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从心沟通

  • 作者: 圣严法师
  • 文章来源: 圣严法师
  • 点击数:
  • 分享到:
[NextPage编者序]


编者序

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人际沟通的管道虽然大幅增加,但人与人之间却不见得因为沟通频繁而互相信任、了解,反而更容易疏离、隔阂。

《从心沟通》是圣严法师从各个角度解析人际关系问题的著作,希望能提供读者全新的思考方向。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学习接纳与诚恳」、「学习欣赏与赞美」、「学习慈悲与包容」以及「学习关怀与付出」。

当人与人之间发生不愉快时,许多人都习惯把问题归咎他人;其实,这种对立而紧张的心态,不但容易伤害他人,也会增加自己的烦恼。法师在书中提到:「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却往往忘了体察别人真正的需求。」指出与人相处时最大的盲点在于「本位主义」,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别人接受自己,却忘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对方设想——而这样的「同理心」,往往才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

圣严法师透过平易近人的语言、生活化的实例来劝勉我们,无论他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都要从自己的内心做起,以信任、包容的态度与他人沟通。法师说:「只要用诚恳、亲切的态度,以人的本质来对待每个人,把每个人基本上都视为好人,就能和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如此将人际关系回归到真诚良善的原点,并提供最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法师希望以佛法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利益众人的悲愿心,在书中处处可见。

本书内容原为「大法鼓」电视节目中圣严法师的谈话,整理成文稿后曾于《人生》杂志的「人生导师」专栏中连载,受到广大的欢迎,于是将文稿结集成书。相同型态的书籍,二○○五年已经出版了《找回自己》,如今再出版《从心沟通》,希望所有读者在与自我心灵对话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用最温暖的善意去关怀他人,共同创造一个更为和谐的世界。

[NextPage学习接纳与诚恳  沟通的方法]


学习接纳与诚恳

沟通的方法

人是群体的动物,不可能离群索居,除非你想成为与世隔绝的人,把自己关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不想和任何人接触,也不想请求任何人帮忙,那才不需要与人沟通,否则谁都免不了要与他人沟通。

沟通很重要,可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选择与自己比较契合的人来往。总认为:反正不和某某人来往,不和某某人谈话,一样会有其他朋友,一样可以过日子。于是就开始有所分别:这个人是我的朋友,那个人不是我的朋友;或是这班人都是坏人,我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

像这样的人,在脑子里已经设定好标准,认定了某些人不够朋友,或不是朋友,或是这些人都是出卖他、要占他便宜的,甚至觉得别人的水准太差,不够资格做他的朋友。这种不愿双向沟通的人,要和他交朋友是很难的,因为,沟通一定是双向的,如果只是单向的就不能称作沟通,因为根本无从沟通起。

照常理说,只要不是恶友、损友,交朋友应该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任凭你如何努力,对方还是不愿接受你,仍然对你有敌意,那就不用再努力,只有暂不往来了。因为你不一定非得和他做朋友不可,更何况是他不愿意和你来往,不愿意接纳你,如果你执意要和他来往,不但你很痛苦,他会更痛苦。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是无可奈何的。不过,即使如此,也不要把对方当成敌人,心里还是要把他当成朋友。

这就是佛法中所谓「默摈」的方式。「默」是沉默,「摈」就是驱逐,意思是他不生活在我的范围里,我也不生活在他的范围里,彼此互不干扰、涉入。因为既然没有办法沟通,那就不需要再强求了。尤其是当对方无理取闹、不可理喻,你和他有理也讲不通时,那只有用默摈的方式。可是等他回心转意后,还是要将他视为朋友,不要因此而把他当成十恶不赦的人。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试探」,几次试探后或许会发现,也许是因为你的方法、心态或言语让对方误会,以至于他无法接受。这时你必须先调整自我,调整到对方能够接受的程度为止,但不能把自己完全变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否则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场与原则,连一般人也无法接受。你可以试着想办法先适应对方,将自己的一部分改变,经过多次的适应调整,最后也许对方会回心转意,愿意主动或被动的与我们接触。

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式沟通,都要明白,沟通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只靠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所以除了要敞开心胸接纳别人外,对于他人刚强、抗拒的心,也要用慈悲心来软化它,这样才能达成真正有效的沟通。

[NextPage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往往忘了体察别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个弟子,他在与人沟通协调时,常常会说:「我是为你设想,所以你一定要接受我的建议,你非这么做不可。」然后才问对方:「你会不会觉得很难接受?」如果对方表示很困难,他便回答:「这不困难,只要你接受我的想法,困难自然就会解决。」

像这样的沟通,是单向、填鸭式的,并不是真正的沟通。真正的沟通一定要先问对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然后再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不要一厢情愿的要对方接受自己的做法。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不论到任何商店,店员一定会先问一句话:「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如此。帮助别人时,不要预先设想好自己的计画,然后不管别人是否需要,硬是把自己的方法套在对方身上。例如,中国人宴客时,都不会先问客人的口味如何,菜一上桌就不停地把菜挟给客人,使得客人吃也不行,不吃也不行,非常尴尬。但是在西方则不然,例如有一次我热心地挟菜给一位西方客人,他不甚愉悦地直接对我说:「你知道我喜欢吃这个吗?」从此以后,帮别人挟菜前,我都会先问对方:「菜合不合口味?」、「还想吃些什么吗?」

因此,沟通协调的原则应该是:先让对方提出他真正的想法与需要,然后再让他了解我们所能提供的帮助,这样的沟通协调才算成功。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如果只是单向的沟通,那其实不是真正的沟通。

佛法中也有所谓的「四摄法」,指的是用四种方法来引导众生接受佛法,分别为:「同事」、「布施」、「利行」与「爱语」,这四种方法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想要度化众生,就不能强制众生接受佛法,要让他们能够真心的接受。所以,想要度化众生,首先就要接纳众生。

佛教认为一个佛教徒,或是正在学习菩萨道的人,是不能离开群众的,因为行菩萨道要能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既然要度化众生,就不能够离开人群而自求安乐、独善其身,必须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并且先放宽胸襟接纳众生的种种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后才能让他们放宽胸襟,接受佛法。

有些人在度化别人时,往往会高姿态地说:「佛法太好了,你必须相信、必须接受。」这种说法是在展现权威,而不是感化别人。最好是用佛法来感化人、感动人,而不是教训人。菩萨都是以低身段、低姿态融入众生之中,不仅和每一位众生地位平等,甚至还要让众生觉得自己的地位比较高,有种被尊重的感觉,才能让众生对佛法产生好感。同样地,当你要和别人沟通时,也是要先放低身段,先接纳对方,对方才有可能真正和你沟通。

[NextPage存好心,说好话]


存好心,说好话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空洞修饰,或是讨厌听的刺激、辱骂、讥讽的言语,以及诱使人犯罪的说词,全部都是妄语;也可以说,凡是会让自己产生烦恼、他人受到伤害的话语,都是妄语。

妄语的范围很广,约略可分为四种:「妄言」、「绮语」、「两舌」与「恶口」。「妄言」是说谎,存心骗人;「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两舌」是挑拨离间,使得人们互相仇视,变成对头冤家;「恶口」是口出恶言,使别人受到伤害。

能够完全不说妄语,恐怕只有圣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口舌的过失,即使是纯真的孩子,也难免说谎骗人。例如,爸爸问孩子:「你最喜欢谁啊?」这个孩子如果够伶俐的话,就会回答:「我最喜欢爸爸。」当妈妈问他的时候,他就会改口说:「我最喜欢妈妈。」为了讨好父母亲,孩子两边说的话不一样,也算是一种妄语。

有时候,亲戚朋友之间也会这样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孩子没有办法选择,很难做判断,只好圆滑的说:「我喜欢爸爸,也喜欢妈妈。」如果再追问:「那你最喜欢哪一个呢?」这就更让孩子为难了。其实,大人不该这样问孩子,不但对孩子不公平,也会造成误导。

所以,从小的时候开始,大人经常就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刚开始,这种小小的谎言或许还无伤大雅,但长大以后,或是为了谈生意牟利,或是为了个人的利害得失,渐渐就会变本加厉的欺骗、害人。

例如,有些生意人便相信,如果不对顾客说谎,产品便会卖不出去,于是推销时就会夸大其词的说:「我的产品是以亏本的价钱卖给你,不买一定会后悔。」其实他根本获利丰厚。像这样既不诚实又别有居心的说法,就是在说谎。

事实上,只要货真价实,做生意不一定要说谎。我有一位纵横商场多年的朋友,他说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与顾客谈判的时候,态度非常真诚,也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立场。毕竟,做生意除了原料、机械设备、水电、人工等成本外,还是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些合理的利润;不过,扣掉成本与合理的利润后,或许就不应再赚取暴利。所以,为了做生意而说谎骗人,并不是必要的手段。唯有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才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才能使事业可大可久。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到「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更要积极地以「诚实语」、「尊敬语」、「赞叹语」、「慰勉语」来与他人互动。如果能净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环境里就会减少很多的口舌是非。

[NextPage实话实说为上策]


实话实说为上策

有人认为我们处在「公关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间很短暂,无法再像传统社会一样,有时间慢慢深入认识每个人,所以很需要多做自我公关,大力推销自己。也就是要多展现自己的优点让别人知道,如果自己的条件不够好,还得再多吹嘘几句。但是,过份自我膨胀的表现其实并不恰当,也算是妄语的一种。

例如,运用广告来行销产品是很正常的,虽然广告的内容一定是夸自家产品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绝不能利用广告骗人,以此牟取暴利。如果广告的内容虚妄不实,消费者受骗一次以后,必然不会再次上当,甚至会诉诸法律要求赔偿,如果因此导致公司财务的支付,岂不是更加得不偿失?

再以找工作为例。现代人在求职前,一定要先寄出应征信函,让应征的公司知道自己具备哪些条件、能够做些什么。如果有进一步消息,还必须经过面试、个别谈话,以测试出应征者真正的程度。程度好的人,公司才会优先录用。

因此,面试时很少人会讲自己的缺点,至于自己的优点,例如诚恳、努力、负责等,虽然可以多讲,但是万万不可自我吹嘘,因为负责面试的主管都是专业的内行人,所以面谈时,只要看看他的经历,然后和他多谈几句话,便可以知道应征者真正的工作能力到底如何?是不是在吹牛?如果对方说的是假话,马上就会泄了底,或是很快就会被拆穿,反而自取其辱。所以过份的自我吹嘘,不但没有必要,还会造成反效果。

对于那些有自我膨胀倾向的人,或许真的相信自己有很多优点;可是就客观的事实来看,这些优点根本不存在;虽然他不是有意欺骗,只是对自己的认识不清,但仍算是妄语。

所以,面试时还不如老实主动告知应征单位:「我在哪一方面能力比较不足,但是哪方面的能力相当强。」或是:「我有相当的做事能力,但是某些事我大概做不来。」如此一来,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是个踏实、有自知之明的人,而愿意予以录用。所以,实话实说还是比吹嘘更容易得到工作的机会。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纸包不住火」、「事实胜于雄辩」,在讲究资讯透明、公开的现代社会,说再多好听的话、再怎么雄辩,也无济于事,因为只要经过事实的验证,妄语一定会被戳破,还是应该实话实说,才是上上之策。

[NextPage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生说些甜言蜜语,因为听起来很舒服。但有时说这种安慰他人、附和他人的话,说话的人自己的心里都觉得怪怪的,好象在说谎一样;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说谎,标准就在于自己的「存心」。

有的人嘴甜如蜜,表面上讲得非常好听,但骨子里尽是讽刺,只是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口是心非,这种阴险、欺骗的行为是很糟糕的,最好不要有。

不过,如果是真心赞美又不一样了。例如,一位女士虽然以客观角度来看,并不是很美,但因为自己的确很欣赏对方、觉得她很美丽而赞美说:「你今天打扮得真好看,看起来很有精神。」这种赞美是由内心真诚发出的,是一种勉励的言语,能让人感觉很舒服,任何人都愿意接受,就不算是巧言令色了。

有时候,为了想和不熟悉的人尽快建立起良好关系,或是引起对方的注意,加深对方对自己的印象,以顺利达成特定目的,就会特别投其所好,讲一些对方喜欢听的话。这原本并不为过,但是要视态度而定,如果是以诚恳、谦虚的态度,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好意,使自己得到一点帮助,只要是让对方觉得被尊重,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不再那么陌生,便不算是「绮语」。

例如,常常会有人对我说:「师父,几年没看到您,您怎么没变老,反而愈来愈年轻呢?」如果他们说我真的比过去年轻,这就是谎话;如果只是感觉上,觉得我看起来好象比过去年轻一点,或许是真心话,不算是妄语。事实上,他们说这些话都没有恶意,也不算是谎言,因为他们希望师父年轻健朗,所以感觉我好象精神比过去好一点;或者他们希望我听了很开心,这也是一种心意。其实我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最清楚,所以我会感谢他们所讲的话,但不会把它当真。

但是,就是有人特别喜欢听些恭维的奉承话,希望别人报喜不报忧,专门听一些妄言、绮语,这种人的智慧不够,正人君子一定会远离,只能任用一些小人,他们说绮语的目的就是要讨好你,你希望听哪一种话,他就讲哪一种话,表面上让你听了很舒服,其实这些话非但毫无益处,反而还会影响你对事情的判断,为你带来麻烦,使你成为受害者。

至于一般认为无伤大雅的白色谎言,最好也不要说,例如有人上班迟到,可是又不想说出真正的原因是睡过头,所以就借口堵车,或随便找其他理由搪塞。像这样假藉其他理由来掩盖事实,其实对方可能早已心知肚明,只是一时间没有拆穿而已,长久下来是得不到别人谅解的,所以还是说实话比较妥当。既然「绮语」和「妄言」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还是少说为妙!

[NextPage谣言止于智者]


谣言止于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意思是指「不说任何害人害己的言语」。可是,懂得发自内心、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的人很少,喜欢在背后批评别人的人却很多。一般人如果不是在人前歌功颂德、言不由衷的奉承,就是在人后因妒忌而中伤别人,或是透过批评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因为他们已经习惯「张家长、李家短」,似乎觉得说别人的优点一点意义都没有,只有不断地说别人的缺点,才会痛快、过瘾,因而很难改掉说闲话的毛病。

台湾目前不只在媒体上有这样的现象,一般的家庭聚会也经常如此,说别人的闲话似乎已经形成一种风气。像是大家都喜欢谣传:「听说某某女明星生了一个私生子。」类似这样的谣言,谈论时好象很有趣,但其实毫无意义,只是一种无聊的举动罢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不要听信谣言,多数人也不会轻信谣言,可是却很喜欢传播谣言,例如:「有人说某某人做了件缺德事,我只是听别人这么说,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请你不要随便传出去。」对方听到后,表面上点头说好,背地里却很快告诉另外一个人:「我听说某某人做了件缺德事,但是你不要跟其他人乱讲,因为我只是听说,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谣言便不胫而走了。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造成的,如果是好事,传扬开来还可以激励人心;但如果是坏事,传开之后,内容既没有意义,也不能让当事人改过,而且这些耳语通常是在事情尚未明朗时,便已经在暗地里流传了,这样的流言会中伤别人。所以,在传播这些言论之前,应该想想,如果换作是自己被谣言所困扰,应该也会痛不欲生地大声吶喊:「我明明没有做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难听的传言呢?」如果能将心比心,便不会传播谣言,也不会听信谣言了。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当我们要说任何一句指责、批评、讥讽的话之前,要先考虑到:「这句话对对方有利吗?对自己有益吗?对其他听到这句话的人,产生的是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呢?」如果开口前能先想到这些,就不会随便乱讲话,而能多积一点口德。

相反的,如果口无遮拦、缺乏口德,恶毒的谣言、闲话说多了,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因为言语上的过失是一种恶业。所以,我们应该多说利人利己的好话,不要说害人害己的是非谣言。

[NextPage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虽然父母疼爱子女自不在话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亲看到孩子不听话,可能会在父亲面前说:「这孩子像你一样,脾气那么坏,怎么教都教不好,你要好好管管他。」像这样的言语,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人都是在生气之后才会抱怨,所以抱怨的内容多半听来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连抱怨者本身也一样不愉快。会抱怨,主要是起因于对人事物的不满,但是,世间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并不能让事情如意。

一般人在听到怨言后可能会想:「我对他这么好,他为什么还不满意?我好心替他处理问题,结果他却反过来抱怨我,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种想法只会让自己愈想愈气愤。如果能将抱怨视为正常现象,被抱怨的人或许就不会太痛苦;否则别人一抱怨,便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痛苦也会像滚雪球一般,愈来愈大、愈来愈沉重。

如果又能换个角度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说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过失,他抱怨得其实很有道理,可以帮助我看清自己的盲点。

更何况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没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有抱怨。虽然别人的烦恼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别人把你当成出气口,负面的情绪透过抱怨而得到舒缓,你也等于帮了他的忙。

其实当不满的情绪出现时,可能是别人的问题,也可能是自己的问题,或是大家都没有问题,只是有人误传了一句话,使得别人口出怨言。遇到这种情形,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为自己着想,并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别人;二、接受别人的抱怨;三、倾听别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所说的「君子闻过则喜」,不但不要难过,甚至要更欢喜,因为别人愿意向你抱怨,表示对方还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听到抱怨后,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便自筑高墙,对别人的反应不加理会,这样反而会激怒对方,以为你放弃了和他的友好关系,打算绝交。如果到了这个地步,问题就更难化解了。

所以听到抱怨时,要有适当的处理措施,以免又进一步产生误解,而且对于轻重不同的抱怨,处理方法也不同。如果听到的是轻微的抱怨,只要点点头,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为对方只是希望你听到这样的意见而已,不一定要给予任何回应。

至于严重的抱怨,则一定要有所回应与处理,如果是对方误解了,一定要找对方协调、恳谈,让他了解事实真相。如果是对方因为你的作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产生抱怨,则一定要告诉他,你会努力改善与处理;如果处理的结果还是不能让对方满意,也要让他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你的能力在目前的状况下,只能如此,希望对方能够谅解。

如果大家对于抱怨,能用平常心坦然接受,并且妥善处理,就能从中得到成长,而不是伤害了。

[NextPage白色谎言该不该说?]


白色谎言该不该说?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往往不得不选择说谎,例如,亲人得了绝症,但是为了怕他惊恐、失去生存的意志,所以安慰他,身体的状况不过是些小毛病,只要医治就能痊愈。类似这种「白色谎言」,到底是不是妄语呢?

佛教所说的妄语,可以分为三类:「大妄语」、「小妄语」和「方便妄语」。「大妄语」是自己尚未证悟却宣称已经证悟,尚未成佛就自称是佛;没有看到佛菩萨却说亲眼看到;自己不是已经解脱的阿罗汉,但是为了欺骗信徒,得到信徒的供养和恭敬,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大菩萨化身,或是阿罗汉转世等,这些都是大妄语,是很严重的罪过。

除了大妄语以外,其他的妄语都属于「小妄语」。小妄语是指自己所说的话不是真正经历过、听到或见到的事;而且这些话说了以后,不但自己得不到利益,还可能损及他人,或是对自己有利,却造成他人的损失,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妄语,也不应该说。

至于「方便妄语」也就是所谓的白色谎言,本身无伤大雅,也不会伤害别人,甚至对听话的人来说,反而是一种帮助、一种诱导,让对方不至于感到难堪,还会觉得很愉快。像是前面提到的,为了安慰病人所说的谎话,虽然是妄语,只要不过度夸大其辞,还是可以接受的。

方便妄语有时候是有需要说的,例如,有人被歹徒追杀,正好逃到你家里来,如果歹徒问你有没有看到这个人,为了救人,你应该说:「没有看到。」如果歹徒不相信地说:「我明明看到他逃进你家里,你怎么说谎?」这时你就得谨慎回答,一定要想个好方法来帮助受害者,否则他就会有生命危险;在这种紧迫情况下,方便妄语便不得不说。

照道理说,做人应该实话实说,但有时候实话很容易伤人。尤其是家人之间,因为关系很亲密,常常忽略了彼此的基本尊重与礼节,于是见面时便随口批评:「你怎么这么不修边幅,衣服穿得邋邋遢遢,真是糟蹋衣服!」或许说的是实话,但听起来很伤人,所以这种话不要脱口而出,必须视状况而定。

也有一些人,即使面对素不相识的人也心直口快,已经伤害别人还不自觉,所以说任何话之前,都要谨慎思考。

说话前要先拿捏说话的时机,什么时机说出来力量最强?是否能帮助对方,或只是徒增对方的烦恼?另外也要考虑,如果现在不说,将来会不会就没有机会说?以至于对方永远都不知道要改进。当然,说话也要看对象,要看对方当时的心情如何,如果说了实话以后,会让他觉得没面子,以至于怨你一辈子,那么最好还是不要说。

言语本身并没有好坏,端看个人的智慧,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帮助沟通;反之,则会让人产生烦恼。

[NextPage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伤害人,这种话最好不要说,因为说出来一定会伤人。

一般说来,当父母、老师在管教孩子时,适时说一些重话,的确能对孩子有所助益。说重话时用比较严厉的语调,或者是措词重一些、音量大一点,不一定就是恶口。可是如果重话变成恶口,就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例如,有些父母在骂孩子的时候,一急就口不择言,常常会说:「你去死好了!」这么说就很不恰当了。

曾经有一位居士的孩子很贪玩、不想读书,他来问我该怎么办,是要打还是要骂呢?我说:「打不得,也骂不得,不过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适度说些重语。」我也建议他可以告诉孩子:「爸妈没办法保护你一辈子,总有一天会先你而死,如果我们今天就死了,留下你一个人要怎么办呢?你的未来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行。」如此一来,孩子或许就会有所警惕,知道要奋发图强。这就是用重语来点醒他。

另外,我认识一个人,他无论如何都不想皈依三宝,但是他既拜佛、学佛,也经常来找我谈话,后来我告诉他:「师父年纪大了,将来你要往生时,我可能不在你身边,如果你现在不皈依,等到我先走一步就来不及了。」于是他开始认真考虑皈依的事,不再犹豫不决。我当时所说的就是重话,但不是恶口。

此外,骂人的话也不一定就是恶口,只是在骂人时,人们通常都会把音量提高,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冲突。以我个人来说,因为大声说话很费神,所以我不太愿意用这种方法,但是必要时也会这么做,那多半都是在紧急情况下,希望对方提高警觉,认真接受我的劝告。否则有些人迷糊、散漫,对事情毫不在乎、漠不关心,我和他轻松、柔软地谈话,他根本不把我的话当一回事,这时候就要予以当头棒喝,不但要用重语,甚且要大声讲话。

虽然这种重语、大声话在必要时可以使用,但还是得看时机,必须恰到好处地用,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彼此反目成仇,朋友、同事、师生、师徒之间,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决裂,因为这是「非常道」的手段,就像特效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而且「物以稀为贵」,常用就会失去效果。

平常说话还是要谨慎,要以谦虚、客气、柔和的态度,多用爱语、柔软语,多说尊敬、鼓励、关怀的话,这才是「平常道」。

而不论用的是「平常道」或「非常道」,都可以是智慧语,关键就在于说话的人能不能活用。

[NextPage学习欣赏与赞美  少一分争夺,多一分和谐]


学习欣赏与赞美

少一分争夺,多一分和谐

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种贪求会让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归自己所有。这种贪得无厌的心,如果不加以调整,很可能会发展到欲无止境、欲壑难填的地步,尤其是在求取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就转变成瞋恨心,终究会自害害人。

另外一种欲求则是「争取」,一般人认为争取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不争,反而表示自己缺乏进取心。「争取」和「争夺」又不太一样,争夺又更进一步,是指透过竞争、抢夺、排挤,将有限的资源纳为己用,或是把原来是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而不顾他人的利益。例如你我他三个人,都希望得到同一件物品,但是这件物品是不能分割的,最后可能演变成争夺的局面。例如,听演讲时,最前排的位子有限,只有几个人可以坐,如果每个人都非要坐这些位置不可,就会互相争夺。

从某种角度来看,或许有人认为争夺是一种锻炼。的确,争夺可能把一个人锻炼成强悍的人,就如达尔文所认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透过竞争来去芜存菁。这种想法似乎不无道理,但未必正确,因为这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和斗争,付出的代价未免太高。

有句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意思是说,和别人较量时,自己一定要强过别人,但是「人比人气死人」,所以这种气是不需要争的。而且佛是不会去争香的,因为,还会有争夺心,就表示尚未破除自我的执着,佛已经证得诸法皆空,又怎么会去争一炷香呢?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热衷于争夺的人,会失去慈悲心与智慧,因为,自己想要的,别人可能也想要,当一个人一心只想打倒他人、争夺成功,就必须使出不得已的手段;而每一次争夺之后,通常都会接续着更多的争夺,因为占据之后,又怕被别人抢走,以至于患得患失、烦恼不已,争夺便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过去因为政治因素,有些人被迫要参与斗争,我问过这些曾经在斗争中胜利的人,斗胜之后心情如何?他们回答,斗胜当然很好,问题是,下一次可能就轮到自己被别人斗,所以常常是在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中过日子,身心备受煎熬。

另外像武侠小说里的英雄,争霸、争王到最后,还是非得退位不可,有时候甚至因为骄慢、轻忽,而被打得一败涂地。所以,不必为了一时利益去争一口气,即使今天赢过别人,并不代表永远都能立于不败之地,更何况「长江后浪推前浪」,将来一定还会有年轻人来取代你的位置,争到最后,还是得告老退休。

竞争虽然有它的道理在,但是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如果能将争夺的心转为一种善的欲求,也就是「发愿」──愿自己能够不和别人比较,少一点得失心,多做自利利他的事情。那么,这样的欲求就不会痛苦,而会经常处在与人和谐共存的喜悦中。

[NextPage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事。不管比高比低、比胜比败,一旦比较,一定会陷入痛苦中。

记得有一年,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游泳比赛,有好几个国家的选手竞逐,结果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别是俄罗斯、美国的选手,事后,记者们采访得到冠军的日本选手,问他:「你隔壁的水道,一边是美国人,一边是俄罗斯人,他们都曾经打破世界纪录,你知道吗?」他回答:「不知道。」接下来记者又问:「你知不知道其他选手紧追在后,你一度还被俄罗斯劲敌超越?」结果他还是说「不知道」,他说:「我只管游我自己的,不管是谁在和我比赛,我只是一心一意奋力地往前游去。」

可见,当一个人正在努力时,只要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不需要和别人比较。如果存心和人较量,你可能会想模仿别人的做法,但是只要一模仿,就一定会落后,因为别人已经先完成了,你随后跟着做,顶多排行第二名,不可能是第一名。第一名的路一定是自己努力走出来的,无论走得好不好,这条自己走出来的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小时候父亲讲给我听的。有一次,我们看到一群鸭子在河里游泳,父亲便问我说:「你看到了吗?小鸭游出小路,大鸭游出大路,有的鸭子在前面,有的鸭子在后面,但是每一只鸭子最终都游到河的对岸去了。」这个故事对我的影响很深远,让我知道,人与人之间不需要比较,只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就好。

在人生的路途上,不管自己的步调如何,只要是自己走出来的路,这条路就是属于自己的。例如,「心灵环保」这个名词,虽然是我最先提出来的,可是别人也在做,甚至做得更好,不过我不会和他们比较,而且欢迎他们和我一起来推广这个理念。所以别人的路我可以走,而我的路也可以让别人来走。重点是不要互相比较,因为和别人较劲是件痛苦的事,尽力而为,绝对是最可靠的行事态度。

不过,较量心也不完全是负面的,例如,凡夫看到佛已经成了佛,或是某些人在修行方面成就很大,既慈悲又有智慧,相较之下,自己却没有这些成就,于是生起效尤之心,发愿努力精进。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正面的较量,能激发见贤思齐的心。

《金刚经》中谈到,以恒河之沙这么多数量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其福德还比不上为他人说四句含有佛法深意的偈子,这种在功德上互相较量,便是「好还要更好」、「精益求精」的意义。另外,佛法也有「四正勤」这个名词──已修的善要增长,未修的善要修学;已造的恶不要再造,尚未造的恶不可以造,也指出了较量心在修行上正面、积极的意义。

所以,每当我听说某某法师比我更强,或是某某学者学问比我更好,我不敢有妒嫉、打倒或是要强过他们的念头,我只会感到惭愧,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就像我为法鼓山的弟子们所写的〈四众佛子共勉语〉中有两句:「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意思是只要努力去做,不要和别人比较,否则不但会伤害别人,也会延迟自己的成长。

[NextPage学习原谅与宽恕]


学习原谅与宽恕

曾经有一位女士写信给我,她说自己因为一时说话不小心,得罪了人,使彼此原本美好的友谊破裂;她已经诚心向对方道歉,却始终无法获得原谅。她问我,究竟犯了错的人该如何取得他人的谅解?又该如何培养宽恕别人的美德?

中国有句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人与人之间透过言语沟通表达,如果用词不当,小则会为个人制造敌人、仇人,或是伤害至亲好友;大则可能使许多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受害,就像所谓的:「一言足以兴邦,一言足以丧邦。」言语虽然非常好用,但也可能变得很可怕,所以我们必须谨言慎行,要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做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切忌贪一时之快而口不择言,说出刺激别人的话。

说话不得当会得罪人,别说是一般泛泛之交,可能连你帮了他一辈子忙的人,都会因此反目成仇,你过去所有给他的好处、对他的爱护剎时间化为乌有。造成这样的结果,显然非常不值得。

这位女士既然造成错误,并且已向对方赔不是、求忏悔,对方还是不理睬,那只有让时间来冲淡,不必急于一时,不求对方马上谅解。因为对方正在气头上,恐怕很难接受她的道歉,而且对方可能会担心,如果今天谅解了她,万一明天她又说了什么难听的话,该怎么办?所以对方还是选择躲着你,以免再受伤害。

我们常说:「远小人、近君子。」意思就是对于小人应该要有所防备和远离。既然用话伤人已经成为事实,自己算是做过一次小人,别人避开自己、不愿接纳自己,就当是罪有应得的现世报。这时应该好好地忏悔,从此以后不仅不再对同一个人说出伤人的话,对其他的人也都不再说伤害的话,应该常说赞叹、勉励、安慰、同情的话。

如果真能做到这样,便是改过迁善、洗心革面,换上另外一种面貌、态度和心境,和任何人都可以相处得很好。时间一久,那位把你当仇人、冤家的人,从其他人口中听到有关你的讯息,对你的印象可能会改观,自然而然心中的仇恨或痛苦就能渐渐地淡化,你可以等到适当的时机,主动问候、关怀对方,如此便能够坦然地与对方相处。

也许刚开始会有一点不自然的感觉,毕竟当仇人已经当了那么久,一时间很难再做朋友。这时不要太勉强、不必太心急,还是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风度,必要时再给予赞美、帮助、鼓励和安慰,借着雪中送炭的温馨,还是有可能找回这份友谊。

[NextPage你可以微笑]


你可以微笑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会生气,百分之六十的人每个星期都会生气,而他们最常生气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家人。

生气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身体上的问题,有的是观念上的问题,有的是气候、环境的关系,甚至是他人带来的烦恼。由此可知,生气的因素不一定完全由自己控制,也不一定是自己修养不好。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修养够好,纵然有各种因素使自己生气,还是可以用智慧来化解。生气在表面上是生别人的气,好象令别人痛苦,但实际上对自己最不好,自己才是最大的输家。因为生气时,心脏跳动得厉害,导致脸红脖子粗,血液循环和呼吸也会变得不正常,甚至还会分泌肾上腺素,这些因情绪变化造成的生理反应都对身体有害。

有些人认为生气也许能控制、威吓别人,或者让别人屈服,但这种方法用一、两次可能有效,经常使用就不灵了。虽然有时候不是真正动肝火的生气,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但如果是打从内心产生要对付、征服、压制别人的想法,那就需要反省检讨了。

有些人因为无法压制怒气,就以为生气是正常的,还理直气壮地说:「任谁都会生气!」所以既没有想过要让自己不生气,也认为不生气才是难过的事。在这种放任的心理下,便渐渐养成易怒的习性。一旦生起气来,脸色就很难看,让人一看就害怕,只好勉为其难的让他三分;虽然生气可能让他占到一点便宜,却失去了友谊、健康与平静的心,损失最大的其实是自己。

例如,夫妻或朋友之间的吵架,如果一方先吵,另一方可能会吵得更凶、声音更大,往往闹到拳脚相向、不可收拾的地步。或是像媒体经常报导一言不合就把对方打死的新闻,甚至只因为瞪了对方一眼就被杀死,这些杀人的人,始料未及自己会气愤到动手杀人,他们大多是一时冲动,控制不了自己而铸下大错。

既然生气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那么学习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便是生活中必要的情绪管理。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可以试着从两方面来改善:一是观念的调整,另一是方法的辅助。

所谓观念的调整,是以「因缘观」来观照自己。透过观照来觉知:生气的对象不一定是值得生气的,生气的事不一定是需要生气的,解决问题也不一定非生气不可,生气通常只会让情况更糟。如果能够明白,让你生气的人与事都不过是因缘假合,并不会永远存在,你就不会再生气了。

在方法方面,当你感觉到快要生气时,可以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鼻孔的呼吸,感觉、体验、享受自己的呼吸,渐渐地,心情就会平静下来,不再那么气愤。

你也可以试着这样想:「可能是对方有意要惹我生气,希望我发脾气让自己痛苦,所以千万不要上当。」既然不愿上当,就要一笑置之,这样就不会气坏自己。

[NextPage嫉妒有害而无益]


嫉妒有害而无益

当别人表现得比你好时,如果心里感到很不舒服,那就是嫉妒心在起作用了。凡是人类都会有这种习惯性的嫉妒反应,即使是动物也不例外。产生嫉妒心的原因,也许是因为贪心,想要拥有更多;也许是得不到他人所拥有的,便嫉妒别人;甚至是天性本来如此,只是习惯性的反应,没有其他原因。

人在无法独占、必须和他人分享的情况下,最容易表现出嫉妒心。例如三岁的小孩不用人教,自然而然就会嫉妒刚出生的小弟弟。当妈妈抱起弟弟时,他就会生气,因为他觉得妈妈应该百分之百属于自己,弟弟不应该霸占妈妈对他的爱,所以便很讨厌弟弟。他并不知道这种心态是嫉妒,只知道:「我的妈妈怎么变成弟弟的了?」这就是一种天生的嫉妒习性。

嫉妒心有好有坏,就好的方面来说,它是一种向上的驱动力。当你嫉妒别人的学问渊博,觉得不如人时,便会想尽办法充实自己,多方面的加强学习,这种嫉妒能促进人的成长,所以是有益的。

但是,一般人很少善用这种有益的嫉妒心,而是放任自己的嫉妒做出种种对人不利的言行举止。俗话说「妒火中烧」,嫉妒就像一把火,烧得人体无完肤、痛苦不堪。当一个人产生「为什么他能得到,我却得不到?」的想法时,就会处心积虑地想压倒对方;如果赢不过,就会转变成仇恨心,这是非常可怕的。

其实嫉妒他人是最不值得的,因为痛苦的只有自己,而且万一被对方知道你是个善妒的人,便会对你敬而远之,这样一来,你就会失去朋友。

人的外表或许可以靠打扮装饰,可是丑陋的心态却难以伪装,嫉妒的心隐藏在幽暗处不见天日,整个人就不会开朗。而且因为嫉妒心是扭曲的,所以眼中看到的世界也是扭曲的,事实的真相被扭曲后,你便无法正直、正确的处理事情。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优秀时,心量要宽大,不要只是羡慕,还要有赞赏的美德。

[NextPage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为你的朋友,我也觉得与有荣焉。」当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你嘴里这么说,但心中可能还是会觉得不是滋味,心里想着为什么发生好事的不是自己?虽然不舒服的感觉非常轻微,但此时嫉妒心已悄悄升起。

其实,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嫉妒心,只是很少觉察罢了。事实上除了圣人能够无时无刻保持心理平衡外,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淡淡的酸葡萄心理。

嫉妒别人的滋味委实难受,有的人虽然心里明白,自己永远不可能得到对方的成果和美誉,但是嘴巴上却不饶人:「他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因为背景好、关系好,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全力栽培他。」自己得不到就放不下心,心里好象有一股酸酸的味道,这便是嫉妒心。

有些升官的人也会受到嫉妒,说他们的位子完全是靠拍马屁得来的。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即使真如你所认为的,那么也该深入想一想,为什么他拍马屁成功了,而你没有?为什么他有这么好的家庭背景,而你没有?为什么他受到这么多贵人的帮助,而你没有?

曾经有一位先生告诉我,他的老板有一次问他某位同事的人品如何。他猜想老板的用意可能是要提拔那位同事,虽然他心里很想回答:「这位同事很优秀,不但工作认真尽责,平常对人也非常热心。」但是念头一转,唯恐一旦这么说,老板心里可能就只有那位同事,而没有自己了,于是便改口说:「他表面上是不错,但是有些同事对他的印象不太好,至于我个人倒觉得他非常好。只是他有时候会嫉妒我,表示他可能在人格上有一点缺陷。」如此一来,老板心里就有数了,结果最后升官的反而是他的同事,并不是他。

老板只是要试探这位先生的心量大不大,因为这项职务相当重要,老板想要任用的,是一个心胸开阔,能够容纳且赞美别人的人。如果当时他赞美那位同事,升官的可能就是他了。可是这位先生的回答,恰好显示出他心胸狭小,不够资格担任这项职务,等于是把机会拱手让人。由此可见,妒嫉别人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到最后倒楣、受害的还是自己。

当察觉自己的嫉妒心出现时,要提高警觉,马上把念头转过来,用「感同身受」的方法化解嫉妒心,学习着当别人得到赞美,等于是自己得到赞美,心里就会感到欢喜。

赞叹人、成就人都是好事,就算帮别人抬轿子又何妨?俗话说:「送佛送到西天。」自己虽然没有成佛,可是送一尊佛到西天,让别人先成佛,自己的功德也很大,一样令人喜悦。就像虽然不是自己得奖,但是队友得奖,就是整个团队的光荣,自己当然也一起沾光。如果能以这种心态来待人处事,经常赞美别人的长处,并向对方学习,自己就能不断进步,而不会有嫉妒心了。

[NextPage如何消除嫉妒心]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好处或利益,表面上也许会说些赞美的话,但是内心却不服气;也有些人会对他人的成就抱持「没什么了不起」的想法,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就是嫉妒。嫉妒普遍存于人性之中,即使有修行的人,还是会有嫉妒心理,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

嫉妒心会让人迷惑,丧失看清自己的机会,也会使得好事多磨,产生很多阻碍,这和自私自利、争名夺利的情况很类似──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例如,有一位男士拚命追求一位美丽的小姐,但是这位小姐已经有男朋友,所以始终没有回应。这位男士追求不成,便想破坏她所拥有的幸福,像这种报复的心态就是嫉妒所造成的。又例如,原本可以心情愉快地做事,却因为心理作祟,一想到自己所嫉妒的人,心里便浮现许多批判的字眼,使自己烦恼不已,以至于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久而久之,这种情绪便会累积转化成怨气。

就佛法的观点来说,嫉妒是非常严重的烦恼心,它与瞋恨心有关系。佛法所说的三毒一般是指「贪、瞋、痴」,但也有一些经论说是「贪欲、嫉妒、邪见」,后者以嫉妒代替了瞋恨,可见,嫉妒心、瞋恨心属于同一层次、同一性质,同样都会害人害己。

人人都有嫉妒心,佛法甚至认为它是根本烦恼之一,学习如何放下嫉妒心,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功课。

避免嫉妒是双向的,一方面不要嫉妒别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引起别人的嫉妒。方法可以效法〈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中的第五愿──随喜功德,也就是对于别人所得到的利益、所做的好事,要感同身受的随喜、赞叹;其次,也要将所有荣誉归诸于大众,而不是归功于自己一人。

记得有一次,我获得一个公益基金会颁发的爱心奖,当时一共有十个人受奖。在颁奖典礼上,我发表感言说,我得到爱心奖,并不表示社会上有爱心的只有十个人,我们这十个人只是比较具有代表性而已,同时我们也比较幸运,因为别人的推荐而获奖;其实还有许多人一直默默地耕耘,只是没有被推荐。另外,这项荣誉,并不是专属得奖者的荣誉,以我个人而言,是因为有法鼓山,藉由义工菩萨、信众菩萨们共同的奉献,才能得到这项殊荣。所以得到的荣誉,大家不需要嫉妒,因为这不是属于个人的,是大家共享的;这不仅勉励个人,也期待有更多人效法奉献。

在得到荣誉以后千万不能骄傲,一旦骄傲,便很容易招致别人的嫉妒;凡事谦虚,就不容易引起嫉妒。

[NextPage结恩不结怨]


结恩不结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得一样东西本该属于我,别人不该拥有,也就是见不得别人得到好处,例如:看到别人有轿车、洋房,而自己没有,就会眼红,心生嫉妒。怨恨则是自认为所付出和所得到的回馈,有明显的不公平,例如,看到有些企业家以钱赚钱,转眼间就赚进大把钞票,甚至不必努力,就有源源不绝的财富进来,但自己辛苦卖命工作,却发不了财。有些人会对这种现象感到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很委屈,怨恨心便由此产生。

所以,怨恨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的现象,认为这个世界,或是某件事、某个特定对象,对自己很不公平。例如,有些人认为老天爷对自己特别不公平:明明没有做坏事,为什么单单自己受苦?为什么不幸的事发生在自己家里,而不是发生在别人家里?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坏人反而逍遥法外,难道真的是老天瞎了眼吗?有这种怨言的人,总认为政府制度、社会环境、亲戚朋友等,都和自己唱反调,好象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这种不平衡的心态,就是怨恨产生的原因,也会造成自身的痛苦与不幸。

有人认为「情到深处无怨尤」,关系亲密的人理应相亲相爱,不至于互相怨恨。可是从现实生活看来,亲人间的接触愈频繁,产生的利害冲突与感情矛盾就愈多,如果不懂得化解之道,怨恨就会愈积愈深。有时候对外人产生怨恨的机会比较少,反而是对关系亲密的家族、亲人,怨恨比较多。例如,大多数的母亲都是以平等心对待自己的小孩,可是只要对这个稍微好一点,另外一个就会吃味,觉得没有得到应得的照顾,认为父母不公平,当孩子心理不平衡时,就会产生怨恨。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有些人不也昵称自己的情人为「小冤家」吗?这种「欢喜冤家」的聚合,正说明了怨恨与恩爱之间,是纠缠不清、暧昧模糊的。这一生和我们相聚的人,彼此之间做亲家也好,做冤家也罢,都是有恩有怨,不容易分别清楚,但是大体说来,通常是结怨的比较多,结恩的比较少,所以下辈子还会继续来做彼此的亲人或冤家。

西方有句谚语说:「当你怨恨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成了他的奴隶。」人与人相处,当然最好能结恩不结怨。结恩不结怨的家庭、团体、社会,一定都能相处和谐、生活愉快,否则,只记怨而不记恩,彼此相处不会愉快,而变成一种折磨。

所以,在面对任何人、事状况时,心中只有包容,没有敌人,只有慈悲,没有怨恨,内心平安宁静,就能达到自安而安人的目的。

[NextPage用感恩的心消除怨恨]


用感恩的心消除怨恨

有一句话说「恩将仇报」,一般人往往记怨不记恩,能够记住的恩情总是比怨恨来得少,就如俗谚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别人对你好一点,你会希望他能对你更好一些;或是别人已经借你钱,却还觉得不够多,反过来嫌别人小气。

如果有这种想法,便是不知感恩图报的人,只希望别人付出,不想回馈,而且还贪求无厌。不仅怨恨不给自己好处的人,甚至也会怨恨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不知道感恩。这种心态多半认为,别人对你的照顾是应该的,所以父母、兄弟姊妹对你好也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认为别人帮助你可以得到快乐,所以他们对你好也是正常的。以至于一旦别人的态度稍微不好,就心生怨恨。

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对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都会怨恨。晴天时他会埋怨:「太阳这么大,是不是要热死我,为什么不是雨天呢?」雨天时则又发牢骚:「这么冷,怎么不出太阳呢?」即使四季如春,还是会埋怨节气不分明。这种人对天气、对环境、对人都不满意,在这个世界上,好象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他需要感激的,总是处在怨恨的情绪之中。

所以,忘恩负义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都在怨恨别人。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怨恨心生起;怨恨心生起以后,也要想方法予以化解,才不会影响内心的平静。

消除怨恨最佳的方法,就是多从感恩的角度来看人和事。人不可能离开万物独自生存,因此生活在天地之间,包括吃一口饭、喝一口水,甚至于呼吸一口空气,都要感恩。能够如此,怨恨心就会减少,甚至于冰消瓦解。

一个人满不满足、快不快乐,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或是别人如何对待他,关键在于自己心里的感觉,以及看待事情的角度。佛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世间万法都是由心念所产生的,如果我们能感恩、知足,生活就会满足。即使已经一无所有,但如果对喝一口水、吃一口饭,甚至呼吸一口空气,都觉得满意,认为应该感谢的话,便能天天都活在快乐的世界里了。

[NextPage学习慈悲与包容  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学习慈悲与包容

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戏里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种特质,无形中会吸引许多影迷,很受大家欢迎;有的明星则没有这种特质,但他的戏演得好、歌唱得好,所以还是会有许多戏迷、歌迷支持他,这是因为他透过美妙的歌声、精湛的演技,或是他的看法、想法与大家结缘,所以大家都喜欢他。

像我透过写作、演讲,也和很多人结了缘,因此我走在路上时,很多人见到我就会说:「你是圣严法师吗?我看过你的书。」我虽然不是直接与读者面对面,而是间接透过书本作媒介,也算是与大家结缘。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就是「缘」。如果结的缘是好缘,别人自然会主动亲近你,喜欢和你做朋友;如果结的缘是恶缘,别人就会讨厌你,不愿意和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你,或许就表示你平时不愿与人结善缘。

彼此有缘的人相处在一起,必然感到亲切、欢喜;遇到和自己无缘的人,光看对方的模样就觉得讨厌,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你不顺眼、不喜欢,甚至连发型和动作都可以嫌弃。

其实问题并不一定出在对方身上,因为喜欢或讨厌是主观的感受,有些可能是你自己从小养成的观念,有些则可能是过去的经验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象。例如,看到三角脸的人,就联想到毒蛇的头是三角形的,觉得很可怕;看到瘦长的脸又联想到马脸,觉得很难看;看到圆形脸,又认为是烧饼脸,不雅观,无论看到哪一种脸型,都一样有意见。又或者,某类型的人曾经在某个机缘下,带给你很不舒服的感觉,从此以后,看到这类型的人你就觉得反感。

由此可见,喜欢或不喜欢,可能起因于自己在过往的经验中,在某一时刻停驻过心头的记忆,也可能是过去世所带来的好恶,以至于见到某类型的人、闻到某种味道、听到某种声音,都会产生自然的心理反射作用。

所以,如果某个人让你觉得很讨厌,可能是你过去世没有和他结善缘,或根本结的就是恶缘;也可能是你在这一生中,没有意愿要与这类型的人结缘。但是,你讨厌的人未必会真的对你造成不好的影响,那只是你主观意识在作祟,导致你排斥、不愿接触对方;如果对方也有同样的回应,就会造成互相敌对的局面,渐渐地,自己就变得没有人缘了。

当我们遇到不喜欢的人时,不妨这么想,就是因为自己前世没有和对方结善缘,所以这一生他老是来烦你、整你、让你难过,但这些困扰可以让你有更多磨练的机会、成长的空间,你反而应该感谢他。即使你善待对方,对方还是对你不好,你仍旧要继续与他结善缘,因为既然过去未曾与他结好缘,此生更应该与他结善缘。如果能有这种观念,即使见到自己不喜欢的人,也会觉得对方是来成就自己的菩萨。

所以,如果别人对你不好,你仍然要善待他;如果别人伤害你,你仍然要一本初衷地照顾他;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应该要原谅他,这就是「广结善缘」。如此坚持下去,别人便会逐渐被你的态度所转变。

也许此生你一直付出,都得不到对方正面的回应,但还是要继续和他结善缘,这种缘叫「来生缘」。毕竟连草木、动物都有感情,更何况是人呢?只要心存善念不断地付出,对方一定会转变,即使今生不转变,来生也会转变。所以,只要抱持着与他人结「来生缘」的信念,便不会觉得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是件苦差事了。

[NextPage卸除心防,从转化烦恼开始]


卸除心防,从转化烦恼开始

现代房屋的铁窗与围墙愈筑愈高、愈做愈牢;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也跟着愈筑愈高。所谓的心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致彼此不能坦诚相待,这都是由每个人自己心中的烦恼所引起的。

其实不只现代人如此,过去的人也一样。路不拾遗的时代,在历史上很少出现过;人与人之间彼此以爱相待、以诚相交的时代也不多,尤其一旦遇上乱世,为了防范他人突然来犯,大家更是会把自己的心保持在封闭的状态,更是会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但究竟要防些什么呢?如果防的是贼,那么贼从哪里来?谁又是贼呢?其实贼的意思就是会侵犯你、让你蒙受损失的人,但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存在,或许连家里的兄弟姊妹都有可能是贼,根本防不胜防;而且为了防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定会愈来愈远。

之所以会把别人当作贼来看,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不仅害怕自己受伤害,也不愿意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这是一种自私的态度,也是烦恼滋生的根源。所以,要把这一道道的心墙拆除、把内在的心贼消弭,让彼此坦诚相待,就必须从消除自己的烦恼着手。

佛法中有五个关于烦恼的名词:贪、瞋、痴、慢、疑,也就是贪欲、瞋恨、愚痴、骄傲及怀疑。如果能少一分贪欲,就能多一分慈悲心;少一分瞋恨,就能多一分宽谅心;少一分愚痴,就能多一分智慧心;少一分骄傲,就能多一分谦虚心;少一分怀疑,就能多一分对别人的信任。

倘若能把这五种烦恼心转化为慈悲、智慧的心,心中所设想的贼自然无所遁形,也就可以拆掉心墙、卸除心防。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默契、形成共识,既不用担心自己会遭受排斥、受欺压,当然也不需要防贼了。

我常说:「人人都是好人,没有坏人。」但是要对所有人都完全不设防是很困难的,因为要和陌生人产生默契并不容易,而且有时候好人也会做坏事。不过,如果你无时无刻都在防着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处处防着你,彼此之间的隔阂就会愈来愈深,所以,防人之心固然要有,但不必把所有人都当作坏人看待,只要用诚恳、亲切的态度,以人的本质来对待每个人,把每个人基本上都视为好人,就能和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不过,即使自己不对别人设防,别人可能还是会拒你于千里之外,此时心里不要记恨对方拒绝你,应该想到对方可能是受过太多伤害,因为害怕再度受伤,才会和你保持距离;所以要谅解他,因为他很值得同情,也需要你对他付出关怀。如果能像这样多为别人着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就不会感到那么恐惧、害怕了。

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生活在平安、愉快的环境里,就要转化心中的五种烦恼心,多和外界接触,广结善缘;人际互动间只要懂得尊重别人,并付出关怀、谅解和慈悲,自己的心防就不会太过严备,人与人之间也不会日渐疏远,如此就能与人建立起真诚的友谊。

[NextPage别当狡猾的人]


别当狡猾的人

许多人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原则,如果圆得没有原则、没有范围,就会变得狡猾。

一般人认为狡猾和妄语、虚伪一样,可是妄语是为了达成欺骗的目的,不择手段地用语言、动作来骗人,虚伪则是让你误以为他所说的假话是真的。狡猾虽然让人感到模棱两可,难以明白他真正的用意,甚至因此受骗上当,可是它毕竟还有真的成份,所以和妄语、虚伪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

一个狡猾的人,他的个性是非常滑溜,而且行事模棱两可,让人很难捉摸出他真正的意思。

和狡猾的人相处,常让人觉得头疼,因为他总是捉摸不定。当你问他意见时,他不见得会告诉你真正的想法,例如,你问他:「红的好还是黄的好?」他会反问你:「你看呢?」如果你说是黄的,他大概也会说是黄的;如果你说是红的,他大概也会说是红的。所以,狡猾的人即使帮你出主意,也是揣摩着你的意思,顺着你的意思来说。

你摸不清他究竟有什么用意,但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他个人的利益与立场,于是这样说、那样说,样样都说得合乎你的心意,让你察觉不出他背后真正的目的。但是实质上的内容,以及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但不是你要的,还会让你蒙受损失。

狡猾的人甚至会在背后唆使人,设计让别人做坏人,只求自己稳若泰山,无视于别人的损失。虽然他可能没有伤害别人的意思,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已让别人蒙受损失了。

狡猾的人看起来很聪明,其实是小聪明、鬼聪明;自以为很聪明,把别人都当成傻瓜,以为躲起来让别人抓不到就没事。其实狡猾的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来,例如,上海人称狡猾的人为「小滑头」,就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滑溜溜的,从动作、语言上自然会流露出轻浮和不真实的感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这种人就算刻意掩饰,也掩饰不了多久,因为狡猾和欺骗一样,次数一多,一定会原形毕露,到最后别人还是会远离他。因为大家都怕狡猾的人没有信用,又捉摸不定;既然他是这么的不可靠,好事自然都轮不到他,也没有人敢和他交朋友。

常言说「狡兔有三窟」,兔子为了保护自己,所以预备了三个洞口,当一个洞口被塞住时,它还可以从另一个逃出来。为了保护自己、提防他人,有时确实有此需要,但如果对任何人都采取这样的态度,结果可能是自己最倒楣。

这就好比你有三个家,也对别人说到任何一个家都能够找到你,但结果三个地方都找不到;对方扑空几次以后,对你不再信任,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找你了。原本是想保护自己,结果想伤害你的人固然伤害不到你,但是想要帮助你的人,也无法帮助你了,到最后甚至连朋友也会交不到,所以狡猾并不是一件好事。

社会上大多数的人都是诚实的,因为狡猾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一旦狡猾成习惯就会变成自己的性格,很容易让别人发现,最后便宜没有占到,吃亏的还是自己。

想要袪除狡猾的性格,最重要的就是学着诚恳实在。学着说实话,而且表情要稳重,不要虚浮,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能改变狡猾的习性。当然,有些人已经狡猾成性,那就要多花一点决心、多花一点时间,才能慢慢袪除这种性格。

[NextPage远离两面人]


远离两面人

所谓的两面人,就是在别人面前是一种样子,在背后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例如,见面时打躬作揖、称兄道弟,甚至亲热地叫对方叔叔、伯伯、奶奶,但背地里却批评、辱骂对方,这就是标准的两面人。他用虚伪的心来待人,是一种表演或假装出来的态度。

有时候别人刻意虚情假意,我们是很难察觉的,只觉得对方对自己很礼貌、尊敬。但如果对方过于客气,就该怀疑对方是否虚假,因为两面人为了达成目的,什么好话都会说,这种刻意的虚情假意一定是有目的。只要是不实在、不恰当的恭敬和礼貌,就是一种虚礼。其实,只要小心观察、倾听,并不难判断出真伪:对方如果是陌生人,自然没有理由对我们这么赞赏;如果是相处了很久的熟人,那就会知道这个人的习性原本就是比较虚伪。

多年前曾有一位先生带着他的母亲来看我,一见面就讲了许多过度客气的话,企图让我以为他是个很有教养、很有地位,而且很有钱的人。但是,他表现得实在太过份了,客气得异常,让我警觉到这个人是否另有目的,于是开门见山的问他:「请问你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东西?」他一听,马上就知道找错了人,赶紧换了个神色,说:「对不起,我们没有要做什么。」要不是他刻意的表现,我其实也不会怀疑他的身分,甚至怀疑两人的母子关系可能也是假的。

我也曾经遇到一个人,无论见到什么人都用尊称称呼对方,即使是年纪很小的小女孩,他也称她为大小姐、贵千金,非常客气,但是对有些人或在某些场合,并不适合这样称呼,反而让人觉得很虚假、肉麻,很不舒服。不过这种虚情假意只是他个人的习惯,并没有什么特别目的,所以对别人不会造成大碍。

虽然不会对人造成大碍,但花言巧语、巧言令色,毕竟不是一个好习惯,应该试着多讲真话、多讲肺腑之言,尽量让自己讲出来的话和内心的想法一致。但人往往习惯虚伪以后,就很难矫正,非得受到惨痛的教训时,才会改正过来。

其实,只要是虚伪的人,内心都会有挣扎和痛苦。除非已经虚伪成性,不但不觉得自己虚伪,内心也不会感到痛苦,但他的表现仍会让别人觉得虚伪。

当我们面对虚伪的人,最好稍微保持一点距离,因为距离太近时,你可能会受到伤害。可能的话,也可以适时提醒他:「不需要用这种表演性的态度、语言,因为对我来说并没有用处。」如果对方不听劝,那还是远离他吧!

[NextPage好人比较吃亏吗?]


好人比较吃亏吗?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说,善良的人比较容易吃亏。

以我自己来说,我也比较喜欢麻烦好人,在我周遭的人,不管是出家或在家的弟子,只要是比较愿意接受忠告、比较容易听懂我说话的人,我就会常常麻烦他们,请他们帮我做事。

这是因为好人比较容易受教,我可以在人后批评他,甚至在人前也可以当面指正,听到我骂他,他不但不会气我,还会很感激,因为他觉得被骂得很好、切中要害。

例如,我曾经骂一对夫妇愚痴,骂完之后,他们立刻双双感激地说:「感谢师父。」不过,在我不了解他们的状况之前,也不敢随便骂。我是在他们坦诚告诉我实际情况,也表示极需我的指点,而且我也清楚他们的需要与接受度后,才痛骂他们一顿。因为此时用软语劝慰已经没有用了,必须下猛药才能把他们骂醒。像这样的人,骂对他们是有用的,他们被骂过之后,人生开始有了转变,不再沉溺在痛苦中自怨自艾。但是,像这样愿意受教的人是很难见到的。

如果是比较不受教的人就大不相同了,不但在人前不能指责他,就算单独和他谈话时,也不能骂他,因为他不但不会接受意见,可能还会恨你一辈子。所以,我不但不能骂他,还要请求他。遇到这种人,我就要说好话、采取低姿势,常常要说:「对不起!」他才会觉得:「师父都已经认错了,我应该可怜师父,就勉强接受他的意见吧!」

像这样的人,劝都劝不动、求都求不了,我也不敢和他沟通,一旦见面,只能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像是:「阿弥陀佛,你好吗?」或是说:「你真好!」因为如果直接告诉他:「你这样做可能会有问题吧?」他马上会回嘴说:「我没有问题。」或者你好心劝告他:「你这样子做不行。」他也会理直气壮的说:「有什么不行!是别人有问题,我没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说:「是!你是对的,错在别人不在你,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来改善吧!」

照这么来看,好人好象比较常被麻烦,还比较容易被指责,这是不是就表示当好人比较吃亏呢?

其实,不喜欢被麻烦、不接受指责的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吃亏,他们得到的只是一时虚荣的尊严,并不是真正的自尊心。对我来说,这种人无所谓好坏,但是对他自己而言,却是件坏事,因为他是自找麻烦、自己害自己,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转变的希望。

所以,如果你经常让别人一看就害怕,和别人讲话时,别人也不敢回你的嘴,那你就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像个恶人。因为当别人都不敢和你接触,你就很难从别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建议。

相反的,如果你经常被别人欺负,也应该了了分明自己被欺负的原因。如果是莫名其妙地被欺负,或是不知道自己被欺负了,甚至连欺负你的人也不知道他在欺负你,那你就太愚蠢了!可是如果别人麻烦你,麻烦得有道理,而你自己也心甘情愿地付出,那可说就是一位菩萨行者了。

总之,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警告、责骂,是一种优点。正如孔子所说:「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对于别人的批评,无论好或不好,我们都应该感谢,因为那是促使我们成长的动力。

[NextPage如何帮助自卑的人]


如何帮助自卑的人

自卑的人除了会带给自己烦恼,往往也会有自大的心态。因为自卑的人,会自认地位、才能、声望处处都比不上别人,因此缺乏安全感;在没有安全感的基础下,会想尽办法、不择手段,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其结果就会自伤伤人。

因此,自卑的人多半同时会有骄傲的倾向,这两种状态总是伴随着出现,原因在于他觉得自己不行,可是又希望让别人以为他很行。这就像火鸡一样,当它要和另外一只鸡打斗的时候,身上的羽毛会瞬间张开来,以表示它很有看头、很有力量,好让对方以为它是庞大、不容小觑──这就像是人的自卑感在作祟一样。

自卑的人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另一方面又要打肿脸充胖子给别人看。把脸打肿是很痛的,但他却宁愿用这种方式来伪装,而且当一个人太过强势,到最后一定会造成别人的痛苦,佛教形容这种人是「卑劣慢」。

所谓「卑劣慢」的意思就是,明明知道自己办不到,却说别人没什么了不起。例如,别人坐车,你骑脚踏车,便觉得坐车也没什么了不起,这种想法有点类似酸葡萄心理,虽然暂时能让自己得到很大的满足与安慰,但其实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自卑的人总是特别敏感,也很容易受伤,别人只要随口说几句话,他可能就怀疑是不是在讲他。所以,和自卑的人相处,要特别留意他内心的感受,如果进一步想要帮助自卑的人,就不能让他觉得自己很差劲,要欣赏他、赞美他,做他的朋友。

而且既然知道对方自卑,就要谅解他,对他慈悲。例如,把自己摆在和他相同的位置,不要表现出你很厉害的样子,甚至要更加倍尊重他,强调自己是很普通的,让他觉得你并不特别。因为他本来就认为其他人都没什么了不起,所以当你说:「我没什么了不起」时,你的想法就会和他一致,而能建立起友好的基础。总而言之,慈悲、赞叹、勉励,是对待自卑的人最好的方法。

其实自卑的人也有优点值得学习,如果能够尊重他,并适时赞叹他的优点,就能给他很大的安全感。例如,可以劝勉他说:「你有你的专长、能力,你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将来一定会有不错的发展!」用这样温暖的话语来勉励自卑的人,一方面他会学习尊重他人,另一方面会尝试改变自己,自卑感便会愈来愈轻微。

但是仅仅如此并非长久之计,因为这么做虽然能让他暂时远离自卑感,可是一旦失去温暖的鼓励,还是会故态复萌,而一直处在自卑的心态中,却不自知。所以应该再进一步,帮助他认识自己,让他勇敢面对自己,才能彻底克服自卑的心态。

[NextPage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关怀」是指单向对别人付出关心,不一定能够包容;如果能进一步把心胸敞开、接受他人,才是「包容」。

包容,就是要为对方着想,设身处地的将他人当成自己来看待,也就是感同身受:当别人成功时,等于我自己成功,我愿意为他赞叹、欣赏、欢喜;当别人误会、批评、打击、折磨我,使我感到非常痛苦时,不但要谅解他,还要进一步为他设想。

我们也不妨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他为什么会打击我、批评我呢?」可能他有他的立场、有他的原因,如果这些原因消失了,或许他便不会站在这样的立场,也不会再这样对付我了。例如,狗一定是为主人效忠的,所以狗在主人面前咬别人、吠别人时,都应该被谅解,因为它是不得已的,它一定要与主人站在同一阵线上。狗为了保护主人而吠人,并不表示这只狗是可恶的,而是它所站立场的缘故。

包容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别人并没有打击或伤害你,只是对方能力比较强,如果你能欣赏他的长处,真心赞叹、尊敬对方,那就是包容。所谓「见贤思齐」,如果真能如此,你将来也会成为一个贤者。

第二个层次,对方站在敌对的立场,用明枪暗箭等方式来对付你,在这种情形下,要包容他自然比第一个层次还难。

第三个层次是最困难的。你对他无微不至地关心,但是他不仅不知感恩图报,还恩将仇报,在这种情形下还要包容对方,那的确是难上加难的事。

一般人大多只能做到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大概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第三个层次。所以,真正的包容是相当不容易的,内心要接纳一个异己,就像眼里要容下一粒砂子般困难。所谓异己,就是立场与自己不同的人,或是竞争者。

一般人在彼此对立的情况下,或是遇到比自己更强劲的对手时,就算对方不一定会打击你,你也会因为对方让自己相形逊色,而有妒嫉、打击、中伤对方等排拒的反应。其实,如果能尊重、赞叹对方,反而能表现出「英雄惜英雄」的度量;只不过,要做到这样相当不简单。

包容虽然很难做到,但是包容对于净化心灵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包容他人,心量便能无限宽广,不再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要考量。如果凡事都能为他人设想,自我中心就会少一点,也会少一点痛苦、少一点烦恼。所以,包容心不但是一种修养,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享受。

[NextPage要包容不要包庇]


要包容不要包庇

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批评时,往往会觉得岂有此理而愤愤不平。如果对方还是你的亲人、好友或多年的伙伴,那更是让人无法接受。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还是要容忍。

容忍是包容的一部分,意思就是接受他,而且是不断的接受他,如果对方还是继续对付你、打击你,你仍然要继续接受他。所以,容忍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但适度的容忍既能保护你,也能保护他人,不但你不会因此而被对方伤害或牺牲,同时又能避免让对方做出伤害人的事,将来对方是会感谢你的。

就像刀砍在石头上,石头可能会被刀砍出缺口,可是如果砍在非常柔软的棉花上,或是其他有弹性的物体上,物体表面不会受伤,刀也不会损坏,这就是以「柔」来容受对方失衡的行为,或反常的打击。

「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回转,另一种是退让。例如,当别人要打你一拳时,你可以转个身或是退让一步,让对方打不到。但这些工夫是需要练习的,就像打太极拳时,别人攻击你,如果你能四两拨千斤,就不需要正面与对方冲突,也不会被打得遍体鳞伤。

所以,遭受别人攻击时,要先忍耐,不要立刻反击,最好回避一下,让他转移注意力,然后再想办法解决。你可以另外再找机会处理,或是让他察觉自己的行为是错的,经由时空的隔离,事过境迁,或许就有转变的机会,双方甚至可以化敌为友。

「所谓化敌为友」的「化」字十分重要,因为,一味的包容到最后很容易变成「包庇」,要避免变成包庇的关键就在于「消融」的工夫。当你容忍对方一段时间后,他会渐渐觉得好象打错了人、做错了事,觉得对不起你,他的观念可能会开始产生变化。当他的观念转变后,你可以和他进一步沟通,问他当初这样对待你的感觉如何?也可以表明你是真心想帮助他,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如果对方愿意沟通,也乐于接受你,那么,你就是在帮助对方脱离仇恨心了。

所以说,容忍也是一种菩萨行。不过,要化敌为友还是要有智慧,才能够化解,否则一味地包容,可能会变成包庇,到最后不但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对方,就像把毒药吞进自己肚子里,自己也会被毒死了。

[NextPage包容的尺度与智慧]


包容的尺度与智慧

包容别人可以减少自己的烦恼,增加智慧,但是包容应该要有尺度与范围,以免造成自己的负担。包容的限度不能大到让自己痛苦、困扰,甚至是痛恨的地步,必须量力而为,不能够自不量力。

而且,包容别人的错误,虽然是气度恢弘的表现,但是在工作的品质上,却有待斟酌。因为下属犯的错,上司连带着要负责,如果还是一味包容,恐怕只会让事情愈来愈糟。

所以我们找人做事,一定要找到能力足以胜任、品德值得信赖的人,否则不在乎人才优劣,认为自己可以包容所有的人,到最后一定会产生问题。毕竟对一个人的包容,可以毫无限制,但是工作上的包容,却不能马虎,否则会对团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过,再有能力、有品德的人,也会犯错,虽然对方不是故意的,可是已经连累到你;如果你了解这个人的能力和品德,就应该替他承担下来。这样的处置并不是包庇他的错误,而是了解在因缘变化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所以是可以被包容的。

相反地,如果你明知此人能力不足,品德也有问题,还是勉强让他做,等于是把一只羊放到虎口里去,而羊本来就会被老虎吃掉,这就是你的责任了。

如果遇到能力比较差的部属,则要多给他学习、改进的机会。因为能力可以藉由训练培养,甚至人品不好也能被感化。不过,还是要拿捏尺寸,因为人的智慧、才能有先天的限制,不能太过勉强,如果硬要把铁变成黄金,那就超出常轨了。

透过练习,可以让自己的包容度变大,但是刚开始时,应该先衡量自己的能力范围。就像依照袋子的大小,来决定能够装多少东西,如果只能装一斗米,便不应该装过多,装多了,不是东西溢出来,就是袋子会破掉。一个人包容的尺度与范围,完全要看他的器量有多大:小人只能包容小的事情,大人则能包容大的事情。

中国弥勒菩萨的像,大多做成布袋和尚的样子,他背上的布袋名为「乾坤袋」,可大可小,不论是垃圾、黄金,任何东西都可以装进去,但是拿出来时却空空如也,什么东西也没有,表示这个袋子能无限容纳任何东西。

包容别人的时候,要将自己想象成一个无底的垃圾桶,才能承受别人的大量垃圾,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别人的垃圾成为你的负担。最好能像布袋和尚的乾坤袋一样,可大可小、包容一切。想要具备这样的能耐,平时可以练习着多为他人设想,少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器量就会变得愈来愈大。

[NextPage真正的柔软]


真正的柔软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我主见很深、自我中心很强的人,是不可能有柔软心的,而佛法所说的「无心」,事实上就是最彻底的柔软心。

「无心」的「心」,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当我们放下这颗自我心时,才能真正变得柔软,否则别人多说你两句,立刻就会武装起来,变得有棱有角,不但无法心平气和的沟通,还很容易受伤。

因此柔软心和佛法所说的「空」息息相关,唯有体会到自我和一切的事物,其本质都是「空」时,心胸才能真的敞开。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因为如果能够消融自我,遇事时,虽然你还是你,但是不会那么容易被别人的言行举止刺伤。而且你不伤害别人,别人也不会故意伤害你,所以柔软心可以说是对自己与他人的一种保护。

就如《老子》所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可以滴水穿石。水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但只要有空隙它就处处都去;而且它的型态不断变化,遇到冷的变成冰,遇到热的变成气,遇到什么就变成什么。虽然一直在改变,但是无论怎么变,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是因为它始终掌握住自己的原则。

一个真正柔软的人,就像菩萨一样,他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帮助所有众生得到利益;只要众生能得到利益,无论要他变成什么都可以。

为了让众生得利益,自己必须变得非常柔软,也就是说会随着众生的因缘而改变自己,但万变不离其宗──即使千变万变也不会改变原有的方向与目标,这才是真正的柔软。

如果一直变化,变到忘却既定的方向,或是丧失原则,那不是真正的柔软,而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且所谓的「众生有益」,是真的有益,不是存了好心,结果却做了坏事,其间的标准便要以「智慧」来衡量。

此外,「柔软」不是「柔弱」。柔弱的人非常脆弱,很容易因为别人的欺负而受伤害,而且一旦跌倒了就再也不想站起来。但是有柔软心的人,不会受人欺负,因为这种人就像水一样,很有弹性,懂得顺应情况变化,或绕圈、或转弯;即使别人踢他一脚,他倒下来以后,又可以马上站起来,就像不倒翁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柔能克刚」。

坚强和柔软本质上也是相通的,坚强的人韧性非常高,不容易被挫折打倒。以我自己为例,我的身体很瘦弱,运气很不好,智慧也不够高,但是我永远都循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在某些情况下,我可以停下来暂时不走,或是转个弯,不一定要直走,但我一定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所以一路走来,走到今天,无论走的是大路还是小路,总算走出一条路来了。

[NextPage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存在。大部分的人会认为刚硬的东西一定很坚固,其实刚硬的东西往往最脆弱,即使像金刚钻这般坚硬的物件,也可以用切割钻石的工具将之毁损。所以,最坚硬的通常是最脆弱的,最柔软的反而可能是最坚强的。

因此,真正想要降服敌人、敌国,要凭借的不是武器,也不是战争,而是用和谈的方式沟通,进而以德服人。因为武力只有一时的吓阻作用,并不是常保和平的方法,也绝非真正解决纷争之道,道德感化的力量才是最强、最深刻的。

这种柔软的坚强,就像「大地」一样。大地平时很柔软地承载万物,却也是万物最坚强的凭借;就像温柔的女性一样,为了保护她的子女,在非常时刻,也会变得很坚强。所以人们常藉大地来歌颂母亲,柔软也成为女性的代名词。

一般人认为女性是温柔的、柔和的,而男性应该是刚强的,但是,难道男性就不需要柔软的态度吗?其实,女性过份柔软会变成柔弱,而男性刚强中应该带有柔性,如果不够柔软,便不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以往的中国人强调大男人主义,男人的形象总是比较刚强、威猛,但是从古往今来的例子来看,大丈夫一定是非常柔软、坚强的,不只是刚强而已。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能伸是大丈夫的特质,小人物因为姿态不够柔软,往往只能伸、不能屈。所以,真正的大丈夫,都是能够忍受一时的屈辱,例如,韩信禁得起胯下之辱;越王勾践忍辱偷生、卧薪尝胆,终于成就了大事。他们的表现,是柔软而不是柔弱,是坚强而不是刚强,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成就大事,就必须具备柔软温和的坚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这种柔软的坚强呢?那就是,待人要宽容、温和,纵然别人用尖锐刻薄的态度对待你,也不要想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要能暂时忍住、包容下来,但也不会因此而被击倒、打败,或是心怀怨恨,而能善尽自己一切的努力,等待因缘转变,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对方。

[NextPage学习关怀与付出  结真正的善缘]


学习关怀与付出

结真正的善缘

佛教中有「结缘」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支持、协助,共同走上良善、光明的道路,所以「广结善缘」其实就是「普度众生」。但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与他人结缘呢?无论是用物质的援助或情感的关怀,只要不离开佛法的精神,都是与众生结缘的方式。

一般人多半是用物质来与他人结缘,但如果懂得佛法,便可以用佛法来协助人、劝勉人,希望他们以后也可以用佛法来帮助自己,这才是最好的帮助方式。因为,如果只依靠别人的帮助,那是不可靠、不长久的,就像生了病只会不断地去看医生,却不愿调整自己错误的生活习惯,那是无法真正痊愈的。

有一次我问一位长期看心理医生的人:「为什么要看心理医生呢?」他说:「这不奇怪,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定时吃饭,少一餐都不行,看心理医生也要定期去,一星期就要看两、三次。」他的解释好象言之成理,其实似是而非。因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应该是找出治本的方法,不能只是治标而已,更不能以和稀泥的心态逃避,否则,当下好象问题解决了,其实并不彻底。

如果能用佛法来解决,就不单是治标,也能治本。用佛法来处理心理上的问题,那是最究竟,也是最彻底的。所以,用佛法来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结缘方式。

但是,结缘也有清净、染污的分别,端看我们用何种心态来与别人结缘,以清净的心所结的缘是净缘,以染污的心所结的缘就是染缘。所谓的染污心,就是内心别有目的,期待、盼望别人能有所回馈,这种缘会让彼此困扰、纠缠,到最后可能反而成为恶缘,彼此结仇、结恨,像这种缘还是少结为妙。

结缘一词在民间信仰中,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例如,「了缘」这个观念,特别是有所谓「七世夫妻」的说法,认为男女双方在过去世结了很深的缘,如果没有当足七辈子的夫妻,两个人的缘分就无法了断。

其实这根本不是佛教的观念,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因缘关系是不可思议的。即使两个人之间原本只有很浅的关系,由于种种因素,都有可能继续愈涉愈深,就像藤和丝缠在一起,只要一用力就会愈缠愈紧、愈缠愈乱,没完没了。因缘因果是相续不断的,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了缘」这个观念似是而非,「七世夫妻」更只是小说中的想象罢了。

此外,民间还有「还愿」的说法,认为庙里的神明达成了自己的请愿,就要用牺牲或祭祀的方式来还愿,这种报酬的性质也和佛教的观念背道而驰。佛教对众生的救助应该是毫无条件的,例如:我用佛法来帮助别人,是没有条件的,不会因为某个信众供养我比较多,我就对他特别好。就我个人而言,别人对我好也好,对我坏也罢,我都不抱分别心,只要是愿意接受佛法的人,我都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

所以,佛法不说纠缠不清的「了缘」,也不说报酬式的「还愿」,这个观念应该要厘清,才能真正与众人广结善缘。

[NextPage不被自己障碍住]


不被自己障碍住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由语言、思考,或是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行为,都称之为业;因此我们任何起心动念或举手投足,可以说都是在造业。

人不可能不造业,但却可以让自己不要产生业障,因为一旦有了业障,就会障碍到原本该做的事、该想的念头、该说的话,让人进退两难。

所谓造成障碍,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为造成他人的困扰、自己的麻烦;也就是说,因为你的缘故,造成别人或自己时间、能力、财力等的损失,以致于让事情进行得不顺利,那就是障碍了。

而且你造成别人的损失、伤害,对方可能就会来讨回公道、要求补偿,他们就像是你的「债权人」,而你就是一个欠债的人。如果你得罪的人很多,又经常让很多人受到伤害,这么一来,你自己就会常常遇到障碍,这些就成了你的业障。

如何不让自己产生业障呢?只要我们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能有益于人,也有益于己,就不会造成障碍。

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很自私,都只想到对自己有利,而不管别人如何。这自私的我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还以为让别人受损失就是占便宜,殊不知这些行为虽然暂时利益了自己,可是往长远来看,却是对自己不利的。这种自私又自我的行为,不仅害人,而且害己,所以是很愚蠢的。

例如在团体生活中,如果我把自己的垃圾,通通丢到别人那里,只管自己的环境干净就好。短时间内似乎是得了方便,但是时间一久,隔壁传来的臭气,同样也会污染到自己居住的环境。而且,我把垃圾丢给别人,别人也会把垃圾丢到我这里,互相制造干扰、敌对,结果更是得不偿失,反受其害。所以这种愚蠢的我、自私的我,是我们要解脱、要放下的。

但是当我们放下自私、愚蠢的我之后,同时也要提起「功德的我」,所谓功德的我,是指大公无私、为他不为己的我。乍看之下,自己好象没得到任何益处,其实,当我们为他人着想时,自己一定也已包含在其中,不自私反而是我们为人处事最好、最安全的方法。

帮助一切众生,让他人得到利益,同时自己也获得心灵的安宁,这是「大我」的境界。如果再更进一个层次,那就是「无我」。佛法所说「无我」的意思,是指对于我所做的一切功德,都不计较。也就是说,我付出一切帮助所有人,可是心中不求回馈,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做过之后就不再多想、不再多说,心中没有牵挂,这便是无我。

这就好象佛菩萨以智慧和慈悲来广度众生,是用清净的、无染的、无条件的爱心来帮助所有的人。佛菩萨因为永远为众生的利益着想,所以不会再制造任何障碍,因为没有障碍,所以佛菩萨的功德和力量是最大的,不仅在这个世界上,在十方三世无穷的时间、无穷的空间之中也处处都在、时时都在。

佛菩萨以智慧处理事的业是「慧业」,以慈悲帮助人的业是「福业」,虽然都是业,但是这种业不会制造障碍,是能成长我们的功德,让我们左右逢源。像这种使我们处处都能够自在的「慧业」和「福业」,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也是人人都能够学会的。

[NextPage网路社会不等于疏离]


网路社会不等于疏离

在目前资讯化的社会里,电脑愈来愈普及,网路的使用也愈来愈频繁,人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在家里上网就可以工作、购物,甚至还可以跟其他人开会。于是有人担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不会因此而减少?人际关系会不会愈来愈淡薄?

其实,不论资讯时代的来临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何种影响,我们都要适应这种环境的改变,况且人与人之间一定还是需要接触,否则便会产生疏离与孤独感。

事实上,不论是农业时代或科技时代的人,都一样会有孤独感。尤其是已退休的人、年纪大的人、没有工作的人……,他们没有事做,整天都在看电视、翻报纸,或者干脆到公园去散步,就会觉得自己非常孤独。

像这样日复一日地打发时间是非常可惜、空虚的,因为人的生命毕竟有限,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生命中的每一秒。虽然佛教认为,我们这一生雕零以后还会有来世,但既然这一世的生命已经存在了,为什么不好好充分运用生命,做该做的事呢?

如果能这样想,当网路更便利时,生活不但不会更空虚,反而会更充实,因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资讯,在家里就可以得知全世界发生的事,乃至人类所有的知识学问。这时候你会发现,值得学习的事物太多了,也就不会寂寞、孤单了。

例如,历史人物虽然已经作古了,但我们还是可以在精神上和他们交流,和古人交朋友。以历史上的一些高僧来说,当我阅读他们的书、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胸怀、体会他们的心境,和这些历史人物产生共鸣,我就如同生活在他们的时代中一样,对我来说,他们根本没有离开过,仍然在现代社会里活跃着。

又例如,由我所主讲的电视节目《大法鼓》,也是运用现代科技,一次预录好几集。当观众们收看时,距离录影的时间可能已经过了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了。但是只要我演说的主题还没有过时,内容又有意义,观众仍然会觉得很亲切,好象我就在他面前讲话一样,并不会产生距离遥远的感觉,而觉得疏离、孤独。所以现代化资讯科技的便利发达,并不会妨碍人际关系的发展,只要能善加运用以充实生活,让生命发挥最大的效用,并且善用时间来从事各式各样的奉献工作,便不会感到空虚。

从事奉献性的服务工作,能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更充实,而从事这种工作最需要的技能,正是和人群接触。例如,法鼓山就是一个非营利事业团体,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结合义工的力量来共同奉献。我们的目标是让社会更进步,让参与者的人品更提升,让地球的环境更安宁、更清净、更和谐,这些目标都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去营造。

未来无论资讯如何发达,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服务、关怀的需求都不会改变,反而需要更大量的人力来投入。所以,生活在资讯社会里的人,如果觉得寂寞,不妨参与各公益团体的活动,那里总有做不完的事,让你有许多与人接触、服务别人的机会。

[NextPage善知识、恶知识]


善知识、恶知识

佛教中有所谓的「善知识」,善知识既是我们的好老师,也是我们的好朋友,能够从意见及观念上规劝、鼓励、帮助我们。

佛经非常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经典中所说的善知识,又名「大善知识」,主要是指得道的高僧、大菩萨。例如《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他一共拜访了五十三位大菩萨,每一位大菩萨都在观念与方法上,提供他在增长智慧、慈悲上具有关键性的指导,因此这些人就是帮助他成佛的大善知识。

除了大善知识,还有一般的善知识,他们随处可遇,甚至只要是帮助过你,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是善知识,因此,无论是长辈、平辈、晚辈,都可能是你的善知识。亲近善知识,能够让你人格成长、智慧增加,也能让你身心平安、家庭和乐、事业顺利。

不过,一般的善知识只能帮助你在生活及人际关系方面,解决一些问题,就是所谓的「贵人」。另外还有一种善知识,能够运用佛法来开启你的智慧,为你指引人生的方向及最后的目标,使你从佛法中得到利益。例如,有人教你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或是鼓励你听闻佛法、修学佛法,让你广结善缘、成就佛道,这就是佛法中的善知识。

例如我在电视上有一个《大法鼓》的节目,在节目中我以佛法来勉励人、帮助人解决问题,因此,我是观众们在佛法中的善知识。

有「善知识」,当然也有所谓的「恶知识」。如果有人教你如何杀人、放火、抢劫,他就是恶知识。我们常常形容坏朋友为「酒肉朋友」、「狐群狗党」,如果和这类朋友在一起,不是吃喝玩乐,就是为非作歹,和他们交往不仅自己会一败涂地,甚至其他人也因此不敢和你接近,因为他们认为你和这样的朋友来往,表示你也是同类型的人。

不过善恶并非绝对,如果我们和恶知识接触之后,能用佛法帮助他转变观念,你就会成为他的善知识;如果他因此转变了观念和方向,再继续帮助更多的人,他自己就成为别人的善知识。所以恶知识并非永远是恶的,如果能够转变他们,让浪子回头,他们也可能成为善知识。

[NextPage做个真正的贵人]


做个真正的贵人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不过有些人在获得别人援助时,却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埋怨对方:「你只帮了一点忙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帮下去才对!」更有甚者,贵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却还有眼不识泰山,认为对方多管闲事。

如果遇到存有这种心态的人,就像「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因为好心,拿了一些食物喂狗,结果这只狗不但不感激,还反咬他一口。社会上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你帮了对方的忙,他不但不知道感恩,甚至怪你多事,这种人不管你再怎么善待他,他就是不满意,可能还会反过头来恩将仇报。遇到这种事,实在让人心里很难平衡,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因此,曾经有一位居士告诉我:「好人难做,善门难开。所以,要做小好人,不能做大好人;要做小好事,不能做大好事;要开小善门,不能开大善门。」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你给他一斤米,让他拿回家煮饭,他会非常感激,因为缺了这一碗饭,他可能就活不下去了。但如果你把没饭吃的人养在家里,天天给他饭吃,当你请他帮忙做事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起反感:『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吃你几口饭而已,你把我当成什么了?』渐渐地,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就会出现。」

这位居士的说法很有意思,道理好象是对的,但其实并不正确。

例如,只要有人知道法鼓山在做救济工作,就会陆陆续续上门来,希望我们给他金钱、物资,如果觉得我们给得不够,就会大声吵骂:「佛门应该大慈大悲,你们怎么那么不慈悲?」因此就有人认为,如果我们从来不做慈善工作,就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来骂我们、求我们了。如果这么想,那又是因噎癈食了。

人与人之间一定是要互助合作的,当自己有资源、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帮助别人,至于别人是不是把你当贵人,并不重要。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可是既然要做善事、开善门、做别人的贵人,就不应该计较,也不应该在做了好事以后,希望得到别人的感谢。做好事只是单纯因为自己「愿意」这么做,当对方得到帮助,自己觉得很欢喜,这就是帮助别人所得到的回馈,至于将来别人会怎么批评、对待自己,都不必太在乎。

所以,如果想当别人真正的贵人,能做到的事就应该尽量做,他人的批评、毁谤、过份要求,不需要放在心上。因为不管别人怎么骂,那都是他的事,与自己无关;如果自己不该挨骂而挨骂了,那是别人骂错了,根本不需要生气、灰心,只要能奉献一己之力,就应该感到愉快。

[NextPage布施──真正的救苦救难]


布施──真正的救苦救难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意思是和别人结缘,不论是自己的财产、时间、智慧、技能,甚至是自己温暖的心,都可以用来与人广结善缘。

布施和一般所谓的乐善好施不同,乐善好施大多只是布施医药、食物、金钱等日常用品,像是到灾区去救济灾民,就是以生活所需的物资来布施,布施完了之后,就没有后续的辅导。可是「四摄法」中所说的布施,除了提供对方所需的物资、生活必需品外,还要在精神层面上,帮助他们净化观念,让心灵得到成长。这就好比有句话说:「给他鱼吃,不如教他如何钓鱼。」让别人有饭吃当然很好,但如果能进一步教会他种稻耕田的方法,能够自行生产粮食,不但能自给自足,还可能有多余的食物分送给其他需要的人,这不是更好吗?

先师东初老人所创办的中华佛教文化馆,四十多年来一直办理慈善工作不断。我们每一次做布施,不只提供物资,也会分享一些佛法的观念给他们,安慰、鼓励他们说:「你们今天能来领取这些物资是很好的,千万不要以为接受救济是很丢脸的事。有人要帮助你们,而你们来接受帮助,这是彼此互为因缘,这样的互动非常好。你们能以这种心来接受帮助,将来一定会想要回馈的,所以彼此间并没有任何亏欠。」经过这样观念的提升后,渐渐地,很多人的生活观就有了改变。当他们在生活情况获得改善后,多半也会一起来参与我们的慈善工作。

因此,运用佛法来布施,可以开拓涵盖面、提升精神面,把一个人从困难中救脱出来之后,还要引发他的同情心,让他觉得其他受困者也应该得救;除了自己离开苦难,还要帮助别人也离开苦难。这样做不但让受布施的人放下心中种种的障碍、烦恼,还能号召他们一起来参与服务工作,共同修行菩萨道,这才是「四摄法」所说的真正的布施。

[NextPage爱语──让人欢喜听你说]


爱语──让人欢喜听你说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与表情。也就是能够把自己内心想要对人表示的关怀、体贴和勉励,透过语言、表情,或手势等肢体行为表现出来,像是点头、微笑,这些动作,都可以算是「爱语」。

爱语,不只局限于语言。我们的脸部表情、眼神都会讲话,连身体动作也会讲话,所以称之为「肢体语言」。只要你心里很慈悲、柔软,对人非常关心,你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动作、表情,哪怕只是一句话而已,都会让人感到非常温暖,这就是爱语的力量。

爱语的「爱」,不要只把它当成是男女感情的爱。爱有很多等级和层次,最低的层次是自私的爱,那是充满了占有与贪婪的爱,例如我爱吃、我爱看,我爱听、我……,但这些真的是爱吗?这些爱都是在追随自己的贪欲或本能,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不是爱语的爱。

真正的爱,是放下自己,一心一意为对方设想,真诚赞美、体谅对方。因此,爱语是佛教的「四摄法」之一,「四摄法」也就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这四种方法,先表达对人的关心、勉励、宽容和谅解,以真诚的善意和对方往来沟通,之后才用佛法来和他们交换意见。

譬如,当你在和小孩子玩的时候,就要玩得像小孩子一样,让小孩子玩得很高兴,而不要端出大人的架子。以我来说,我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但每次遇到小孩子,我都能和他们玩在一起,不会觉得他们很讨厌烦人,小孩子也都很喜欢我,觉得我好象就是他们的一分子一样。

同样的,如果是和老人家相处,即使你年纪不大,也要放缓步伐,就好象你也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家一样,一步步慢慢陪着他走,这样他就会觉得很温馨。

要做到这样,必须是为他人设想,把自己的利害得失放下,不会一直想着自己应该是个怎么样的人,坚持非得照自己的方式不可;而是能处处为对方着想,了解对方需要的是什么、现在的情况如何,这样才是爱语的表现。

表达佛法不一定非要用佛教名相不可,那些深奥难懂的名词,有时候反而容易让人觉得佛法很有距离,甚至害怕。所以我们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话来沟通,而且在态度上,必须是关怀的、慈悲的;如果你老是对别人说:「你要这样这样……,那样那样……」,那是在教训人,不是爱语。

爱语应该是循循善诱,让别人觉得你跟他很亲近,而且觉得你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他也应该做的、也应该听的,而愿意主动向你学习。由于你的一言一行都合乎佛法的标准,所以你的爱语也合乎四摄法里的「摄」,自然能让别人认同你,也会跟随你一起,照着佛法所说的来做,这才是真正的「爱语」。

[NextPage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指的是利益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凡是能给别人方便的行为,就是利行。例如,政府所提倡的「便民政策」,能让一般民众在洽公时感到亲切、便利,这就是一种「利行」。

每个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可以帮助他人。我们从小到老,都无法单独一个人生活,很少人会像鲁宾逊漂流荒岛一样,过着独居生活。无论是谁,至少都会和少数几个人共同生活,即使是单身汉、独身主义者,也不可能一个人离开社会独自生活,而不参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既然我们是过着群居的生活,「利行」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

有人说:「人在公门好行善。」其实,不一定要在公家机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帮助别人,行善的机会非常多,即使只是在马路上散步或是家庭主妇在菜市场买菜,都有机会行善。

例如,搭公车时,看到老人家上车没有位子坐,而你自己有位子坐,就可以把座位让给他;如果你自己没有座位,也可以帮忙找找看,与有座位的年轻人打个商量,请他让座,这便是利行、行善。

曾经有一次我搭公车,可能是因为我的样子很瘦弱,看起来好象生病了,所以一上车就听到有人说:「老和尚,坐下来吧!」可是我仔细一看,全车都坐满了,并没有空位。于是这个人便自告奋勇帮我找座位,连找了几个人都不愿意起身让座,但他还是很有耐心地继续找。最后终于有一个人站起来说:「我下一站就要下车了,老和尚请坐。」像这个人,自己虽然没有位子坐,但还是热心地帮我找座位,就是「利行」的好例子。

四摄法中的「利行」,还可以更进一步落实。除了短期的协助或举手之劳外,还可以长期帮助别人,帮完一个忙后,接着帮另外一个忙。例如,曾经有一位居士,他知道我没有钱去日本读书,不但提供我读书时所需的生活费、学费,连我的博士论文写完要出书,他也出钱赞助;甚至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要离开日本时,他还继续赞助我到美国弘法,他这样长期的帮助我,真可以说是帮忙帮到底了。

由于得到他的大力帮助,所以我觉得自己更应该要好好地感恩、报答这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也效法他,用佛法、用物资、用各式各样的方便来帮助别人。

结果我帮助别人愈多,别人愈觉得我这个人很可靠,所以也愿意来帮助我,让我去帮助更多人,这就是进一步的「利行」。

举例来说,我之所以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影、演讲,其用意就是要帮助所有的人,希望大家听了佛法以后,能够从观念上、行动上产生一些正面的效用,然后也像我一样去帮助别人;帮助的对象也许是你的家人,也许是你的朋友,也许是不认识的人。就这样,我以佛法慈悲与智慧的精神来帮助他人,他们因而响应我的做法,大家一起合作,或是另外再开创新的弘法利生事业,又影响了其他的人。有愈来愈多的人得到帮助,然后又挺身助人,这种善的推动和循环,就是「利行」最大的效果。

[NextPage同事──有愿者同行]


同事──有愿者同行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公司或团体里共事的人,他们或者做相同的工作,或者分属不同部门,但只要是为了同一项任务而工作,都可以称为同事。

佛教「四摄法」里所说的「同事」,虽然和一般所说的同事有点相通,但并不完全相同。佛法说的「同事」是让自己先认同于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自己,然后再渐渐转化他,让他得到佛法的利益,也能离苦得乐。在两部非常重要的佛经:《法华经》和《华严经》里,有几个故事,分别说明了「同事」的意义。

《法华经》的故事是说:有一位父亲很有钱,但他的儿子从小就走失了,最后沦落成街头小乞丐,完全不知道自己有个有钱的爸爸。

有一天,这个孩子要饭要到他爸爸家里,他站在大门外说:「有钱的人哪!能不能给我一点钱或是一点饭?」由于这个孩子从小脸上就有记号,他爸爸一看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连忙派人去唤他进门。想不到小乞丐一听,以为有钱人要惩罚他,害怕得拔腿就跑,一溜烟就不见了。

于是他爸爸想了一个办法,派了一个长得不怎么好看的人,扮成乞丐的样子,拿着破碗去找儿子小乞丐,和他一起行乞。当两人渐渐成为相依为命的好朋友之后,这个人才把小乞丐带往有钱人家。

这时候他的爸爸特别派人站在门口等他们,假装同情他们说:「你们两个好穷、好可怜,不如替我们做一些杂工,就不用四处流浪了。」小乞丐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从最底层的杂工做起,他爸爸派到他身边的那个家人,就陪着他一起工作,小乞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后升任为总管。

此时他的爸爸已经快要死了,才终于和小乞丐相认:「其实你是我从小就走失的儿子啊!现在我就要死了,又没有其他的继承人,所以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因为小乞丐已经做到总管,他的心力、能力与胆识已足以接掌父亲庞大的家业,再加上多年来所培养的信任,让他相信父亲说的话,而愿意认祖归宗。

另外,《法华经?普门品》里的观世音菩萨,也是标准「同事」的例子。经文中说到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化身,例如,如果被度化的对象是儿童,他就化身为儿童;被度化的对象是妇女,他就化身为妇女。观世音菩萨化身为各种样貌,目的就是为了接近、教化各式各样的人,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佛法,并且和观世音菩萨生活得一样好、一样自在。

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中,有很多位大菩萨也都显现了各式各样的身分: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工程师,有的甚至身处青楼。这些菩萨化身为不同的身分,目的都是为了度化具有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的众生。

日本的道元禅师把「同事」做这样解释:「初使自己同于他,后则使他同于自己。」所谓同事,是将自己融入于他所处的社会,但是并不随着社会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会的目的,是为了领导社会、感化社会,随着社会的需要改变自己,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NextPage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我常说:「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会觉得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好象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来体察别人的心,就比较困难了。其实,要想同时做到这两方面,虽然并不容易,但也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做到其中一项,另外一项自然也可以做到。

观察他人的心,用的不是神通、第三只眼、读心术或催眠术,而是用「同理心」。透过观察自己内心的反应,反省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将心比心,体察他人心里的想法。

除了从自己的感受推想他人的感受,还可以观察自己和他人,在立场、年龄、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甚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深入细腻地观察后,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根本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既然是不一样的人,就应该学习尊重他人、了解他人,不要硬把别人当成自己来对待。

其实,人与人之间只要相处时间久一些,自然而然就会熟悉对方的想法与反应,能够猜出他究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反应如何?因此可以在习惯对方后,进一步理解对方,并提出对方所需要的帮助。

我们会因为了解对方的需求,而主动提出帮忙;相同的,如果别人想要帮助你,你却不让他帮助,他也会很痛苦,就像有人很爱你,而你却说「我不需要你的爱」一样。因此,我们除了帮助别人,也要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有互动;透过这样的互动,能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安全的、愉快的,你是对方可以信赖的人,甚至是最了解他的人。

但这和投其所好、谄媚阿谀是不一样的。通常,我们对于不熟悉的朋友,或许会用比较客气、夸张,甚至是谦虚过当的话,但如果把这些用在熟识的朋友身上,对方就会觉得我们很见外,甚至虚伪。

此外,与人相处也不要预设门槛、防线,虽然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话听起来好象是对的,因为我们如果不提防别人,很可能会受到对方的伤害,例如:遭人背叛,或是在背后被人放黑枪等。

曾经有一位公司的董事长来见我,他说:「师父!我被小人暗算了。」他口中的小人指的就是他公司的总经理,对方从学校毕业后一路受他提拔,结果竟然背叛了他,让他心中不免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我建议他:「既然公司已经被整垮,只能尽力补救了。重要的是,未来不要因为这次的经验,而对人存有敌意。虽然不要心存敌意,可是一定要懂得细心观察。」所谓观察,是指观察对方的忠诚度;观察的同时,也要常常体恤部属、照顾员工,让他们对你有信心,知道你不会背叛他们。

如果不这样在人格上、心性上辅导部属,只提供技术上的训练,到最后对方很可能因为技术学到手了,就远走高飞,不但不懂得感恩,甚至还可能成为叛徒。其实,不论是对朋友、部属、子女都一样,慈悲既不是纵容,也不是溺爱,而是要讲究方法与智慧。

[NextPage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有一次当他正在气头上时,因为忽然想起我说过的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凉的甘霖浇熄了一样,同时也让他看到自己待人不够慈悲,没有智慧,所以觉得非常惭愧。

我之所以提出这两句话,是因为佛教本来就主张以慈悲度众生,既然要度众生,怎么还会有敌人呢?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要度化、结缘的对象,当然就不可能把他们视为敌人了。

「敌人」的意思是指彼此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譬如情场有情敌、商场有商敌、战场有军敌、政坛有政敌,甚至同事之间,有时候为了要争取较好的职位,彼此竞相表现,希望自己表现最好,其他的人不可以超越自己,而形成敌对的状态。这是人性中的劣根性,也可以说是弱点。

既然知道人性的这项弱点,就要调整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首先要原谅人、同情人、包容人;也就是说,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应该包容;比自己好的人,则要向他学习。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彼此学习、互为师友,不但自己能够得到成长,对方也会成长。

可惜的是,很多人想不通这一点,无论如何想到的都是自己,不知道替别人着想,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不放过他,不如自己的人更是欲除之而后快。如此,好的不要,坏的也不要,最后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一个,这就是不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一体地对待别人。

慈悲的对象,除了慈悲别人,也要慈悲自己。因为不慈悲自己,会让自己很痛苦。例如,有的人不肯原谅自己,于是就伤害自己。其实做错事,改过就好,若是不断责罚自己,就会一直陷在痛苦之中,这就是对自己不慈悲了。对别人也是一样,如果态度不慈悲,可能就会一再地伤害他人。

「智慧不起烦恼」这句话,则是让人不起烦恼的方法。人在烦恼中纠缠可说是最痛苦的事,因为烦恼就好象是自己在整自己般愚蠢,想要化解,就要运用佛法的空观智慧,有了空观的智慧,烦恼自然就没有了。

如果说烦恼是黑暗,智慧就是明灯,当明灯照破黑暗时,黑暗就不见了,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其实,黑暗原本就不存在,只因为没有明灯,所以才会黑暗。同样的,烦恼本来是不存在的,只因为没有智慧,观念上还会颠倒错乱,才会产生冲突、矛盾和挣扎。

曾经有人类学家研究指出,人类最初都来自于非洲,且出于同一脉血源。如果从这个推论来看,正好与佛法所说「众生平等」的观点相通。不过人类是不是真的都出自同源,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心态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人性是相通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相通的,人类彼此之间便应该守望相助、唇齿相依,能够这样想的话,不但对自己有益,对别人也有益;而对别人有益,便是对自己有益,这就是推己及人的结果,如此一来也就没有所谓的敌人了,没有敌人,就是智慧。

[NextPage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的四种主张──感恩、感谢、感化、感动。其中,「感动」的意思是指,以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以勤勉、谨慎、恭敬、谦虚、宽容的态度,凡事从自己以身作则,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可是,只要存有想感动别人的念头,心中就一定有特定对象,也会产生期待;一旦期待落空,就会觉得挫折、无奈。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帮助他人,心中没有特定的对象,也不在乎做了以后会不会有人受到感动,只是默默的行善、助人,别人反而会因此受到感动,而跟着一起做。

例如,一般人在下班后或假日,都会去看电影、逛街,或上馆子大吃一顿。可是我们出家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没有放过一天假;出家人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财产、家属、事业,既不是为了自己的儿孙,也不是要升官发财,只是为了弘法利生的事业而忙碌,这种单纯为了奉献而付出的无私精神,常使许多人受到感动。

可是我的本意并不是要使人感动,因为和尚的本份,就是服务众生,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我只是尽自己的责任而已。我不应该跟一般在家人一样放假出去玩,也不会和别人计较:「你们常有假期,我都没有,好可怜哦!」我不但不会这样想,反而会非常感谢大家给我机会奉献。

我也经常对我的弟子们说:「我真是感恩你们!我对你们没有恩,是你们对我有恩。」我对他们的感恩心,是根据佛法的观念而来的,也就是所谓的「三轮体空」││如果没有受者的成就,也不能圆满布施的因缘,所以要感谢他们给我培福的机会。我的弟子听我这么说,心里都非常感动,心想:「明明是师父辛辛苦苦地在教我们、帮我们,为什么他还要感恩我们呢?」他们被感动之后,心灵因此受到启迪而转变,更愿意主动帮忙,发心奉献。

另外,也经常会有人攻击我,虽然被打击时会难过,可是我不会感到怨恨,或是想要报复。相反的,当打击者需要我的协助时,我还是会协助他们,不会借机报复。这样一来,他们便会生起惭愧心,当惭愧心生起时,就是被感动了。

但是我帮助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感动他们,而是我本来就应该这么做,我只是在实践佛法的精神,而实践佛法的结果,往往会感动他人。

更进一步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便为了一点小事,就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不顺眼,就骂这个人、恨那个人,即使是对方有错,还是要谅解他。尤其有些人无法接受他人的指责,你一骂他,他就会和你结仇。对于这种人,我们不能用斥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不需再多费口舌和他辩论,只要包容他、慈悲他,和他做朋友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他自然就会受到感动,觉得和你作对是不应该的,双方就会从敌人渐渐成为好朋友。

要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最有效、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佛法的精神感动人,「感动」,真是化敌为友最好的一种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