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我教言讲记

《自我教言讲记》 ︱ 华智仁波切.造颂 ︱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

随顺之事有三种:语言随顺于亲友,

衣饰随顺于当地,自心相应于佛法。

随顺的事情有三种:就是语言应当随顺于亲友;服饰应当随顺于当地;自己的心应当与佛法相应,也就是心要随顺于佛法。

①语言随顺于亲友,衣饰随顺于当地

这个“亲友”,从狭义来说,特指这一生的亲友;从广义来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亲友。“语言随顺于亲友”,是教人说话要随顺别人的心。“服饰随顺于当地”,是教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要随顺当地的风俗习惯。总之,这个随顺就是《普贤行愿品》当中所说的“恒顺众生”。不论在语言,在服饰,在饮食,在作息时间,在各种生活方式上,都要随顺众生,随顺当地的情况,这是大乘菩萨随顺众生的行为。如果在各方面都能随顺众生,众生与你接触,就会很融洽,很容易沟通,人情一通,万事都会通顺。相反,如果不随顺众生,在语言、服饰等生活方式上,与环境格格不入,那就不能和大众相融,别人和你接触,也会觉得很不融洽、很麻烦,即使做一件小事也不愿意与你合作。所以,随顺众生是菩萨摄受众生、接引众生不可缺少的修行,而且能很好地随顺众生,正是消除执著的善巧方便。

随顺众生,处处替别人着想,处处护持别人的心,这样就能善巧地摄引人心。成办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事业,人心是最关键的因素。得人心,一切事业都会兴盛,不得人心,就会败亡。得人心,只要说一句,下面都会配合。不得人心,人情上不通,事事都不会通顺,事事都会有阻碍。我们要在众生界真正引导众生、摄受众生,一定要注意“随顺人心”这个关键。佛陀也说“人情是世间的福田”,人情上做得好,缘起会很好、很顺。因为一切事说到根本上,都是一个人心的问题,心和心能够相通,几个人的力量合起来就会很巨大。

下面以公案来说明:

高庵禅师住在云居山时,每次听到僧人有病送延寿堂,禅师总是叹息,就像病人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早晚他都亲来问候,以至于亲自煎药煮饭,每次给病人吃之前,自己都要先尝一下。遇到天冷,就抚摸病人的背说:“衣服够不够?”遇到天热,就看病人的脸色说:“是不是太热?”后来高庵禅师从云居山退任,过天台时,随他同去的僧人近五十余人。不能去的,都是流泪送别。禅师盛德感人如此。

人都同样有心,心同样只求安乐、不想求痛苦。我们的言行从哪个方面随顺人心呢?就是从这个与乐拔苦的根本上随顺。在众生希求安乐时,我们把安乐给他,在众生想脱离痛苦时,我们为他分担、解决痛苦,这样就是随顺,这样就可以得人心。对待父母兄弟、对待朋友、对待一切众生,按这个原则来做,就是言行随顺于众生。大恩上师在《胜利道歌》当中也教诫我们应当“言行恒时随顺友,秉性正直心善良。”

下面再讲一个公案:

有一次,华智仁波切徒步回石渠去举办法会,路遇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小孩,准备去参加法会,同时想乞讨一些财物和食品。见她们孤儿寡母很可怜,华智仁波切就背起她的第二个孩子一路同行。有时候他背着孩子去化缘,化来分给大家,有时候女人抱着幼子去乞讨,有时候是长子去讨饭,回来后共同享用,别人都以为他们是一家人。这样朝夕相处,寡妇觉得“老乞丐”心很好,就对他说:“我们孤儿寡母一路亏你照顾,你也是一个人,不如我们一起生活!”

华智仁波切说:“这件事以后再说!”

在法会前一天,他对妇人说:“今天你们在这里休息,我先行一步,明天法会中再见。”

第二天,华智仁波切登上法座,在传法之前,对下面的人说:“本来我不受供养,但今天我有一位特殊客人,你们要供养财物尽量供养吧。”与会的信众都纷纷供养。

再说寡妇母子在人群中一直没有找到同路来的乞丐。到法会最后一天,寡妇心想:“这个老头也不管我们了,现在我应当把所得财物供养华智仁波切,一则超度亡夫,二则也可以种善根。”这样,她就到法座前敬畏地把财物举过头顶,当她抬头时,看到为自己带孩子的老头竟然成了华智仁波切,她感到非常羞愧。华智仁波切笑着对她说:“我说过一定会让你们母子过得好,这些财物你全部拿去吧!”

华智仁波切为了饶益有情,恒顺众生,完全显现和他们同样的外在行为。寡妇家乞讨,他也去乞讨。寡妇家如何生活,他也一起和他们生活,这样以无我利他的善心和众生完全融合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真正做到了恒顺众生。能这样随顺众生,就是随顺供养诸佛;能这样尊重、承事众生,就是尊重、承事如来;能这样让众生生起欢喜心,就是让一切如来欢喜。所以,随顺众生是极为重要的修行,真正是随缘自在的大乘修行。作为菩萨,应当在在处处令众生生欢喜心,使众生见闻忆触都种下很好的善根。修到极广大处,就是如《普贤行愿品》所说:“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敬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饶益一切众生。”

②自心相应于佛法

这是要求我们何时何处,自己的心都要和佛法相应,也就是和出离心、菩提心以及无二慧随顺相应。自己的心不追求世间名利,不忘利他,不执著人我相和法我相,就是和佛法相应。虽然环境上会有很多变化,但是佛法的基本原则不能变动。如果以随顺众生为借口,自己执著在世间法上,执著在个人利益上,被境界所转,那就不是与佛法相应。《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行诸善法,是名魔业。”古人说:“心外求法,是名外道。”这都是教诫我们,心要与佛法相应,除此之外,并没有一种心外的佛法。

不应听闻有三种,不闻他人赞己德,

不闻喜新者之语,不闻愚者之教诲。

不应当听闻的有三种:就是不应当听闻他人赞叹自己的功德;不应当听闻喜新者的语言;不应当听闻愚者的教诲。

①不闻他人赞己德

一般人的通病,就是听到赞叹容易得意忘形,听到呵斥容易心里不高兴。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听别人的赞叹是很重要的,因为听到赞叹,人心会骄慢,有了骄慢就会放纵自己,不会有进步。相反,如果常常听到批评,人心就会忧虑而向内反思,这样就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且,常常听惯赞语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稍微受一点批评,就会难受,觉得失了脸面,即使有缺点,以我慢心作崇也不会虚心认错。而且赞叹多了,心态会变得高傲,不容易培养谦虚的美德,不肯向人谦虚请教。听多了赞叹的人也容易增上虚荣心,因为人人都夸你很好,自己想维持一种很好的形相,一般都会掩饰自己的短处,不愿意暴露,这样就是自误。所以,初学者没有佛法的智慧,听多了赞叹反而有很大的负作用。有时候不善巧的赞叹往往对人有害处。

《君主法规论》说:“倘若无惭彼功德,被人称颂增毁谤,是故当以有惭愧,护持自己之功德。”(假如自己心里没有惭愧,在功德被人赞叹的时候,反而会增上毁谤,所以应当以有惭有愧来护持自己的功德。)

②不闻喜新者之语

喜新者,就是喜新厌旧的人,也就是情感不稳固容易见异思迁的人。一般情况下,不要与喜新者交友,也不能听从喜新者的话。古德说:“与其结新交,不如敦旧好。”就是与其结交新友,不如重视旧的友情。

以前楚王下诏寻找遗失的鞋子说:“我悲夫与之俱出,而不与之俱入。”从此国人不敢弃旧。这也是启发我们做人须要有情义。

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丈夫死后,她想再嫁给宋弘。光武帝亲自出面对宋弘说:“富易交,贵易妻,人之常情也。”意思就是,人有了钱,交情就会变;人有了地位,便会换妻子,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宋弘回答说:“贫贱之交不可弃,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只好对姐姐说:“此事谈不成。”从此以后,光武帝对宋弘更加尊重信任。

所以,我们做人要重情义,不能喜新厌旧、得新忘旧。小到衣服物品,大到亲情友谊,都有新旧的差别,如果得了新的就忘记旧的,对新的喜爱、对旧的厌弃,那就是薄情之人,叫做喜新者。今天的时代,人情淡薄,换妻子,换丈夫,换老板,换佣人,换朋友,或者在修道方面,换上师,换道友,就像换衣服一样随意。古代贤人不是这样行事,比如宋代的范仲淹,在他做大官时,有三个女仆人,直到他去世的十年当中,始终没有换过。像这样就是重视情义。

为什么不能听从喜新者的话呢?因为喜新者的心不可靠,所以他的语言也不可靠,往往变化多端,得了东就说东好,得了西就说西好东不好。如果信任他的语言,自己会产生很多误解,容易冤枉好人。

③不闻愚者之教诲

在《五分律》上佛对比丘讲了一个公案:

往昔,有个摩纳在山洞里诵刹利书,当时一只野狐狸在旁边专心听他念诵,心里有所解。狐狸想:“我理解此书之义,足以做兽中之王。”尔后野狐狸就开始行动。

首先它遇到很瘦弱的狐狸,就要杀它。瘦狐狸说:“为什么杀我?”它说:“我是兽王,你不服我,所以要杀你。”瘦狐狸说:“不要杀我,我听从你。”这样两只狐狸就一起走,路上遇到第三只狐狸,还是如法炮制,使它成为随从。这样辗转胜伏一切狐狸,又以群狐胜伏一切大象,以众象胜伏一切老虎,最后以众虎胜伏一切狮子。野狐狸从此暂做兽中之王。

做了兽王以后,野狐又打妄想:“现在我是兽王,不应以野兽为妻。”因此,它就乘白象率无数群兽围攻迦夷城。国王派使者来问:“你们这些野兽为什么这样做?”野狐说:“我是兽王,应娶国王之女为妻。如果答应,彼此都好,否则就灭掉你的国家。”使者回禀之后,国王召集群臣商议,除一大臣之外,其他人都认为对方有狮子,战必失败,何必为一个女儿牺牲整个国家,还是送出女儿为好。但是那个大臣不赞同,他想出一个妙法。大臣说:“大王只要决定交战日期,可以先对野狐狸祈求一个条件,求它让狮子先战斗再吼叫,这样它会认为我们害怕狮子吼,必定让狮子先吼再战。到交战时,国王应命令全城人塞住耳朵。”

国王就依计行事。果然交战时,野狐让狮子首先发吼,听到狮吼声,野狐心碎为七分,恐惧得从象上掉落在地,如是群兽都一时逃散。

佛说:“当时的迦夷王,就是我的前身。聪明的大臣,就是舍利弗的前身。野狐狸就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往昔以欺诈得到眷属,今天也是这样。”

所以,愚者毕竟是愚者,如果做愚者的弟子,听从愚者的教诲,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就像这个公案中,百兽以狐狸为王,最后不仅狐狸死亡,一切听从的野兽也都受苦,得不到安乐。《萨迦格言》上说:“交结劣友闻劣论,持执邪见作劣事,此等智者不应行,若行即是愚者也。”(交结下劣的朋友,听闻下劣的言论,最后就会执著邪见,做下劣的恶事,智者不应当听从愚者的教诲,如果这样做,那就是愚者。)

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

不求高贵之地位,不求华丽之衣饰。

不能希求的方面有三种:就是不能希求富人的财物;不能希求高贵的地位;不能希求华丽的衣饰。这一颂主要是教人要少欲知足,不能希求世间名利。

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果不能破除对财物、地位、服饰等的贪执,一切修行都将沦为世间法。如蕅益大师所说:“倘名关未破,利锁未开,信言弘法利生,止是眼前活计,一点偷心,万劫缠绕。纵透尽千七百则公案,讲尽三藏十二分教,崇梵刹如给孤独园,广收徒众如无相好佛,无明业识不断,俱为自诳自欺。”

以下引古德懿行,做学人模范。

①不求富人之财物

隋朝富上法师,住在益州净德寺时,他把大斗笠挂在路边,自己坐在斗笠下读经。行人往来,他也不开口化缘,有人布施,他也不口里咒愿。因为路很僻静,多年无所获。别人对他说:“城西北,人多布施也多,为什么坐在此处?”他回答:“一钱两钱就能维持身命,多有何用?”

当时有个赵刺史,对佛法无信心,听到此事,就想试探一番。他骑马经过时,假装掉了一贯钱。但是富上只是读经,眼睛看也不看。刺史走远,又令人去取钱,富上也不看。刺史问他:“你一天所得不过一钱,现在一贯钱掉在地上,你见别人拿去,为何不阻止?”富上说:“不是我的,为何要妄认?”刺史这才下马礼谢,心里叹服而去。

②不求高贵之地位

唐代无业禅师,唐穆宗派人请他入京,禅师笑言:“我有何德行累烦皇上,你先走,我随后即来。”禅师便沐浴敷座,告诉门人说:“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空同寿。一切境界本自空寂,迷者不了,即为境惑,流转无穷。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是诸佛用心处。”说完端坐,中夜就走了。使臣回奏皇帝,穆宗大钦叹,追封为大达国师。

宋代雪窦禅师,要去浙江时,学士曾公对他说:“灵隐是天下胜地,住持珊禅师是我旧友。”这样就写了一封推荐信给他。

禅师到了灵隐,在大众当中默默无闻三年。曾公奉命出使浙西,就来灵隐寺拜访,但是向人打听,无人知。当时寺僧有千余人,曾公叫人去查名单,才找到雪窦禅师。曾公问起以前的信,禅师从袖子中取出,还是封得好好的。禅师说:“曾公心意殷勤,但是行脚僧于世无求,岂敢由你的推荐而希求显贵?”

唐代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住在黄梅三十余年。唐太宗三次下诏,令他入京,道信大师都是托病推辞不去。皇帝命使者,再不入京就砍头。但是四祖伸出脖子,等使者来砍,毫无畏惧。使者回告皇上,太宗非常惊叹,并赐珍帛,满足他隐居山林的志趣。

③不求华丽之衣饰

宋代张九成,号无垢居士,在大慧禅师座下得法。他从做秀才开始,到考中状元、做大官,始终粗衣菲食,连笔都是用残秃的。胡克仁做官时,终身茹素,睡眠用一纸帐。这些都是现宰官身、行比丘行的大德。

宋代真净禅师住建康保宁寺时,王安石供养禅师素绢。禅师问侍者:“这是什么?”侍者答:“纺丝罗。”禅师又问:“做什么用的?”侍者说:“可做袈裟。”禅师指着所穿的布伽黎说:“平常披这个,别人也不会很厌恶。”当时就让侍者送库房,估价卖掉供众。

佛鉴禅师讲其师 (东山法演和尚) 德行:“先师做人节俭,一个钵囊,一个鞋袋,百补千补,还不忍心弃舍。先师曾经说:‘这两件东西随我出关,已五十年,我岂肯中途抛弃?’曾经有上座,送一件好衣来,他自己说是从海外得来,冬穿温暖,夏穿凉快。先师说:‘老僧寒有柴炭、纸被,热有松风、水石,留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最后谢绝不收。”

唐代天台宗第八祖左溪大师,住在小屋中,自认为如法界之宽广,四十余年,就穿一件七条僧衣,一辈子用一个坐卧具,没有换过。不是查经典,不随便点一根蜡烛;不是观圣容,不随便走一步。洗钵时,山中群猿都争着来拿,念经时,众鸟都飞来。刺史王正容数次迎请大师入城,大师不想去,以自己有病而推辞。

所以古大德都是朴素不贪、知足自安,真正做到了不求名闻利养,始终以道为重。

下面三颂是语言方面取舍的教言。先讲一个故事: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不断地问:“这是什么?”这样大鹤就开口回答,刚一开口,甲鱼就坠落地上,被人们屠食。我们不注意自己的口舌,就和这个比喻一样,随意开口诽谤或赞叹,容易成为堕落之因。

下面正式讲教言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对境绝不能诽谤,什么对境绝不能赞叹,什么对境应当不赞不谤,不加任何评论,然后按教言谨慎取舍。这些是因果上很重要的学处,如果取舍不对,单单以自己的语言就会造下毁坏自他的恶业。语言上的取舍是一个大问题,这些方面一定要学好,日常生活当中处处要谨慎。如果没有正知正念,一天以自己的口舌就可能造下弥天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