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佛学研究

佛学论文

网站首页 > 佛教研究 > 佛学论文
略说现观之二十僧伽
来源: 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日期: 2016-08-12 浏览量: 5794

男众部现观系 释圆楞

敬礼文殊室利童子!

无缪开显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法第二转无相法轮甚深隐义现观次第的论典 —— 《现观庄严论》,以八事七十义完整体现了广中略三大般若的核心要义。本文对其中所说的僧伽从本体、正式宣说及摄义三方面进行简述。

全文分三:一、僧伽之本体 二、正式宣说二十僧伽 三、末尾摄义

甲一(僧伽之本体)分二:一、释词 二、分类

乙一、释词

“僧伽 意译为和合,又称和合众、和合僧及海众等。取梵语与汉语合称为僧侣,为三宝之一,即指信受实修佛陀所宣说教法之团体。

乙二、分类

根据是否获得见道,僧伽可分为凡夫僧与圣者僧两类。

一、凡夫僧伽

获得别解脱戒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为他人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之真善凡夫。

二、圣者僧伽

(一)声闻僧伽:入见道十五刹那,获预流向至具解脱罗汉之间的四向四果八僧伽。

(二)菩萨僧伽:证悟万法实相的见道至十地之间圣补特伽罗。

本文所要讨论的仅仅是于入圣者之流的僧伽。

甲二(正式宣说二十僧伽)分:一、宣说僧伽之必要 二、宣说僧伽 三、二十僧伽之划分观点 四、大乘僧伽理解之难。

乙一、宣说僧伽之必要

三部《般若经》对修道所依之三宝皆有完整的宣说,而作为解释其密意具足八现观的《现观庄严论》,则不可缺少对僧伽的解释,这是现观中必须宣说僧伽的原因之一。

纵观《现观庄严论》八品词句的内容,将发现第一品和第八品广释佛宝的相关内容,第二品至第七品主要阐述了加行道与修道十地末尾之间的修行次第,即主要解释法宝的内容,由此可见,介绍僧宝的内容并不是很明显。在第一品中,从宣说修行所依为佛法僧三宝的所依教授 佛陀等三宝 颂词之后,有必要引申偈颂 诸钝根利根 ••••••” 麟喻共二十 等,对僧宝进行详细解说,此是原因之二。

原因之三,佛灭度后,有部分声闻乘人认为大乘三宝不具足,因没有四向四果的僧伽,为了遣除其疑惑并摄受他们,所以有必要宣说大乘僧伽。

乙二、宣说僧伽:

在《俱舍论》贤圣品中,声闻乘修行人通过四加行的实修于胜法位等持中,无间缘欲界苦圣谛境趋入见道断见所断八十八使,结合修所断烦恼安立向果:

修所断惑

见道

修道

前十五刹那

第十六刹那解脱道

胜进道

欲具、断一至五

预流向

预流果

一来向

欲断六至八

一来向

一来果

不还向

欲断九至离上七地

不还向

不还果

阿罗汉向

此为小乘修行人如何断除烦恼,最后证悟阿罗汉果位的整个道次第;然而般若经宣说的菩萨僧伽,是指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的菩萨从哪里来受生,行持六度万行后又往生到何处去的各种情况。根据菩萨修行过程中所断、所证以及受生三种方式与声闻僧伽相似,才以声闻僧伽的名称比喻说明菩萨僧伽。

乙三、二十僧伽之划分观点:

古印度与藏地为主的诸大德对《现观庄严论》的注疏繁多,由于汉文参考资料有限,仅从智者们如海般的注疏中列举几种二十僧伽的划分观点。

圣者解脱军认为二十僧伽中,直接宣说的有十六,即诸钝根、利根、信解、见至、人家家、天家家、一间、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究竟(连同三超及往有顶五合一,因均是上流故)、坏色贪、现法寂灭、身现证及麟喻;间接补充的有四个,及预流向、但住一来果、但住不还果及罗阿汉向。

哦巴活佛却认为两种随行、信解见至包含了从向与但住果中分出的所有补特伽罗,与圣解脱军的观点对比,前者认为间接补充的四个均没有出现,但把上流分开并列成五个而合计二十僧伽。

阿阇梨狮子贤则认为,钝根与利根即预流向随信行和随法行的两个,胜果方面的人家家与天家家;信解见至同时说明一来向和不还向算两个,一来胜果是一间;不还方面的还有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全超、半超、遍殁;再加上现法寂灭、身现证、麟喻共十七为直接宣说;间接补充的三个是但住预流、但住一来果和阿罗汉向。

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与狮子贤尊者的观点比较,全知把三超并到全超中,却增加往有顶及坏色贪,其他均一致。

乙四(大乘僧伽理解之难)分三:一、大乘僧伽之范围 二、二十僧伽与般若经对照 三、菩萨受生长寿天之理解

丙一、大乘僧伽之范围

声闻八僧伽的范围很明确,从见道十五刹那开始,跨越整个修道直至无学位的不退阿罗汉;菩萨僧伽上限为修道十地末尾没有异议,但始点从一座加行,还是见道始算,就一直存在着争论。

有些论师根据《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的观点承许预流向从一座加行开始,这样钝根预流向投生长寿天的情况就比较容易解释,但圣者解脱军狮子贤等很多论师并不赞同此种观点,而是认为八僧伽都应该属于圣僧伽,即获得见道位以上。因为八僧伽属于三宝之一的僧宝,既然能够称之为宝,就决定是圣者而不是加行道之内凡菩萨。

丙二、四十八僧伽归摄为二十僧伽

《般若十万颂》、《般若二万五千颂》和《般若八千颂》中提到的四十八菩萨僧伽,归纳而言,前三者是总说,描述菩萨从根性利钝而分别从其他佛刹、兜率天以及人间受生到此;第四第五是讲菩萨由于没有善巧方便从长寿天殁及舍诸静虑而生欲界;从第六直至第四十八则说到菩萨具有善巧方便入诸静虑,游诸佛土听闻正法承侍善逝,广大利益有情等修诸善法最终获证正等菩提果位。那么在般若经中四十八僧伽如何归摄于二十僧伽呢?以上文几位大德及宗大师的观点与《大般若经四百零四卷》对照,观点如下:第一至第三个为预流向。第四、第五为钝根一来向和不还向。第六为利根一来向和不还向。第七为人家家。第八是受生于欲界天的天家家。第九、第十是先受生到兜率天,然后再受生到人间获证佛果位的超越一来果。第十一至第十三以神通力游诸佛土的超越不还果。第十四为去往无三宝的黑暗刹土的麟角喻独觉。第十五是不受生三界而利益众生的中般。第十六是无行般。第十七是不还中的生般。第十九是身现证。第二十二是一间。第二十四、二十五是色界有行般。三十二至四十一是遍殁。第四十二至第四十七为现法,第四十八是罗汉向。其中第九、第十八、第二十及第二十一没有明显对应。由此可见,若想把般若经中的四十八僧伽一一与二十僧伽对照,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丙三、菩萨受生长寿天之理解

经中有讲到,未获得受生自在之菩萨投生长寿天的情况,如《大般若经第四会 观照品》云: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故入初静虑 …… 是菩萨摩诃萨得静虑故生长寿天 ……” ,对此如何理解呢?有些智者认为经中所说的不退转,即使是利根者也是从加行道开始,而资粮道时出现退转情况理所当然;也有些智者认为凡夫僧伽在加行道获得忍位之前没有彻底穷尽受生无暇处,故仍有个别钝根者受生于长寿天的情况出现,只不过在那里感受痛苦轻微,感受的时间短暂等。这些智者们的共同观点是承认僧伽有凡夫,但阿阇梨狮子贤认为菩萨二十僧都应该是圣者,故不承许上述观点。

那么该怎么理解才合理呢?贡根巴智者们的观点认为长寿天不周遍无暇处。如果通过世间禅定的修习远离下界贪欲后转生到长寿天,当有漏福德及寿命即将穷尽时产生邪见而下堕恶趣故为无暇处;钝根菩萨由于恶知识等因缘偶然会有投生长寿天,但自身具有的智慧,所发菩提心的力量,以及佛力加持等缘故,命终时不生邪见故不属于无暇处。所以菩萨受生长寿天,不会与大小乘一致认为得忍不堕八无暇处的观点互相矛盾。

甲三、末尾摄义

本文仅从几个方面抛砖引玉的对二十僧伽进行简述,诸多智者们有对其有详细的论述,如有《二十僧伽专题分析》。般若经中把四十八僧伽归摄为二十僧伽后,尽管《现观庄严论》中只用两个偈颂来表达,但是其中所涉及到能喻所喻僧伽内容却十分广泛深奥,所以说菩萨二十僧伽难于理解通达!

上一篇:实修中观的五大关键 下一篇:了知境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 wybuddhist@163.com 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