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函遍复

《印光大师文钞选讲(一)》 ︱ 印光大师.著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要知道,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时虽然裸露不净,但这是不得已而做的,不属于特意放肆。这样念,不但无罪过,还能让母子种大善根。
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
这意思是佛在《药师经》里讲的,不是我自出臆见,我不过是提倡而已。
《药师经》讲的是药师佛誓愿功德,因此是让人念药师佛。而观音名号人人熟悉,因而提倡念观音菩萨。
八、女人月经期间应不间断修持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
女人从十二、三岁起,到四十八、九岁之间,都有月经。有人说月经来时不能礼拜持诵。这话不通情理,因为月经短的两、三天就停止,长的六、七天才停止。修持的人必须念念不间断,怎么能因为这种天生小病而废弃修持呢?
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
有月经时可以少礼拜,念佛、诵经都应照常进行。应该常换洗秽布。如果手触到了秽布,应当立即洗净,切莫以触秽的手翻经和烧香。
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著死板的道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而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使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
九、劝念观音消灾免难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
观音菩萨誓愿宏深,哪里有向菩萨求救的声音,菩萨就当即寻声救苦。因此,凡是遇到战争、水灾、火灾、饥荒、瘟疫、旱涝、拦路行凶、冤家加害、毒蛇猛兽、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天灾人祸时,只要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地念观音菩萨,念念不断,就决定得到菩萨慈悲救护,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
如果心里仍存不善之心,虽然能念佛,也只是略种未来的善根而已,不能得到现时感应,因为佛菩萨都只成就人的善念,不会成就人的恶念。
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
如果不发心改过迁善,妄图以念佛菩萨名号来使自己的恶事成就,决定毫无感应。切莫发这种颠倒心。
总之,自己发心改过迁善是最重要的条件,没有这份诚心就得不到现时感应,因为自己的心和佛菩萨的心相违背的缘故。
十、念佛人最要紧的是什么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里讲到念佛最要紧的助行。其中“敦伦尽分”,是指念佛人要尽伦常上应尽的本分。比如:做父亲的尽到慈爱,做子女的尽到孝养,做老师的尽到教育学生的责任,做医师的尽到治病的责任。处在人伦什么位置上,就要尽那一位置的本分,叫做“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意思是指一切时处都防护自己的心,不起丝毫邪心,而保持真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指身、口、意三方面的恶业都尽量不做,身、口、意三方面的善业都尽量奉行。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
这是开示念佛人日常行持的关键之处,就像每天离不开吃饭一样紧要。因为每天都要起心动念,都要用口说话、用身体做事,所以修好心、口、身是最切身的事。
修的原则就是三个“好”:心好、口好、身好。待人、接物、做事,常常存好心,就是心好;常常说好话,就是口好;常常做好事,就是身好。对于有能力做的善事,就认认真真地做;对于暂时没能力或没因缘做的善事,也要发“但愿我能这样做”的善心,或者劝有力量的人来做。见到别人行善时,就应当从心里发欢喜心、口里赞叹这善人善事,也属于心口功德。如果自己不能做,见到别人做就生嫉妒,那就成了奸恶小人的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所以要痛戒嫉人为善。
印祖曾经讲过一件事:清朝苏州有位孝廉曹锦涛,医术精湛,任何险难的病无不妙手回春。
一天,曹医生正要出门,忽然有个穷女人跪在门外,哭着请求给她婆婆治病。她说:“我家穷,请不起医生,听说您老慈悲为怀,一定能去我家治病。”曹公就去她家治病。
曹公治完病就回去了,穷女人婆婆枕头下的五两白银忽然不知去向。穷女人想一定是曹公偷的,就登门来索要。曹公如数给了她。
女人回到家,她婆婆已经把银子取出来了。女人很惭愧,又拿着银子送回来谢罪,而且问他:“您怎么自己承认偷了银子呢?”曹公说:“我想你婆婆的病快点好。我如果不承认,你婆婆一定着急而加重病情,或许会导致病很难好。所以我只希望你婆婆病好,不怕别人说我偷银子。”曹公居心如此忠厚,无以复加。
我们能学到曹公这样的居心行事,就是真正的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为了利益别人,宁可自己吃亏,能事事替别人着想,就是存好心。开口只说利益人的话,就是说好话。所作所行都是以利益别人为目的,就是行好事。能在日常生活中奉行这三个“好”,就能做成好人。
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切切不可做表面文章来沽名钓誉,一定要真心诚意地做。如果只图表现自己,博得众人的赞誉,那是虚伪的心行,是天地鬼神所共同厌恶的事。如果有这样虚伪、沽名钓誉的恶行,一定要尽量改正,没有也要自加勉励。
十一、女人应当孝敬、慈爱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仆。或属填房,虐待前房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
世间有女人不懂做人的道理,或者不孝顺公婆、欺负侮辱丈夫、溺爱儿女、虐待仆人,或者虐待丈夫前妻的儿女。她不知道做人能孝顺公婆、尊敬丈夫、教育子女、慈惠婢仆、教养恩抚丈夫前妻的儿女,实际是在行世间圣贤之道,也是佛门敦本之法。有这样的善行功德,凭着这份德行来修持净土,决定名誉一天比一天好,福德日益深厚,寿命日益绵长,到此生临终决定蒙佛接引,直下生在净土九品莲花当中。
所以女人应当立足家庭,行世间圣贤之道,这样尽职尽分,修集善行,就打好了学佛的基础,以此修净土决定成就。
下面看一则实例:
明朝端居士,17岁嫁给章絜之居士。夫妇俩共同吃素。端居士天性喜好布施,自己不留积蓄,不喜穿好看的衣服、戴珍宝手饰。对服侍、做事的佣人,从未怒骂过。对于公婆,则孝顺承事,唯恐照顾不周。她知道自己不能生育,就给丈夫买了一房妾。随后专心念佛有一年多。
到她生病很严重时,请婆婆一起来念佛,想告辞去西方。婆婆大声喊她:“你再等等!等你弟弟端尚青来见一面。”这样就拖到了第二天。
弟弟来了,她和弟弟说话告别,声音如同男子,大谈礼义孝友的大节。谈了半天不疲倦。晚上,又请婆婆助念。之后三天不沾饮食,也不说别的话。
崇祯十六年八月二十九号,端居士吉祥而逝。她的公公和婆婆也因此受到感动,信愿念佛。公公过后7天端坐而逝;婆婆次年秋天,受了归依戒而往生。
端居士身为妇女,在家行持世间圣贤之道,确实做到了孝父母、敬丈夫、惠仆女。她以这份孝心拔济了公、婆一同超出苦轮,往生净土,成就了出世间大孝。(《净土圣贤录》四编)
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
要知道,有因必定有果,如果自己种下孝敬、慈爱的因,将来就会得孝敬、慈爱的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所以本应当尽我的本分来做,以期佛菩萨、护法龙天共同见到我的行为,来给我作证。
如果我今生尽好了做人的责任和义务,那我今生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名誉,能增福增寿,而且临终一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十二、怎样教育子女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
小孩从有知识时起,就要教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为人之道,而且告诉他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事。这样说是让他晓得:自己的心和天地、鬼神、佛菩萨的心息息相通。不论何时何处,起一个不正的心、做一件不正的事,早就被天地、鬼神、佛菩萨看得一清二楚,就像明镜里毕现丑相一样,无可逃避。这样差不多能让他心里有所畏惧,不敢起不正的心,不敢做不正的事,而努力地做个好人。
以下简述八德的涵义:
“孝”,就是孝顺父母。想到这个身体是由父母的精血孕育而成,而且由父母抚养长大,就知道父母和我血脉相连。既然我爱自己的身体,就应当孝顺父母。怎样孝顺呢?就是不做任何污辱此身的事,而使父母光荣。
“悌”,是指兄弟姊妹间的友爱。今生做了同一父母的孩子,就像同一身体的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与共(彼此间的忧愁喜乐、祸害幸福都关联在一起)。因此兄长应尽到友爱,弟弟要做到恭顺。兄弟之间和和睦睦犹如手足,以造就家庭的幸福。
“忠”,就是待人做事一向秉于忠诚,无二心(比如在家承事父母无二心,在外对待上级、同事无二心)。凡事只求尽自己本分,不计别人知不知道,这样的人就堪为世间楷模。
“信”,就是不随意承诺、发言,凡事说到做到。
“礼”,就是知道尊卑大小的差别,而不违背准则。
“义”,是指仗义。“一举一动,唯义是取”。这个名词的“义”是指合乎正义的行为,也就是在因果律上能利益自他、得到安乐果报的行为,或者在良知上理应去做的行为。“仗义”,就是做人要秉持这样的原则:凡是正义的行为都积极地去做,凡是不正义的行为都坚决不做。这样就能无往而不利。无论待人接物、言语行事,都唯一成了利益自他、增长福慧的事。相反来说,小人见有利可图,就忘了天理、忘了因果,心被贪欲驱使,做出不正义的行为,这就是“见利忘义”。这样做,虽然暂时得到小利,终究吃了大亏。
“廉”,指为人清廉不贪。“清”,指内心清白,无有污点。要知道:人生的福泽都是前世修来的,如果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盗窃,就等于是吃毒,吃多了决定灭亡。因此自己在职位上做事,绝对不贪取非分钱财。这样做到廉洁,就能赢得大众尊敬。
“耻”是指人知道惭愧、羞耻。“耻”这一字利益无穷,有了它就和圣人接近,没有它则和禽兽无异。因此要恒时披奉惭耻之衣,不可暂离。人无羞耻的心,就什么邪行都做得出来。即使光天化日之下,暴露自己的贪婪、愚痴、凶残、狂妄等,也毫无羞耻。这就是丧失“惭耻”的表现,变得与禽兽无异。
以上八德,除“礼”外,均依印祖《德育启蒙》讲述。
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
不论对什么人,连仆人的小孩也不许打骂。要教导孩子恭敬承事尊长。自己处于低位,守持谦卑,以养育德性。
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
务必要教育孩子敬惜字纸,爱惜五谷。对衣服、日用品也应爱惜,不可糟蹋。又要养成仁慈的善心,下至蚂蚁、蚊虫都慈悲爱护,不加伤害。而且禁止吃零食,免得身体得病受损伤。
比如对“爱惜五谷”这一条,首先给孩子讲明五谷的来源,比如一碗饭怎么由农民播种、施肥、耕耘、灌溉,又由多少水、土、阳光等资源和合,经多少时日生长,才长成稻谷;后来怎么收割、碾轧、运输,怎么利用水、火等能源,才做出了这碗饭。我们靠这碗饭养活身体,因此我们要感恩。对养育自己的五谷,如有爱惜的心,就是善心;无爱惜的心,就是恶心。修善的人会长存,不善的人会灭亡。爱惜五谷者得福,糟蹋五谷者遭殃。
或者教导孩子:我们要尊重众生辛勤劳作的成果;也应当珍惜自己的福报。这不是吝啬小气。如果随便糟蹋五谷,只是糟蹋自己的福报。不断地糟蹋下去,多福会变成少福,少福会变成无福。将来就要为此而受苦。
以此类推,对衣服和其它日用品都应当爱惜,而不可糟蹋。
“护惜虫蚁”,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爱护生命的善心,小到蚊虫、蚂蚁都不伤害。要告诉他:凡是动物都有知觉,跟我们人一样贪生怕死。动物最爱惜的是自己的生命,如果玩耍杀害虫蚁,或为贪吃而杀害动物,就一定会在今生或来世受到报应。
又从正面教导他:仁慈是我们人内心的生机。我们能从内在发起仁慈之心,就有慈悲的暖流洋溢心中。这样慈悲爱护生命,就会使自己充满生机,这就是增福增寿的气象。而且仁慈心愈真纯,福德就愈深厚。心里没有了仁慈,变得残忍、刻薄,就会迅速摧坏福德。即使现在有些福德,也一定会折光的。福德一旦折光,人生就顿时陷入苦厄。
以上“爱惜五谷”、“护惜虫蚁”均依《德育启蒙》讲述。
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
能这样教导,大了一定贤善。如果幼时任性惯了,一概不加教训,大了就为所欲为,不成庸流便成匪类。到时后悔丝毫无益。
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
古语说:教媳妇要在最初来自己家时教导,教儿女要在婴儿时期开始教导。因为人的习性是由串习而养成,最初就谨慎教导,使他养成良好习性,以后就是这样的性情,不易改变。最初没有教好,逐渐养成恶习,再改就很困难。
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
天下的治乱都是以此为基础。国家由家庭组成,家庭由人组成,人由幼儿养成,因此国家的治乱在于家庭教育。如果家庭教育失败,天下就会大乱。切莫认为这是老僧迂谈,无关紧要,实在是大根大本!
光老矣,精神日衰,无力答复来信。但以邮路大通,致远近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复,亦觉有负来意。若一一为复,直是无此精神。以故印此长信,凡有关修持,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皆为略说。后有信来,以此见寄。纵有一二特别之事,即在来信略批数字,庶彼此情达,而不至过劳也。
我老了,精神日渐衰退,没有精力答复来信。但因为现在邮递方便,致使远近的人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这些信如果一概不回,也觉得有负来信的心意。如果一一回复,实在没有这个精神。
因此印这封长信,凡是有关修持净土、立身涉世、事奉父母、教导子女等道理,都做了简略说明。后面有信来,就以此寄出。纵有一二件特别的事,也只在来信上略批几字,使彼此通情达意,而不至过分劳累。
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竖法幢之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
如果想大通经教,固然应当请教高竖法幢的大通家法师。要知道,大通经教的人未必即生就能了生死。想要即生了生死,就应当注重信愿念佛求生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