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 日期: 2016-08-28 | 浏览量: 3313 |
——以菩萨戒次第断除空性、悲心的违品 释圆淑
《三戒论》总说中云:“五身五智于觉性中无离无合的境界,故称为金刚持。这一切均是大断、大证、大心三大之自性。”所谓的“断”即断除违品,就是说以智慧断除一切烦恼障、所知障,达到究竟就称为大断,圆满大断即圆满五道十地的功德,彻证法界本性圆满佛果。而大乘菩萨道的体性概括来说就是以悲心缘众生,以智慧缘佛果,通过积累福慧二资粮, 最终圆满法身和色身双运的佛果。而所行持的其实就是大乘菩萨戒所摄的一切学处,以此来真实断除自利利他的一切障碍。就是说行持菩萨戒学处的功用其实就是断除空性和悲心的违 品,证入空性大悲藏。 一、略说空性大悲藏和智悲双运 1 、本体方面空性和大悲实际无二无别,空性是体,大悲为用,体必有用,用即是体,只是凡夫执着有无二边,为随顺并度化凡夫才分别从这两个侧面来说明的。 2 、修持上要般若智慧和大悲心双修。按顿门来说空性智慧 和大悲是佛果的两个侧面。按渐门来说空性和悲心是迈向佛果的双足,修空性智慧和修悲心是相互促进的。 修习空性先放下强烈的我执及我执所引发的猛烈贪嗔痴,这样就有了放下自已为他人着想的基础。空性的见解有助于修悲心,有定力的人利益众生时不容易起疲厌,烦恼,为众生修法回向的力量也大,如佛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实证空性后,发现众生当下即是空性解脱却不自知,枉受轮回。空性中一切清净妙相任运自成,众生却把妙用执着成当下迷乱的 相,一叶障目不识万德庄严的自性,于是空的妙用成了无明的迷用,清净的显现成了惑业苦的流转。这时自然对众生生起真切的悲心。在证悟空性后,能做到一切平等,就能放下各种执 着习气,真正做到恒顺各类众生,也不会因痛苦而退失利他心。胜义的空周遍一切世俗的相,安住于空性中行诸善法,功德能真实周遍一切,让众生真实受用自己的功德。安住于空性 中事事圆融无碍,能做到“我于一念见三世”、“一音具众声音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真正实现以大悲心 救度众生的大愿。 修悲心是证悟空性的助缘,修悲心能扩大心量,间接放下人我执,依靠悲心能快速圆满福报,消除业障,依菩提心的力量不堕恶趣获得增上生的暇满人身等等。修悲心能对治堕入断空边,让心具有活力。《释量论》里说,佛为什么是遍知?因为佛的悲心周遍,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就必须了知一切,为了有能力遍入,随顺一切众生界。为了救度众生的能力达到最大,必须彻证空性,总之就是要证到“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悲心的极致是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就是让空性尽其所能。悲心是随缘性德,是空性妙用的侧面。所以修悲心是多了一条趋入空性的途径。 二、以三聚净戒对治空、悲的违品 1 、略说空性和悲心的违品。 根据《中观总义》所讲,修道所破摄为二执。《楞伽经》 说:“我执引生的烦恼,为烦恼障。三轮法执引生的分别心及 习气为所知障。”故空性所断即是人我执和法我执,缘二我执 产生的烦恼概括而言就是贪嗔痴三种。菩萨的事业无量无边,概括而言即断证圆满、利益众生这两件事。当然为了能真正弘法利生,首先需要让自己堪能,也就是在悲心驱使下的自利圆 满。 综上所述,菩萨戒首先应该断除的,空性的严重违品就是缘人我执、法我执而生的障碍。悲心的严重违品是对自身功德和利益的执着。当然空性的违品也是大悲的违品,比如缘人我的强烈贪嗔痴,大悲的违品也经常是空性的违品,但为了逻辑简明而从最直接的角度来说。 2 、如何真正对治这些违品呢? 就需要唯一依靠菩萨戒。首先分析严禁恶行戒。按龙猛菩 萨的观点分析:钝根者唯一安立不舍愿心这一条,即不断大乘善根,不舍大乘自利利他的方向。中根者在这一条的基础上, 还有三条:“人无尽贪吝,于乞不布施,不勤令欢喜;于众不容忍,以嗔打有请;烦恼随他转,伪装如法说。这三条分别断除缘人我产生的严重的贪、嗔和缘佛法的大痴。利根者的十八条根本罪,从易犯的角度,分为国王五定罪,即三戒论中所讲:第一掠夺三宝财,舍法惩具破戒者,令还俗等造无间,邪见国王五定罪;大臣五定罪:亦毁宅村乡镇城,都市大臣五定罪;平凡人八定罪:于未说者说空性,令其慕求声闻乘,退佛果发小乘心,舍别解脱学大乘,声闻乘不断贪等,退彼不得彼之果,以妒赞自而毁他,为求利养炫耀己,令惩比丘行贿赂,修者受用施诵者,使弃寂止之修法,乃平凡人八定罪。凡夫人依我执烦恼损害他众大概可以分三种情况,一是身处高位时的傲慢自大;二是被他人控制身不由已而造恶业;三是身处低 位时以小人之心耍一些阴陷狡诈的手段。这三种情况分别以国王、大臣、平凡人这三种角色来表示。 身处高位者面对的诱惑大,约束少,容易傲慢,能力也大。如果他们的贪嗔痴烦恼引发造五无间罪,毁坏三宝,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国王的五根本罪中,其中五无间罪、掠夺三宝财、舍法邪见等都是直接危害教法,断人法身慧命的严重恶业,而且以国王的身份去做,会对佛教造成更大的损害。 大臣为了维护自己,有时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按国王的命令造恶业,其中除了国王五定罪中除邪见以外的四罪,还有以嗔恨之心毁坏一个舍宅乃至一个都市,这条是损害众生的生命和生存所依。 平凡人八定罪中“于未修者说空性——退彼不得彼之果” 这六句总而言之是断人善根,从根本上损害众生,后面的几条平凡人根本罪归纳起来有两个要点,一是以小人之心和阴暗的 手段行持,二是对佛教修行人造成损害。 摄义中说:彼彼易犯而安立,然而一切均可造,现实中一个人往往有多个角色,比如一个大臣如果手握大权,也可能犯国王五定罪中的邪见罪。如果内心阴暗,也可犯平凡人八定罪中的令惩比丘行贿赂,一个家长可以犯国王五定罪中的令比丘还俗之罪,比如汉人家长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总而言之,钝 根、中根,利根三者的根本罪就是首先不断自已大乘善根,让自已趋入大乘,其次断严重的贪嗔痴,成熟自相续,然后断除缘人我执和佛法的强烈贪嗔痴而造损害佛,法,僧三宝和严重损害众生的事,在此基础上自利利他。 按无著菩萨的观点分析,愿菩提心的根本学处即是断除四黑法 , 反之即行持四白法。第一条是虚妄欺惑被称为应供处的上师堪布阿阇黎等。这一条包括了一切自利的道理。菩提道上离不开善知识的教诲和加持。佛经中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还有一个佛经的教证:阿难尊者说善知识是最主要的因缘,佛说阿难你说的不对,善知识是全部的因缘。沙弥戒, 华严经,密乘戒都宣说了依止善知识的道理。《事师五十颂》云:“身为弟子若故意,轻蔑如是之上师,则已轻侮一切佛,故彼恒时受痛苦。何时何地永切莫,扰乱金刚上师心,设若愚 者如此做,定于地狱受炖苦。无数俱纸劫之中,亦难征得佛陀果,于诸具足精进者,上师即生亦赐予。”世俗中一切万法由因缘合和而生,也就是说万法都有个源头,如理依止善知识是一切出世间成就的源头。即使已经证悟空性的人,若毁谤上师,也会退失证悟,不能从轮回中解脱。从历史上看密宗、禅宗里很多大德示现种种貌似不如法的行为,但从没有一位大德显现不恭敬自己的上师和自宗传承上师。 第二条是别人承办不该后悔的善事等,虽然对方最初无有后悔之心,但令其心生追悔。比如别人行持十善法,小乘根基的人修小乘法,大乘根基的人修持大乘法等。总之一切能带来增上生和决定胜利益的事,都是本不该后悔的善事。令其后悔,即是断了他人获得世出世安乐的因。这一条包括了断除一切害他之事。如果有人觉得这样说有不遍的过失,比如杀人不包括在这里面,但广大行派比较重视次第。杀生偷盗等,小乘里已详说。不着相等在后面的智慧度里将说,从愿菩提心这一阶段来说这一条就包括一切害他之事。这一条包括了龙猛菩萨的平凡人八定罪里的说法不对机那几条。 第三条是以嗔心言说圣者的过患,妄加诽谤,这条是断最严重的嗔心痴心和损害佛教。小乘主要断贪;大乘主要断嗔;密乘主要断痴。圣者本身无有可恨之处,对圣者的嗔和谤既是最可怕的嗔又是大愚痴,对佛教的损害也最大,因为佛法最主要是依靠圣者弘扬的。 第四条是在众生面前谄诳行事。谄诳的因是贪嗔痴,在众生前行这些事,说明贪嗔痴已经失控,付诸言行了。这一条是断缘人我执的严重的贪嗔痴。 行菩提心学处四条根本戒中,第一条赞自毁他贪名利,第二条吝啬不施财与法,都是严重的缘人我的贪,第三条以嗔 恨心损他众,他人忏悔不接受,是缘人我的严重嗔,第四条愚信伪法而宣说,是缘佛法并损害佛法的痴。佛法只有教法和证法两种,持教法者唯讲经,所以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都非常重视不能误说佛法,比如龙猛菩萨的利根者的十八根本罪里的舍法、邪见、说不对机的法。这四条比愿菩提心的四黑法更易犯,但不如前者严重。 综上所述,广大行派的严禁恶行戒的根本戒也是先断除自利的最大违品,然后次第断除缘人我和法我的强烈贪嗔痴,及其引发的严重损害三宝和众生的事。 进一步分析摄集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在严禁恶行戒断除粗大违品的基础上,再修习摄集善法戒行持六度和饶益有情戒行持四摄,进一步断除空性和悲心的深细违品,彻证空性大悲藏。四摄是从随顺,利益他人的角度安立的,其实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者都可归摄在布施度中,六度和三净聚戒的意义互相交叉,六度可归摄于三聚净戒的摄集善法戒,三聚净戒也可归摄于持戒度中,为了逻辑简明,本文按四摄属于布施度来分析。 六度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戒定慧三学开显六度。如《三戒论》云:“布施、持戒、安忍分别以因、本体、 所属归摄于戒学,静虑为定学,智慧为慧学,精进为三者的助伴,六为定数”。二是以般若智慧摄持而称之为度,前五度如果未被般若智慧摄持,不能直接到达解脱的彼岸,只能称为布施、持戒,而不能称为布施度、持戒度。以下从两方面分析。 依三学开显六度。上师仁波切说过,六度是前前为因,后后为果。《经庄严论》云:“依前而生后,存在劣殊故,粗大细致故,说彼等次第。”还有《楞严经》中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是定的因,定是慧的因。布施让人习惯放下喜欢的东西去利益众生。这样有对治贪心的能力,又有悲心后才容易持戒。布施时积累了福报,有福报后再修更深的持戒乃至智慧,就容易具足顺缘。但布施可以是偶然性的,也不一定要断烦恼,而持戒是尽行寿乃至成佛之间,恒时对治烦恼,恒时 不舍菩提心。 持戒约束住了粗大的恶言行,心安住于正知正念,就不容易被恶念所动,也让人习惯了对治烦恼,在此基础上容易修安忍。能安忍,心不易被违品所转,变得更坚强,不生厌烦恐惧。在此基础上容易对善法欢喜踊跃,就是精进。精进让心力 增强,善法持续不断,容易到达一缘专注,禅定进一步让人专注于智悲,远离乃至一刹那的散乱。圣者能把分别念圆融于法 性,凡夫阶段,分别念往往是空性的违品。依靠禅定压服分别念,容易证得般若智慧。从事相的角度说,六度中的布施,持戒是让人诸恶莫作,众生奉行,这样就远离了粗大的贪心和嗔 心,对怨害的安忍对治深层的嗔心,对苦行的安忍对治贪求乐受和嗔己所不欲。空性等深法和平时的二我执习气完全相违,对深法的安忍主要对治愚痴。 精进是内心对善法欢喜踊跃。禅定是让人一缘专注利他或空性智慧。智慧是真实安住实相。从悲心的角度说,布施, 持戒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经从言行上断了一切悲心的违品,行持一切弘法利生事。安忍进一步从心上断除悲心的一切的违品。三种精进把悲心扩展到深广无尽。禅定让心完全安住于慈悲之中。智慧让悲心和实相相应,达到不退,对机,恒常,周遍,任运。总之六度是按次第完善悲心。从空性的角度讲,精进是助伴,布施持戒减弱人我执,安忍进一步放下二我执,禅定压服很多产生二我执的心识,智慧真实断除二我执。 从空性智慧摄持的角度分析。以空性智慧摄持,故称为度。万法本体为空性,着相是迷乱。就算在相中断诸恶行诸善,也只是得轮回中的善果,获得暂时的安乐,不能解脱。而空性智慧和实相相应,能根除贪嗔痴,获得解脱。从空性的角度,六度是同一本体,不同反体。不着一切相,三轮体空是彻底的布施,佛经上说若人执着我守持净戒,佛说此人戒律不清净,因此放下我,净不净二边等一切执着是了义的持戒。不被一切相所动是安忍,“喜爱”实相,恒时安住实相,无妄念是真精进,无分别是禅定,安住空性是智慧。每一度的究竟都是彻底放下一切相执,彻证空性。从修行六度的结果分析也是如此,如《宝鬘论》中云:“施受用戒乐,忍光泽进威,禅寂慧解脱。”安住空性,才是受用真空妙有,享用大乐,心性如远 离污垢,光泽无余显现的宝珠,获得广弘事业威猛力,寂灭一切迷乱分别,解脱分段生死和细微迁变生死。或把六度归摄在戒定慧三学中,见诸法空相,就是无无明,就是无非,无乱, 无痴,《六祖坛经》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因为同一本体,所以从空性的角度,每一度都可以圆融其它五度。 六度和证悟空性大悲藏的关系是什么呢?《智慧品》云:“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慈等与我不相违,慈悲心不能直接对治二我执趋入涅槃,而智慧可以。慈悲心不一定包含空性智慧,而证悟空性后必然对一切未证悟的众生生起悲心,自然显现大悲度化众生的事业。由此可见空性智慧为主要。证悟空性越究竟,大悲的妙用越圆满,因此彻底断除空性的违品,就包含了彻底断除悲心的违品。《中观总义》中空性所破为:人我有边;法我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四边可摄于有无二边中,抉择远离四边八戏大空的中观法理,简而言之就是离有无边之法理。 凡夫人落在有边,小乘圣者灰身灭智后落入空边,菩萨入根本慧定时虽然也利益众生,但稍微有点偏向寂灭的边,出定时也不离法性,利益众生的能力比入定时大,但稍微有点偏向习气边,因此上师常说:“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通过悲智双运,最终达到入定出定无二的佛果。因此殊胜的修法是:既有入定修智慧,入定前以愿力摄持,定中不落空边。又有后得时以大悲心行一切善法,从用趋入体又同时远离空边,行持时当下安住万法的空性本体中。如《六祖坛经》云:“于相而离相,于念而离念。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不着一切相而行一切善法,这样在动中修空,快速消尽执着有边的习气。这样殊胜的修法就是六度,或者说以空性智慧摄持行前五度。如前所述,前五度是一缘专注于无尽深广的悲心,断一切恶,行一切善,饶益一切众生。总之,行六度是远离有无二边,从缘起,性空两方面趋入空性,最终决定彻证空性大悲藏。
参考文献 《三戒论》《中观总义》《六祖坛经》《经庄严论》《智慧品》《事师五十颂》
|
|
上一篇:浅析佛教安立识的合理性 | 下一篇:实修中观的五大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