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六》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当思此等。】

应当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思惟这五种苦相。

申七、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爱别离。】

求不得苦分五种苦相,和爱别离相同。

对于所欲求不得时,便因此心生忧戚、语生愁叹、身生扰恼,因为念彼功德、思恋因缘而令意热恼,由受用等有所缺乏而生忧苦。求不得苦和爱别离苦相同,都是因贪爱引起。

【求不得者,谓务农业秋实不成,及营商贾未获利等,由于所欲励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忧苦。】

求不得苦:比如务农,从春天开始播种,经过半年的辛苦劳作,到了秋天却没有好的收成;又如经商,苦心投资经营,却得不到利润等。这都是因为努力追求所欲,却不能如愿以偿,所以心灰意冷,忧愁苦恼。

《宗镜录》中说:“故求不得苦者,有其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求不得苦有两种:第一种是对所希望之处,追求而不能得到;第二种是费尽功夫,却得不到结果,前功尽弃。所以内心失落痛苦。)”

申八、思惟五取蕴苦分二:一、广说 二、教诫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酉一、广说

【思惟宣说五种取蕴总为苦义分五,谓是当成众苦之器,及依已成众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坏苦器,是行苦器。于此诸苦当数思惟。】

五取蕴有五种苦义:一、是生苦器(五蕴能产生众苦)故;二、是依生苦器(依靠已形成的五蕴而有众多苦恼)故;三、是苦苦器故;四、是坏苦器故;五、是行苦性故。对这些苦应当数数思惟。

【其中初者,谓依受此取蕴,能引来生以后众苦。】

第一,五蕴是生苦之器:依靠受此五取蕴身而起烦恼造业,由造集有漏业便能引生后世众多苦恼。

比如,人类依靠取蕴身而起贪欲、造杀业,由此能引生后世地狱之苦;起竞争心与人争斗,能引后世修罗之苦。依此类推,此身日日不断起贪嗔痴、造有漏业,而成为能生苦恼的容器。

【第二,谓依已成之蕴,为老病等之所依止。】

第二,依生苦器:依于现在已经形成的五取蕴,又成为衰老、疾病等苦恼的依托之处。

如果没有这一生的五蕴身,此生的衰老疾病从何处产生呢?老子也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假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之所以有大过患,就是因为有这个身,假如没有此身,我有什么忧患呢?)

身是苦本,老病死等苦恼依五取蕴而有,所以五取蕴是苦器。

【第三、第四,谓彼二苦粗重随逐,能生彼二。】

第三苦苦器和第四坏苦器:因苦苦与坏苦的粗重种子随逐不离的缘故,而能产生苦苦与坏苦。

【第五,谓初成取蕴,即便生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为宿惑业他自在转,是行苦故。于三苦时,此当详说。】

第五,行苦性:五取蕴一经生成,便成为行苦的自性。因为一切行都是随着先前所造烦恼和业的力量而运转的,所以是行苦。下文讲述三苦时,将详细说明行苦的自性。

酉二、教诫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若于生死取蕴自性,未能发起真实厌离,则其真实求解脱心,无发生处。于诸有情流转生死,亦无方便能起大悲。故随转趣大小何乘,然此意乐极为切要。】

如果对生死取蕴的苦性不能发起真实厌离,那么,真实的从取蕴中求解脱的心便没有发生之处,而且于诸有情流转生死,也没有方便能引起大悲。因此,不论转趣大小哪一乘,此厌离意乐都是极为关键的。

这一段教诫我们,对五取蕴的自性发起厌离非常重要,理由是:如果不能真实厌离生死五取蕴的苦性,则无法引起希求从中解脱的心以及悲愍有情流转生死的心。

虽然我们自诩为大乘修行者,但是如果没有通达苦谛,则希求解脱的真实愿欲就无从生起,而且,面对从无间地狱直至有顶之间的众生,也不可能真正产生誓欲救拔他们脱离苦海的大悲心。如此一来,“大乘修行人”的名称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所谓修学佛法,也只是流于形相而已,和世间人的想法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那么,依靠哪种方法才能生起真实的求解脱心呢?

【发生此者,亦随当从无垢圣语 1 、如量解释 2 ,先正寻求清净了解,次须长时观择修习,引发其心猛利变动。故薄伽梵令知苦谛生死过患、宣说八苦所有密意,如圣无著极善抉择而为宣释。】

如果要对五取蕴的自性发生厌离,也应当依从经论,首先寻求无误的了解,然后必须长期不断地观察修,引发自心猛利的变动。因此,这里对佛陀为了让众生了知苦谛生死过患而宣说八苦的所有密意,按照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 3 中所作的极其圆满的抉择,作了宣说和解释。

前文曾说在八苦当中,特别对于生苦和五取蕴苦须认真修习。其中有两层道理:

第一,对生苦和取蕴苦,必须在了达经论的意义后,反复串习,才有能力思惟。而对其它六种苦,即使不了解经论内涵的人,依靠自身的经历也能理解、思惟。

第二,其它六苦,都是因为生苦和取蕴苦而生起的,所以生苦和取蕴苦是苦源,是一切轮回苦的根本。知道这一道理后,应当把解脱道修行的重点放在止息结蕴相续上,如果能截断这一根本,也就同时灭除了轮回无量的支分苦。否则,有了生苦和取蕴苦之后,依靠业和烦恼为因,随着烦恼品粗重,其它老病死等苦恼必然随之生起而无法遮止,决定是一苦未息、一苦又起。

总之,特别须认真修习生苦与取蕴苦的理由有二:第一,必须努力思惟此二苦,才能引起思慧;第二,此二苦是诸苦的根本。

【如博朵瓦云:“于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 4 ,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应,忽尔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时,必不能越。”】

就如博朵瓦尊者所说:在六趣当中,不论转生在哪一趣中,此后会产生的病痛、死亡等众多苦恼,该病的病,该死的死,不是本来不应如此而忽然凭空产生的。这是生死本来的相状,或者生死本来的体性,住在生死期间,必定不能超越。

我们应当从这段话中,去体会生死的自性和不断发生的种种苦恼之间的关系,即:由于生死本性是苦,所以在生死中必定会显现无量的苦恼相,这是法尔如是的规律。就像粪坑自性不清净,所以在粪坑中就只有众多的污秽相,不可能有丝毫洁净。

【“我等于此若起厌离,须断其生,此须断因。”】

我们如果对此生起了厌离,就必须断除轮回受生,而要断除受生,就必须断除受生的因——业和烦恼。

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如是一切人世间,苦因果故无安乐,为脱此苦思善道,当求解脱轮回法。”一旦了解到生死唯一是苦因苦果,便知生死之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安乐,这时内心会有所转变,而开始真正步入寻求解脱的修行之路。

1、无垢圣语:佛经。即以现量、比量、教量观察而清净的佛语。

2、 如量解释:论典。菩萨等具有造论的上中下三种条件,所以对佛经所作的解释真正堪为标准。

3、八苦当中,每一苦的五种苦相,都是《瑜伽师地论》的原文。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

4、于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这整个是一句,意思是说,对于轮回中所发生的种种苦恼,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