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积善之方

《改造命运的窍诀(未定稿)》 ︱ 智圆法师.编述 ︱

【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

江苏常熟有个徐凤竹,他的父亲向来很富裕。有一次遇到荒年,收成不好。徐善人以身作则,带头减免当地的租,作为同乡的提倡。( 一个人能这样行善,在社会上立起来,就能带动一大批人,社会需要这样的善行、善人。

他又把粮仓里的稻谷拿出来赈济。这种时候,对因果有胜解信,就有胆量作。实际上,这取决于自己的信心有多大。心里犹豫,可能只捐四分之一,再差一点,捐出十分之一。像范仲淹这样的贤人,敢作敢为,把俸禄全拿出来布施,他有这样的气魄,原因是深信因果、崇尚道德。

同样是面对遇难的同胞,人是有一种观念,就有一种心态和行为。一种人这么想,这些穷人饿死也和我无关。他认为这保全了自己,实际犯了吝啬不救人的罪过。另一种人看见这是求之不得的苦田,很难遇到这么好的利他机会,在如此稀有的苦田当中,以大悲来耕耘,福德会极迅速地增上,所以会赶紧作。佛法当中,没有让人吃亏的事,一般人认为最吃亏的地方,其实大占便宜。能这样如理思惟,谁会不愿意作呢?

【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

这样作了之后,感应很快,晚上听到鬼在门外唱赞歌。

鬼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的秀才做到了举人郎。这些鬼一直欢呼,庆祝了一个晚上。所以,鬼也喜欢善人。

【是岁,凤竹果举于乡,】

这一年,风竹中了举人。

这是“积德给子孙”的典型例子,徐凤竹的父亲是富人,钱都用在积德上,所以儿子很快中举了。父母真要对子女好,应当以徐善人为榜样,努力积累功德,回向给孩子。

【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

徐凤竹的父亲因此更加积德,孜孜不倦,在行善上非常努力,他是修桥、修路、斋僧、款待出家人,凡是有利益的事,没有不尽心的。

【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随着功德加深,果报也进一步增上。

后来,他父亲又听到鬼在家门口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的举人一直作到了都堂。”徐凤竹最终作了两浙省长。

所以,行善的人生最有希望,越作越欢喜,越作感应越大,这才是良性的循环。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

浙江嘉兴的屠康僖开始时作刑部主事。以工作岗位为道场,住在监狱当中。( 今天也有责任心强的人,以工厂为家、以学校为家。为什么这样做呢?就是想尽心尽力利他。 )他在监狱里详细询问囚犯的情况,关怀体贴犯人。

他是真正和犯人交心。一个领导能这样做,下面的人没有不心服的!为什么呢?以德相待。人能甘当奴仆,已经贵为上人。高高在上,反而被人唾骂。所以,我们要放下架子来利益众生,人都能这样做,世界哪有不变好的?事业哪有不成功的?哪有别人不拥护呢?如果不能深入民心,不能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作,多半是浮在表面上。

比如一个公司的负责人立足于公司行持菩萨道,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己利益的对象,这样天天善事都做不完。人都不肯实做,不知道佛在心头,以为佛在天边。比如,有五十个员工,很多方面都可以为他们着想、对他们修慈悲心,这些不做,修什么大乘法呢?这些确实可以一点一滴来做,最后做到全公司都成了一家人,事业哪有不发达的道理。

屠公以监狱为家,和囚徒倾心交谈,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他在交谈当中,发现很多人是无辜入狱,他也不居功,私下里写信秘密报告堂官。

【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朝审”就是秋审。古代每年过了霜降,各地解到刑部去的重大案件和犯人,都要归刑部的堂官会同其他官员,再作仔细地审查。

后来朝廷秋审,堂官把他汇报中的话摘下来,对囚犯审讯,情况确实属实,左右无不信服。结果这一次,十多人都得到释放。

当时这件事很轰动,整个京城都赞叹尚书英明,没人知道里面有屠公的功劳。照一般人的心态,自己作的好事,没得到名声,所有的光环都戴在尚书头上,心里会不甘心,私下里还要骂两句。可是屠公道理上通达,他不会在这上面计较。

人为什么心里有情绪呢?就是道理上不通。道理上通了,让尚书头上戴光环不是更好吗?自己的功德完好地储藏着,将来果报会更大。想到这里,连欢喜都来不及,有什么委屈呢?所以,世上的烦恼,都是人自己找的。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

屠公建议说:天子脚下尚有这么多的冤民,何况四海之广,人民数量之多,受冤的人就更多。所以,应当制定一项政策,五年派一名减刑官到下面去核实,为蒙冤的人平反。

【尚书为奏,允其议。】

尚书认为建议很好,写奏折上报皇帝,得到了批准。

【时公亦差减刑之列,】

当时国家组织了一个部门,屠公也被任命在减刑人员当中。

【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

晚上梦见神人告诉他:你命里本来无子,现在减刑的建议深合天心。( “天心”就是愿人常得安乐的心,能让人民得安乐,自然符合天心。 )所以你作得好,上帝赐给你三个儿子,都是作大官的。

【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堎,皆显官。】

当晚,他的夫人怀孕,后来生了三个儿子,果然都是显官。所以,因果不会亏待善人。

阅读善人的事迹,目的是加强对善的信念,信念具足,就会对行善欢喜。仔细想想,其实,世上以行善最乐。我们活了几十年,对其他世间的事都那么努力,而这又有多大意义呢?忙碌衣食、竞争名利、追逐欲尘,毫无意义。人生很短暂,有限的光阴应当投入于利他。每天多思考怎么利益众生,一定能取得人生的实义。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

嘉兴的包凭,父亲担任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孩子,包凭最小。他入赘到平湖的袁家,这是了凡父亲交情很厚的一个朋友。

包凭学问广博,才华也高,就是屡次考试不入选。

【留心二氏之学。】

科举没考中,他就留心佛家、道家的学问。

【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

有一天闲来无事,东游泖湖,偶然到了一所村寺。寺院里,有一尊观音菩萨的圣像常年放在露天当中被风吹雨淋。

包凭看了,心想:菩萨的圣像怎么能在露天淋漓呢?必须要安放好。他从袋子里拿出十两银子,交给主持僧,让他给菩萨修个庙。

【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

主持僧说:修庙的工程很大,十两银子不够用。

【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纻褶,系新置,其仆请已之。】

包凭又取出四匹松布,从衣箱中检出七件新衣服,都交给主持僧。

家仆说:还是慢点吧,全给了,自己穿什么?

【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包凭说:只要菩萨的圣像无事,我就算裸体又有何关系?

其实一切善,能放下自己,就可以作,稍微顾惜自己,也不可能这样。修行是放下我执,我执越轻,越和法相应,我执能断,就成为圣人,而利他恰恰是对治我执的妙法。

【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

主持僧流泪说:“舍银、舍衣布还不算太难,只有你这一点心,实在难得!”

一切善都建立在心上,心越贤善越深广,福德就越大。菩萨以菩提心点一根小蜡烛供养,胜过一般人拿四大海的油燃灯供养,这不是主要在外物上比较,主要从心上比较,心更善,功德就更大。

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了十二年,也没现见弥勒菩萨,他下山看到一只狗的下身被密密麻麻的虫子咬着,悲心强烈地生起,本尊当即现出身相。

十二年修行都见不了本尊,一念悲心强烈生起,就立即成功。可见善心的力量之大。善心能发出来,功德就在其中。

生活当中,我们处处会遇到这一类的事。这是修行的良机,不要当面错过观世音,要把握当下,历事炼心。《了凡四训》好就好在不脱离生活,修行和生活脱节,那就走偏了。

【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汝子当享世禄矣。】

后来殿堂的工程完毕,包凭带着做太守的父亲,一同来到庙里。

这一夜,包凭梦到伽蓝菩萨感谢他说:你的孩子将来会享受荣华富贵。

【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菩萨说的丝毫不差,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中了进士,作了显官。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

浙江嘉善县支立的父亲在刑房里工作。

有一天,来了一个囚犯无辜受陷害,要受重刑。

支立的父亲见到这件事,心中不是滋味,来人马上要受迫害,他着急,想帮忙。囚犯也看出这是个善人。

【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

囚犯对妻子说:“支公心地很好,我们惭愧,无以报答他。明天请他到家中,你以身事之。或许他还肯用心帮忙,那我就可以得救了。”

【其妻泣而听命。】

妻子很贤良,哭着听从了丈夫的命令。

【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

支公不明头绪地去了。囚犯的妻子亲自出来劝酒,把丈夫的意思告诉他。

【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

支公不答应,最终还是尽力帮他平反。

【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

囚犯出狱之后,夫妻俩一起登门来拜谢,对支公说:“像恩公如此的厚德,世上少有。你没有孩子,我们有个女儿,送给你做箕帚妾,这也是礼法上说得通的。”

【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支公也就备了礼物,娶了他的女儿,生了支立。二十岁考试高中,以后官做到翰林孔目。支立的子孙也都是做官的。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以上讲了十条,各人做的不同,但都同归于善,都是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