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研讨会

第五届大会文集

网站首页 > 研讨会 > 第五届研讨会
心灵安适|第五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主题演讲
来源: 日期: 2018-02-14 浏览量: 3368
摘要:强大的生活压力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佛教以人为本,其中的阿毗达磨与安康思想都为人的心灵安适指明了道路。佛教认为,身与心是依存的,疾病产生是由于生命的和谐被破坏了。重建生命内外和谐的途径包括:学习禅修、通过智慧斩断烦恼、修习八正道、四圣谛、四念处等。
演讲嘉宾:帕玛哈·松蓬·昂永长老
地点:泰国·清迈  第五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
时间:2015年8月1日

阿毗达磨与安康思想
当今社会,紧张的节奏、强大的压力,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很多:人际关系难以调和、孤独感难以排遣、经济拮据等,都会增加人的心理负担。慢性压力往往会引发身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压力的堆积与爆发,还有可能导致中风。
而佛教恰能丰富人的灵感、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佛教中的安康思想,被认为是东方人丰富观的代表。它以人为本,对于人的内在世界有一套独特的描述方式。阿毗达磨即是其中的代表。阿毗达磨不仅包含佛教对心理的解释,还包含理想的头脑型导向,更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根据阿毗达磨阐述的精神因素,压力恰恰是获得快乐和幸福的关键。在佛教中,压力表达为“业”,它伴随我们的生生世世,是一切众生内在的心理状态,使我们的行为有了规律。根据阿毗达磨而来的安康理论,“业”这一心理因素,是决定幸福或痛苦的重要原因。

身与心,相互依存
古代佛教徒早就知道心和身的相互依存关系,知道情感思想对健康幸福的影响。佛教认为,心具有力量。通过调伏心,我们可以控制身体的许多功能。据此,在治疗疾病、追求健康时,必须以一种整体的方式来处理心、情绪和身体的关系。
研究表明,人在冥想时,大脑有明显的转变。习惯于平静和快乐的人,大脑左前额叶皮质表现得比较活跃。这些人,比较容易从消极的事件中恢复过来,体内免疫细胞也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而压力大,习惯于焦虑、抑郁的人,右侧额叶皮质会比较活跃。
可见,身与心,每时每刻都在相互作用。

重获生命的和谐
幸福和健康是生活所需要的。佛教为我们提供了减轻痛苦、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方法。
基于生命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佛教认为,疾病是生命的和谐被打乱的表现。佛教通过心灵的安适,让患者重获健康,重建患者生命的和谐——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等。
疾病、痛苦、困难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佛教在教导我们如何治愈疾病、处理痛苦的时候,也让我们学会超越它们,以此得到生命的升华。

冥想,让心安适
冥想(bhavana),是佛教修行的方法之一,常被引入现代的心灵治疗中。冥想旨在培养心的观察、观想能力,以此调伏内心并提高心的品质。
经常练习冥想的佛教徒,会产生良好的情绪和感觉。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感到生气、震惊、困惑的几率大大降低。美国曾就此进行科学实验,结论表明:练习冥想的佛教徒比寻常人更快乐、更安宁。

由此可见,冥想能带来更良好的健康状态,对减轻压力、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三种冥想
因此,为了身体的健康,要先发展心灵的正见,包括摆脱过度的欲望,放下对物质世界的执著等。心的安适能消除痛苦,方法则主要依靠禅修。
佛教的禅修能帮助我们获得精神、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在小乘佛教国家,如泰国、斯里兰卡和缅甸,有三种冥想方法。这三种方法依据它们的影响而命名,分别是:止禅(三摩地,samatha)、内观(毗婆舍那,vipassna)和慈心禅(metta bhavana)。

冥想,妙用无穷
冥想能提高专注力。一个经常练习冥想的人,不仅能专注于一个对象,还能轻松地专注于多个对象。冥想的过程,即对一个念头不间断思考的过程。目前,科学研究常常以一个人的冥想能力来诊断其精神状态。人在冥想时,需要运用坚持的技巧,以使思想安住于深层的定中。
冥想不仅能治疗身体和精神的疾病,还能开发正念、提高觉悟,启示我们内省生命、体悟生活。练习冥想的人对生活有极高的洞察力。他们能第一时间敏锐地洞察问题的出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希冀满意的未来。
冥想是有技巧的。学习冥想的人要先预设,在训练中我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取得怎样的进步?冥想的训练不应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应该成为每天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享受无处不在的安适与幸福。

通往幸福的路
人的发展包含四个方面:生理与身体的发展、社会与道德的发展、情感与心理的发展,以及智力的发展。幸福感与这四种发展息息相关,这类似于四商:智商、德商、情商和逆商。整体的健康与健全的四商是获得幸福感的保障。而佛陀为我们提供了提升四商、获得幸福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启示我们放下执著,减轻痛苦,净化心灵。
这些方法,也有四个步骤:去观察痛苦,找到痛苦的因,最终减少痛苦。正如《法句经》所言:“舍弃过去、未来与现在。在到达最后一生之后,心已解脱一切,你将不会再有生与老。”
除了四步骤,八正道与四圣谛也能帮助我们减轻痛苦,增强幸福感。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四圣谛则是苦、集、灭、道。培养八正道,参悟四圣谛能提升生命的质量,使人幸福。
身念处
内观禅修的方法大部分在经典中有教学记载。如在《念处经》中便介绍了四念处。四念处能发展智慧,帮助修习之人看见事物的本质。四念处分为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身念处,在静坐冥想中,可以尝试觉知呼吸。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坐着、站着、躺着、来回走动或处于某种姿势。我们可以用身体演示动作,可以吃、喝、睡、行、言。我们也可以在沉默中保持觉知,不断尝试把觉知引向要专注的事情上。乃至可以观想一个实物的分解,包括我们的身体。在泰国,人们常被鼓励去瞻仰亡者火化前的身体,继而反思自己的修行。
念处
受念处是对活生生的感受进行深思。“受”源自于巴利语,在英语里是感觉的意思。它能用来描述思想情绪、身体感受等。这些感觉是在感官与外界接触时在内心产生的,如眼睛与景象、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接触、心识与意识对象等。
“受”的训练非常重要。当我们在对外界产生觉知时,要诚实地感知“受”的生起与寂灭,而非立即作出判断或压制它。在感觉出现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和平?
感觉的本质也是无常的,当其产生时,我们不必过分计较,只需静静地注视它、观察它,一段时间以后它就会自动消失。
心念处
心念处是如实地觉知内心,客观地观察它的变化,并尽量不要带有至厌至哀的情绪。至厌至哀不但会妨碍健康,还会阻碍思维的生起,更会抑制心灵的释放。若能保持对心客观的观察,可能会观察到心无常的本质。
法念处
法念处指全心全意安住于观法中。法念处的修习范围很广,内容包括:五盖、五取蕴、六入处、七觉支、四圣谛等。法念处的观照所缘,牵涉到色法、心法,及其之间的缘起。简而言之,即通过洞察心的运作方式,达到不被心所迷的目的。
面对外境,心常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喜、怒、怨、憎、忿、妒,我们应尽量不把情绪看成问题,努力学习看待事物的新方式。当我们彻底明白心念的来去法则,了解心行的运作方式后,才有能力摆脱颠倒妄想,了解无常,破除我执。


Q: 请问禅修还有哪些好处?
A: 禅修是重要的。禅修得好,心灵安适,继而影响我们的身体。相反,如果心态不好,内心贪嗔痴三毒弥漫,就会引发很多疾病。
以修慈悲念为例,禅修者先对自己有慈悲之念,再对别人有慈爱之念。这样一个由己及人的过程,会把社会变成一个美好的世界。
又例如,佛教是戒嗔的,我们不能用生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佛经教导我们,戒嗔要从自己开始:不要对自己生气,对自己要有慈悲心。同时,对我们生气的对象也要有慈悲心,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矛盾,世界将更和平。
Q: 如何指导四到八岁的儿童进行禅修?
A: 最重要的是“定”。为什么要让他学习禅修呢?因为四岁到八岁这一段时间是读书的时间。读书期间,需要“定”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Q: 如何利用禅修,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A: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懂得知足。所谓的知足有几层含义,比如对我们的财力知足。如果欲望超过了财力的承受范围,就会带来痛苦。又如对我们的能力知足。它是否能胜任我们想承揽的任务?处理问题时,懂得走中道,才能减轻压力。
还要学会发挥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如果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但如果精诚合作,压力就会被分摊,工作也能完成得更出色。
上一篇:南传佛教的教义|第五届世界青年佛… 下一篇:索达吉堪布禅修开示|第五届世界青…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 wybuddhist@163.com 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