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显宗和密宗的区别

  • 作者: 德兰根迥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75
  • 分享到:
很多居士都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显宗和密宗的区别是什么?在刚开始接触密宗的时候,有这样的问题是必然的。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能从显宗和密宗的联系来研究这个问题,最终会理解得更为清晰。
佛陀在菩提树下得证悟后,曾三转法轮。一转法轮,是指对弟子传授断除二边之“苦集灭道”四谛法,并安排了戒律等秩序,以图用秩序的方便来断除烦恼,这成为小乘弘扬的重点;二转法轮,是指向弟子传授理解“空性”的方便法门,以无自性之“般若波罗蜜经”为核心,这成为大乘佛法弘扬的重点;在此基础上,佛陀更进一步三转法轮,指示了“自性清净”的教授。三转法轮所传佛法虽使后世有了“大乘”、“小乘”等名称上的区别,但是,这些教法之间并无矛盾、高低、新旧的差别,都应该被看作是度化众生的方便。
根据众生的根器不同,对之教化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打个比方,对一个人来说是治病的良药,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就会没有作用,甚至有副作用,对此理解为“各随缘份”就可以了。
佛陀入灭后,小乘佛教曾被广泛弘扬,而大乘佛法并没有在佛陀的声闻乘弟子中传播。而后几百年,因为能够理解和传播此教法的高僧大德出现于世,大乘佛法开始广泛弘传。大乘佛法告诉我们的基本道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佛陀那样,依靠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最终“了悟自性”而成佛。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无论是贫富、聪愚,都可以依靠行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来积累福慧资粮,积累成佛之因,最后成就佛果。为此,大乘显宗又被称为“因乘”。教授此类道理的大乘经典是可以广泛弘传的基本教义,并没有被秘密地传授,所以就被称为大乘的显宗。其实,佛陀第三次转法轮所讲的教义,也是在此大乘教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无任何矛盾或违背之处。
密宗的存在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佛陀教法中针对众生的根器不同,而传承出不同的方便法门。密宗度化众生的方法,就是依据佛陀第三次转法轮所指示的众生“自性清净”的道理,认为每个众生的心性本来与佛无异,只是生生世世为贪嗔痴慢疑等尘垢所污染,迷失了自性,导致在六道中轮回不止。相对因乘而言,密教金刚乘还被称为“果乘”,可观众生的本性清净而修行。密法中,可以借助一些殊胜的方便法门修行,如利用诵咒、手印、本尊、直指心性等修法,以上师的殊胜加持与传承、佛法僧的加持、以及空行与护法神的护持等为根本方式,可迅速达到体悟心性的成就。一般而言,通过大乘显宗的方法来修行,最上等根基的人也需要一个阿僧祗劫才能证得一地果位;但是以密法的殊胜性,具根器的弟子甚至可以在一生中就得到虹身的成就。
然而,也正是因为修行此密法对众生的根器要求较高,同时对修行过程的戒律和誓言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密教的教法均被以往的传承上师托付给空行和护法所护持,并不适宜广泛地传播。
一般来说,接触密法的居士也都要学习大乘显宗的教法。这不仅是对学习密法的居士们的要求,在藏地的出家人也都要严格学习和理解大乘显宗的教义,学习如何发菩提心,如何行六度,什么是出离心等等。特别是修密法的弟子们,都要修“前行”引导,这是要求弟子们打好基础,懂得一些大乘佛法的根本道理,在此之后,才能修行密宗中较高的一些修法。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密法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失去正确的方向。
在修行密法之初,也可以按照上师的要求,先念诵一些密咒,如观音心咒、金刚萨垛心咒、文殊心咒等,依靠密咒的加持,清除业障、增加智慧,使得今后的修学之路更少障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