倒心识辗转增长的习气势力。“烦恼品粗重”即烦恼种子。

《瑜伽师地论》说:“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

《瑜伽师地论》中宣说了三类:一、既是粗重也是随眠,即烦恼品所摄的种子;二、是粗重而不是随眠,即异熟品所摄的种子和无记品所摄的种子;三、既不是粗重也不是随眠,即信、精进等善法品所摄的种子。

众苦所依故,生为苦者。谓于三界既受生已,由此因缘,便能增长老病死等无边众苦。

三、众苦所依故,生为苦:在三界受生之后,由于这一受生的因缘,便能增长老、病、死等不见边际的众多苦恼。

换句话说,在由惑业的力量而取受三界的生后,依于生就一定引出老、病、死等众多苦恼。所以,这一相是由所引的老病死苦等,对能引的生安立为苦。

【烦恼所依故,生为苦者。谓于生死既受生已,便于贪境、嗔境、痴境发生三毒,由此能令身心苦恼不静、不安乐住。谓诸烦恼由种种门逼恼身心。

四、烦恼所依故,生为苦:在生死中受生之后,便对贪境起贪、对嗔境起嗔、对痴境起痴,由此能令身心处在苦恼不静、不安乐的状态中。也就是诸烦恼将由种种门径逼恼身心。

唐译《瑜伽师地论》说:“云何烦恼所依故苦,谓受生已,于爱境爱、于嗔境嗔、于痴境痴,由是因缘,住不寂静昏荡身心不安稳苦,故名烦恼所依故苦。”受生之后,便会遇缘引发贪嗔痴,由此因缘,而使有情住于不寂静、昏荡身心的不安稳苦恼中。所以,这一相是从所引的烦恼不寂静、不安稳苦,而对能引的生安立为苦。

不随所欲离别法性故,生苦者。谓一切生最后边际,咸不出死,此非所爱,此复能令惟受众苦。

五、生本是不随自心所欲而终将离别的法性故,生为苦:一切生的最后边际都超不出死亡,这并非自己所爱,由此因缘能使有情唯一感受众苦。

唐译《瑜伽师地论》说:“云何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苦?谓诸有情,生者皆死,生必殒殁,所有寿命,死为边际,死为终极。如是等事,非其所爱,由此因缘,唯受众苦。是以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说生为苦。”

四大假合之生,必定以四大分离而死,这是生的离别法性。有情贪生却无法避死,这是不随所欲。由此因缘,会导致有情在死亡时感受众苦。这一相是以所引的不随所欲苦,对能引的生安立为苦。苦因是生本为离别的法性。

总结:

故应思惟如是生时,众苦俱生、粗重俱生,生复能引衰老病等烦恼死亡,此亦能令受苦道理。

所以,应当思惟在受生的同时,众苦伴随而生、烦恼品粗重(种子)伴随而生,以及从能引来说,生能引出老病等苦、能引出烦恼、能引出死亡,由此也能令有情受苦的道理。

酉二、特别思惟住胎之苦分五:一、处胎不净之苦 二、母食之苦 三、住胎热苦 四、以母威仪饮食引生之苦 五、出胎之苦

戌一、处胎不净之苦

特住胎时,受何苦者,如《弟子书》云:“极猛臭秽极逼切,最狭黑暗遍蔽覆,住胎犹入那洛迦,身屈备受极重苦。”

特别在住胎时遭受的痛苦,如《弟子书》所说:极其浓烈的臭秽、极其逼切的苦触、极为狭小的空间,完全笼罩在黑暗当中,有情住胎就像堕入地狱一样,身体弯曲,倍受极其深重的痛苦。

“极猛臭秽”是说处在母胎时的臭秽之苦。“极逼切”是说种种苦触逼迫切身。“最狭”:胎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空间极为狭窄。“黑暗遍蔽覆”:漆黑一片,没有丝毫光亮。“身屈”:身体被挤压而弯曲等。

1、 一向惟苦饿鬼:饿鬼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一向苦饿鬼,这种饿鬼有福报,不是一向痛苦;第二类是一向唯苦饿鬼。此处是指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