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六》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似已得超越,恶趣苦暴流,虽励不久住。”】

上界天安住定中,似乎已超越了恶趣苦的瀑流。实际上,虽然努力修习世间禅定,也不可能长久安住。

以下以比喻说明。

【“等同空飞鸟,如童力射箭,堕落为边际。”】

就像大鹏鸟在空中振翅高飞,也有体力耗尽无法维持而下落之时;又如孩童用力射出的飞箭,在动力消耗穷尽时,终归堕落。

【“如久然诸灯,刹那刹那坏,诸行变坏苦,仍当极侵恼。”】

天人以修有漏禅定为因,得生上界。而这只是依仗有限的定力安住于定中,毕竟没有超出行苦。当定力消尽时,又会被烦恼和业力驱使,堕于下处。就像一盏久燃的油灯,看似不动的假相下,实际是刹那刹那地坏灭,与此相似,住劫不动的上界天仍然被诸行变坏之苦极度侵恼。

正如《亲友书》所说:“虽得天界大欲乐,及诸梵天离欲乐,后堕无间为火薪,忍受众苦无间绝。”上界诸天的结局多数悲惨,考察其原因,是因为因地修行时,错认修世间定为解脱道,以及认为获得禅定便是解脱。既然埋下这一祸根,就会在定力丧失而即将堕落时,认为没有解脱。随此邪见而身陷地狱。比如《楞严经》上讲到的第四禅无闻比丘,妄称自己已证圣果。在天报穷尽,衰相现前时,谤阿罗汉,由此身遭后有,直堕阿鼻。

因此,要思考:只修习有漏禅定能否避免堕落呢?有漏定不同于证空慧,并不能对治苦因烦恼,息灭五取蕴,因此仍然要随惑业而转,无力遮止生死迁流。

可是不了解这一真相的人,总是想维持住轮回的安定与美好。其实,有漏法本是不坚固注定变坏的法,任你如何维持也不可能转变成坚固的自性。因此,为维持世间盛事所付出的努力,都只是付诸东流,毫无实义。

巳三、摄义

学人思惟轮回苦时,要在通达苦苦和坏苦之后,进一步致力于思惟行苦。如果只停留在苦苦和坏苦的认识上,就难以发起普厌三有的心。因此本论特别强调说:如果对于生死取蕴的自性,没有生起真实厌离,那么真实的求解脱心就没有发生之处。

行苦的相状用比喻来描述,就像大海中即将沉溺的商主;又像被大水无情冲走的孩子;又像手脚被缚将堕悬崖的人;又像注定要被敌人杀害的俘虏;又像刹车失灵随时会车毁人亡的车辆。

观察轮回中的一切法,就像一辆辆刹车失灵的小车,无法自控地随业迁流,而终归毁灭。凡夫俗子不修解脱道,都无力掌握自己的身心,完全只是随着烦恼和业而转。像世上的男女老少都是刹车失灵的“车子”,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最终就变成了一具具的尸体。不但是人,连天上的星星最终也要一颗颗地殒灭。事实上,任何受烦恼和业力支配的法,不论外在多么清净、安乐,实际上只是苦性的法,结局只有坏灭,堕入苦中。

兰仁巴大师曾经说:就像污秽制成的物品,不论外在的形色多么漂亮,其性质仍然是污秽之物,所以不能以表面形状的美丑作为理由,而对它产生好丑之心。同样的道理,烦恼和业造就的法,不论是好或坏,自性都是无常。因此,对这类法要生起厌离。

只要还处在轮回的状况中,行苦就遍在流转的每一个刹那上。行苦本是五取蕴的体性。受其控制,辗转地起惑造业,由惑业力而受生诸趣,这就是生生死死的轮回。在思惟认识之后,就像对传染病患者和他的衣服都会恐惧一样,对轮回中的任何好坏之法,上至梵天和无色界都同生畏惧。《四百论》说:“诸智畏善趣,等同那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无。”

总之不论在轮回的高低何处,都同等以苦为性,是苦的轮转,无法脱离。所以,轮回并不是什么安乐洲,而只是火坑、罗刹洲、牢狱,完全没有得乐的机会。《正法念住经》说:“地狱以烈火逼恼,饿鬼以饥渴逼恼,旁生以互相啖食逼恼,人类以寿命短促逼恼,非天以斗诤逼恼,诸天以放逸逼恼。轮回犹如针尖,何时也不得安乐。”《宝性论》中说:“轮回生死无始际,众生流转于五道,犹如粪秽无香气,五道之中无安乐。”莲花生大士说:“轮回中如针尖许的安乐也没有,即使有一点,也只是变苦而已。”《瑜伽师地论》说:“又无漏界中,一切粗重诸苦永断,是故唯此是胜义乐,当知所余一切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