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上师教言
03 MAR
17
2021

有人会提出疑问,是否一生起出离心,就必须不管家庭、不管儿女、不管父母,独自一人前往深山去修行呢?

也不一定,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这样要求。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这些长久积存的牵挂,并不是说放就可以放下的,因而很难一刀切。

我们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将生存目标与生存方式划分开来。只要有了明确的生存目标,只要对修行没有影响,也不会为了生存而去造作恶业,我们就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既有上等的,也有中等与下等的,我们既可以生活得朴素一点儿,也可以生活得舒适一些。为了自己与家人的生存,还是需要去上班挣钱,但无论如何,我们在生存之余,还应当将寻求解脱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一旦能将生存方式与生存目标划分得泾渭分明,在寻求解脱方面就算是培养出了一定的出离心。从此以后,虽然我们尚未彻底远离轮回,还在轮回的红尘当中徘徊,但却对轮回世俗产生了排斥与反感之心,从而与轮回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上师教言 2021.03.17
03 MAR
14
2021

领受失败、奉献利益的选择不但不会造业,而且还会积累很大的资粮;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在与众生发生争论时,一定要当强者、胜利者,则哪怕暂时是胜利者,但因为我们这次当胜利者伤害对方而造下了恶业,将来一定会在极不愿意的情况下,非常被动地接受失败。这是因果的自然规律,不是释迦牟尼佛在吓唬我们,更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

上师教言 2021.03.14
03 MAR
13
2021

纵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罢了,谁也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样的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显相,六道众生看世界,会看见六种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多种宇宙的概念。

上师教言 2021.03.13
03 MAR
09
2021

有些修行人(像以前某些在山洞里修行的老喇嘛),修行相当好,戒律清净,又很虔诚,对上师非常有信心。在智慧上,他还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但是,要给别人传法就很困难,因为佛法跟世间学问不同。比如,虽然你只精通世间所有学问的一部分,但在这个圈子里,你就是权威。而佛法不是这样。只有精通了整个佛法后,你才可以融会贯通,了解佛的真实意趣,若只看了一两部经典,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为佛法可分为了义和不了义两种。佛传法时,要考虑听众的根器,传对他们有利的相应之法。如果讲实话,而有人不能理解,佛是不会这么做的。假如实际上不是这样,但若暂时这样讲,可使大家都能理解,都很开心,又由这个开心而都能走上解脱之路,那么,佛就让大家开心,先讲一个方便法。这难道是佛打妄语吗?不是,佛要观察众生的根器,应机施教。众生的根机各种各样,因此佛说的法也各种各样。而在所有这些法中,佛的真正思想是什么呢?这只有在精通了很多经论后才会明白。这是佛教与其他学问的不同之处。所以,要给别人传法,就必须广闻多学。

上师教言 2021.03.09
03 MAR
08
2021

发自内心地服务众生,是我们的义务,做一点儿利益众生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像从传统的角度来讲,父母抚养儿女是天经地义的义务,谁也不会觉得自己很伟大一样。我们第一天进入大乘佛法行列的时候,就发誓要度化一切众生。既然要度化一切众生,那我们今天做一点儿利他的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上师教言 2021.03.08
上师教言 - 慧灯之光