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张倩 | 日期: 2018-09-20 | 浏览量: 3059 |
自从人类诞生伊始,死的问题就相伴而生。每个生命都必须经历临终阶段,这是一段特殊的人生历程。医学家认为死亡并非瞬息即逝的,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体生理机能逐渐衰减以至完全停止的过程。佛教认为“生命结束时,生理上要经历‘四大分离’的苦楚,全身有如重物压迫,意识暗昧,手足抽搐,忽冷忽热,气喘身颤,唾液干涸,精疲力尽,容颜消失,眼不能视,耳不能闻,口不能言,犹如百千把剑割裂身体。”当人进入临终阶段面临死亡时,面对的不仅仅是死亡问题本身,还要备受病痛的煎熬,其他矛盾的折磨。因此,终极关怀之心灵调适,在优化死亡方面,尤为重要。 01、“终极关怀”的提出 “终极关怀”最初是由德裔美国基督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保罗·蒂里希(Paul Tillich)提出的。蒂里希认为:“人最终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意义。‘生,还是死’这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是一个终极的、无条件的、整体的和无限的关切的问题。⋯⋯人终极地关怀着那么一种东西,它超越了一切初级的必然和偶然,决定着人终极的命运。”在他看来,“宗教指向人类精神生活中终极的、无限的、无条件的一面。宗教,就这个词的最广泛和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指一种终极的关切。”由此可见,“终极关怀”指向的是生命的根本与人生的最高需求,以及“决定人的生存并赋予人的生存以意义的终极力量,所涉及的是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终极源泉。” 02、“心灵调适”的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大师荣格在《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一文中说: “在一位心理治疗的医生看来,……相信宗教的来生之说是最合乎心理卫生的。当我住在我知道两个星期后就会倒塌的房子里面时,我的一切重要的生理机能都会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可是,相反地,如果我自己觉得很安全,我便能很正常、很舒适地住在里面。因此,从心理疗法的观点来讲,人最好还是把死亡只看作是个过渡而已,只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它的范围的持久性超出了我们的认识领域。” 03、心灵调适的价值诉求 佛教通过丰富的生死智慧为患者提供了挑战死亡的高度的精神力量,并当死亡真正降临时给予相应的关照,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临终信徒的死亡恐惧和焦虑,甚至使其获得解脱,从而有助于临终患者安详地度过人生最后一程。 1. 了解甚深的佛理,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信愿法师在《生命的终极关怀》中,讲过佛陀的一个故事——有一天,佛弟子马兰卡普特来到佛陀处,请教佛陀:“世尊,人是否有来生?”佛陀答曰:“马兰卡普特呀!如果有一个人已经背后中箭,他应该停下来思惟到底是谁射他?还是思惟箭是从哪里射出?两者都不是,他应该立刻寻求帮助,拔出那支箭,治愈箭伤。有一个比‘有没有来生?’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如何从人生苦海中得到解脱?’”佛陀的教示清楚表明,一个人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最重要的是寻求解脱之道。如果没有得到解脱,知道有来生又有何用?与不知道有来生有何两样?况且解脱生死后就不再轮回受苦,彻底解决前生今世、今生来世的问题。 生命的完整过程不仅包括生还包括死,死就如生一样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终极关怀之心灵调适协助人们去认识死亡、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及优化的方式对待死亡,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2. 正确运用心灵调适,为临终患者超越死亡撑起精神空间 人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生死,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死,以什么样的境界体验生死,生死就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呈现。临终患者能否顺利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意识观念,例如“人为什么要死”、“人死后什么都失去了”、“人死后会怎样”等问题是许多临终病人疑惑或感到恐惧的问题。佛教通过凝视和关注生死问题,以高度的精神力量挑战死亡甚至超越死亡,从而为临终患者撑起一片精神蓝天,达到安顿生命,润泽心灵的目的。 04、心灵调适的路径选择 1. 增加认同感,同心同体会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由经文得知,佛陀是鼓励佛子照护病患的。经典记载,佛陀曾到一位老病比丘的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曾在祇园精舍探视一患病比丘,令其痊愈。
2. 倾听心声,协助其实现愿望 临终者常常会为一些未完成的事焦虑,对过去的所作所为不能释怀。让临终者把他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温暖地鼓励他尽可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坦诚、不退缩地披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好好地面对死亡。当有人静静地聆听我们的心事,并表示关怀时,我们很容易就把他当成知交,这是人性的自然心理。所以,“倾听”有时就是与临终病人交谈的最好方式。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安慰,也是与病人心心相契的最佳方法。 3. 提升尊严感,同讨论共抉择 了解及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是关怀者应有的基本认知,当临终者的病况逐渐恶化,他们的权利不应该随之削弱。如果将他排除在治疗过程或后事之外,等于剥夺了他作为人的尊严及权利,也直接将他孤立在落寞的一角。我们应该以尊重、慈悲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他以自己的方式,了解死亡的真相,面对死亡,让他活得有意义,死得有尊严。 4. 适时教育,扩大其现实实践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原主任崔以泰教授曾这样评价:人们在死亡观念上还有待改变,“优死”也需要进行教育,进行“正确对待死亡”的教育以提高人们对死亡的价值、规律和生命质量的认识,以建立合理的心理适应机制,这样才能够自然地接纳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临终关怀是传播正确死亡观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而进行死亡教育也是实施临终关怀的重要手段。 5. 优化环境,心力相结合 家是人们觉得最舒适的地方,最后尽量让其回家。亲友应提起正面的情绪和神圣的感觉,如爱、慈悲和恭敬,尽量放下攀援、欲望和执着,痛苦和悲伤将会破坏祥和的气氛,使临终者失去死亡时刻的平静。保持自然,保持我们平常的样子,单纯而平等地跟他沟通,让他感到我们真的关心和接受他。 05、结语
大乘佛学作为东方文化的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蕴藏着拯救人类的丰富思想资源,蕴藏着生命存在、终极关怀的深邃智慧。因此,深入挖掘大乘佛学的丰富思想资源,全面揭示大乘佛学的深邃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无疑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中”。在其现实性上,人总是感觉到存在的不自由。人几乎全部的使命就是要恢复原有的“自由”。终极关怀之心灵调适,就是这实现自由的终极目标。
|
|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南传佛教的教义|第五届世界青年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