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 日期: 2016-09-16 | 浏览量: 2166 |
因明系 陈星光
引 言: 假想我们天生没有眼睛的话,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将跟现在完全不同,我们不可能知道任何一个法到底是什么颜色,或许连颜色这个概念都无从建立,因为在我们的世界里什么颜色都没有。由此可推知,一个看不见色法的盲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正常人是完全不同的(至少在对颜色的理解这一分上完全不同)。普通人往往关注外境而忽视内心,我们作为追求真理的修行者,是否分析过自己的内心是如何认知外境的?我们的认知方式是否正确呢?难道看不到真相的凡夫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会比佛陀更清楚吗?毋庸置疑,我们有必要通过正理对心识如何认知外境做一些必要的观察,看看世间平凡者是怎样了知外境的。下面将结合佛教经部宗的观点来探讨凡夫心识认知外境的方式。
识之安立及分类: 人了知外境需要依靠识,而识又依功能的差异可以分为无分别识和分别识,简单的说就是五根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识到底是什么呢?佛教中认为识就是我们每个人具有的明知体性的法,而且不可能是色法的体性。对此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十岁幼童能知道一条河流,幼童长到五十岁后仍然能知道一条河流,二者相比色法的身体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心识是由色法身体产生,那么这分能力随着身体的改变必定也有迁变,但是事实上可以知道二者觉知外境的这种体性并无差别,可见明了觉知的体性跟身体并非同一个东西,因此佛教中把具有这种体性的法安立一个名称,也就是“识”。 对此具有明了觉知体性的识,又可以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分别识和无分别识,其分类可以这样理解:眼睛能看的功能和心能思维的功能,此二者应是有差别的,那么根据这种差别就可以划分出“分别”与“无分别”。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在心里思维外境的种种情形,这必然是一种心理活动,佛教中把产生心理活动的作用安立为“分别识”,如前所述,心识和外境不是同一个体性的法,而这个具有思维分别能力的“分别识”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体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它需要依靠“无分别识”来完成取境的工作。由此阐述了分别识和无分别识的特征及作用,下面将进一步讨论二者的具体运作流程。 识取境之过程: 无分别识是以显现的方式缘取外境,以眼识的生起为例,首先眼根(可以理解为见色法的能力)与外境相遇,为了帮助理解,这种相遇可以用镜子和它面前的自相法做比喻。当自相法投射到眼根(镜子)中时,如果我们的心有所作意(作意包括明显的和不明显的,明显的方面如“我想看这个东西”,不明显的方面其实就是我们累世串习出来的一种攀缘习气,见到外境就想攀缘,之所以说它不明显,是因为往往心在攀缘外境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未必能明显察觉到),此三者(根、境、作意)在因缘和合时就会生起眼识,这个眼识取到的其实就是对应外境的行相,如同镜中的影像一般。既然它仅仅是影像,那么眼识就不可能有思维分别的能力,所以对应的“无分别识”也就不能区分和认定外境,如这是瓶子、柱子、红色、黄色等种种判断。 以无分别识缘取外境后,心识就已经得到了外境的行相,但要对这个行相进行认定、区分、判断,才能进一步在名言中进行破立,而此即是分别识的功能,顾名思义,“分别识”才有思维分别的能力。诸多论典中常用水晶球来比喻心识,当不同的无分别根识所取之行相投射到“水晶球”上时,会产生不同的影像,这些影像被“意现量”所了知,而“水晶球”上浮现出这些影像时,由于凡夫坚固的攀缘习气之故,就会对这些行相产生种种分别,生起“这是柱子、那是红色”等分别念,由此我们就可以分别外境是什么法、具有什么特征了。 辨析歧途: 凡夫在不观察的时候,往往会认为心识对外境可以直接进行判断,例如这是柱子,它直接建立了“柱子”这个名言。因明自宗对此提出,其实我们的分别识是以遣余的方式工作的,换句话说,它其实是通过排除非自身来成立自身。例如分别柱子的时候,分别识排除了“非柱”的部分,同时成立“柱子”,这是分别识的运作规律,所以它又称为“遣余识”。如果没有以遣余的方式排除“非柱”,则会出现许多过失。例如一个母亲告诉小孩,有枝有叶的法是树,如果这句话没有“排除非有枝有叶的部分”,那么小孩子将来见到其他的法,也可能认为是树,因为母亲只说了有枝有叶的是树,并没有说非有枝有叶的不是树,既然如此,其他的法也可能是树,如此一来所有名言沟通都将混乱。由此可知,母亲说“有枝有叶的法是树”这句话背后还有一层意思:“非有枝有叶的法不是树”,也即其必定遣余了非树的部分,以此遣余的方式才能合理建立名言,这才是我们分别识的运作方式。 前面我们把心识分为无分别识和分别识,会不会存在多个相续的过失呢?其实就识的本体而言只有一个,但是这个识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有时候能显现外境的行相,从这个方面将其安立为“无分别识”,这是从其取自相境的功能方面来假立了一个名称。有时候它能认定、判断对境,从这个方面安立为“分别识”,是从能取总相境的功能方面来假立的名称。这些假立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心识的运作方式,因为想真正了解我们的心是如何运作的,就应该要了知它具有哪些作用,这些不同作用之间又以何方式进行联系。如此才能摸清它的运作规律,从而更好的应用它。 结语: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对于圣者而言,通过瑜珈现量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但是对于一般世间凡夫,就只能通过推理的方式去学习。我们很多人或许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接受佛教中所承许的这些观点,这也是正常的。如同一个学生刚刚接触到一套新理论时,不一定能马上下结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观察这套理论是否自相矛盾、是否能自圆其说,倘若这两点都不能成立的话,无疑是可以抛弃的了。同样的道理,对于佛教的理论正确与否我们虽然暂时无法确定,但是我们若能依正理加以观察、精勤思维之后,确实找不到任何漏洞和缺陷的话,恐怕也不得不接受了。 |
|
上一篇:灵深桃花源--论心净则国土净 | 下一篇:大乘修行的次第所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