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 作者: 大愿法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 分享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

正直以圆智 方便导正法

我们前集说到婆罗门事火的事情。事火就是火供,火供就是以为将东西烧一烧之后天人就可以收到,就会赐福给我们,当佛陀看见之后,认为要将它转变过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火供对内心具有一种相当的寄托。所以,佛陀就跟他们开示事火的功能,运用他们那一种习惯,将它转换成有意义的事。佛陀说在宗教方面,必须要有恭敬虔诚的心,专心尊重供养沙门,沙门就是指出家的修行人,只要是出家人均可称为沙门,当时印度婆罗门,也称出家人为沙门,这是当时佛陀由婆罗门转换过来的,所以并非指佛教的出家人而已。因此,如果能够供养沙门,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婆罗门教听到佛陀这种开示之后,他认为:‘嗯!有理哦!佛教里面也有火事、火供的方法呢!’也就是说婆罗门教听了之后说:‘咦!那么佛教里也有这种火事呀!但是他的火事和我们的火供不大一样,仪式不一样喔!这样才是最合乎情理也是真正的火事之道。’所以,佛陀当时将很多原有印度的名相和礼俗给转变过来,就是说虽然外表的名相一样,但是里面的含义却不同,相当符合情理,不可一次把它否认掉,所以,实在很赞叹佛陀的大智慧!比喻来说一个故事,摩登伽女本来相当爱阿难,因为阿难听说长得很庄严,有一天,佛陀在大众前打坐开示时,摩登伽女就去跟佛陀要人,就跟佛陀说:‘喂!你将阿难藏在哪里?’(若是现在的人,就会问:‘你这野女人来到这里乱来,阿难到底是你什么人?’)但是佛陀并没有这样,佛陀问说:‘你找阿难有什么事?’她说:‘我很爱阿难!’佛陀说:‘好,你很爱他可以,可是阿难现在修得很高了,你跟阿难不论在修养、修道方面距离相差太多,即使结婚你们也不会幸福呀!起码也要相当,才差不多可以,你若真的爱阿难,回去征求你妈妈的允许,准你留在僧团里修学,等修学跟阿难差不多时,才准允你跟阿难结婚。’你看佛陀这种慈悲智慧,他没有用那种攻击的方式,也没有用那种粗语嘲笑排斥,更没有使用暴力,以嗔恨的心去对待摩登伽女,反而用智慧劝摩登伽女修学,结果摩登伽女说:‘好!我一定修得跟阿难一样,才和阿难结婚!’嗯!结果怎样呢?一天、二天、一个月、二个月的过去,等到摩登伽女不断的精进之后,发现到这一切都是由自己内心的欲望贪著心态在作祟,这永远都是苦的,所以摩登伽女了解之后,向佛陀忏悔,从此之后便修得很好。所以我们想到佛陀的待人处事、他的人格,内心就起了相当恭敬的心,我们学佛也是要学他这样!掌握适时因缘观机教化,摩登伽女的个案之外还有很多的个案,例如事火,六斋日等等,都是佛陀以这种方法转变产生出来的,我本人就是还未达到那种智慧和柔和,总认为无理就是无理,仍无法做到圆融转化,所以我们还要学佛,来增进智慧柔和及慈悲圆满不足的地方。

佛陀开示印度婆罗门人,劝他们放弃过去形式的事火。事火就是用火来烧的火祭,把这种转换过来,转成佛教的实质事火,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培福!否则大家以火焚烧来进行火祭,以为用火烧一烧天人就会收到,其实这种方法非但浪费损福报,而且又劳人伤财,于是佛陀将它转变,大家也感到,嗯!这很合乎道理啊!所以对于有道理的事,人们就可以接受,当接受之后便依照佛陀所开示的去实行,所以佛陀为了要度印度一些外道,方法并不是没有,经由佛陀的方便引导使他们离开了迷信,并且慢慢走进佛的正信知见,所以这种巧妙智慧的运用,是相当有智慧的人。那么我去探讨这至少要具备三种条件:第一要有很大的包容心,第二要有相当高的智慧,第三处理方法一定要相当的圆融,能掌握时机和因缘,以便如何在当下能够恰当圆满,这是以我主观建立的看法,至少要能达到这三种条件才可能。印顺导师曾说过一句话,这一句话在我心里一直相当的认同,并且是有理和值得恭敬赞叹的,怎么说呢?印顺导师说:弘法利生的法师和居士,需要适时地‘正直舍方便’,我们一定要深深思惟,就我对印度佛教史的论究,方便适应虽利于佛法的传布。但是方便适应不能离开佛法的大纲。讲述方便法的目的就是要将佛法传播出去,也是要方便让所有的人从迷入悟,这是一个重点,这样也才不会因为时代、环境及时间的变更,使得佛法丧失其实用的价值性,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当时印度的生活,当然这两者不能相比,是不是这样呢?在不能相比的过程当中,将那个时代的那一套硬拿来我们时代套用,不仅死板板的不能接纳,也不易叫现代人去接受,佛教重视在人间的生活和修行,若是你不能适应就会慢慢被淘汰,所以印顺长老说这一句话是没有错的,为了弘法,为了将佛陀的佛法传布出去,不能说不用方便法,虽然是方便,但是如果已属过时而且在时间上不能再适应者,则应有正直舍方便的精神,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以方便法传布,但也要有正直舍方便的精神,就是说对于无关于我们离苦,无助益于信徒离苦,或无关于使众生开智慧,或对解脱无帮助的事,说得太多是没有办法使人有所体证,并加以使用,这种可以说是没有好处的。所以说要以正直舍方便的精神,应用利益人间、净化人间的方便,来传扬佛法的真义,印顺导师这几句话说到我心坎上,无疑是对现在弘法的法师和居士包括我在内,打了一针强心剂。因为方便不可以没有,但是要‘正直舍方便’,对于无关于帮忙别人、利益别人,也无关于体证苦集灭道,换句话说,无关于修行的事,无关于修德并助益身心的事最好不要说,因为越说越会歪曲佛陀的教义越多,印顺长老说的这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佛教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二千多年时间,必定有所流转变动,这是难免的事情嘛!二千多年时间,有时候不要说二千多年,光是交代一句话,等一下经过另一个人的传达,一句话出去,哇!错误了,差一个字就整个都不一样了,何况二千多年流传至今呢?难免因为环境、背景等等流变因素,产生有所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如果能依止印顺导师所说,正直舍方便的这个精神,佛教必定会更加发展,更加被社会的知识份子所肯定,也不会让一些知识份子骂我们佛教,只不过与其他多神教一样,拿著香跟著拜,热闹一阵就过去了,说简单一点跟印度一样,遇到事情之后,一股力量来就散了,若能让你真正体会佛法时,无论是什么环境都无法左右影响你,完全都是真正的真理,不是用什么代价交换的,真理就是肯定嘛!

佛教是用真理来领导别人、吸引别人,并不用其他任何不属于真理的方式,例如用骗的手段,或是用勉强的手段、或用任何不正当的引诱手段来让人承受,因此佛教是重视真理的,是用真理来服人。所以,不管时代怎么变,也不管环境如何流转,只要正直舍方便,那佛教绝对是更加发展,绝对会更加兴旺,这是真实的事。所以佛陀当时为了要度印度九十六种外道也有运用方便法,将他们原有的名相,变个角度把他转换过来,方便引导他走入正法,并不是引导他走入迷信、执著迷信,那就不是方便,而是变成随便了,更不是将方便变成事实,方便只是引导他走入正见而已。并非就让方便左右下去,也就是说这方便只是引导他进入佛法的正见而已,像我们的手指月,或像我这手指电灯,说:‘盛谛呀!那里有一盏电灯呢?’原理就是叫盛谛去看电灯在那里,这只手并不是电灯呀!所以方便法只不过是引导你到达正确的目标,所以佛陀也说一些作为引导的方便法,但是我们不要方便之后却变成随便,反而让人引导去,让人左右,这样就不对了。

六斋日的第二种说法,依据四天王经所说:佛说六斋日受八关斋戒修福德,就是因为六斋日当中诸天下来巡查人间的善恶,因此佛对诸众弟子说,每六斋日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这是引导人走入善念,弃除恶念。如果心生善念则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心生恶念一定要把它制止、改善。话说回来,佛教徒哪须诸天审察呢?就算不是六斋日本来也是应该好好的精进,断恶修善呀!反倒说天上会来审察这一件事,把它变成一种迷信,非要依靠有人在看才来做善,那没有人看就做恶了吗?这是方便说呀!所以两种版本比喻来说给大家听,但骗别人一定要先骗我们自己,只要想去骗人的念头一出现,在我们的意识当中,这种有意欺骗别人的心念就已经种下去了,业的行为也已经产生了,所以因果要同时看,种这种骗人的因,以后就会得什么果,虽然佛教说多因多果,不是一因一果,没错!但是因缘成熟时果报还是在呀!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是为了要做给别人看,而是为我们自己本身来做的,说得世俗话一点,是以我们的良心来做事,何况若需要天神来审察我们的善恶好坏,那么我们修行不就操纵在别人的手中了?自己也就没有办法自由地主宰自己,因为他能给你的东西,就能跟你收回来。我在回归自然第一辑就有说过了,佛教重视自体证,并不是由别人来赐给我们,也并不是让别人来安排我们的生死,而是由自己的业力产生轮回变化,不要说有人在看我,有人在对我关心,我才来做好事情,没有人在关心,没有人在注意时,我就不用做好事,这种就比较不圆满。不仅对心理活动是如此,对我们身口意行为的活动,也应该谨慎防患,提防我们身心的违犯,不可有所疏忽懈怠。所以我时常开示弟子们,修行一定要随观身、口、意,若是有人问修行要怎么修,你就说要随时观察我们自己的身、口、意,千万不要将我们的身、口、意走向恶的方面去,这是第一步,所以修行到底在修什么呢?修身口意而已,转念而已嘛!简单说转念也就是将恶念转为善念,让执著、迷信的念头转为正念,所以修行就是转念呀!念就是业力呀!有意的行为就是业力呀!这很重要。大家千万不能疏忽掉。

不了义法须依止于了义法

当时印度宗教修行目标很多,大多数由于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都想死后求生天上,或认为祭祀能得到天神的赐福,佛陀为了要改正他们这种迷信的宗教仪式及思想,所以有时会顺应民间的思想,加上一些不了义的人语,想藉用这个机会加强他断恶修善的观念,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断恶修善。所以有时也谈一些天上的事,其实天上的事,并不是佛陀所创造发明的,当时在印度复杂的宗教思想当中,他们一直认为,印度人所说的语言是梵语,是梵天的话,婆罗门种则是大梵天的子民,是所有位阶中最高级的,那么他们的目标就是说死后我们还要回去梵天所属的那地方。那时候的古印度就深信有天上的说法,但是佛陀为了要度他们,当然不会一开始就否认呀!说:‘呀!这天是不存在的啊!’其实这只是一种方便法而已,为了度众方便嘛!你们说有什么天,我就跟你们说有什么天,他们说有天我就说有天,因为不管是什么天都是由我们的心所产生的,应该都是属于唯心造作的‘唯心论’,佛陀当然了解这不过是个唯心论而已,但是佛陀为了要引导他们,让这些婆罗门教走进一个正见的思想,才借用他们的梵天说来比喻说明,以便使这些人持戒修福断恶修善。而受持八关斋戒最大的目的是要能悟缘起法,并不是修行以后只想求去天上享受而已,并不是这样的。最大的动机目标是为了达成体悟缘起法,亲证涅槃,这才是最终的目的,不然的话我们永远都在天上、人间中往返,去到天上,等到福报尽了又溜下来,像我们爬楼梯一样爬上去溜下来,跑来跑去的,爬久了我们也会累啊!因为有些初入门的人必须要有所依靠,借助依靠的力量,才能让他由浅入深,否则头一次你就马上跟他说空性呀!缘起性空呀!这些缘起甚深的法,他是听不进去的,听不进去反而会远离你,所以必须要让他先有依靠的心态,慢慢引导他,像我们也是一样,做一件事情也是先要慢慢的引导才可以,比如读小学就先教他ㄅㄆㄇㄈ……注音符号,教英语则从ABC……字母先教,慢慢地引导;引导,才能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硕土、博士这样出来的呀!不能一下子你就教他博士的课程他会听不懂呀!学英语你不能不先教他认识字母,他就能够听懂呀!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一种引导的方法,但是最大自标也是要他们达到涅槃,涅槃就是断除一切轮回生死,也就是让他们灭尽贪、嗔、痴,因为有一些人必须找一些依靠呀!所以我们要说依靠的方法,然后他才能去研究或是修行,他才会怀疑,咦!学佛岂是这样而已吗?这样才能慢慢深入佛法的研究,追究到底是为什么?所以佛教里才有这种有漏和无漏的区分,有漏法就是世间法,无漏法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了义和不了义,共法和不共法的说法,共法就是跟一般宗教的说法一样,不共法就是跟其他宗教所说的不同,因此,佛教有两种法,一种共法叫做人语,另一种不共法就叫做出世语,了义法,也就是出世法,为了能够让你了解了义法,有时难免不能离开不了义法的引导。就如同我今年五十岁,不可能我已经五十岁却没有走过八岁呀!别人问你:‘大愿师父呀!你今年几岁?’我说:‘今年快五十岁啦!’那么快五十岁的人有没有走过九岁呢?你不能否认没有呀!虽然九岁时是九岁当时的智慧,当时的理想和身材,而现在五十岁则有五十岁的理想和身材,这是生活缘起缘灭的变化过程,但是你也不能否认你没有经过五岁、八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是不是这样呢?这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了义法必须要依止不了义法,除非他是个大根器的人,听到佛法之后他马上了解,若不是的话,了义法也是不能缺少的,为了方便引导也是必须的。

佛教修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这别人也有,其他的宗教也有持戒、禅定、布施、忍辱,并不是我们佛教特别独有的,唯一不一样的就是重视智慧的解脱,这也是佛教不共外道的地方,所以叫做共法和不共法。如果听到能赐福给我或是赐福给别人的说法,那么这是无法取信的,他们到底要凭什么赐福给我们呢?像我们在银行存钱,你没有拿钱去银行存,如果要钱你就得向银行贷款呀!谁能赐给我们?只有自己而已!祸福不是别人赐给我们的,祸福是由自己行为所感召来的,绝对不是坐在那边别人就会白白地赐给我们的,因此,并不是什么人赐福或赐祸给我们,福祸全是由自己的业力行为来造作感召,要不然佛教就变成多神教了。所以有一些人后来经由经典来做参考,我们看经典是拿来做参考的,哪里是了义,哪里是不了义,你一定要判别明白,千万不要将你所看的经典全都当做是了义法,像在回归大自然中我有说过,并不是‘如是我闻’这样就代表佛说的,如现在度法师和盛谛你们大家也都能说如是我闻呀!一时是说一九九几年,我在慈莲寺的谛观园如是我闻呀!听到大愿法师所说的什么话,所以‘如是我闻’是说按照我本人所听到,此和彼所说的实际的话,并且按照他的话一句一句不增不减地说出来,没有加油添醋,原原本本地说给你们听这才叫做如是我闻,不能说离开二千多年了还可以听到佛陀亲口说法。佛陀他的世寿也只到八十岁而已,是不是呢?所以这如是我闻,应该只有佛陀他最初的弟子才有资格说‘如是我闻’。以后的人不能断章取义,把如是我闻全都推给佛陀,认为只要有‘如是我闻’就一定是佛陀所说,这是不可以的,所以看经书不能像工厂接订单一般,啊!只要人家跟我们捧场我们就跟他买卖,我们也要考虑这个人,买卖数量够不够,公司接下订单之后会赚钱吗?是不是以后他会倒闭?对方是否营运稳定,有没有风险?这都要具足考虑的事情呀!世间法都这样了,何况是学佛呢?不要别人一说马上就听,经典原本就是让我们作参考用的,千万不要照单全收,否则就会把佛教变成神格化了,会产生这种情形是因为不当运用一些方便法所造成的,方便一多的结果反变成一个听二个听三个听,刚开始时前面的人没有歪,慢慢后面的人就愈偏愈远了。换句话说,就是前面的人这样说,但是他的动机其实不是这样的,然而后面的人加个盐,加个味素,却慢慢地将里面整个滋味都变了,以后的人不知道,错认为这是真的,便这样子一直误解下去。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直舍方便的精神,方便是要引导人从迷进悟,突破迷信,而不是引导人走进迷信,这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否则反而会变得更严重。如果要说真正另有动机除非是他自己不知道,不知道是没有话说,若是自己本身知道还用这种机会骗人,就是有意来断人慧命,这说起来实在是很严重的呀!

受八关斋戒的目的主要是在‘六念’,佛陀和其他宗教主要的不同就在于动机,也就是说:过去的印度在受八关斋戒时,他们想说我们都不要吃,佛陀将他们这个想法给转换过来之后,就把重点放在六念清净的修法,若是能够持戒而使六念清净,当然恶魔就会退出呀!当你持戒清净时,魔怎么敢来找你呢?因为你有定呀!慧呀!你的心念并不会随顺业力被它牵著转呀!所以我们就是定慧不够才被外魔来引导,心念起心动念就是魔,起心不正念就是魔呀!起心正念就是天人呀!起心善念就是善人呀!起心恶念就是恶人呀!所以在起心动念当中,全看你的动念是什么,如果你起心动念都是正见,你就是佛呀!就是差别这样而已嘛!对不对呢?所以当你的念头正确就有正见,就有福德因缘,魔怎么敢找你呢?不敢啦!看到你自然就跑的老远了!那么你住的地方自然就会平安和吉祥呀!并不是求别人赐给我们平安吉祥呀!平安吉祥全是操纵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比如说你要平安,开车出去却将眼睛闭上,不管红灯绿灯胡乱闯,那么谁能保护你平安吉祥?那是不可能的!所谓的‘平安’就是平常叫你处事小心,言语小心,行为小心就是最平安,而‘吉祥’则是做事要有因果律,知因识果,并能够与隔壁邻居和睦相处,人人和乐,人人和蔼,那么这就是吉祥,就是‘安吉’——平安以及吉祥,如果自己为非做歹却希求平安吉祥,这怎能获得平安吉祥呢?这是不可能呀!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吸食安非他命等毒品,就是受到了毒品的污染,他们在怕什么呢?就是做坏事怕被警察抓到,来到寺院便说:‘师父,你能帮忙我,保佑我,教我一个方法,让我不要被人抓去关!’若是发现这样我会马上打电话叫人把你抓去关,你做错事情应该要受法律的制裁,何必还要求菩萨保佑你不用被抓去关,这种没有道理呀!这样你本身就不对,你犯错事菩萨保佑,菩萨岂不是更加不对,这样说菩萨不也就是魔就是鬼呀!是不是这样呢?你不对它还溺爱你,还掩护你,你错了它还帮你,像这样的菩萨是什么菩萨呀!我说它真的是魔呀!鬼呀!最恐怖的就是这一种啊!所以‘安吉’是由你自己创造而来的,要是没有自己创造的话安吉从哪里来呢?所以若能在受持八关斋戒之外,并时时刻刻地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希望天人来巡视、观察时,我们才规规矩矩,想到:‘哦!今天是六斋日,天上要来巡查。’这时你才规规矩矩不做坏事情,这种就不对,等到一过了斋日之后你又马马虎虎,又做一些坏事情,做一些不好的事,这都是不正确的。谁要保护你呢?唯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我们应该了解一切行为都是由自己负责,所以佛教主张业力轮回,这也就是说一切行为由自己承担,并没有任何人可以跟你帮忙和负责,所谓的‘帮忙’也只是教你、引导你而已,不能代替你作主,所以你做给别人看,做给天人看,但是业力行为所感召的业果,简单说谁能有办法帮你负责呢?因缘成熟还是必须要自受,自己做自己来承受,没有一个人能替你承担,不可以说不知道呀!反正我做给人看,虽然别人说我是好人,但是却在暗中做坏事情,你做坏事情可以骗得过自己吗?等到因缘成熟时,仍然是要自作自受的,除非你学得很好,已止因了,虽然你面对现实的一切,但是你了解这只不过是因缘,你如实承担并没有再感召贪、嗔、痴,否则,不论你行善或行恶,在业力轮回当中总归仍会遇到的。佛陀说:‘人的业力轮回生命,并非一期就结束。’除非你这一世学到成功圆满,要不然你还有来世的可能呀!在‘业力轮回’当中我就有说过,若是不了解可以参考‘业力轮回’的说明。

渐次戒与顿立戒

什么是八关斋戒?戒在佛教大体上分为有二大类,这二大类分别是:渐次戒,顿立戒。什么叫做渐次戒呢?渐次戒是在家三皈依五戒,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没有受过三皈五戒,不能受沙弥,沙弥尼戒、十戒,也就是在家弟子没有受三皈,就不能受五戒,以上有说过,过去佛陀时代三皈依五戒是一起受,慢慢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背景的需要,便先受三皈依再来受五戒,其实三皈依五戒应该一起受,要不然的话三皈的动机要怎样力行?而你没受过沙弥、沙弥尼戒的十戒,那么你就无法受比丘、比丘尼戒,这是有个渐次,有个层次的,因为受戒的过程必须要有个渐次级级来增加的,所以称为渐次戒,像读书从小学开始,一直到上中学高中。而在家二众加上出家五众,总称为佛教的七众弟子,所谓的在家二众就是说优婆塞和优婆夷,那么出家五众就是说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和式叉摩女。式叉摩女也是出家五众之一,解释为‘学法女’,‘正学女’,这有很多不一样的名相,将七众弟子结合起来,便是佛教的组织架构,所以是个大团体、大组织,这是由渐次戒得名,非他的层次次第,这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了什么叫做渐次戒。现在再来介绍顿立戒,什么叫做‘顿立戒’呢?就是指八戒、梵网经、璎珞经所说的菩萨戒,但是‘菩萨’一词照理说应该是于佛陀灭度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在部派佛教阶段才开始有个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本来佛教在佛陀时代,并没有区分大乘和小乘,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菩萨戒,但是在现在基于菩萨戒的精神,我们对于流传至今的菩萨戒却不可以随意否认的,然而菩萨戒应该要依照理性,我们去学佛陀弘法四十九年的精神及方法,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嘛!所以这两种戒是在七众之外,属于特别解脱戒,菩萨戒与前面所说的渐次戒不同,因为七众弟子,依照佛制定的戒律,应受渐次戒,但是他不受三皈五戒,同样可以直接受八关斋戒,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要去受八关斋戒,可以不用经过三皈五戒,不用先经过渐次戒,这就是顿戒和渐戒的不同处。

现在我们来说八关斋戒,八关斋戒属于什么戒呢?它是属于顿立戒,并不是渐次戒。非七众渐次戒就是八关斋戒嘛!而八关斋戒的内容是什么呢?当然它分有八条,分开为斋戒,八关斋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这地方各位请留意八关斋戒和五戒不同处,其中的区别就是五戒禁止邪淫,八关斋戒则是不淫,差别就在这地方,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听,第七不坐卧高广大床,第八不非时食。以上所说八条戒,前面是防备不可犯的,后面是指吃的东西,这就是八关斋戒的内容,所以很多人说:我吃素食是持斋,这不是正确的,因为照理研究起来,持斋就是过午不食,才可以说我吃斋,因为我过午不食嘛!中午过后不吃叫做吃斋呀!不可说你吃素食就说你在吃斋,可以说你是吃素食,也千万不要说我在吃菜,以前因为不明白‘吃菜’的意义,让我把这个身体给搞坏了。在二十几年前,当我还是在家居士修行时,起初并没有真正了解佛法,在一次探讨修行的过程中,当我在打坐时真正感到不可再吃众生肉,有了这种体悟后,便戒荤食。那时候听人说要吃菜,我就吃菜,以前吃素食,并不像现在那么丰盛,而且也没有人告诉我素食的真正意义,那么我就想可能只有吃菜而已吧!当时贩卖素食的人很少,别人也不能特地煮给我吃,于是自己便去菜市场买菜,将菠菜、花菜、空心菜全部都买回来,再买新的锅子,用油爆香倒水进去,每一样菜洗一洗后全部放进锅子里煮,每天吃饭只吃菜而已,这样吃了三个月、五个月身体却败坏了,所以最好我们说吃素食,不要说吃菜,吃荤的人也是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也吃菜呀!所以在误解吃菜的情形下,身体一直衰弱下去,肠子也产生毛病,别人才跟我说:不是哦!吃素食不是吃菜,吃素食和吃菜不一样,不吃肉类的东西,才是吃素食的。因为一句话却让我们没有智慧的人受到影响,所以我鼓励大家不要说吃菜,要说吃素食,因为吃荤的人也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人也是吃菜呀!不可能说吃荤的只吃肉不吃菜吧!也是要调配嘛!所以‘斋’是过午不食才可说是斋。

安住六念 清净梵行

我们从以上的八条戒来看,就我看来除了六、七、八条及第三不淫之外,其余和五戒的戒条都是一样的,五戒是不邪淫八关斋戒却是不淫,这个是不一样,八关斋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改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已经都说过了,对于这几条我不需要再来作解释,这样很浪费时间,也就是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都说过了嘛?这在五戒里有说过,所以在八关斋戒不需要再说这些了,现在我们必须要解释的是八关斋戒的第三条,就是不淫戒,在受八关斋戒当中必须一日一夜断淫欲,因为淫欲是障道法,会障碍你修道开悟,障碍你悟道的障道法,何况在淫欲当中,会产生以后生小孩等等事情,这会阻碍你修行,所以淫欲是障道法。佛陀所制定的八关斋戒除不可淫欲之外,在斋经里有说:一日一夜心如真人,心像如来清净,不思淫欲,不念房事,除不淫欲之外,在受八关斋戒还不可想男女间之情事,一心修治梵行,梵行也叫做清净,修治梵行清净的意思是说身心清净,不兴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一心一意专注。这也就是说一日一夜中的八关斋戒是要学佛陀,效法如佛陀一般身心清净的梵行,身不患淫行,口不说淫语,心也不想淫事,就是说你们的身体不犯淫行,口不犯淫语,不说一些让人引起绮念想入非非的粗语、绮语,在一日一夜之中心不想淫事,安住在六念,那么重点就在六念的安住,如果你没有安住,就像我们的手没有拿一样东西就会想乱拿,我们嘴里含个东西,就不想,也不会想再去含东西,拿个东西之后,你就不会再想去乱拿东西了。同样的道理,心若不用个东西把他安住一下,一个还在初学的人,你叫他都没有杂念,且又以正念安住这是不简单的,所以佛陀才用方便法,将过去他们原本一天都不吃的习俗转化,引导他们以便走入佛教,但也只有限于过午不食而已,这是基于考虑在家居士的忙碌生活,身体的健康也是重要的,唯有身心健全、精神充足才有心来悟道。所以佛陀才叫他用六念,一日一夜必须安住在六念之中,不要说一日一夜,凡是精进的人长期安住于六念中这是最好。但什么是‘六念’呢?‘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若是有一淫念浮现起来,或是回想过去的淫境,或是忆想未来的淫事,便是不持淫戒的清净戒了(即破了淫戒),另外第六条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听,这八关斋戒,就这一条来说,因为现在电视很方便,很多人吃饱就坐在电视下,那么要怎样来解释呢?其实对于这种问题,佛陀当时的印度并没有电视可看,所以从这事相看来,只是属于自求解脱生死的小乘法门,对于这小乘和大乘的说法我们再简单补充,其实本来在佛陀时代并没有派别之分,这是到了后来部派佛教时期才产生的,我们参阅印度佛教史就知道了,但是在度别人之前必须要自度,这应该才是正确的作法,我们不可以说他这样就是小乘,像初出家的人,必须要一段时间研究佛法,亲近善知识,有的人他不知道方法,自己躲在小茅棚里要怎么修呢?当你自己错了你也不知道呀!没有大众的熏习也会容易懈怠,所以有的人说自己要去一个地方静修,其实静修必须先要了解佛法,一定必须先亲近正见的善知识接受他的引导,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他会给予你指正,慢慢等你智慧开启,认为你要亲身体证按照理论来实践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找个清闲之地来实修,否则你初出家什么都不懂,好的不学,坏的却学一大堆,糊里糊涂地不知道,白白将时间浪费过去,唉!时间一过去是挽回不来的,很可惜,所以就像教学一样,当你还是一个小孩时,以学生的身份来接受栽培、教导,等到读完书、做了老师以后,就要将你所知道的来教导别人,但是眼前要先能够独善其身,要预先充实自己呀!要不然的话以后他怎么来教导学生呢?对于刚初出家的人也是一样,不可以说他住山上就是独善其身。不是这样,他是在充实自己,等待他充实自己有所体证之后,再去教导别人,才不会错误,才不会自误误人,不能说将自己的眼睛闭上,连过马路也不知道,这样盲人领导盲人就会发生一同跌入断崖里的危险,不可以呀!所以你不可以贬说他是小乘,这是因为他明白必须先充实自己,然后才能去教导别人,何况大乘、小乘,也是因为佛陀入灭后,至少差不多一百年以上左右,有部派佛教时,才有分大乘和小乘,这个原因就是说当时佛陀灭度后,等到时间一久,有的人认为仍应按照佛陀的修法,有的则为适应社会环境,两方面就互相争论,按照佛陀生活方式在山林修行的人跟都市生活的人说,说什么呢?说他们是现代佛教,认为自己是大乘呀!度别人的,像一只船要载别人呀!那么自称大乘的人就毁谤过山林生活的人,说是独善其身的小乘呀!在那时才开始有大乘小乘的差别,在佛陀时代并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都是大乘,全都是自利利他,假如佛陀没有自利利他,当他悟道之后就不用讲经四十九年了,佛陀弟子个个都是为了弘法利生,自利利他,要不然怎么能将佛教延续到现在已两千多年呢?不可能,所以这是从以后部派佛教时产生下来的,有的人根本一点正见都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佛法,常常说别人是小乘,总喜欢贬低他人说:‘啊!你那小乘是独善其身呀!’小乘大乘是悲愿大小的差别而已,你有悲愿只有你自己了解,你教导别人,你就是大乘,你要去教导别人自己先要知道修行的方法和次第,你不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带错了,就不是什么大乘、小乘了,而是带去地狱,带去外道。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大乘小乘之差别,简单说就是他的悲愿,悲愿大你就是大乘,没有悲愿你怎么说你是大乘,虽然你研究很多,你不教导别人,不回向给别人你就是小乘呀!差别就在这里,但是为了悲愿度众生,自己必须先了解体证。否则你不懂怎么去带领别人,危险哦!若没有的话不知会害了多少人走进歧途、走进邪见,你知道吗?说起来实在是不懂不怕,不知断了多少人的慧命,实在可惜,无常嘛!短短几十年过去,浪费了实在可惜,而所谓的香华鬘是印度一种化妆的装饰品,用香花把它串一串做帽子呀!做挂在脖子上的花串啦!去印度看什么节庆,都用鲜花串成一串去供养佛,他们用很香的花串成一串,或是用金银财宝结成的饰品,挂在头上作装饰,有的挂在胸前,或是挂在耳朵,挂在手上,全身挂的铿铿锵锵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香华鬘。现今在我们社会经济富裕的地方,已没有用花串成一串戴的叮当响,大多数都是戴金子,耳环、金链子,挂得全身都光亮叮当的,所以耳环,钻石戒指,这都是装饰品,这一大堆装饰品都是属于与香华鬘同样的性质,当时印度环境差经济也不好,所以他不能用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等等做香华鬘,都用鲜花,自然的花鬘来做装饰,而香油涂身则是源自印度本来的习惯性,因为印度属于热带气候,天气干热,皮肤要是干燥,就时常用油来涂身滋润,所以有钱人不论男女,都有养成有擦油的习惯,当然,经济不好没钱的,生活三餐都不济了,要怎样去买来擦呢?所以比较有钱的人,每洗一次澡就擦一次油,他们是这样,现在我们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下次再来说香油涂身。祝各位能够身心安乐,吉祥如意!天气比较冷了,大家要注意早晚要多加衣服,不要让你的法体不舒服,就很可惜!所以祝福各位时时吉祥安乐,我们以后有因缘再见!

大愿语录:

‘对于佛法仅止于了解,不力行修证,虽然广闻,反成障碍,错失因缘,人生无常,一失难得,警策精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