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四》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皈依三宝
31、皈依后修学学处的目的是什么?
32、为什么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分别是皈依佛、法、僧的随顺行?
33、第二四聚中前三种都是随法学处,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随法修行上呢?
34、别学和共学的差别是什么?以理成立皈依三宝后应当不归余天,舍离损害有情,不与外道共住。
35、应当以何种方式对待诸天、鬼趣、山神、龙等?
36、以普贤行愿本应恒顺包括外道在内的一切众生,不与外道共住是否有违于大乘行愿?
37、佛像本是泥塑木雕的自性,为什么对佛像应当敬如真佛呢?
38、经书本是纸张铅墨的自性,为什么对经书应当敬如法宝呢?
39、凡庸出家众不具功德,为什么应当敬如僧宝呢?
40、解释颂词:
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
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
此骄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苾刍,
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
41、什么是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
42、说明现前供养、非现前供养、俱供现不现前三者的差别?为什么三者在得福上有广大、大大与最大的差别?
43、说明自作供养、教他供养、自他共同供养的差别,为什么三者在得福上有广大、大大与最大的差别?
44、论中说:“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此复有七,谓所供物众多微妙,现非现前,自作教他,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复将此善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围绕供养的广大相,解释这一段话。
45、具体解释供养的非染污之相。
46、如何作正行供养?为什么正行供养的功德远超财物供养?
47、在无钱财的情况下,应当如何供养?
48、闻思供养的十种事有什么作用?
49、供养的六种意乐分别是什么?如何引起这六种意乐?供养时发起增上意乐有何功用?
50、 为什么说三宝福田是最胜田?
51、为什么说“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是无贤善之相”?
52、在什么情况下依仗福田力是重要窍诀?此时依仗福田力会产生何种作用?
53、解释颂义:
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是净令座净,
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
54、既然供养不依赖供养物,为何又说口言供词、财物不舍是生盲欺明眼者?
55、福薄者因地是否应重视微供,在后果上有什么差别?
56、什么是供养无厌足心?
57、为什么皈依的功德胜过广大财供?
58、为什么皈依能获得大欢喜?
59、为什么皈依者具足大守护?
60、为什么由皈依能使邪胜解障获得轻微乃至永尽?
61、解释皈依利益——获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
62、所谓“以皈依成为一切律仪依处”,其密意如何?
63、为什么由皈依能快速成佛?
64、如何修学第五条学处——日日昼三夜三勤修皈依?
65、如何修学第六条学处——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
66、说出六条共学和六条别学的出处。
67、按照宗大师的观点,弃舍皈依的界限是什么?
68、失坏皈依有哪些过患?
69、解释下面一段话:
是故皈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若有皈依,非惟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内外障缘不能违害,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皈依,励力不违皈依学处,是极扼要。
深信业果
1、 “修学皈依之后思惟业果”,在次第安排上有什么道理?
2、 为什么说引发一切善乐的根本是对业果的胜解信?
3、 为什么要在思惟总别业果之后,再进入正行取舍之中?
4、 叙述业决定之理。
5、 如果 不能 对业果的决定之相产生决定的认识,会有何种过患?
6、 叙述业增长广大之义。
7、 以什么原因诸龙死没当生人天,乃至于贤劫诸佛教中而般涅槃?
8、 解释颂词涵义:
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
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
若未修施尸罗等,随具种色少壮德,
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
种等虽卑不著恶,具足施戒等功德,
如夏江河能满海,后世安乐定增广。
应善定解善非善,诸业他世生苦乐,
断恶励力修善业,无信岂能如欲行 ?
9、 叙述未造不遇、已造不失之义。
10、 解释 颂词涵义:
梵志说善恶,能换如取舍,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
11、 承许“未造业会遇”会有哪些过失?
12、 承许“已造业失坏”会有哪些过失?
13、 有情造恶业,果报只会成熟在自己相续上,为什么还要修自他 交换 呢?
14、 举出和总的业果四条道理相违的世间邪见。
15、 谈谈如何把业果的四条道理运用在日常修行上。
16、 思惟总的业果道理,在转变我们的观念上有哪些效果?
17、 世尊宣说十业道的用意何在?
18、 为什么说十善业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圆满的根本依处?
19、 口说我是大乘,实际不能防护十善业道,会遭到何种诃责?
20、 说出 杀生 的事、意乐、加行和究竟。
21、 为什么不能堕胎?
22、 说出不与取的事、意乐、加行、究竟。
23、 为什么偷盗十方僧物的罪过无量无边呢?
24、 说出邪淫的事。
25、 对 以下 观点,以佛法的智慧进行剖析:
(1) 男女性交混乱,在国外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2) 婚外恋没有触及任何法律条文,所以是合理的。
(3) 性生活混乱是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人民生活达到一定富裕程度时必然出现的现象,恐怕是无法避免的。
(4) 性行为本身是自然的,与对和错无关。
(5) 无性绝不等于纯洁、高尚,对异性的向往、冲动和性行为不是邪恶、下流,而是生理与心理正常健康的体现,是合法、自尊、骄傲、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反,没有性欲望的人,身心是不健全的,有性欲望而得不到满足,是不人道的。
26、 邪淫如何有害天伦?如何有害风俗?如何有害寿命?如何有害心术?如何有害人节?
27、 对于居士来说,如何才能做到终身不二色?
28、 以“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将会导致何种社会问题?
29、 君子不近声色,不过是叫人要淡爱欲,如果把爱欲视为毒蛇猛虎,不是有点太过分吗?
30、 大富贵人往往多造淫业,为什么不见他们有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