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二-暇满难得》 ︱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文 ︱

·造作罪恶

五、欢喜造不善罪而三门不寂静的人,远离圣功德,于法外颠倒而行。

观察:欢喜造罪故,在法外颠倒而行,修法是零。

修法的基础是善,所谓善男子、善女人才能修法。以欢喜行善的缘故,相续寂静、心安理得,能把持法义,能明明清清、安安稳稳地行于法道;反之,以特别喜欢造罪的缘故,三门都不能寂静。

行善心安,造罪心不安。造下恶业就会受惩罚,于是心烦意乱地妄动,刹那都不肯安稳,自然远离了贤圣的功德。或者很多世人造恶后自暴自弃,干脆任意妄为,或者受到冲击与挫折后一蹶不振、自甘堕落地在非法道上颠倒而行。他们不知反省自身的罪恶,反而以酗酒、吸毒、邪淫等来麻痹自己,非常可怜。这一类就是缺乏善种性。

修行须要首先树立贤善的意乐,见贤思齐、欢喜行善、欢喜高尚的行为。对于孝子忠臣、高僧大德、菩萨如来等的事迹,特别有一种渴仰心、希求沾染他们功德的芳香,就是具备了修法的心理基础。以“近朱者赤”的缘故,容易常常平静、安稳地一心住在胜功德中,容易昼夜安住在法道上。

相反,如果喜欢造恶,杀生、偷盗、邪淫、散乱、妄语、不负责任、颠倒因果、随心所欲等,就违背了天理。以良心受到谴责的缘故,内心无法得到安宁。例如,凡是说谎的人,脸色都不正常,就是因为内心难以安住。无论外在如何伪装,内里都是心烦意乱。又如,起了害人之心或行为,肯定良心重度不宁,根本谈不上什么修法。或者,犯下邪淫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眼神、语言、心态等等全是混乱。当代很多人的生活、行为混乱的缘故,导致内心烦乱不堪,有的人甚至发疯、自杀,堕入恶趣深渊。或者,贪污者以公谋私,也同样是积累黑业,他已经丧失了正气,导致心与法不能相应,三门也不能寂静。

一个真修之士常常在善法上努力,就会具有安静的德相和正气,所谓“心安理得”即是此理。而且,他自然能够跟胜功德相应,并不断地积累功德,这就是所谓的一切功德生长在戒的大地上。反之,欢喜造作恶法、在非法道上行走、不肯靠近正法,就是彻底的无暇。

·不欲求法

六、内无贤善德性、圣法光辉,成了像狗前放青草一样的话,对法无乐欲的缘故,自相续不生功德。

观察:于法无希求而不进取,修法是零。

世上的事都要依凭乐欲或进取心来获得,否则自心根本不肯趣向正法,岂能无故出生修法乃至成就的机缘?学法的人对法有着如饥似渴、如同世人求财好色般的希求心,就自然会励力争取。前文引述帕当巴尊者的教言也说到,闻法时要像野兽乍闻声;思维时应如熟手剪羊毛;修法时要像饥牛食野草,吃完这片吃那片,一门心思地不断吃。如果具有了这种如痴如醉的劲头,沉浸在法义当中,其他一概不管,就必定能够成就。否则,不要说成就大道,连一分法义也没办法纳受、了达于心,这些都是由于内在没有乐欲的缘故。

欲是精进的根源,精进又是出生功德的根源。如果丝毫不具有靠近、深入正法的乐欲,就不可能出现任何功德。因此,善法欲也是一种种性,缺少了它就不会修法成就。如同在狗的前放青草,它一点也不想吃;同样,正法摆在无乐欲者的面前,或者摆在画中人面前,即使有上师为他传授,又能有什么用呢?

不欲求法的这类人由于种性缺乏,内在不具有善性和圣法的光辉。善性是前世种下善根,经过串习而形成禀性,今生一遇到法就想求证、实证。以此希求,听后也会积极地依法实行。譬如,温州人有经商种性,一旦听到怎样能发财,他就会主动去干,哪怕越洋过海也在所不辞,这就是他的种性。犹太人也是经商种性。西藏人则应该是修法种性,因为大多是听到法教,或听到要修法、要成办大义,就特别欢喜,马上生起趣向之心。当代的部分人们有可能是娱乐种性,每次听到哪里有电影、流行歌曲、娱乐节目等等,就表现出极大的乐欲,如痴如狂或如苍蝇逐臭般地马上奔去。其实对于学法而言,这是一种颠倒的邪种性。

善种性者则对正法有着极大的乐欲,每次听到高尚的德行、功德,都迫切希望马上去做。内心有圣法的光辉,是指他内心能够生起法,有一种法道的光辉,甘愿一生献身于法道。

如果不具善种性,没有一种趣向心,的确在这一世中难得成就;即使稍有欠缺、不堪能,都不知要间隔多久,或许快则三生五生,慢的就说不定要多少世才能成就。

世间有一种“抓周”的旧俗,就是小孩子周岁时,在他面前陈列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件,任凭其抓取,用以预测将来的志向爱好、性情志趣。先抓钱的,表示他将来好财,抓胭脂的,表示他将来好色;抓食品的,表示是贪吃的种性等等。虽然属于开玩笑,但其中不乏一定的道理。

修法人的种性,如《高僧传》、《祖师传》中所说,幼小的时候就能明显看出,像是对三宝充满敬仰、听到法教就有极大的欣喜、法喜等。《晋美朗巴祖师传》中也非常明显地说到,不是这一世还要经过学习才如何如何,而是一经听闻就产生不同寻常的心情,一经接受法缘就处在甚深的法喜当中,这些都是具有乐欲的相。以此种性,促使他一生投身法道。以心力强大的缘故,闭关期间连一弹指的放逸都没有。这就是祖师修法种性的示现。

相反,缺失种性的人就没有乐欲,没有乐欲就不肯精进修善,以至于不可能产生功德。

·违犯律仪

七、入共同乘之后,毁坏发心及律仪的话,除三恶趣外别无去处,故从非暇之处不解脱。

观察:毁坏发心和律仪后堕入恶趣,无从修法。

入共同乘后如果毁破发心戒与律仪,包括别解脱律仪和菩萨律仪,就会如断足般无法走到善趣,所以说“除三恶趣外别无去处”;一旦陷入恶趣,必定不得自在,在长劫当中落于非暇之处,没有修法因缘。这也是一类断种性无暇。

·违犯誓戒

八、入密咒乘之后,毁破上师及金刚兄弟誓戒的话,自他皆至殃祸,故断绝了成就的缘分。

观察:破密乘戒就断绝了成就缘分,无从修法。

入密乘后毁破上师和金刚兄弟方面的誓言戒,使自他陷入巨大的殃祸当中,以此断绝成就的缘分。这也是一种断种性者,没有修法的机缘。

此八者叫做“远离正法,而息灭解脱之灯。”

种性是根本,损及根本便无法成就。譬如,树根一旦断坏,枝叶花果就都没办法出现。以上八种断绝了各类修法种性,因此被称为“远离了正法,熄灭了解脱之灯。”

【思考题】

1、 懈怠推延的状况如何?为什么修不成法?自身是否有此无暇?

2、 劣业海涌中,无暇修法的原因是什么?自身是否有此无暇?

3、 他力控制的状况如何?为什么修不成法?自身是否有此无暇?

4、 什么是“对法由衷的定解”?为什么以消灾求福的等起趋入法门,以没有对法由衷的定解的缘故,便无暇修法?感觉派的状况如何?自身是否有此无暇?

5、 什么是“法的影像”?如法伪装的状况如何?为什么求名利而诈现修法与解脱道分离?自身是否有此无暇?

6、 对于具紧系缚、行为恶劣、不厌轮回、毫无信心、造作罪恶、不欲求法、违犯律仪、违犯誓戒这八种无暇一一观察:

(1) 它断绝了哪种菩提道种性?这一种性在修法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2) 这种无暇的状况如何?为什么说它远离正法,熄灭了解脱之灯?

(3) 自身是否有此无暇?

所谓“诸烦恼现行,落于无暇”,例如现在大多数人打开手机马上习惯性地看,不停地滑动,就是已经被卷入烦恼了。只是很多人不认识随烦恼的体性,也就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处在怎样的糟糕状态中。其实,他当时至少已经现起四种烦恼心所:一、失念,沉浸在媒体带来的讯息中,已经不记得法句或法义;二、不正知,意识不到自己的身心状况;三、放逸,随意放纵妄心不断运转于其中,根本没有修法的状态;四、散乱,随逐外境无法收拾。再怎样观察都是四种烦恼强烈现行,人已是身不由己。

即使还没有现起粗的贪嗔等,也是处在强烈的随烦恼当中。自从买来手机,每天都在串习,每次进入也都没有以忆念、正知和不放逸来掌控。其实,只要不是高位修行人,也根本无法掌控,手一拨动马上起心,全是烦恼或随烦恼在现行。如果被卷进去,面对生贪、生嗔等的境,还会顿时起贪、嗔、痴等各种根本烦恼。手机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由此可知,当代人是如何陷入烦恼而修不成正法。

没有深厚定力的人,绝对不可能在打开手机上网时,还能平静地把持自心,这就跟怀抱美女却不为所动一样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