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从儒家五常看佛教五戒
来源: 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日期: 2016-05-15 浏览量: 3139

戒律系 释圆怀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于儒家五常和佛教五戒的剖析,深入探究了中国道德传 承体系中的这两条主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仁对应不杀生,义对应不偷盗,礼对应不邪淫,信对应不妄语,智对应不饮酒。通过分析,一方面可以继承古圣先贤的优良传统美德,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佛教中戒律的不共殊胜之处。相信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可以起到传递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儒家、佛教、五常、五戒

“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 汤恩比博士


人类到了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更加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确实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然而不得不承认,社会的道德沦丧,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社会普遍缺乏的就是良心、德行。从官场腐败、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小悦悦事件、扶老人被讹等 等都可以看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如今变成了无信仰、无底线、金钱万能的社会。

如何解决道德沦丧的问题呢?董仲舒也曾在《春秋繁露 精华》篇中引用古语 不知来,视诸往 ,中国人的特点就是,当面对现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通常要回顾历史,因为在历史上有很多相似、相近、甚至相同的事件。因此,回顾我们的历史,可以得到参考和启迪。

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代思想的精髓,可以说有两条主线,儒家和佛教。也正如汤恩比博士所说, 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我们都知道,儒家以三纲五常做为为人处事的基础,佛教以戒律来约束学佛之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儒家把五常当作做人的准则,佛教把五戒做为做人的根本。五常者,即 仁、义、礼、智、信;五戒者,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对于五常、五戒,我们看到一方面许多现代人对于儒家的五常完全不了知,不知道五常具体是什么,认为这是过时的思想。大部分人甚至连《弟子规》这种儒家的童蒙课本都没有读过,对于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诚实守信道理完全不懂;

另一方面,对于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居士五戒,甚 至认为它是一种非人性的约束,对此嗤之以鼻,即便是皈依佛门的居士,对于戒律也没有认真地学习和足够的重视。太虚大师曾说过: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做一个人格贤善的人,对于自己他人,今生来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儒家五常和佛教五戒对于一个人格贤善的人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意在通过对于儒家五常和佛教五戒的剖析,深入探究中国道德的这两条主线的相同和不同点,一方面可以继承古圣先贤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佛教中戒律的不共殊胜。相信对于个人和社会都会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一、仁与不杀生

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核心价值的思想理念。我们也通常将那些有理想、有成就的名人,称之为仁人志士。孔子 的观点还有 仁慈 仁爱 仁义 等多种观念。

《论语 学而篇》中说到 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规》中也说到 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 ,也就是说只要是人类,不分种族国家,不分高低贵贱,都需要互相关爱。孟子讲的 君子远庖厨 ,厨房是杀生的地方,君子远离那个地方,不忍心看到动物被宰杀,这是保全自己恻隐之心,这是 的心。国家如果充满仁爱之心,必然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如果互相仁爱,必然人与人互相和谐宽容,解决许多社会矛盾。

儒家的 可以对应到佛教的 不杀生 。佛教的教义可以概括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居士五戒属于别解脱戒的一种,也就是属于断恶的范畴,这条不杀生,主要指的是不杀特定的生命,也就是说不杀人。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佛教的 不杀生 是不是范围很小,只是说不杀人,而儒家的 是更广大的概念?

其实完全不是,因为制定 不杀生 的缘由就是要慈悲一切众生。按照佛教中大乘佛教的观点,我们应该 凡众生,皆需爱 ,因为所有的众生和人类一样,同样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同样不愿接受痛苦,愿意获得快乐,正如寂天菩萨云 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

因此我们可以说,佛教的仁爱是真正的大爱,是用慈悲心无私地关爱天下一切的众生,大乘佛教是要把一切众生当做自己的父母,众生遭受痛苦时候,应该全力以赴救护。儒家这里讲到,因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需要仁爱它们。从佛教来说,众生和自己一样希求快乐,不愿痛苦。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如果别人帮助我们遣除了痛苦,我们一定感激不尽;同理,任何众生遭受痛苦时,和我们心态完全相同,因此许多佛教徒会做许多的放生。《大智度论》云 诸余罪中,杀业罪中,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在佛教其他的戒律当中,比如出家的戒律,甚至连草都不能割,在菩萨戒当中的严禁恶行戒,也包括了不能殴打众生,不能自赞毁他等等,在饶益有情戒当中,更是有帮助众生消除 精神痛苦等等戒律。佛教中各乘的不同戒律,都体现了慈悲一切众生的理念。

二、义与不偷盗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道义 仁义 义气 等等。孟子也说过 杀生取义 。义跟利是相对的,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心里面只想到道义,小人心中只想着利益。义的反面就是不义。何为不义,儒家认为苟且偷生,逃避责任实为第一大不义;其次还有出卖他人,盗取不义之财也实为 不义

儒家的 可以对应到佛教的 不偷盗 ,古人亦云 不义之财不可取 ,在佛教中,对于 不偷盗 描述的相当微细。律藏当中对于戒律的开遮持犯都有细致深入的分析。一个人是否破了 不偷盗 这条戒律,并不仅仅是外在看他是否拿了别人的东西等等。按照律藏来说,真正的触犯一条戒律,要 具基、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支分,如果全部圆满具足才可以说确实违反了这条戒律,如果四个支分其一不具足,只能说 犯了支分罪等等。如果被偷盗的对象对偷盗物具有所有权,也有执着,并且该物品超过一定价值则对境成立。其次偷盗者是为满足私欲而偷,盗心不间断,并通过身语的行为做了加行。最后对到手财物执为自己所有,如此则可成立破戒。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佛教的戒律不是简简单单的行为规范,是有非常严格细微的规定,并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仅仅是一个外在形象,它对于当事人的内心的状态等等都有深入细致的分析,因此建议许多人应该学习了解一下佛陀是如何规范他的四众弟子的,相信会增上对佛教的信心。

三、礼与不邪淫

,礼者履也。《说文解字》里面讲的履,履行就是遵守秩序、遵守规则。人与人交往有一定的礼貌,规范,这些都不能违犯。《孝经》上讲 礼者,敬而已矣 ,所以礼的开端是恭敬,恭敬之心。孔子也说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凡是不符合礼教的东西,就不应该多看、多听、多言、多动,也就是对不符合礼教的东西不能存有 觊觎之心。

在佛教的居士五戒当中提到的是 不邪淫 ,这里邪淫包括了非行境,非处,非境,非时,非量以及非法的行淫等等。这里具体不多说明,具体可以参考一些律典。

这里所说的邪淫是针对在家人而言的,佛陀并没有规定在家修行人一定要断除淫欲,正常的夫妻生活在一定的规范准则内是开许的。如果是出家人,必须在根本上断除不净行。

以此可以看出,佛教的戒律是非常人性化的,是针对的众生的不同根器制定的。也可以说是在每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的一个准则。整个别解脱戒包括了,比丘戒,比丘尼戒,

沙弥戒,沙弥尼戒,正学女戒,居士戒,八关斋戒等等。出家人已经断除了世俗的事物,全身心投入到修行中,所以出家人守持难度较大的戒律,而对于在家人,有许多世俗的牵绊,因此佛陀也没有要求很高,如果居士五条戒律不能全部受持,也可以相应受持一条两条等等。

四、信与不妄语

诚信是做人的根基,孔子亦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说话不能守信、不能兑现,那不叫人的言语。心一定要诚,言语才能有信,信是诚的表现。宋朝的程颢也说: 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因此,诚信也是做人的关键所在。

儒家的 可以对应到佛教五戒当中的 不妄语 。按照居士五戒的要求,这里的不妄语指的是特定的妄语,也就是谎称自己具备在欲界之内,普通人不能而你具备的,类似于自己看到地狱,天堂,前世等等功能,说自己有这种超胜功德 的。因此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妄语并没有纳入在这里。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儒家也让我们讲究诚信,佛教也让我们说真实语,两者都是行为准则,没什么差别吧。

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不能将佛教的戒律简简单单理解为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佛教所谓的居士五戒,它是属于别解脱戒的一种,什么是 别解脱 ,也就是别别解脱,受持了这条戒律,就可以从此罪业中得到解脱。真正具足出离心,了解到即使获得世间的一切圆满,也没有办法获得永久的快乐。因为我们都处于六道轮回当中,轮回是苦的自性,在这种发心下,受持别解脱戒,以及行持任何善法,都能积累随解脱分善根,可以令我们获得解脱。这里的解脱一方面指的是从六道轮回中获得解脱,另一方面也是指从烦恼、业力中获得解脱。

五、智与不饮酒

儒家也讲 ,这里 指的是智慧之义。在一般人眼中认为智慧是聪明,有智慧的人是聪明的人,那要怎么样才可称得上聪明人呢?按照世俗可以理解为知识渊博的人,便是聪明人。因此我们也可以把 理解成 ,由此智慧便是知识,这是根据世俗来理解的。然而只是有知识,并不是真正的智慧。但不可否认知识对于智慧的升起非常重要。

这里对应佛教的 不饮酒 。饮酒能增长贪嗔痴烦恼,贪嗔痴烦恼也就是智慧的反体。《正法念处经》中说: 酒能炽 燃欲,嗔心亦如是,痴亦因酒盛,是故应舍酒。 因此,在藏地的很多地方在传授居士五戒的时候,首先会传不饮酒戒,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传授其他的居士四条戒律。也有说法,它是居士五戒的根本。

提到 ,其实佛教更是追求智慧。我们通常会说,戒定慧,也就是戒律,禅定,智慧,都是我们内心的功德。而这其中也要有次第性,也就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层层递进。佛教当中的智慧,还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照修行的次第可以分为,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也就是从闻思修各自产生的智慧。也可以分为世俗谛的智慧和胜义谛的智慧。佛教的智慧是非常深邃的,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学习一些知识,而是需要通过闻思修行等一步一步来断除烦恼,开显自己本具的佛性,获得真正佛教当中的大智慧。

以上通过对于儒家五常和佛教五戒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到二者有很多相同点,不可否认二者在维护社会家庭稳定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乔治 桑塔耶那曾经说过, 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来源于自我约束。 孔子也说过, 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 因此,不管是用儒家的五常还是佛教的五戒,要想真正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必须有约束。

而通过二者的比较,我们也要看到,佛教在许多方面确实有其不共的特点和超胜之处。其对于一切众生无偏袒的大悲心,对于戒律违犯等等的细致描述,对不同根基的众生人性化的要求,以及佛教真正的智慧,都不是短短一篇文章可以说明的,有待于有缘读者研读经论继续钻研。



参考文献

[1] Toynbee,“AStudyofHistory” ArnoldJ(OxfordUniversity1934-1961)

[2] 《《 “OriginandGoalofHistory”RoutledgeRevivals KarlJaspers,2011,ISBN978-0415578806

[3] 《佛教戒律伦理与儒家伦理的融变》张国刚,福建宗教 2013

[2] 《浅谈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之关联》释果明。

[3] 《五常:仁义礼智信》钟茂森,弟子规公益网。

[4] 《弟子规另解》索达吉堪布,智悲佛网。

[5] 《三戒要解》索达吉堪布,智悲文化中心。

[7] 《春秋繁露》董仲舒,中华书局 2012-3-26

[9] 《论语》孔子,中华书局 2006-12-1

[10] 《慧灯之光》慈诚罗珠堪布。

[11]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 2004-2-1


上一篇:关于得绳的几个疑难问题之辨析 下一篇:器界幻现 --探索微观世界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 wybuddhist@163.com 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