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 日期: 2016-05-06 | 浏览量: 3111 |
女众部中观系 姚明琪
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从古至今未曾停歇。佛教在《俱舍论》中将世间万法归纳总结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情世间;一类是外器世间。按现在科学来解释,内情世间即是思维存在的灵性世界;外器世间即是科学研究的物理世界。关于内情世界,各界众说纷纭,在此不做广析。 一、总说外器世界 对于外器世界,我们平时耽著眼见为实,认为山是山水是水,都有各自的功用,无欺显现,真实不虚。但依佛教与科学教理的分析,可证实世间外在山河大地、万有的一切显现都没有粗大的实体,是由无数的细小微尘积聚而成,而无分微尘也是世间中假立存在的,以胜义实相观察时无丝毫堪忍本性。 二、分说微尘积聚 (一)佛教如何承许微尘 而微尘积聚,佛教中也有各宗派不同的承许,其中具代表性的要数有部与经部二派,共同处是承许具体物质(粗大)由微尘聚集而成,“微尘”依《俱舍论》卷十二所说,指眼根所取色中最微细者。极微是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无法分割、没有体积,但是实有存在。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它决定具有组成事物的性质。按照顺序,极微、铁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象毛尘、日光尘、虮尘、虱尘、直至指节之间呈七倍递增。《俱舍论》云:“极微微尘铁水尘,兔毛羊毛象毛尘, …… 后后较前增七倍。”一般人肉眼可见最小的点状物质称一隙游尘,约由 82 万 3 千 5 百 43 个极微组成。不同处即是由不同微尘积聚产生粗大色法的方式。有部宗承许,不同方向的微尘有间隔围绕着一个微尘,相互之间依靠风大的引力而没有分散(环绕有空间集聚粗法);经部则承许微尘相互接触但彼此之间无有间隙,(接触而粘连)。《中观庄严论》 [1] :“许粘或环绕,无间住亦尔。” (二)科学界如何承许微尘 科学家们依现有的科学理论探索器世间,研究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与结构。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探索、运用的深入,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由宏观到微观,深入到物质结构的内部,建立了量子力学,引起了人们对物质、运动、空间、时间、因果律乃至生命现象的重新认识。科学证实了大的物质是由微小粒子组成,在分析微观界时,对它的认识也不断更新。开始的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万物皆由不可分割的微小物质粒子组成,这种粒子被称为原子。到之后 1661 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认为物质由各种元素组成,元素是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行分解的最简单的实物。 1803 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道尔顿创立了原子学说,指出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不久,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 1897 年,汤姆逊测出了电子的存在。 1935 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三、破斥 (一)破微尘是最小的基 科学家们不断更新理论,从粒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亚夸克,到现在最小的弦。其实叙述了这么多观点,无非都提到了组成粗法最小的基。《中观庄严论》云:“障未障实等,故粗皆非一。”其中就讲到粗法不成实一,而是由多个微尘积聚而成。否则如身体中手被遮住,应成整个身体都被遮住,一体故,不应有遮和未遮的两分。 其次微尘也没有实一的体性存在。有部、经部宗立无分微尘为世间的基础,是不可再分、实有、真实的自性 ; 而物理学现在说弦是最小的,未来或许还有更小的量。但其实这种说法很经不起观察。粗法从微尘来,那无分微尘从何而来?为何不能再分?为何粗法无实,无分微尘以上的尘也无实,就单单它实有?微观界也同样,一再推翻以前,一直发现新的理论,难道就没有最小的一个,可以无尽的分下去吗?如果可以无尽地分下去,那一个电脑可以分为无量,一粒米也可以分为无量,这两者应成没有任何差别。由此看来,只要承许最小微尘,就难以避免以上的过失。 (二)破微尘组成粗法的方式 1、破有部 再者,微尘之间如何聚集组成粗法?像有部那样微尘之间有间隔环绕而组成吗?以一张纸为例,依肉眼看似乎是连在一起的,而实际上,这上面因有细微的空间,纸张才可以撕开。那既然有间隔,则空隙间就可以再容纳他法,因为它们是以风的引力靠拢的,互相不粘连,风可以吸引这两个微尘,同样也可以容纳其他微尘。如此,这两个微尘的间隔处就可以容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再者,既然存在间隔,那明暗的极微都有钻入那一位置的机会,则成一根柱子忽明忽暗或明暗共存。或者说,一个光明尘也由众多微尘组成,其中也存在空隙,则黑暗尘也应该进入,如此必定导致明暗等相违法并存的过失。 2、破经部 或像经部宗承许无间隔接触而不粘连吗?其实无间隔接触就是粘连,不粘连就是有间隔。粘连就有都成为一体的过失,因为若不成为一体则有粘连和未粘连的两分,相违于微尘的无分体性;有间隔过失如上。若实有则再无第三种情况。因而也无法组成粗法。 (三)破无分微尘 既然微尘积聚与理有妨害,那实有一体的基——无分微尘合理吗? 其实我们的心就是这样粗大,不经观察理所当然地进行执著。既然由多个无分微尘积聚的微尘不实有,那无分微尘凭什么实有呢?以理分析:中间一个无分微尘,上下等十方各有一尘与之相对 [2] ,则中尘就分别面向十方,它就成了可分十面的自性,不是最小的无分了;若中尘没有朝着所有方向,也必定存在朝着某一方的一面,否则根本无法指定它以何种方式存在。若唯有朝向某一方向的那一微尘之自性,则成面对其他方向的微尘也都要朝向哪一方或只有那一分了,由此,即使有再多的微尘聚合,也不可能组合成粗法;或十方微尘只能朝向一方积聚,世间所有物体都应成排队状的长列,明显不成;假设中尘不与余尘相对,即之间无阻碍无空隙,则遍体融入,都成一体,无法扩展组成粗法。那么,无分微尘如何成立呢?它无法与任何法有关系,独立存在有何意义呢?《中论》云 : “倘若有者言:位中之微尘,朝一尘自性,向余尘亦然。若尔地水等,岂不得扩张。” 总之,凡是直接或间接与微尘相连的这一切法,均是以微尘为基础,因此必然随着微尘的消失而消失。 四、总结 万法的本质是空性的,在这样的性空中依缘起显现万法,像南柯一梦一样显而无自性,科学所说的事物的运动性包括穿隧原理都印证了非实一的道理。万有显现的本体是空性无实质,但名言世俗面前又无欺显现、起功用。如此性空缘起之理,微妙甚深,在佛经中有具体广述。《楞严经》云:“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为空性。若此邻虚,构成虚空,当知虚空,生出色相。” 总之,我们生活的器界除了微尘假立聚集以外,无有实质。微尘也不成立成实,经不起胜义理论的观察。既然粗法和微尘都不成立实有,那我们为什么还缘它产生执著进而烦恼呢?我们生活在如梦般的假法中,执著着假的梦而喜怒哀伤;我们笑话小丑自说自乐,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 认识到万物空性,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就是器世间的真理,三世无改,亘古不变。 |
|
上一篇:从儒家五常看佛教五戒 | 下一篇:给自杀者的一封信: --学习《现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