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苦
《四法印讲记 第二法印·有漏皆苦(上)》 ︱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丨智圆法师 讲授 ︱
贪著五欲障碍持戒
持戒的目的是向内调伏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念、正知、不放逸则是守护净戒的三要素;而贪著五欲享乐,必然使人放逸散乱、失坏正念正知,严重障碍持戒。为此,佛陀要求修行人少欲知足、少希望而住。
佛在《遗教经》上教诫比丘:在已能安住戒行之后,应当谨护五根,不令放逸,入于五欲。就像牧牛人应当持杖时时看牛,不让它放逸损坏庄稼,修行人也要护好持戒的正念,严护五根,不让它放逸于五欲中而损坏禅定、智慧等善根。
又说:如若放纵五根,不仅增长对五欲的贪著,而且后患无穷,如果习性增长坚固了,就会难以制伏。犹如野马不以辔头控制,将会使骑者坠入深渊;以放纵五根失坏净戒,非但善法不能成就,而且以破戒恶业力,会深陷恶趣,过患无穷。又比如为盗贼洗劫,仅一生受苦;被五根贼损害,则无数生陷于苦途。
贪著五欲障碍禅定、神通
禅定是心住一缘,其违品是散乱。在贪著欲乐时,心识攀缘欲尘,纷乱掉动不已,因此直接障碍禅定,已修成的定境也会因此退失。
例如郁头蓝弗,以世俗智伏住下地烦恼,修得非想非非想定,具足五通。当时,国王很敬重他,迎请他入宫应供。每次,郁头蓝弗都是以通力往返于山林、王宫。
一天,国王出外巡访,委托女儿依惯例供养仙人。王女很虔诚,恭敬行接足礼。郁头蓝弗触到王女的身体和手部,当即生起贪心,顿失神通。
饭食完毕,郁头蓝弗假装说:“平素我是以通力往返于深山王宫,转瞬即到。国人虽然崇拜,却没机会见到我。今天我想在应供完毕后步行回山,也让国人能见上一面。”
王女信以为真,将他送到门外。郁头蓝弗步行回山,他已失去神通,此刻怅然若失,灰心丧气。(《宗镜录》)
这说明暂时获得禅定、神通,一旦触及五欲生起贪心,便前功尽弃。
贪著五欲障碍生起智慧
例如,白天处理事情,犹豫不定。睡过一觉早起,身心清净,白天事情的是非可否,忽然心中明白,做错之处也都在内心显现。可见,不能明见心性,是由忙乱遮蔽了本体。古人说:“静见真如性。”又云:“性水澄清,心珠自现。”(《竹窗随笔》)
当贪著五欲时,内心攀缘欲尘,散乱、动荡,不能深观和体察万法的真理,不能生起深远的智慧。此时,内心处在强烈分别执著的妄动中,障蔽了本有的智慧。《四十二章经》里说:人心有爱欲而不见道,就像浊水中投放五种颜料,并用力搅动,便不能照见众人的影子;内心的爱欲此起彼伏,心地染污,也同样不能见道。
又如,欲界天人在五欲中散乱,除了少数天人由于宿世的修道习气深厚能见真谛外,大多被放逸和散乱障碍,不能生起圣道智慧。
《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多欲障碍智慧,少欲知足则智慧清明。
贪著五欲障碍往生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平时有娑婆的一爱不淡、不轻,临终就会被此爱牵引而不得往生,何况有多种爱?
爱的种类很多。从所爱的境缘上分析,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贵、权力地位、衣服饮食、小车洋房、种种电器、种种娱乐,大者重于泰山,小者轻于鸿毛,有一物不忘怀,便是爱;有一念去不掉,就是爱。有一爱存于心,心念就不归一;有一念不归一,就不得往生。(依《净土法语》讲述。)
可见,贪著五欲与往生净土直接相违。往生净土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愿指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内心的取向观察,娑婆是所舍,极乐是所取。贪著欲乐,不感觉娑婆世界很苦,就不会有真切的出离心;不愿出离娑婆,怎么会念念求生极乐?因此,贪著五欲必定障碍往生。
业识化虫的案例:
佛世之时,有一位居士,平素虔诚供养三宝。在他临终之际,妻子悲哀啼泣。居士随生依恋之心。不久他断气了,神识没有走远,在他妻子鼻孔中化作一条小虫。
这时来了一位道人,见女人哀哭,便好言劝慰。女人涕泪交流,虫子掉落在地。女人不禁惭愧,就用脚去踩虫子。
道人忙说:“停!停!这是你丈夫,不要杀它!”
女人说:“我丈夫生前念经持戒,非常精进,怎么会如此?”
道人说:“因你怀着恩爱,临终啼泣使他动情,才堕落为虫。”道人给虫说法。小虫听后忏悔,命终生天。
临终是最关键时刻,一念有差,便致前功尽弃。十二缘起里的“爱、取、有”三支是取后有的因。临终哪种业重,就会随此业受生。如果贪著世间享乐而耽恋不舍,就一定以此堕入生死,不能往生。
总之,有漏乐利小害大,如同刀刃上蜜,舔食它不仅得不到一口享受,还会带来割舌大患。
《七童女因缘论》中说:“见住世动摇,如水中月影,观欲如嗔蛇,盘身举头影。”世间的器情现相,如同被风吹动的水月,刹那不住、坏灭无常;观见五欲又如凶残的毒蛇,正显现时,就具有极大后患,应当以此对治贪欲。
坏苦的总结及相关提示
如果问:坏苦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一般会回答:坏苦指快乐变坏时的痛苦,比如失坏名誉时的痛苦。以这种回答便区分不出坏苦和苦苦。苦苦指正当产生时就有逼恼身心的苦受,而“快乐变坏时的痛苦”正是此苦。
那么,坏苦到底指什么?其实是指有漏乐受。当我们处在快乐中的时候,内心的乐受、与此乐受同时存在的心王、其余心所,以及所缘的诸有漏境,这几方面都是坏苦。这就把坏苦的内容指示得具体、清楚了。因为当快乐时,乐受、心王、心所、所缘境四者并存,既找不到无感受的快乐,也找不到没有所缘境的快乐,同样也找不到无心王、心所活动的快乐,所以坏苦的内容包括四方面。
其次要把握苦苦、坏苦、行苦的准确体相。三种苦后面都有“苦”字,此“苦”是差别基,是总体的“苦”,在它上面分出三种差别——苦的苦、坏的苦、行的苦。一切有漏的痛苦境界都有逼恼的共相,叫做苦苦;一切有漏的安乐境界都有变坏的共相,叫做坏苦;一切有漏的苦、乐、舍境界都有迁流的共相,叫做行苦。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因为三种苦的认识,一层比一层深细。苦苦行相最粗,下至旁生也能了知;坏苦较细,一般人都不认识,此处便要决定地认识到,每当有漏乐受生起时,注定有痛苦和它相连,无论如何都逃不出苦的结局;行苦最细,需要认识一切苦、乐、舍都是后后诸苦的因,放在苦谛的最后面观察。
按照次第逐步深入地认识苦谛,心里生起的反应也不同:认识苦苦,会引发对痛苦的出离心;认识坏苦,会引发对有漏乐的出离心;认识行苦,会引发对有漏五蕴的出离心。
没有扎实到量的闻思修,则很难生起出离心。一般只停留在初步最低的认识层次上。
其实,“有漏皆苦”的苦不能和现在概念的痛苦划等号。痛苦属于“苦苦”。如果说一切轮回境界都是痛苦,那可以马上反对:“现在我很快乐,或者不苦不乐,怎么是痛苦呢?”
但可以换个角度说,轮回只有有漏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境界,经过如理的观察可知:苦受决定逼恼身心;带有烦恼的快乐,决定和忧苦相连;不苦不乐,完全是未来诸苦的因。由此得出结论——轮回纯粹是苦性,丝毫不具有超出苦的真实安乐。因此把轮回比喻为火宅、不净坑、罗刹洲。
试想:为什么佛将有漏乐说成坏苦?有什么必要?
凡夫最执著的是快乐。在梦寐以求的快乐出现在眼前时,谁都想奔扑上去,尽情地享受一番。如果强制性地命令:“佛教徒不能贪图享乐,应当过苦行僧的生活。”这时有几人会心悦诚服地放下享受呢?即使在场顾及面子、有所收敛,但过后看见别人过得那么快乐,谁也不会甘于清苦。
既然众生对快乐的执著很顽固,想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享乐,那么硬性的强迫怎么可能使他放手?正津津有味地享乐时,只知道这是最好的肥肉厚酒,硬要从口里拔出来,不和你拼命才怪!到口的美食谁愿意吐出来?除非两种人:洞达世间快乐真相的智者和不知快乐滋味的白痴。
怎么能让他吐出到口的肥肉、放弃眼前现实的快乐呢?可以告诉他:“肉里有毒。不吐出来,过一小时就会死亡。”知道后面有大苦,即使快乐得舌头打颤,也决不愿吃。不用强迫,他会害怕得立即吐掉。为使众生了解乐是坏苦,也换一种方式说:快乐里面有剧毒,毒性发作时,“倒地暴毙”,过患无穷。
对佛陀这些善巧之处,应好好体会。一旦领会了人的心理规律,就易于把人们从贪著享乐中救出来。
凡夫都是高度近视,看到眼前有快乐,自然去追求。行为逻辑就这么简单。所以佛有必要宣说坏苦,培养众生的远见,制止他们对于五欲快乐的贪著。
常常听人说:“因为有快乐生起呀,为什么禁止我追求?”——简单地以“乐”这一点来判定是否有价值,认为快乐起来就是真实的安乐,这并不全面。
之前的观念——“凡是乐的,就是好的”,在学习坏苦后会认识到其实并不一定。
问:“乐”还不好吗?有什么道理说不好?
答:“乐”,是众生确实有乐受生起。“不是真的好”,指这种乐受存在问题,它有不好的后果。所以,不能认为“快乐了就都好。”请问:精神病患者自己快乐起来了,这好吗?吸毒者快乐起来了,这好吗?皮肤病搔起来舒服,这好吗?吃喝玩乐,这好吗?都不好!因为后面有痛苦跟随。如同吃有毒的美食,当时快乐,后来引发癌症,瘦得皮包骨头,不得不做化疗、放疗,在病痛的折磨中死去。当时的乐有什么好?
这样宣说后,智者就会反省:我求错了。以前认为只要快乐,那就是好的,只求这一生过得快快乐乐。经过这一番分析,才知道乐中大有文章,确实需要辨别,不应随随便便把追求享乐立为人生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认识坏苦呢?注意四个字——乐、贪、坏、苦。也就是当五欲快乐生起时,凡夫免不了贪著,但有漏乐决定变坏,在变坏时,就有痛苦生起。由此可知,造成快乐变坏时忧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享受快乐时有贪著心理,二是五欲快乐终必坏灭。
形象的比喻是“两只踩空的脚”,一旦基础变坏时,就两脚踩空而坠入深渊。我们的心就像一直著在五欲快乐境界上的两只脚,过分地贪著、依赖,然而一旦境界失坏,心无可执取,顿时就转为忧苦。如果能通过观察把这一条真正决定下来,以后在任何快乐境界现前时,便会警觉:“这是有毒的美味,在它的后面有忧苦,我不能上当,我不能触碰。”
我们应该在种种乐受上观察思维,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细节上体会,真正地明了它是坏苦性。要多思维:我曾经怎样执著快乐,又是怎样在失去时陷入忧苦。这些基本功做好了,才有可能在相续中生起对坏苦的认识——不是听来,而是谁也无法夺走的、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