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入普贤愿海
《请入普贤愿海》 ︱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
创造佛界的法行
首先,注意把佛的语言和观念有意识地输入自己心中,然后这套语言、观念要经过一个和自心融合的阶段,在经过了反复思维运作之后,就由外转内,成为自己内心的语言、观念、愿望,之后便指引行为,趣向果位。( 注意,学习《普贤行愿品》必定要经历一个往内磨合、融合的进程,最后会逐渐融合在自己心上,逐渐在心里形成自己的东西。 )
具体的步骤:
1、对于《普贤行愿品》背诵、读诵、听闻、讲解,让这些语言深深地记在心里。
2、对于《普贤行愿品》的意义和利益反复思维。
缘着《普贤行愿品》的文句,由佛的语言、缘起的道理、事实等等进行思维,每一愿在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发愿,这样发愿有何意义、利益等等。只要肯下功夫思维,一旦确认了之后,就会形成全新的普贤行愿的观念。
这一点极其关键。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教言——“思则千叶信莲开”,通过数数思维,就会形成深刻的观念,形成不可动摇的信念。由此就会有意识地尽力地去串习,去调动起内在的愿望,使普贤行愿逐渐转成内在的愿,又转成行动。
3、通过努力串习调动,把普贤行愿转成自己内在的心愿。
所谓自己内在的心愿,就是要能从自己心里说出这样的话来,比如:从今以后,
我要礼敬所有十方三世的佛陀。
我要以一切上妙的财物和法供养一切诸佛。
我要随喜从凡夫到佛陀之间一切大大小小的功德。
我要成办依止的意乐和加行,恒时让所有利益我的善知识生起欢喜心。
我要恒时守持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我要摄持一切佛的正法,尽未来际,无有疲厌。
我要遍入一尘中有十方三世庄严刹的境界。……
诸如此类,通过反复地串习、调动,直到能一条条从自己心里发出这样的善愿来为止,这就把经文转成了自己内在的愿文,合起来,一整套的普贤行愿就转成内心的大愿。
上面的心里话和前面世间人的心里话,相差太远。如果人人都能学好普贤行愿,时时想的、说的、思维的,都是这些最好的语言,那该有多好。那世界就会变成普贤的世界,人就会变成最好的人。
4、由内在愿力的引导,把一切身口意的行为都推向无上菩提。
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的一切修行都要在普贤行愿的基础上面修,从凡夫地直到成佛,都要这样修。这样修,也就从位前凡夫的普贤进入到当位圣者的普贤,最后成佛,成为位后的普贤。
所以,“为什么要闻思普贤行愿,为什么要缘着愿义不断串习”,目的无非就是要把普贤行愿融会在心里,让它最后成为自己内在的驱动程序,起到总指挥的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的心逐渐地扩展开来,无限地扩展开来。就这么会出现普贤的行持,普贤的世界,出现无数种普贤的愿和行为,一直推动,走到最究竟的果地。
按照这样做观察,对于《普贤行愿品》中讲法行利益的每一句,对于五种果的每一方面,确实都会引生深刻信解。( 限于时间关系,不能展开来解释,上面大体作了启发,剩下来留给大家去对应思维。 )这不是盲信,也不是简单地随人相信,而是以理衡量到之后,完全确信作十法行就有这么大的利益,这完全是由心识的缘起规律所决定的。
基于这种深刻的信念,有智慧的人应该尽一切可能性对于《普贤行愿品》作十法行,以求形成自己内在的普贤行愿。只有它能推动我们迈向生命的圆满,把我们带到最美好的佛的境地。因此,对于《普贤行愿品》作十法行,具有最重大的创造佛法界的意义,因此也就具有无量无边、唯佛才能证知的功德。
讲了这些十法行的大道理之后,再来点轻松的故事。在《来果禅师自行录》中写了他幼年时的故事。
他老自己说:
我三四岁时,母亲带我到寺庙,我指着圣像问:“这是什么菩萨?”
母亲说:“快走,这是吃小孩菩萨。”
我就哭着说:“请母亲抱我到菩萨前看看。”
母亲拒绝不肯,我就卧地哭着打滚不起来。
母亲走了。我私自爬上去看,用手扶着圣像笑着说:“咦!身体是黄色,好看得很。”我下了佛龛,倒身就拜。
母亲扯住我说:“拜过就走吧。”
旁边的人惊叹地说:“这小孩将来恐怕要做和尚。”母亲听到后,心里很忧虑。
我回到家,晚上就梦到菩萨像,像在眼前一样。从此,我每天只喜欢捏佛像。
有一天,佛头没做好,手里握着一个泥团,请人帮我做佛头。
那人觉得奇怪,笑着说:“去吧,瞎打岔。”
我扫兴而归。佛像做成之后,我就在稻田岸边挖一个土窟,作一个小庙,佛像供奉在里面,泥巴的烛台,泥做的香烛,完全不缺。每天都去礼拜几次。到上学时,才稍微有些松懈。
自从挖土窟作小庙开始,烧香、拜佛、打坐,没有一天空过。父母怜惜我在外面拜佛烧香,怕受寒热,特别给我收拾一间房间,供养佛像,里面物品齐全。我每天用一杯净水,放入香灰,供在佛前。每天晚上,就喝一杯净水祈求说:“求佛慈悲,开我智慧。”之后就盘腿念《金刚经》、《心经》。
来果禅师才三四岁,没人教就知道礼佛、供佛,自己用泥巴做佛像供养。他的童年,上学前的几年,每天都去礼拜几次泥佛像,每天不缺少供养。每天晚上,在佛前祈求开智慧,然后念诵甚深的《金刚经》、《心经》。没有人教,为什么自己都会做呢?这就是普贤行愿的力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果我们天天诚心地依普贤行愿串习发愿,我们决定能做到像来果禅师一样。“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礼敬佛;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供养佛;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摄持佛的正法……”这样的发愿,关键要持续地维持,如果自始至终地维持,这样的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发心,以它的力量就能策励我们的心,就会生起修持无上道的力量。最终一定会成就。
如何落实《普贤行愿品》的修学
落实的内容
包括长行文十大愿王和颂文62个颂词,在理解上,要掌握发愿的内涵和发愿的利益;在修持上,要能熟练地随着愿文作意。
我接触了全品《普贤行愿品》之后,对长行文十大愿王的内容生起了很大信心。身为藏人,以前只随西藏佛教传统念诵《普贤行愿品》的偈颂部分,积资净障、发愿回向。在我看到长行文时,我的内心非常欢喜。以后,我朝峨嵋山时,喜欢念整品《普贤行愿品》。长行文加持力大,文理详细,一遍慢慢地念下来,经文的意义很具体、清晰地显出来,我最喜欢每条愿王最后的句子——“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力量非常大。
有关十大愿王的主体内涵,长行文的翻译,意义明显,上下连贯,一气呵成。只要顺着顺序一字一句地念,很容易对应上去作意观想。整个一套念下来,就做了一次到位的普贤十大愿王的熏修,善心愿力就在这念诵当中得到增长,福德也在这念诵当中大量积聚。所以,念诵长行文的效果非常之好。
颂文精炼,文字少,意义广博。需要多下功夫,把每一愿的内涵思维忆念熟练,才能做到深入持诵。对于《普贤行愿品》,我要尊重地说:“这是从佛的大智慧现量流露的大仪轨、大修法,就像宁玛派伏藏大师的仪轨一样。”
为什么要落实
颂文只有62颂,是我们需要一生持诵的法,是每座修法的结行,做每项功德的结行。如果念了一辈子,连一颂愿也没发到,不仅没发到,连一颂的意义也没准确理解好,那有多么遗憾!
比如,很多人会做略回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但念的时候,口在动,脑子里是空的,连希求什么都不知道,这怎么行?很多人这次听了讲解之后,才懂得要点在希求文殊的大智和普贤的大行,由此才有意识地往这两方面回向。
如果只是安于糊里糊涂的现状而不思改进,那效果是很差的。对于普贤行愿的重要意义,没有讲解、没有听闻、没有思维、没有串习,是什么状态?一提到十大愿王和62个颂词,心里空空的。
没有这样认真来的话,肯定是空的,骗自己。说什么往生极乐国、说什么消除一切障碍、说什么成为普贤菩萨……,都成了空谈。远因是种了一些,要想现前得大利益,想想也让人怀疑。所以,要真干,诚诚恳恳地按照普贤愿王作串习。
宗喀巴大师讲修菩提心时,把菩提心比作镰刀,这把镰刀没有磨快的话,即使很长时间割草,也收效很低。但如果首先去磨快这把镰刀,看起来是费了不少时间,但一旦修到扼要时,哪怕只割很短的时间,也能一下子就割下一大片。
这个比喻放在这里同样适合,普贤行愿没有学扎实的话,有可能念一生,连一颂的愿也没有发过,甚至连需要求什么也不知道。相反,肯花时间、下功夫,到位地把握愿的内涵,熟练地串习好发愿。等到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每次都是有质有量地随文作意,印持回向,从今乃至尽未来际,都受益无穷。这样的两种做法和结果,我们该选择哪一种呢?
我们的状况并非不能改善,只要下定决心尽自己的力量来受持普贤行愿,就一定有办法能做出来。大家要有自信心,自己有智慧、有善根,还能在百忙中抽空来学法,如果能把握好难得的机缘,在自己心中安上一部普贤行愿,这对于自己的生生世世是最具深远意义的事。
大家有佛性、有智慧,完全可以学好普贤行愿,只不过暂时还不懂得方法、还没有做过扎实的串习,一旦掌握了方法,又肯去串习,决定能以普贤行愿庄严自己的心地,从此可以逐渐从位前普贤做到当位普贤,直至位后普贤。
我常常梦想,世界上能有千千万万的人受持普贤行愿、串习普贤行愿、发起普贤行愿,那该是多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